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重点总结byethcapiathowl_第1页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byethcapiathowl_第2页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byethcapiathowl_第3页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byethcapiathowl_第4页
城市规划重点总结byethcapiathowl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居民点的形成)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城市是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镇的界定产业构成:城镇是以从事非农工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人口数量:城镇一般聚居更多的人口职能: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其他:城镇一般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有更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等。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是神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城镇化(城市化)的含义人口职业的转变: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产业结构的转变:农业转变为第二、第三产业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的发展历程(诺瑟姆曲线)起步阶段 加速阶段 稳定阶段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1.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曲阜2. 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了解土质水情,观察天象地理)阖闾城3. 管子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将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统一协调起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采用功能分区制度。 )4. 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分析了城市问题。5. 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实践了复道、甬道等多重城市交通系统。 )6. 汉国都长安城市布局不规则,王莽代汉后,国都洛邑按周制建造。7. 三国魏国邺城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吴国金陵是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与自然结合理念思想综合的典范,发展了形胜。8. 南北朝佛教道教发展,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突破了儒教礼制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宗庙道观大量出现,外围出现石窟;城市空间布局强调整体环境观念,强调形胜观念,强调城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和谐,强调城市的信仰和文化功能。 9. 隋唐长安城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 “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10. 宋代延绵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开始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特点: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 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米列都城2. 罗马营寨城平面呈长方形或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3.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渊源1.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16ct针对资本主义城市与乡村的脱离和对立,私有制和土地投机等所造成的种种矛盾,设计了 50 个城市组成的乌托邦,城市之间最远一天能到达。2. 太阳城康帕内拉17ct城市空间由七个同心圆组成3. 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19ct解决生产私有性与消费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方式是“劳动交换银行”及“农业合作社”4. 法郎吉傅立叶19ct以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由 15002000 人组成公社,进行有组织的大生产二、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1898城市无限制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将城市土地归于城市的统一机构。解决:1.把人口磁性进行有意识的移植和控制。2.将城市土地归统一城市机构,土地升值利润归城市机构支配。3.城市与乡村结合城市中央为公园,六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城市外围为永久性绿地。 4.整套城市经济财政改革方案,城市经费可从房租中获得。总结:相比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进了一步。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工业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等问题都提出了见解,被视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三、三代卫星城第一代19121920 巴黎郊区居住建设规划建立 28 座只有居住建筑,没有生活服务设施的“卧城” 。第二代1918 沙里宁、荣格方案在赫尔辛基附近建造的半独立卫星城镇。第三代二战期间 阿伯克隆比大伦敦规划基本独立的卫星城镇。 总结:由卧城到半独立卫星城,到基本上完全独立的新城,规模渐大,对母城的依赖减少。四、雅典宪章193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城市要与其周围的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之处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居住问题人口密度过大,缺乏场地及绿化;太近工业区,生活环境不卫生;噪声干扰、日照不良;公共服务设施不合理建议居住区用城市最好地段,不同地段采用不同人口密度工作问题工作区与居住区距离太远,交通拥挤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关系游憩问题缺乏开敞空间和绿地建议新建居住区多保留空地,拆除已坏建筑辟为绿地。 交通平衡前三者后,建立三者联系的交通网其他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总结:基本想法是要适应生产及科学技术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变化,至今还有深远影响。五、马丘比丘宪章1978 对雅典宪章评价支持赞同交通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道路应按功能性质进行分类,改进交叉口设计批评指正私人车辆不应作为主要交通工具,而应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要注意交通与能源危机的平衡;过于追求功能分区却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新的问题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比较1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 关联性。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3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总的来说:雅典宪章针对当时无计划、无秩序的发展过程导致的各种城市问题,提出理性的功能分区和简单的机械联系,强调物质空间的描述,追求完善的终极状态,属于城市规划理论的无序性向纯理性阶段的转变。马丘比丘宪章签于雅典宪章引导下的城市改造中,城市活力的丧失,提出城市空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强调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城市的动态特征。属于由雅典宪章的纯理性向人性化阶段的转变。六、其他思想1.邻里单位 1930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是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居住区的细胞,内部有公共服务设施2.有机疏散思想沙里宁 1934 城市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成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3.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刘易斯 1952 城乡规划的原则与实践规划方案是对城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推导的必然结果(19601970 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操作的指导理论特点:系统、理性、控制论)4.城市规划研究吉伯德 1952 市镇设计& 凯文 林奇 1960 城市意象5.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简雅各布斯 1961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乡村规划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产业分类(统计上的分类)第一产业: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基础产业与非基础产业基础产业:以区外市场为中心进行生产活动的输出产业非基础产业:以区内市场为中心而进行生产的地方性产业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的三个方面: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1. 城市规划区范围2. 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等3.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包括规划期限内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地控制指标,城市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城市低胸件开发布局4.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包括城市干道系统网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护区范围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5.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的具体控制指标和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具体位置和界线等6.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7. 城市防灾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标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与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设施布局、地质灾害防护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的内容1. 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 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2. 规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3. 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形、色彩等要求;4. 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5. 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6.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崩塌峭斜坡上的岩土体突然崩落、滚动,堆积在山坡下的地质现象。冲沟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地震烈度基本烈度一百年内在该地区可能遭遇的地震最大烈度设计烈度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地区内的地质构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的不一致性所出现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而据此来制定更为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准盛行风向按照城市不同风向的最大频率来确定的工业用地与其他用地布置1. 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转换夹角大于 90,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向,居住区位于其下风向。2. 全年拥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应避免使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方向,工业及居住区一般可布置在盛行风向的两侧。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需要采取一定等工程措施三类用地用地条件极差,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短期的年度计划、中期的 510 年规划和 10 年以上的长期规划 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基本职能为城市以外地区服务的职能非基本职能城市为自身居民服务的职能基本职能是城市发展的主动和主导的促进因素。主要职能城市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职能辅助职能为主要职能服务的职能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1. 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和地位2. 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3. 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的关系在开展城市规模预测时,一般是先从预测人口规模着手,再根据城市性质与用地条件加以综合协调和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校核,然后确立合理的人均用地指标,再推算城市的用地规模。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集中式布局网格状、环形放射状分散式布局组团状、带状、星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