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_第1页
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_第2页
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_第3页
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更新:2012/11/28 栏目:工程论文【热点导读】: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投标报价的分析方法如何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文章来源 www. 3edu.n et1.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持了较高的城镇化发展速度 ,城镇化水平从 1977 年末的 17.5%提升到 2010 年末的 47.5%。城镇化已经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001 年,在国家十五规划中首次把城镇化作为一个独立专题提出,城镇化上升到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 1,逐步走入各级政府的 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然而由于更多的焦点关注到提高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上,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1 城乡矛盾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 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逐步拉大的。农村地区在收入水平、设施水平和福利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 ,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二元矛盾并未得到改善。1.2 资源与环境问题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给城市的承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降低了环保门槛,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大量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 2。此外 ,中国的城市扩张还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压力。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 114 个城市严重缺水。而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发展。2.城市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城市规划学科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早期,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规划学科也处于萌芽阶段,理论体系很不完善。工业革命之后, 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迅速扩展, 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导致了后来被称为“城市病” 的大量城市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就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 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规划理论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两种理论趋势。前者以霍华德、沙里宁、赖特等为代表, 认为城市的各种问题的产生是城市中心过分拥挤造成的,主张分散的城市结构 ,与大自然亲近,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后者以柯布西耶为代表 ,对现代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充满信心和渴望,体现了理性功能主义的思想。针对不同的城镇化模式, 产生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考。在这之后,随着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趋于稳定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走向多元化 ,关注点深入城市的经济、地理、社会、文化与空间等多个方面,城市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 ,城市规划的好坏成为城市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3.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3.1 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测算的重要依据。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和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 。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科学地制定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关系,近期规划目标作为实施目标 ,远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目标要有弹性。3.2 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城镇化的研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 而应从宏观层面,从区域规划角度入手, 统筹区域内的城镇结构体系。要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建立合理的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 引导、调控和保障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城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3.3 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不能仅仅考虑人口规模的无限增长, 而应首先立足对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析。将城镇化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 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布局,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3.4 统筹协调的城乡关系对城乡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障等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为农村 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与农地产权剥离 ,为农民进城及失地农民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 3.5 健康强大的城市产业结构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动力推动。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 ,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3.6 公平公正的城市服务设施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社会公平。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公平公正的配置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公共资源,合理引导城市人口的集聚和疏散。同时 ,通过合理的规划,提供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 ,妥善处理居住与就业的关系。同时 ,通过改善住房、绿地、公共空间、社区服务等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生活的品质和质量。参考文献1. 赵泽林,理性看待城镇化 :质量先行J,中国集体经济,2008(7).2. 王志燕,山东省城镇化质量区域比较研究 J.山东经济,2009(6).3. 吴志强,百年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变的精神和责任 纪念霍华德提出 “田园城市”概念100 周年J,城市规划,1999,(1).4. 王 凯,从西方规划理论看我国规划理论建设之不足J, 城市规划,2003(6).5. 仇保兴,我国城镇化中后期的若干挑战与机遇 C,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