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改革开放40年征文与县地震局2018年下半年计划3篇_第1页
穿越改革开放40年征文与县地震局2018年下半年计划3篇_第2页
穿越改革开放40年征文与县地震局2018年下半年计划3篇_第3页
穿越改革开放40年征文与县地震局2018年下半年计划3篇_第4页
穿越改革开放40年征文与县地震局2018年下半年计划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穿越改革开放 40 年征文与县地震局 2018 年下半年计划 3 篇县地震局 2018 年下半年计划(一 )始终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十九大会议精神,为完成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各项工作任务指明方向,继续扎实开展好“ 两学一做 ”教育活动。(二) 要抓好业务工作1.继续抓好监测预报工作,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和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宏、微观异常,力争在大震前捕捉到一些有价值的临震信息。2.要继续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家喻户晓工程”,有效提高应对地震灾害能力,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打基础。3.继续建立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熟练掌握防震避震技能,并配备一定的装备,在地震发生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4.广泛开展地震救援演练,让广大居民普遍掌握自救互救技能,提高广大群众自救意识和本领。5.加大干部队伍培养力度。加强宏观观测员培训,提高宏观观测人员的观测能力。继续朝着“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思路开展工作、培养人才。(三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及 党建 工作,为防震减灾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四 )进一步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根据帮扶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分类制定扶助措施,落实帮扶计划。在帮扶形式上与整村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相结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穿越改革开放 40 年征文东汉刘熙释名 释宫室说:“灶,造也,创造食物也。”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灶台是创造食物的地方,可谓是生活的小缩影。改革开放 40 年,我家的灶台也“闹革命”。烟熏火燎的“草锅”记得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蹲在奶奶家的灶台旁烤火,玩心重的我时不时要往火膛里递两根干草,又怕火烫着自己,草一递进去手就缩回来,非要学生火,却常常弄得满脸灰,熏得眼泪直流,呛得一直咳嗽。这种灶台,我们这里的方言称作“草锅”,用砖石砌着一个固定大灶,下面生火,上面摆着一口黑黢黢的大铁锅,灶台竖起一支烟筒直通屋顶。听妈妈说,他们小时候放学了,经常还要出去拾柴火,一小捆一小捆往家里背,有一次一不小心,火从锅膛里掉出来,正好旁边堆了些柴火,还差点把家里的茅草屋烧掉,可是挨了一顿揍。灶台旁边备柴火又怕着火,不备柴火,遇到连日阴天下雨,屋外湿漉漉的柴火又点不着,想做顿饭就可是愁人。有记号的“煤气罐”后来,煤气灶逐渐普及了。不必再去捡秸秆、枯枝、甘草,不必再劈柴火,不必因生火熏得眼泪直流,不必为了阴天做饭而发愁,酷暑天不必再受“外面太阳大火炉,屋里土灶小火炉”的双重煎熬。取而代之的是,打一通电话煤气罐送上门,开关一扭火就来,方便快捷干净。虽然各家的煤气罐有新有旧,但是怕送煤气的师傅搞混,各家还是在罐子上用粉笔做了标记,就记得浅蓝色的煤气罐上,有写名字的,有做记号的。一罐煤气快用完时,火头就变得很小,一般都是妈妈在炒菜,爸爸在摇晃煤气罐,或是接一大盆热水,把罐子坐在里面,这两种方法都还能让煤气多烧一会。煤气也有不好的地方,一旦忘了关,就很是危险,不少人家都不放心小孩、老人单独用,生怕他们忘关了,酿成大祸。有时送煤气的师傅送得不及时,就只能自己去气站换煤气。“电字头”的世界再后来,电磁炉、电饼铛、电炖锅、微波炉走进了我家的厨房,按钮轻轻一按,煎、炒、煮、焖样样都行,又快、又方便、又干净、又无污染。装了抽油烟机,灶台上也贴上了光洁的瓷砖,妈妈不再为墙上的油烟发愁,炒个辣椒也不再喷嚏不断。这几年,“电字头”也有了新变化,更加智能、更加方便。就拿电饭锅来说,可预约、可选择米的种类、可选择饭的软硬,晚上预约、早上不用早起就可以喝到暖暖的粥,上班前预约、下班到家香喷喷的米饭就好了,东北大米、糙米做米饭一键选择就搞定,不再担心火候掌握不好。上周回家,妈妈说家里要通管道煤气了。一张磁卡解决问题,不再担心饭烧一半火没了,也不用担心煤气罐拿混了,对于节俭的母亲而言,管道煤气的价格更低,相信她用起来也会更舒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改革开放 40 年了,我家的灶台也沐浴着改革的春风,“闹起了革命”,旧貌换新颜。回想起灶台旧茂、厨房旧物、旧日趣事,略有怀念,更多的是感恩,感恩好时代,感恩改革开放,感恩党的领导。穿越改革开放 40 年征文我家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母亲经常指着它说,它啊比你岁数还大呢。这台缝纫机是父母结婚时置办的“大件”,现在它虽然不能用了,但一家人都不舍得扔了,哪怕放在屋里当个摆设,也是因为我们家艰苦朴素的家风。看着它,我总有满满的回忆,回忆着我的成长、家庭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孩提时代,它是妈妈的好帮手。我记得我小时候是没怎么买过衣服的,除了穿家里亲戚剩下的旧衣服,就是妈妈帮我做的衣服。那个时代大家好像都不太去商场买成衣,价钱贵是一方面,很多人会自己做衣服是另一方面,父母告诉我这就叫艰苦朴素。我还记得那时候觉得缝纫机是个特别神奇的物件,妈妈做衣服的样子温暖又有意思,我总喜欢学着她假装在缝衣服,只可惜那时候太小,我连脚踏板都够不到。上了初中,它成了我的写字台。我们家里地方不大,卧室里放了床、放了衣柜,就没有地方再放写字台了。不过好在我有缝纫机。我在上面写作业、做卷子,读书、练字,妈妈继续用它做衣服、补衣服。虽然偶尔会因为缝纫机上面板上的接缝而在卷子上点个窟窿出来,但也会因为终于长高了,能够着脚踏板,能像大人一样在缝纫机上“干活”了而开心,这也使我亲身体会了一把什么叫艰苦朴素。高中之后,它慢慢退出历史舞台。2003 年,我升入高中。改革开放成果基本已漫遍祖国大地,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的工资逐年递增,物价水平持续走低,基础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全,出去家门没几步就是大商场。大规模流水线产出的衣服不再昂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商场买买买,也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对衣服缝缝补补了。父母对我说,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外在的“艰苦”没了,但我们要永远记得朴素过生活大学时,它被重新启用。大学的某一天,我买了新裤子,但裤长不太合适,需要扦裤边。妈妈想起了家里闲置许久的缝纫机,说别去外面花钱了,我给你扦。我们把缝纫机从角落里推出来,又好好擦了擦,结果却发现它早就年久失修、不能用了。母亲又拿出了那句老话老调侃我说:“也是,你都 20 了,这缝纫机岁数比你还大呢,也该坏了。”后来我们满大街好不容易找着个能修缝纫机的师傅,师傅看见它第一句话就是“您家这可算个古董了,现在市面上很少见了,修也不好修,不如卖了,我收。”妈妈还没说话,我一口就回绝了。我是个恋旧的人,也是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