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授: 郝卫东讲师,高等传热传质,教材: 传热传质分析 美E.R.G.埃克特,参考书:动量热量质量传递传热学Heat Transfer,基础知识,1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1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传热学主要研究的传递规律、控制及优化传递过程的方法。,热量传递的途径 、速率,按照希望的方式进行,获得最高的传递效率,1.2 传热学的应用领域:,一切热能利用过程都离不开传热,热能利用率和传热过程密切相关。,传热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能源、电力、冶金、动力机械、石油化工、低温工程、环境与建筑等工业领域以及在许多高科技领域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电子信息工程、航空航天、医学和生命科学等 。,1.3 传热学课程的学习目的:,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方法,为今后研究、处理、解决实际的传热工程问题奠定必要的技术理论基础。,1.4 传热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1 热能(内能 internal energy)热能即热力学能、内能,是六种基本能量形式之一,定义为物质系统由其内部状态所决定的能量。宏观静止的物体,其内部的微观粒子仍在不停地运动着,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物体因热运动而具有的 能量就是内能。化学热力学中把化学能也包括在内能中。,2 传热学基本概念,据统计,目前通过热能形式被利用的能源在我国占总能源利用的90以上,世界其它各国平均也超过85。,内能的组 成,内动能 温度的函数,热能是人类获得能量的主要形式,内禀能量 一般可不考虑,内位能 温度和密度的函数,能量的利用过程本质上是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过程。,能量的传递与转换,闭口系能量方程, W, Q,一般式,Q = dU + WQ = U + W,q = du + w q = u + w,单位工质,适用条件: 1)任何工质 2) 任何过程,Energy balance for closed system,3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热量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heat conduction);,热对流(heat convection);,热辐射 (thermal radiation)。,3.1 热传导(简称导热) :,在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由于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纯导热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内部,也可以发生在静止的液体和气体之中。,大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特点:平壁两表面维持均匀恒定不变的温度, 平壁各处温度不随时间改变;,壁内温度只沿垂直于壁面的方向变化;,热量只沿着垂直于壁面的方向传递。,热流量:单位时间传过的热量,: 材料的导热系数,表明材料的导热能力,W/(mK)。,W,热流密度 q,:单位面积内通过的热流量,导热热阻,称为平壁的导热热阻,表示物体对导热的阻力,单位为K/W 。,热阻网络,3.2 热对流,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使不同温度的流体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特点:热对流只发生在流体之中,并伴随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产生的导热。,对流换热,:流体与相互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热量传递现象,是导热和热对流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牛顿冷却公式:, = Ah(tw tf),q = h(tw tf),h 称为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习惯称为对流换热系数),单位为W/(m2K)。,对流换热热阻:, = Ah(tw tf),称为对流换热热阻,单位为 W/K。,对流换热热阻网络:,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h 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与以下因素有关:,(1)流体的物性(热导率、粘度、密度、比热容等);,(2)流体流动的形态(层流、紊流);,(3)流动的成因(自然对流或受迫对流);,(4)物体表面的形状、尺寸;,(5)换热时流体有无相变(沸腾或凝结)。,表1 一些表面传热系数的数值范围,3.3 热辐射,辐射:,指物体受某种因素的激发而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解释辐射现象的两种理论 :,电磁理论与量子理论,电磁波的数学描述:,c 某介质中的光速,m/s 为真空中的光速;,n 为介质的折射率。, 波长, 常用m为单位, 1m = 10-6 m。, 频率, 单位 1/s。,电磁波的波谱:, 射线: 510-5 m,X射线: 510-7 510-2 m,紫外线: 410-3 0.38 m,可见光: 0.38 0.76 m,红外线: 0.76 103 m,无线电波: 103 m,微波: 103 106 m,微波炉就是利用微波加热食物,因微波可穿透塑料、玻璃和陶瓷制品,但会被食物中水分子吸收,产生内热源,使食品均匀加热。,热辐射,由于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使物体向外发射辐射能的现象。,理论上热辐射的波长范围从零到无穷大,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常见的温度范围内,热辐射的波长主要在0.1m至100m之间,包括部分紫外线、可见光和部分红外线三个波段 。,热辐射的主要特点:,(1)所有温度大于0 K的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温度愈高,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愈强。,(2)所有实际物体都具有吸收热辐射的能力,,(3)热辐射不依靠中间媒介,可以在真空中传播;,(4)物体间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传递是双向的。,热辐射是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之一 。,发射热辐射时:内热能 辐射能 ;,辐射换热:,以热辐射的方式进行的热量交换。,辐射换热的主要影响因素:,(1)物体本身的温度、表面辐射特性;,(2)物体的大小、几何形状及相对位置。,注意:,(1)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往往不是单独出现的;,(2)分析传热问题时首先应该弄清楚有那些传热方式在起作用,然后再按照每一种传热方式的规律进行计算。,(3)如果某一种传热方式与其他传热方式相比作用非常小,往往可以忽略。,4 传热过程,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固体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固体壁面传递到另一侧流体的过程。,传热过程由三个相互串联的环节组成:,(1)热量从高温流体以对流换热(或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方式传给壁面;,(2)热量从一侧壁面以导热的方式传递到另一侧壁面;,(3)热量从低温流体侧壁面以对流换热(或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方式传给低温流体。,通过平壁的稳态传热过程,假设:,tf1、tf2、h1、h2不随时间变化;为常数。,(1)左侧的对流换热,(2)平壁的导热,(3)右侧的对流换热,在稳态情况下,以上三式的热流量相同,可得,式中,,Rk称为传热热阻。,传热热阻网络:,传热系数,将传热热流量的计算公式写成,式中,k 称为传热系数,单位为 W/(m2K),t为传热温差。,通过单位面积平壁的热流密度为,利用上述公式, 可以很容易求得通过平壁的热流量、热流密度q及壁面温度tw1、tw2。,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建筑设计助理招聘面试模拟题集与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标准)股东责任划分协议书
- 汽车制造质量保证措施及创优计划
- 环境评估与保护工作手册
- 康复医学科住院患者医疗安全信息化措施
- 课程资源整合新课程标准学习计划
- 2025年软件开发技术能力提升考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2025年标准)购买坟地的协议书
- 现浇水磨石地面施工工艺流程施工人员培训
- 自修复结构材料-洞察及研究
- 公安行政案件办理务实课件
- 房地产样板间装饰工程重点难点及措施
- 康复科护理金点子
- 工地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 全球治理转型-洞察及研究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高清版)DB32∕T 4001-2025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电力物资打包方案(3篇)
- 2025至2030中国味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你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一位校长对教师行为规范的深度思考建议收藏
-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