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威 海 市 桥 头 镇 总 体 规 划桥头镇人民政府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十二月第一部分 文本目录第 1 章 总则 .- 1 -第 2 章 镇域规划 .- 1 -第 3 章 镇区规划 .- 3 -第 4 章 绿地系统规划 .- 4 -第 5 章 基础设施规划 .- 5 -第 6 章 环境卫生设施、环境保护规划 .- 6 -第 7 章 镇区防灾规划 .- 8 -第 8 章 近期建设规划 - 10 -第 9 章 远景规划 - 10 -第 10 章 总体规划实施建议 .- 10 -附表: - 11 - 1 -第 1 章 总则第 1 条 规划适用范围为了促进桥头镇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桥头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桥头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桥头镇行政区 113.6 平方公里。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依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第 2 条 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村庄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镇规划标准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威海市水源地保护规划第 3 条 规划期限基础年份:2008 年近期规划:20082010 年远期规划:20112020 年远景规划:2020 年以后第 4 条 规划范围本规划所称镇区指桥头镇政府驻地规划建设区,镇域是指桥头镇行政管辖范围。镇域面积113.6 平方公里。第 5 条 规划指导思想1、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主要是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突出强调城市反哺农村、降低二元结构系数、推进社会公平;二是近期重点发展镇区、中心村,集约使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三是体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根据需要对相邻行政区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2、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空间管制在村庄体系规划方面,突出保护生态与环境,保护土地与水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3、突出建设标准的确定与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标准主要表现为用地规模标准,社会服务设施主要表现为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威海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既要强调服务的网络化,又要避免重复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要结合各专业工程的要求合理布局。4、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要求。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努力提高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水平的建设。第 6 条 规划法律效力本规划由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组成。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桥头镇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第 7 条 本规划解释权属威海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本规划图件与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 2 章 镇域规划第 8 条 本规划村庄的概念为:除镇区以外的所有农村居点,包括中心村和基层村。第 9 条 中心村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本村的公共活动和管理服务的中心,并且对周围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 2 -第 10 条 基层村为根据当前我国乡村城市化发展特点,作为过渡时期的保留村,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层村保留一个居民点,除适当改造居住环境外不宜过多建设和发展,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逐步迁并,人口规模逐步减少。第 11 条 镇村体系规划主要研究目前行政村范畴内的居民点体系,依据发展趋势,根据镇规划标准,城镇以下的居民点体系将分为建制镇、中心村和基层村。第 12 条 村庄体系空间结构为中心村基层村二级村庄体系空间结构。第 13 条 村庄布局调整方式1、迁移:将原有村庄整体撤除,搬迁至其它村庄或集镇。2、合并:将两个及以上用地已基本连成一片或比较接近的村庄进行行政体制上的合并,统一整合土地资源、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3、保留:可分三类(1)积极发展:对经济发展基础良好,有一定的人口规模或处在重要交通节点、在某一方面拥有特殊优越条件,在将来的发展中可能对周围村庄发生辐射作用的村庄,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其获得一定发展,完善设施,并作为中心村的培养对象。(2)适度发展: 有一定的人口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或在产业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特色的村庄,保持原有的村庄的规模,给予适当发展。(3)控制发展: 保留村建制,控制其发展,作为一种过渡型村庄让其自然缩减。4、村改居:将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有计划地改为居委会,将农村管理模式转化为城市社区管理,引导村民向城市生活方式过渡,逐步使村民从自建住房转变为购买城市小区商品房,使村庄逐步转化为城市社区。第 14 条 村庄布局规划对现状村庄通过迁移、合并、保留等方法实现“迁村并点” 。并将规划村庄布局归纳为“一心、七片” 。各片设中心村一处并配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其规划规模为 1200 人左右,本规划确定:江家口、于家夼、报信、义河北、所前泊、洛西、观里为中心村。其余为基层村。一心:指镇区,包括镇驻地及桥头、北埠两村,是全镇行政、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观里片区:以观里村为中心村,包括伟德山以北石家河以东的洛后、宋家店等 6 个村庄。江家口片区:以江家口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北石家河以西的黑石、孟家庄、龙山等5 个村庄。于家夼片区:以于家夼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西后于家夼、董家夼等 2 个村庄。报信片区:以报信村为中心村,包括黄窠岭以南,所前泊水库以西的碑鲁、邓家店等 5 个村。义河北片区:以义河北、信河北为中心村,包括大院、方吉等 2 个村。洛西片区:以洛西村为中心村,包括伟德山以西,石家河以东大贞、教里等 5 个村庄。所前泊片区:以所前泊为中心村,包括南台、黄金庄等 3 个村庄。第 15 条 产业发展布局 桥头镇发展农业发达经济,要以中心村为发展核心,带动周边基层村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特色农村经济产业。镇区:居住、新型工业、现代物流区。观里片区:特色果业种植示范区。利用原有果业基础,引导特色果业加速集聚发展。江家口片区:花卉苗木种植区。于家夼片区:近郊休闲旅游区。报信片区:传统果业种植示范区。义河北片区:果蔬菜品采摘示范区。洛西片区:历史人文特色旅游区。所前泊片区:花卉苗木种植区、滨水观光旅游区。第 16 条 镇域空间管制分区规划将 113.6 平方公里的镇域面积划分为三大建设限制区划分标准主要依靠四大类建设限制要素,这四大要素分别是水、绿、地、环。水要素包括河湖湿地、水源保护、超标洪水风险;绿要素包括绿化保护、山体绿化、林地- 3 -等;地要素主要包括基本农田、地质灾害防治;环要素则包括环境保护以及污染防护。一般说来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山体及林地核心区等为禁止建设区;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山前生态保护区、山体及林地非核心区等为限制开发区;以外的为适宜建设区。第 3 章 镇区规划第 17 条 城市性质桥头镇规划性质为:以新型工业、特色农业、休闲度假业为主导的生态型经济强镇。第 18 条 城市职能威海-荣成发展轴线的中心节点;威海市工业园、临港产业园、荣成滨海产业带综合配套产业区;城际铁路、荣成港口铁路、威荣公路的重要枢纽;新兴农业体验游基地,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第 19 条 人口规模近期 2010 年:镇区人口 4 万人。远期 2020 年:镇区人口 5.6 万人,农村人口约为 2.3 万人,镇域总人口 7.9 万人。第 20 条 用地规模近期 2010 年: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4.01 平方公里。远期 2020 年: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5.98 平方公里。第 21 条 建设用地范围镇区建设用地范围西起民营技术产业园区,东至规划一号快速路路;北起规划二号路,南至现状俚李线。第 22 条 规划结构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带两翼” ,即以石家河为中心轴带,同时也是镇区的中心景观轴线,用地沿河呈带状布局,体现“河西综合、河东产业”的布局特征。第 23 条 用地布局1、居住用地:主要对镇区现状自然村的民房进行改造,并向周边适当扩展。新建住宅区按照城市居住小区标准进行建设,以多层住宅为主。主要集中在孟家庄、桥头、北埠村及周边地区。2、公共设施用地:(1) 、行政管理用地:以现状镇政府为中心,结合沿石家河规划的市民广场布置,形成服务方便、管理高效的现代化行政办公区。(2) 、教育机构用地:在现状威海市第四中学、威海市第十三中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育设施,依据人口规模进行扩建。远期规划一所小学位于九号路西侧地块。(3) 、医疗保健用地:根据威海市城市公共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规划桥头医院性质为社区卫生中心,占地 1公顷,位于规划六号路北侧、石家河以西地块。(4) 、商业金融用地:主要沿镇区大街两侧和七号路沿路布置,服务周边居住区。(5) 、集贸市场用地:保留原桥头集贸市场并依据未来发展沿路扩建。(6) 、生产设施用地:新型工业、技术产业园区是桥头镇未来经济发展增长的主要产业模式。生产设施用地在镇区用地布局中占有较大比重,主要布置在镇区西北侧的民营技术产业园区和石家河东侧用地。第 24 条 镇区对外交通1、铁路:(1) 、城际铁路穿越镇区的路段利用现状的地形实现局部高架,减少对生产设施用地的切割以及对生产生活、交通的干扰。(2) 、草庙子荣成段线路向穿越碑口垭口后至桥头镇,设桥头车站,位于俚李线南侧。2、公路:道路交通规划在镇区北侧新增道路取代石烟线(孟家庄段)承担过境交通的功能。原石烟线(孟家庄段)作为镇区主干路。- 4 -3、快速路:镇区东侧规划快速路衔接荣成市和泊于行政中心。道路交通规划注意处理镇区道路与过境快速路的衔接,1 号快速路与俚李线、威荣公路设互通式立体交叉口,镇区内道路与快速路设两处分离式立体交叉口。4、站点设置:(1) 、城际铁路站点位于镇区孟家庄村北侧地块,(2) 、镇区汽车客运站位于四号路与十号路交叉口东侧,占地 1 公顷。第 25 条 镇区道路系统 规划确定桥头镇道路网系统为方格网和放射式混合道路系统,由主干路(红线宽度 30m) 、干路(红线宽度 18、20m) 、支路(红线宽度 15m)组成,主干路一般为交通性道路,主要考虑机动车通行。规划主干路网间距为 500-800m。第 26 条 广场及停车场规划规划市民广场一处,位于镇政府南侧,占地 4000m2。另外规划一处社会公共停车场位于镇区中心公建密集区。第 4 章 绿地系统规划第 27 条 规划目标1、保护以桥头镇域正棋山、伟德山山体、石家河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绿地系统。2、建设适宜镇区人民生活居住的绿化环境。3、提高绿化覆盖率,规划建构以镇区周边大环境为背境,镇区公园绿地为主体,沿路沿河绿带为网络,小区、街边游园绿地为点缀的“点、线、面”绿化体系。规划镇区远期绿地面积101.5 公顷,其中公共绿地达到 47.8 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9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应达到 40%以上,绿地率 35%以上。第 28 条 总体布局结构两座山体作为绿色屏障,石家河一条绿廊贯穿,道路绿带交错纵横,镇区游园绿地合理分布、河流水库穿插,与镇总体格局相协调。1、公园绿地是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身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表示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规划镇区沿石家河综合带状公园 1 个,供居民活动的区域性公园若干.2、生产防护绿地规划并保留镇区石家河南岸绿苑苗圃及江家口双丰林场为生产苗圃绿地。3、附属绿地建设用地中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序号 用地类型 绿地率(%) 序号 用地类型 绿地率(%)1 居住用地 35 5 教育科研用地 402 行政办公用地 30 6 市政设施用地 303 商业金融用地 25 7 工业用地 10-204 医疗卫生用地 45机场路作为城市快速干道两侧绿化带 25m.集中绿地面积在居住用地中应不少于用地总面积的 10%,在体育、医疗卫生和教育科研设计用地中应符合有关专业规定,在其他类别用地中应不少于 5%。4、生态绿地利用正棋山、伟德山的天然山体绿屏,主要为市民郊野休闲、游憩提供自然空间环境。禁止毁林采石、采砂行为,加强对山体林木的保护、抚育和管理。5、镇区特色种植规划规划将以下树种作为桥头镇园林绿化的乡土基调树种:黑松、雪松、龙柏、国槐、合欢、悬铃木、刺槐、白蜡、银杏、五角枫、臭椿、苦楝、栾树、梧桐、乌桕、加杨、柳、广玉兰等。镇区内注意统一规划,突出桥头镇的植被特色并加以协调。- 5 -第 5 章 基础设施规划第 29 条 给水工程规划1、水源地规划:规划在南台完小附近建设一处取水站和净水厂,现已部分投入使用,出水量为 0.5 万m3/d。2、用水量预测:(1) 、居住建筑生活用水量预测:近期规划:0.19 万 m3/d远期规划:0.67 万 m3/d(2) 、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预测:近期规划:0.03 万 m3/d远期规划:0.10 万 m3/d(3) 、工业用水量预测:近期规划:0.59 万 m3/d远期规划:1.10 万 m3/d(4) 、未遇见及管网漏失水量:近期规划:0.16 万 m3/d远期规划:0.37 万 m3/d(5) 、总用水量:近期规划:0.97 万 m3/d远期规划:2.25 万 m3/d3、水质、水压:供水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相关要求,供水管网最不利点处水压应满足 0.28Mpa。4、管网布置:供水管网布置采用环状与枝状网相结合的布置形式,沿规划主干道及用水较为集中的地区布置环状网,其它边缘地区布置枝状网,以提高供水保证率,保证供水安全可靠。5、消防水量及水压:(1) 、水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的相关规定,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为 2 次,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35L/S,该水量不计入总用水量,但计入管网校核水量。(2) 、水压:给水管网最不利处水压不得低于 0.1MPa。6、节水措施:(1)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储藏雨水,作为绿化或道路浇撒用水使用。(2) 、新建建筑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已有建筑的非节水型用水器具列入计划,逐步改造。(3) 、部分企业,如热电厂等,可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经济环保。第 30 条 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规划镇区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2、污水规划:(1) 、污水量预测:近期规划:0.78 万 m3/d远期规划:1.80 万 m3/d(2) 、污水排放标准: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工业废水须经厂内处理,出厂水质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及其他有关规定,方可排入污水管网。(3) 、管网布置:根据地形布置污水管道,在福禄庄南建设一座污水提升泵站,其规模为 2.0 万 m3/d,将镇区的污水提升至崮山污水处理厂。3、雨水规划:(1) 、雨水量:- 6 -根据威海市暴雨强度公式 q=600(1+0.8lgp)/t0.55(升/秒公顷)雨水流量 Q=.q.f(升/秒)其中 t=t1+mt2p: 设计重现期为 2 年t1:地面集水时间m:折减系数:径流系数f:汇流面积 (公顷)t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分钟)(2) 、雨水管网:根据地形条件布置雨水管道,雨水就近排入河道。第 31 条 电力规划1、电厂:规划在石家河东盘川夼村南设有一座热电厂。2、变电站:镇区现状的 35KV 变电站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规划将现状 35KV 变电站增容至 31500KVA,并在石家河东新增一处 35KV 变电站,其规模为 35000KVA。3、高压线路:规划将石家河西区域 10KV 线路改为埋地敷设,石家河东工业区 10KV 线路沿路架空。对现有 35KV 线路走线部分调整。第 32 条 电信规划1、话机预测:采用电话普及率法,近期普及率为 40 部/百人,远期普及率为 60 部/百人,则话机预测数近期为 9200 部,远期为 34000 部。相应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近期应达到 14000 门,远期应达510000 门,对现有电信分局进行增容。2、线路规划:所有弱电线路统一规划,均设置于弱电管沟内,便于近远期建设实施。第 33 条 燃气规划根据威海市总体规划 ,以天然气取代水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由龙口经烟台引入压缩天然气管道做为威海市区包括桥头镇区的气源。1、居民用气量预测:居民耗热指标近期为 1884MJ/人年,远期为 2093MJ/人 年,近期用气量为 2025 m3/d,远期为 9133 m3/d。2、工业及其他用气量预测:工业及其他用气量,近期为 1180 m3/d,远期为 3200 m3/d。3、规划区内总用气量预测:近期为 3205 m3/d,远期为 12333 m3/d。4、调压站:居住区内根据服务半径设置中低压调压站。第 34 条 热力规划1、采暖热负荷:居住建筑采暖热负荷为 50W/ m2,公共建筑为 65W/m2,则近期采暖热负荷为 44.9MW,远期为104.5MW。2、工业用热负荷:近期工业生产用热负荷为 98t/h,远期为 205t/h。3、热源规划:规划建设一处热电厂,位于盘川夼村南,根据镇区开发进程上马设备。4、热网规划:高温水管网进入居住、商业区,蒸汽管网进入工业区,循环水管网采用同程同径敷设,高温水和蒸汽管网均为支状网敷设。第 6 章 环境卫生设施、环境保护规划第 35 条 环境卫生设施- 7 -1、环卫站:在镇区规划一处环卫站,占地面积为 6000m2。2、公共厕所:按照每 4000 人设置一处公共厕所的标准,镇区至少需要建设 14 处公共厕所,街道公共厕所每座建筑面积为 2030m 2,人口稠密区公共厕所每座建筑面积为 6090m 2。对没有条件接入污水管网的公共厕所,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提高粪便的无害化处理。3、垃圾箱和废物箱:居民生活垃圾箱设置间距为 5070 米,医疗废物及其他危险废物必须单独存放,不得混入生活垃圾中。废物箱的设置,商业街间隔 2550 米,交通干道间隔 5080 米,一般道路设置间距 80100 米,公交站应设置废物箱。4、垃圾收集站在居住和商业区设置垃圾收集站,镇区共设有 4 处垃圾收集站,由环卫或物业部门统一管理。第 36 条 环境保护规划本规划将整个镇域范围划定为三级分区:1、高敏感区:区内严格限制人类日常生产、生活活动,生态负荷低,环境容量高,对区域生态环境有着重大贡献,主要包括石家河水体、所前泊水库水源地的一、二级保护区和海拔高度大于等于 150 米的林地保护区等。2、敏感区:低人口密度、低生态负荷、高环境容量,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少、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地域,主要为海拔高度介于 60150 米之间的低山丘陵林区和所前泊水库水源地准保护区。3、非敏感区:高人口密度、高生态负荷、低环境容量,主要为成片的村庄地域、桥头镇区以及石家河东岸生态敏感度低的尚未开发适宜建设用地。第 37 条 水源地保护区规划1、所前泊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根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和威海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将所前泊水库汇水区域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1)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正常水位线以下的全部水域,正常水位线以外 50 米、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 200 米以及河流入库口以上 100 米范围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约 3.3km2。(2) 、水源地二级保护区:汇水区域内,一级保护区以外,河流入库口上溯 3000 米的汇水区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约 34.7km2。(3) 、准保护区:汇水区域内,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汇水区域,约 7km2。2、各级水源地保护区内水体的水质要求所前泊水库水体水质继续保持地表水类标准。河道水体水质,介于桥头镇位于泊于水库水源地上游,本次规划提高镇域内水体水质,以期达到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既地表水类标准。3、各级水源保护区内环境管理(1) 、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按照权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或者限期治理;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禽畜,严格控制网箱养殖活动;禁止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2) 、二级保护区内:不准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原有排污口必须削减污水排放量,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水质标准;(3) 、准保护区内:直接或间接向水域排放废水,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当排放总量不能保证保护区内水质满足规定的标准时,必须削减排污负荷。第 38 条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分区基于镇域的发展和生态维护的需求,将镇域范围划分为一类、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8 -分别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GB3095-1996)中的一级、二级标准。规划目标是各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均达标。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范围:为镇域内的农田保护区、苗圃、防护绿地、公共绿地的用地范围。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范围:为镇域内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石家河以东工业区应严禁建设治金、建材、化工、矿产等工业项目,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且其环境空气质量超过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第 39 条 环境噪声1、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农村居住区应达到 1 类标准,镇区的居住、商业区应达到 2 类标准,工业区应达到 3 类标准。2、其他措施:(1) 、新建项目以居住、商业和一、二类工业为主,不得建设重污染项目,有一定污染项目必须按规定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污水管网,在福禄庄南建设一处污水提升泵站,将污水提升至崮山污水处理厂。(3) 、推广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减少农村焚烧秸秆的现象,杜绝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4) 、绿化植树,大力发展公共绿地,增强城镇环境自净能力,提高环境质量水平。(5) 、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民心。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第 7 章 镇区防灾规划第 40 条 抗震工程规划1、抗震工程规划为提高规划区的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可能遭受的地震灾害,抗震防灾规则纳入镇总体规划。2、地震地质环境威海市地处北京怀来县经渤海至威海断裂带与即墨至威海断裂带的交叉处, 近场区主要有北西北西西向、北东北东东向、南北向和东西向四组共十七条断裂。历史记载曾多次发生地震。是重点抗震防灾城市之一。据 1992 年国家地震局绘制的地震基本烈度图,属 7 度设防区。3、抗震防灾规划目标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影响。当城市遭受到烈度七度地震时,生命线工程和建筑物破坏较轻,人员伤亡较少,工厂、企业能够正常生产,居民可以正常生活。当城市遭受高于 基本烈度的强度地震时,生命线工程不受严重破坏,不发生重大次生灾害,能够较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规划区内建筑及工程构筑物应严格按标准设防,城市中应留有足够的 广场、空地作为紧急求援避难场所,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道路、桥梁、隧道应有足够防震措施,城市防灾体系能对灾害迅速做出反应。4、抗震防灾措施(1) 、完善抗震防灾组织系统。以现有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组成抗震防灾应急系统。(2) 、加速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加固和更新改造。规划区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医疗、粮食、煤气、消防等系统和重要建筑物,在 2010 年内完成加固任务,在 2020 年基本上完成更新改造。第 41 条 消防规划1、消防安全布局:(1) 、建成区严禁新增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和仓库,对已建的影响区域消防安全的企业,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以消除不安全因素;(2) 、规划建设区不宜新增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和仓库,若要新增相关项目,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综合考虑风向、地形、周边环境等因素;(3) 、镇区内新建建筑以一级或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为主,控制三级建筑,严格限制四级建筑,已有耐火等级为三、四级的建筑密集区随镇区建设逐步拆除。2、镇区消防:- 9 -(1) 、消防站:根据村镇规划标准(50188-2007)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 ,镇区内设置一处小型普通消防站,占地 3600m2。(2) 、消防给水:规划将市政给水管网改造为环状网,近期环状管网未形成时,应建设消防水池,可利用地下空间储存雨水作为消防水源,其有效容积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相关规定,并做好冬季防冻措施。(3) 、消防设备:道路单侧设置室外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 120 米,加油、加气站根据相应建设规模设置干粉灭火器。(4) 、消防车通道:消防车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 160 米,路面宽度不得小于 4 米,尽端式消防车道设不小于 1515 米的回车场。消防车车道下的市政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5) 、其他: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 ,并以多媒体平台,定期或不定期的宣传消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消防意识。加工或储藏易燃易爆物品的企业,应组织专职消防小队,经常演练,有火情时协同消防队灭火。3、镇域消防:镇区以外的镇域消防,主要以山林防火为主。加强山林防火隔离带的建设;建立气象火情预报站,提高监控能力;由林业部门和消防部门联合组织专职的巡山防火队。第 42 条 防洪规划根据防洪标准 (GB50201-94) ,石家河主河道(现状集贸市场以下河段)按 50 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其余河段和支流均按 20 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本次规划兼顾防洪和景观,采用生态复式断面,尽量保持河道的生态岸线,减少裁弯取直,对已砌筑的河段保留远期自然岸线改造的空间。应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损坏的堤岸应修葺。第 43 条 人防工程规划1、总体防护人防设防区包括核武器和常规武器设防区两部分。搞好镇区总体防护能力 , 对稳定国民经济,保存战争潜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城市建设在有利于发展经济,方便人民生活的条件下,必须考虑防护的要求,提高城市防灾抗震、防空抗毁的能力。城市总体布局形态要考虑到减少核毁伤的因素。2、人防工程搞好人防工程建设,是打击敌人, ,稳定战局,保存战争潜力的主要措施。人防工程是工程保障的基础。由于其工程量大、设备设施多、建筑周期长,其规划建设的重点为:人员隐蔽工程、指挥工程、防空专业队伍和物资保障工程。3、城市总体布局防护规划区为组团式布局,在城市建设中,结合旧区改造,逐步改善和扩大区内绿地和广场,保持必要的防火隔离带,以利于平时防御灾害、战时防空抗毁。新开发的居住小区规模不宜过大,位置要离开核武器重伤区。城市道路的建设要确保山海路、永安路的完善和畅通。供水、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在建设和改造时,要根据威海市核毁伤分析提供的有关数据和防空袭的要求进行。镇内党政机关、交通、通信、广播电视中心和政治、经济重要目标,应在核毁伤低效应区分散配置。4、人防工程布局新建掩蔽工程主要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以及结合城市建设修建地下通道来完成, 一般不单独修建。指挥通信工程为适应战时需要,按照镇、区、街道三级指挥的原则,规划建设镇、区、街道指挥所。第 44 条 防灾措施加强防灾规划与管理,努力防范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减少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1、积极进行旧镇区改造规划区内仍然有较多的旧民房,抗震性能差,建筑物密度较大,分布杂乱,道路狭窄,缺少防火分隔措施,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均不满足要求。遭受火灾、震灾时,抢险救灾工作可能受阻。按照总体规划,进行旧城改造,拆除危房,拓宽路面。新建居住小区按设计规范标准建- 10 -设绿地,灾害发生时可作为居民避难场所。2、防灾疏散通道规划威荣公路、俚李线、六号路、八号路等为主要防灾疏散通道。各级疏散通道须设醒目指示标志,并设置防灾指挥中心。3、防灾避难场地规划利用镇区绿地、公园、广场、学校操场、体育运动场等作为城 市防灾避难场地,与防灾通道相连接的公共空间均作为城市中的避难场所,要求在规划设计时给予相应的考虑。避难场地要求就近就地有通畅的对外通道、附近不得有高大建筑物,危险建筑远离次生灾害源,具有自来水或自备水源。4、防灾医疗救护医疗救护分布点结合现医疗卫生设施布置,均匀分布在规划区。第 8 章 近期建设规划第 45 条 近期建设规划1、规划原则以总体规划为目标和发展方向,立足现状,按高标准、合理性原则引导城镇有序、协调发展,逐步实施总体规划。根据镇区用地发展方向,相对集中紧凑建设,做到建设开发一片、完善一片、收益一片。研究镇区的开发建设政策,量力而行,稳妥而积极地进行旧村改造。正确处理总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现状与发展的关系。2、人口和用地规模桥头镇 2010 年镇区人口规模为 4 万人,用地规模为 4.01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00 平方米/人。3、近期建设主要任务(1) 、镇区用地采取外延式发展,增加生产设施用地,重点建设民营科技产业园区、石家河以东技术产业园区,加大配套设施力度,引导镇区经济快速发展。(2) 、完善道路系统,根据发展需要,改造完善现有道路网,并增设部分新路,提高道路网密度,加强道路两侧绿化。改造镇区内道路,加强东西向道路交通组织,以形成良好的道路骨架。(3) 、加快旧村改造步伐,主要包括孟家庄、北埠、桥头三个村庄,规划以经济型住宅小区为主。(4) 、完善沿街商业、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完成对行政办公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的改造。(5) 、对石家河镇区段进行防洪、整治改造,形成沿石家河的景观、休闲、娱乐、健身的综合功能带。(6) 、规划水厂,近期建设规模为 1.0 万 m3/d;规划污水提升泵站,近期建设规模为 0.8万 m3/d;现状 35KV 变电站扩容至 31500KVA;规划高中压调压站,近期规模 3205 m3/d;第 9 章 远景规划第 46 条 远景规划1、用地规模桥头镇远景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 17.31 平方公里。2、远景目标桥头镇远景规划重点是构建城镇远景发展方向、布局结构等,并预测城镇远景较合理的规模。目的是作为镇发展的控制依据,增加镇规划的弹性。桥头镇远景主要是在远期技术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增加生产设施用地和仓储用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威海市工业园、临港产业园、荣成滨海产业带综合配套产业区。第 10 章 总体规划实施建议第 47 条 总体规划实施建议1、提高工业准入门槛(1) 、按产业布局规划确定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效益产出;按照集约节约用地要求,切实把好项目用地关,从源头上防止粗放用地。- 11 -(2) 、实行建设用地指标定额管理。技术产业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用地定额标准,不允许超出定额指标供地,切实杜绝圈占、闲置、浪费土地的现象发生;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符合集约用地要求的,工业项目不进工业园的,坚决不供地。 (3) 、坚持集约用地、节约用地,提高技术产业园的投入产出率。禁止或限制简单加工、组装型项目进入园区。(4) 、鼓励项目向多层或高层发展,向空间要土地。除大企业大项目允许自行建厂房外,中小企业原则上进入标准厂房,对投资额小于一定额度的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园区主体建筑高度不低于 12 米,层数不低于 3 层。2、落实“突破桥头”战略贯彻区域一体化理念是突破桥头的关键。从更大的范围进行用地、资源、产业等的综合布局,部分项目、用地可以打破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职业技能保安员保安员(中级)-保安员(高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职业技能中式面点师-中式面点师(初级)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裂解(裂化)工艺作业-加氢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棚出租合同
- 专题05 被子植物的一生(河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 2025年电子式金属、非金属试验机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煤矿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其他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高等数学基础-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布偶猫宠物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兽用预混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兽医公共卫生学第十六章 兽医公共卫生监督管理概述
- 左半结肠的微创解剖及临床意义
- 高三心理健康课件
- CorelDRAW实例教程(CorelDRAW 2020)全套教学课件
- 绿色制造技术在专用车辆制造业的应用研究
- 血液内科护理查房
- 个人起诉装修公司诉状
- 五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 DB61T1748-2023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场所消防安全规范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点整理
-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