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金融家_第1页
怎样培养金融家_第2页
怎样培养金融家_第3页
怎样培养金融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怎样培养金融家上面讲的“华尔街原则”,只是抽象地谈素质的培养,并不真正是在为华尔街培养人材。不过,有些人实际得很。他们会问:如果我真希望孩子进华尔街的话,应该怎么教育?实际上,也许大部分家长对孩子中心的期望,就是能赚钱。因此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引导其兴趣向赚钱的专业发展。 我对这些人的回答是:你即使对孩子的期望如此“实际”,你教育他或她的方法也不能这么实际。我的女儿因为从小家贫、万事必须精打细算,钱的概念也非常重。我已经讲过,从她身上确实能看出些在华尔街中从事金融业的素质。我也不时和朋友讨论:如果孩子长大真要进华尔街,她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许多人的回答直截了当:学金融!我则认为这是一个最愚蠢的方案。我曾反复讲过,美国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的本科专业是工商管理、金融财会类。特别是在低层级的学校,实用专业越来越风行。学这些专业的学生的目标很明确:学些实际的赚钱本事。但是,本科开这种专业的,大部分是二、三流的学校。在一流大学中这种专业基本不入主流,只有宾西法尼亚大学和的商学院等几个例外,而且这些大学大部分是在高年级才开设这种专业。另外,学这种实打实的专业的学生,家庭的教育程度和经济水平大多比那些学“不实际”的专业的学生家庭要低一些,家长对他们的指导不足,学生本人的素质也差一些。自然,毕业后他们的事业总体上也并不成功。与此相对,中高产阶层的家长常常建议孩子学一些抽象的专业。比如,迪斯尼的前总裁 Michael Eisner 大学的专业是英语和戏剧,没有上过一堂商学方面的课。他督促自己的三个儿子在大学里都学人文。用他的话来说:“文学对人的帮助是难以置信的。你做生意时总要处理非人的关系。但文学帮助你理解什么才能打动人。”在大多数精英大学,理论性的非实用专业最为人气。以耶鲁大学为例,在过去 25 年里,历史一直是头号热门专业。历史专业的学生占本科生的 13%到 15%。史景迁的中国史课年年几百人上,已经成了传奇。英语专业一直是 4 大热门专业之一,在 1990年代前半期还是第二热门的专业,后来被经济和政治学超出。而耶鲁的经济学,是高度理论化的人文学科,不是实用学科。耶鲁根本就没有实用的经济(即商务) 本科专业。哈佛大学大前四大热门专业,第一是社会科学,选该专业的人数占本科生的 48%;第二是生物,为 10%;第三是英语,8%;第四是心理学,7%。普林斯顿的传统五大专业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英语,和国际关系。最近心理学上升,取代了英语。目前最热门的是政治学。传统上,46%的学生集中在这五大专业。最近学校努力推行专业多元化,已经初见成效。2005 年,选择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上涨了 15%,选择自然科学的学生上涨了 7%。学生人数上涨率最快的全是人文学科的小系,依次为: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系(100%),音乐系(100%),斯拉夫语言与文学系(60%),比较文学系(57%),宗教系(52%)。同时艺术与考古,法文,意大利文,德文等系,学生人数也明显上涨。总的趋势显然和美国一般的大学正好相反:人文学科越来越热。所以有些人还担心,专业可能变成一个阶级问题:对大学教育比较理解的中高产阶层,送孩子到好的大学,接受比较抽象、宏观的通才教育;对大学教育还不太理解的劳动阶层,孩子则进比较差的大学,而且在本科就读商学院。最后前者事业发达,后者则卡在低层的岗位,使贫富分化代际遗传。这说明了我的基本哲学:生活是很实际的。但是,教育孩子不能太实际。孩子长大要成功,就要成为她或他这个行业的领袖,或者同一代人中的领袖。一个当领袖的人,必须有超越自己的直接生活经验的视野、关怀、和理解能力,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一天到晚只想自己的那么一点点个人需求,就不会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一个对别人没有用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别人的领袖。那些只顾自己的人,当然会学实用专业。而那些有领袖素质的人,则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喜欢学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本着这一原则,我对想进华尔街的孩子的具体设计是:最好在读本科时学数学专业,甚至可以在这个专业上读到博士,当然也可以在本科后半路转读经济学或者财经博士。但无论如何,读本科期间一定不能跳入工商管理、金融财会类的专业。那是典型的“下等专业”。我的一位朋友对此也很认同。他是清华的高才生,后来到美国读了一流的工学院。不过,最近他准备“下海”,向金融方面发展。据他说,他这样选择并非异想天开,而是遵循“常规”。他的许多同专业的同学,都跑到华尔街经营对冲基金,大多相当成功。华尔街的金融公司,也在这些理工专业的学生中招兵买马。因为经营对冲基金需要两个核心技能:一是数学,一是计算机。在这两方面,那些商学院的学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这种说法是否有证据呢?我们不妨看看华尔街收入最高的人就明白。2006 年,在华尔街拿最高收入的是 James Simons,一位 69 岁的低调前数学教授。他曾是陈省身的学生和学术合作伙伴,23 岁就拿到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哈佛和,并作为纽约州立大学 Stony Brook 分校数学系的主任,把该系转化为全美前十名的数学重镇,是美国顶尖的数学家。他 1978 年下海,经营的就是对冲基金,一年收入达 17 亿美元,而且是连续两年蝉联收入第一。为什么他能这么成功?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华尔街赢利结构。除了一般性的商业投资外,美国家庭把自己的退休金、孩子的教育基金等等都投入股市。比如我刚刚拿到工作,学校就鼓励我拿出工资的 5%投入退休金,同时校方拿出 9%的对应基金。这样,一个人如果年薪到了七、八万,每年放到股市上的退休金就达一万上下。这些钱要维持良好的增值,就需要投资家来经营。一般而言,一个对冲基金的经理要从总投资中拿 2%作为自己的基本回报,同时再从投资后增值金额中拿 20%的回报。如果一个经理神通广大、所经营的投资增值迅速,就可以拿到更大分额的回报。比如 James Simons 的基本回报就是总投资金额的 5% ,投资增殖金额的44%;同时,他还在自己的公司中个人投资 17 亿美元。他的公司 2006 年经营 60 亿,增值84%。这也就解释了他的财富来源。在这种高刺激下,对冲基金的好手就可以迅速成为巨富。不过,这些人并非一般喜欢冒险、赌博的股民可比,必须有相当的经验和训练。华尔街的二十五位顶尖对冲基金经理,在2006 年总共挣了 140 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国的,可以支付纽约地区八万公立学校教师三年的工资。不过,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五十一岁,年轻人甚少,说明经验的重要。同时,他们也都训练有素。对冲基金公司里的从业人员,一半是高科技专业人士。James Simons 的经营就得益于他所设计的数学模型和演算方法。说到底,把握这么大的资金的运转,关键是要把握数字的运作。数学训练使人能够通过抽象的数字来理解世界。而这种高难度的数学训练,在商学院中几乎不可能获得。应该说,中国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数学。中国来美的留学生数学基础相对于美国同学也要高一筹。但是,最近四分之一世纪,中国的世风学风大变,年轻人读书越来越实际。比如,我 1979 年考大学的时候,能进北大物理系、数学系的全属于理工王子,是精英的精英。那时中学生有志于数学物理,颇有些解破世界的密码的气概,兴趣非常抽象、非常具有理想性。但是,很快实用学科就席卷一切。即使大家还很重视数学,也是出于非常实用的目的。我曾碰到一位小半辈的北大校友,中学时就进了物理国际奥林匹克队,但一上北大就学了个经济类专业,本科毕业后急急忙忙地出国学金融,但因为这种“赚钱专业”不给奖学金,他不得不“曲线救国”、到一所常青藤盟校学习国际政治,靠专业的清高拿着奖学金。可是,一毕业他就立即到华尔街找到一份大银行的工作。在他看来,数理是基础,但是进大学上数学系、物理系,就太不实际了,因此不可能在这方面发展。后来我问他在银行拿到工作靠的是什么。他说人家考他数学题,他靠中学的底子比谁做得都快。如今,他如愿当上了华尔街的中层白领。但是,如果他一直学数学,最后到美国读个数学博士,这种清高专业奖学金也更多。而等成了数学博士后,他进军华尔街恐怕优势更大。他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华尔街的“炼金师”、经营对冲基金的亿万富翁,而不是辛辛苦苦给人家“打工”的中层白领。可惜,目前中国的教育太实用化。家长从中学就给孩子灌输实用哲学,封杀了孩子追寻理想的空间。乃至一个数学天才,也无缘把自己的潜力通过博士课程发挥尽致,在大学的专业门口就止步。从最实用的角度说,这样作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