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计量专业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2 级)_第1页
2018 年计量专业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2 级)_第2页
2018 年计量专业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2 级)_第3页
2018 年计量专业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2 级)_第4页
2018 年计量专业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2 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年计量专业实务与案例分析试卷(2 级)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 如果测量条件改变,测得值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可能是线性或非线性地增长或减小,就可以发现测得值中存在可变的(B)。A 随机误差 B 系统误差C 不确定度 D, 引用误差2. 下列方法中,可以减小系统误差的是(A)。A 合理安排测量程序和测量方法 B 用测量不确定度对测得值进行修正C 查找并剔除异常值 D, 测得值减去实验标准偏差3 通过增加测量次数,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得值,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同时考虑到人力、时间和仪器磨损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取测量次数为(B )次。A 3 20 B. 10 30C 不少于 50 D, 30 504 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測量行 8 次重复测量,测得值分别为(单位: g): 10.1, 10.3,9.8, 9.7, 10.1, 9.9, 10.2, 9.9,则用贝塞尔公式法计算的实验标准偏差为(D )。A 0.07g B. 0.08gC. 0.19g D. 0.21g5 在相同条件下,对被测量进行 10 次重复测量,单个测得值的实验标准偏差为 0.090V,则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为(B )。A. 0.009V B. 0.028VC. 0.030V D. 0.090V6 对被测量进行 6 次重复测量,测得值分别为: 1.64, 1.56, 1.60, 1.89, 1.58, 1.52。使用格拉布斯准则判别法,当显著性水平为 0.05 时,下列关于该测量列是否存在异常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格拉布斯临界值 G( a, n )见下表)n 5 6 7G(0.05,n) 1.672 1.822 1.938A 有一个异常值 1.52 B 有一个异常值 1.89C 有两个异常值 1.52 和 1.89 D 没有异常值7 用温度计量标准对某温度计进行 10 次独立重复测量,测得值分别为(单位: ):35.67,35.77,35.69,35.67,35.74,35.73,35.58,35.69,35.59,35.67,则测量重复性为(A )。A 0.02 B. 0.01C 0.03 D. 6.068 用数字电压表和标准电压表同时测量一稳定电压,利用数字电压表示值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电压表示值的差值计算得到该数字电压表的示值误差。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方法属于( A)。A 比较法 B 分部法C 组合法 D 替代法9 某( 0 16) MPa 弹性元件式压力表最大允许误差为士 2.5(引用误差,引用值为测量范围上限),该压力表在 10 MPa 点的最大允许误差为(B )。A 士 0.25 MPa B 士 0.4 MPaC 土 2.5 MP D 士 4 MPa10 通过显示装置能有效辨别的显示示值间的最小差值称为显示装置的(B )。A 灵敏度 B 分辨力C. 鉴别阈 D 漂移11,用一台多功能标准源对某测量范围为( 0 10)V、最大允许误差为士( 0.0035 读数 0.0030 量程)的数字电压表进行检定。在 10V 检定点测得的示值误差为 -0.4 mV,测B量不确定度 U 0.2 mV( k 2),则该检定点示值误差的符合性判定结论是(B )。A 不合格 B 合格C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D 待定12. 下列关于测量不定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A. 测量不确定度是说明测得值的不正确程度和可信程度的参数B 标准不确定度是指由测量标准及其配套设备引起的不确定度C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由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得到的,它是测量误差的估计值D 扩展不确定度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与一个大于 1 的数字因子的乘积13对 测力计 2kN 点重复测量 4 次,测得值分别为(单位:kN):2.06,2.00,2.06,2.08。用 4 次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则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极差系数 C n 见下表)n 2 3 4 5Cn 1.13 1.69 2.06 2.33A. 0.02kN B. 0.03kNC. 0.04kN D. 0.05kN14 校准功率计时,由失配导致的误差为 ,若 的变化范围为 -2 2,则由失配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C )。(失配引起的不确定度按反正弦分布处理,包含概率为 100%时对应的包含因子为 2 )A. 0.82% B. 1.2%C. 1.4% D. 2.8%15某 恒温容器控温 400 时,用数字温度计测量容器中某处的温度。已知该数字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为土 0.6 ,实际测量时数字温度计连续 10 次的测量数据为(单位: ):401.0,400.1, 400.9, 399.4, 398.8, 400.0, 401.0, 402.0, 399.9, 399.0。以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得值,仅考虑数字温度计最大允许误差和测量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则测得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B )。A. 0.32 B 0.47C 0.68 D 1.116. 用一支经检定合格的千分尺测量活塞销外径尺寸,千分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0.003mm,则由千分尺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B )。B=A. 0.0009mm B. 0.0017mmC. 0.0030mm D. 0.0060mm17,从校准证书上得知某功率计在 3 mW 的校准值为 3.030 mW,扩展不确定度为 60W( k 2),用该功率计测量某信号源 3 mW 的输出功率,重复测量 10 次,经修正计算得到算术平均值为 2.980 mW,其实验标准偏差 s( x ) = 20 W,忽略功率计分辨力等其他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则测得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B )。A. 31W B. 36WC. 63W D. 80W18. 由在一个测量模型中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获得的输出量的标准不确定度是(A )A.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B. 扩展不确定度C. 有效自由度 D. 包含概率19. 测量某矩形周长时,用两个不同仪器分别测量长和宽,宽度测量值 L 1 10.00cm,长度测得值 L2 20.00cm,L 1 和 L2 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 ur e ( l L 1 ) 2.0,u r e ( l L 2 ) 1.2,该矩形周长测得值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 B)。A. 0.31cm B. 0.62cmC. 1.4cm D. 2.8cm20. 用功率标准装置校准某功率计。当功率标准装置输出 1.00 mW 时,被校功率计示值为0.97 mW,则被校功率计在该示值的修正因子是(D )。A, -0.03 B. 0.03C, 0.97 D. 1.0321,下列表示测量不确定度的符号中,正确表示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的是(A )。A. UC. Ur e lpB. uD. ur e lr e f22 对被测量 Y 在同一测量条件下进行 16 次独立重复测量,用贝塞尔公式法计算的实验标准偏差 s( y) 0.04 g,以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在测量结果中,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B )。A . 0. 0 0 1 g B . 0 . 0 1 gC . 0 . 02 g D . 0. 0 4 g2 3某数字电压表的分辨力为0 . 2 V,由该电压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确定度为(B )。A . 0 . 01 2 V B. 0 . 0 5 8 VC . 0. 0 7 1 v D. 0 . 1 4 V2 4 将1 0 0 . 1 4 5 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的表示是(D ) 。A . 10 0 . 1 4 B . 10 0 . 1 5C . 10 2 D . 1 . 0 10 22 5 被测标准量块中心长度l s 的测得值为1 0 0 . 0 1 2 8 m m,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l s) 为0 . 0 0 0 2 4 m m。当取k 2 时, 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是(B ) .A . l s = (1 0 0 . 0 1 2 8 0 0 . 0 0 0 4 8) mm, k 2B . l s = (1 0 0 . 0 1 2 8 0 . 0 0 0 5) m m, k 2C . l s =( 1 0 0 . 0 1 2 8 0. 0 0 0 4 8) mm , k 2D . l s =( 1 0 0 . 0 1 3 0. 0 0 0 5) m m, k 22 6 . 用频率计数器对1 0 0 M H z 频率源进行校准时, 计数器测得值为1 0 0 . 0 0 0 3 4 1 3 M H z, 经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 . 0 3 k H z(k 2) ,则测量结果的报告中该测得值的正确表示是( B)。A . 10 0 . 0 0 0 3 M H z B. 10 0 0 0 0 3 4 MH zC . 10 0 . 0 0 0 3 4 1 MH z D . 1 0 0 . O0 0 1 4 1 3 M H z2 7 对某零件的质量进行测量, 测得值为1 0 . 8 2 3 4 9 g,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 2 5 m g, 则证书报告中该测得值修约正确的是(A ) 。A . 10 . 8 2 3 g B . 1O . 8 2 3 5 gC . 10 . 8 2 4 g D. 10 . 8 3 g2 8,测量结果是指与其他有用的相关信息一起赋予被测量的一组量值,通常可表示为( B)。A . 包含概率和测量不确定度B, 被测量的测得值及其测量不确定度C 包含因子和测量不确定度D 被测量的测得值及其最大允许误差2 9, 下列测量结果的表示中, 错误的是( C) 。A . I s = 10 . 0 4 1 3 A, U r e l = 5 1 0 - 5, k 2B . I s = 1 0 . 0 4 1 3( 1 5 1 0 - 5 ) A, k 2C . I s =( 1 0 . 0 4 1 3 5 10 - 5 ) A, k 2D . I s = 1 0 . 0 4 1 3 A, U 9 5 r e l = 5 1 0 - 5, v e f f 93 0 . 仲裁检定是为解决计量纠纷而实施的计量检定。仲裁检定时, 使用的测量标准应是( B) 。A . 计量基准或企业最高计量标准5B . 计量基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C . 部门最高计量标准或社会公用计量标准D . 部门最高计量标准或计量基准3 1 . 下列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中, 只需进行首次检定, 可以不进行后续检定的是(D ) 。A . 医院用的血压计B . 农贸市场进行贸易结算用的电子秤C . 农贸市场用的公平秤D . 供气部门进行结算用的家庭生活用煤气表3 2 . 下列技术文件中, 属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检测依据的是( B)A . 型式评价大纲B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C 产品设计规范D . 生产试验大纲3 3 . 下列文件中, 计量技术机构建立的计量人员技术档案中应包括的是( B) 。A . 出具的检定证书副本B 获得培训或考核等资格的证明C . 客户对其投诉的原件D 编写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3 4 . 下列关于环境条件控制的做法中, 正确的是( B)A . 某计量技术机构为保证检定、校准结果的质量,配备了大量环境监控设备,但只对检定、校准项目中对环境参数有要求的监控设备进行检定或校准B 某计量技术机构为保证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可靠, 将所有实验室按照砝码检定规程的环境条件统一配置监控设备C . 某计量技术机构新建立一项振动计量标准, 由于实验室房间紧张, 将其与砝码标准装置放置在一个房间开展工作D . 某计量技术机构为保证工作质量和节省成本, 仅对需要进行温度修正的检定、校准项目配备温度监控设备3 5 . 某计量技术机构在检定工作完成后, 发现检定时环境温度偏离了检定规程的要求, 下列关于本次检定的处理方案中, 正确的是( D) 。A . 根据温度偏离值和测得值进行修正B . 在检定证书中给出温度修正公式C . 认为温度影响不大, 直接给出检定结果D . 把环境温度调控到检定规程规定范围内, 重新进行检定3 6 . 检定人员小王对( 0 1 0) M P a、1 . 0 级压力表( 按引用误差定理, 引用值为测量范围上限值)进行检定,示值误差的部分检定数据见下表。经评定,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均为0 . 0 2 M P a ( k 2) ,则表格中各测量点的示值误差符合性判定结论是(A ) 。A . 合格B . 6 MP a 点待定C . 8 MP a 点不合格 D . 均不合格3 7 . 在检定、校准过程中, 由于过载导致标准器出现异常时, 下列处置方案中, 错误的是(D ) 。A . 立即停止实验, 及时采取措施, 保护好仪器没备和被测对象B . 通知维修人员尽快排除故障并恢复正常C . 对所发生的情况如实记录D . 恢复正常后继续完成检定或校准3 8 . 若核验员认为某份人工填写的检定原始记录的字迹不够工整,正确的处理方案( B)。A . 要求检定员重新抄写B 保特原样, 提醒检定员今后改正C . 核验员重新抄写记录D 录入计算机, 以打印件代替3 9 下列信息中, 检定原始记录必须包括的的是( A) 。A . 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名称B 计量标准器具的原价值C 相关数学表达式的理论推导D 计量标准器具的出厂日期4 0 . 计量技术机构对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后, 发现有两个测量数据明显异常, 经分析发现原因是检定过程受到过强磁场干扰。下列关于该次检定的处理方案中, 正确的是(D ) 。A . 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B 剔除两个明显异常值, 出具检定证书C 待环境条件恢复正常后, 仅对异常数据点重新进行检定, 依据检定结果出具检定证书D 待环境条件恢复正常后对该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 依据检定结果出具相应的检定证书4 1 . 某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开展热量表检定工作, 证书发出后, 发现证书检定数据正确, 但内容不够完整。下列该机构拟采取的处理方案中, 正确的是( C) 。A . 原证书不收回, 只是在证书副本中补充漏掉部分B . 原证书收回, 追加文件, 并声明“ 此文件是对证书编号XX X X 的检定证书的替换”C 原证书不收回, 追加文件, 并声明“ 此文件是对证书编号XX X X 的检定证书的补充”D . 将证书收回, 按原编号出具新证书4 2 . 下列关于检定证书副本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D) 。A . 检定证书副本可以是检定证书的复印件B 检定证书副本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的软件载体上C . 检定证书副本应有保存期限D 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检定证书副本可以修改, 但应设置修改权限4 3 . 下到文件中, 不属于计量标准考核技术依据的是(B ) 。A .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B 计量标准考核办法C . 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D . 计量检定规程4 4 . 根据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规定, 计量标准申请单位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下列管理制度中, 对申请单位未作要求的是( D) 。A . 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B 实验室能力认可制度C .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D . 事故报告管理制度4 5 . 根据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规定, 下列不属于计量标准考核内容的是(D ) 。A .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 B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C .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 D . 检定系统表的制定4 6 . 某计量技术机构的计量标准在新建标时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为0 . 1 ,运行至第二年时, 发现重复性为0 . 5 , 经查验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 . 6 , 针对上述情况, 该计量技术机构的正确做法是( B) 。A, 重新进行重复性试验, 合格后继续使用B 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并判断重复性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是否满足检定或校准要求C . 暂不处理, 到计量标准复查时, 按新的重复性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D . 经质量负责人同意后, 继续使用4 7, 下列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及其考核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C) 。A,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就是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B 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C . 在进行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时, 应当优先采用核查装置进行考核D 若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对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方法有明确规定时, 可按其规定进行考核4 8某计量标准采用传递比较法进行检定结果的验证。用该计量标准和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对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测量,测得值分别为y l a b 和y r e f ,不确定度分别为U l a b( k 2)和U r e f ( k 2) 。判定该计量标准的检定结果合理的条件是(A ) 。A . |y l a b - y r e f | B . |y l a b - y r e f |C |y l a b - y r e f | U r e f D |y l a b - y r e f | U l a b U r e f4 9某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建立计量标准时,发现其计量标准器不能在国内溯源,如需溯源至国际计量组织或其他国家具备相应能力的计量标准, 则其溯源申请应递交到(D ) 。A 当地省级计量行政部门 B 所在专业的全国计量技术委员会C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D .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5 0 . 某计量技术机构拟新建一套电流表检定装置, 用于开展0 . 2 级及以下等级电流表的检定。在进行稳定性考核和重复性试验时, 下列试验方案中, 组合合理的是(A ) 。A 用0 . 01 级电流表进行稳定性考核, 用0 . 2 级电流表进行重复性试验B 用0 . 2 级电流表进行稳定性考核, 用0 . 0 1 级电流表进行重复性试验C 用1 级电流表进行稳定性考核, 用0 . 0 1 级电流表进行重复性试验D 用1 级电流表进行稳定性考核, 用0 . 2 级电流表进行重复性试验5 1 下列文件中, 可作为制( 修) 订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的技术依据的是(C ) 。A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B .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C .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D 计量基准管理办法5 2 下列要求中, 不属于编写计量校准规范应遵循原则的是( B) 。A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B 充分考虑被校测量仪器溯源的连续性, 明确规定复校时间间隔C . 充分考虑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 并为采用最新技术留有空间D, 适用范围应明确, 在其界定的范围内, 按需要力求完整5 3 下列关于检定或校准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C ) 。A . 校准可依据实验室制定的校准方法, 但需经过方法确认并获得客户认可B 开展计量校准时, 如没有国家计量校准规范, 可参照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C, 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可参照其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开展校准D 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 不能开展检定5 4 . 在进行计量比对时, 下列参比实验室提交的资料内容中, 不应包含的是(D ) 。A 比对原始数据复印件 B .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分析报告C 书面报告形式的比对结果 D . 比对参考值5 5 在进行计量比对时, 下列各实验室的做法中, 正确的是( D) 。A 在进行比对数据处理时, 主导实验室发现甲参比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偏离参考值较大, 要求该实验室重新提交数据B . 甲参比实验室与乙参比实验室的计量标准准确度等级相同, 直接引用了乙参比实验室的测量不确定度C 丙参比实验室接收到传递装置后, 发现其外观有破损, 但尚能正常工作, 检定人员觉得对计量性能没有影响, 继续进行比对实验D 比对实施前, 主导实验室针对传递装置的特性制定了拆包、安装等搬运处理要求, 并选择适当的传递路线5 6 . 在进行计量比对时, 负责编写比对总结报告的是( C) 。A . 比对组织者 B . 参比实验室C 主导实验室 D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5 7 下列关于期间核查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B ) 。A . 期间核查是缩短校准时间间隔或检定周期后的另一次校准或检定B 期间核查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 用被核查对象对预先选定的同一核查装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测量C 期间核查是在标准条件下, 用计量标准确定核查装置的计量状态D 期间核查是在实际工作条件下, 通过计量标准确定测量仪器计量性能的一组操作5 8, 下列计量器具中, 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是(D ) 。A 用于量值传递的天平B 现场使用的示波器C, 高速公路轴重仪检定用砝码D 一次性使用的血清电解质有证标准准物质5 9 . 下列情形中, 通常不选择作为期间核查时机的是( C) 。A 测量仪器即将用于现场测量时B 测量仪器刚从现场测量带回时C . 测量仪器首次检定前D 环境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 刚刚恢复时6 0 . 某计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U 0 . 0 2 0 k g( k 2) , 该计量标准的计量标准器送检取回后立即测量核查装置,将测得值y s 4 0 . 0 0 3 k g 作为参考值。实验室后续开展了三次期间核查,第一次核查数据y 1 3 9 . 9 9 2 k g, 第二次核查数据y 2 3 9 . 9 8 9 k g, 第三次核查数据据y 33 9 . 9 7 1 k g, 以计量标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核查控制的上、下限, 则下列关于期间核查结论的判定中, 正确的是(B ) 。A . 三次核查都合格B 第一次和第二次核查合格, 第三次核查不合格C 第一次核查合格, 第二次和三次核查不合格D 三次核查都不合格二、多项选择题( 共2 0 题, 每题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 有2 个或2 个以上符合题意, 错选, 本题不得分; 少选, 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 . 5 分)6 1 . 适当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系统误差的影响, 下列方法中, 能够减小系統误差的有(ABC ) 。A . 异号法 B . 替代法C . 交换法 D 半周期偶数测量法6 2 . 在下列方法中, 可以修正系统误差的有(AB ) 。A . 在测得值上加修正值 B 对测得值乘修正因子C 在测得值上加实验标准偏差 D 对测得值乘包含因子6 3 . 某0 . 5 级( 以引用误差定级,引用值为测量范围上限)电压表的测量范围上限为1 0 0 V,在下列关于电压表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BD) 。A . 该电压表的引用误差为 0 . 5 %B . 在5 0 V 示值点用绝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0 . 5VC 在50 V 示值点用相对误差表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0 . 5 %D 该电压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0 . 5 V6 4 . 下列关于测量仪器分辨力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AC) 。A . 带标尺读数装置的测量仪器, 其分辨力为标尺上任意两个相邻标记之间最小分度值B . 带数字显示装置的测量仪器, 其分辨力为最低位数字显示变化一个变化量时的示值差的一半C 数字电压表最低位数字显示变化一个字的示值差为1 VD 线纹尺的最小分度值为1 , 则其分辨力为0. 5 6 5 使用钢卷尺测量某物体长度, 下列因素中, 可能是测量不确定度来源的有(CD) 。A 测量中的粗大误差 B . 钢卷尺修正值C 钢卷尺的分辨力 D 测量环境温度6 6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 已知该卡尺的测量范围为( 0 3 0 0) m m, 最小分度值为0 . 0 2 m m, 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 . 0 2 m m,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有(AC ) 。A 在计算游标卡尺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时, 区间半宽度为0 . 0 0 5 mmB 游标卡尺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 . 0 2 m mC 游标卡尺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0 . 00 2 9 m mD 在计算游标卡尺最大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时, 区间半宽度为 0 . 04 m m6 7某天文台测量月球远地点到地球的距离,得到一组测得值,其算术平均值为4 0 6 4 4 5 k m,若取3 位有效数字, 则下列表示中, 错误的有( BCD) 。A . 4. 0 6 1 0 5 k m B . 4 0 6 0 0 0 kmC . 4. 0 6 4 1 0 5 km D . 40 6 4 0 0 k m6 8 实验室对某一标称值为1 9 0的电阻R 进行1 0 次独立测量, 得到一组测得值, 其算术平均值为1 8 9 . 7 0 8,评定得到u c ( R ) 0 . 1 9 8,在校准证书中该校准结果可表示为( AC)。A R = 18 9 . 7 1, U (R ) = 0 . 4 0, k = 2B . R = (1 8 9 . 7 1 0 . 2 0 ), k = 2C . R = 18 9 . 7 1, u c (R ) = 0 . 2 0, k = 2D . R = 18 9 . 7 9, U (R ) = 0 . 4, k = 26 9 对某一标称值为1 0 g 的标准砝码进行校准, 得到的测得值及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m 1 0 . 0 0 0 2 5 5 1 g,U (m) 0 . 2 5 7 m g( k 3), 在校准证书中该校准结果可表示为(AC )。A m 1 0 . 0 0 0 2 6 g, U ( m) 0 . 2 6 m g, k = 3B m 1 0 . 0 0 0 0 2 6 g, U ( m) 0 . 0 0 0 2 6 g, k = 3C . m ( 1 0 . 0 0 0 2 5 5 0 . 0 0 0 2 6) gD . m 1 0 . 0 0 0 2 5 5 g, U ( m) 0 . 2 6 m g, k = 37 0 下列关于计量器具检定和校准的做法中, 错误的有(BCD ) 。A 某医学院根据使用情况, 定期将一台科研用诊断X 辐射源送到某计量技术机构校准, 并要求出具校准证书B 某企业认为其建立的最高计量标准二等金属量器标准装置仅用于企业内部的三等金属量器的检定, 故适当延长计量标准器的检定周期C 某公用电话亭因环境良好, 且使用者很少, 管理员因此继续使用超过检定有效期的电话计时计费器D . 某计量技术机构对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汽车衡进行检定, 因某个不常用称量点的误差略超过规程要求, 出具校准证书, 以使该汽车衡继续使用7 1 下列关于检定、校准、检测结果核验的做法中, 错误的有( ABC) 。A . 小吴对某进口的环境监测用X、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做型式评价, 依据相关的校准规范出具了详细的型式评价记录和报告, 小王经核验认为结果正确并在检验员处签名B 老刘指导实习生小周完成某标准传声器的检定, 在出具证书时, 老刘在检定员处签名,小周在核验员处签名C 小陈在线校准某大口径流量计, 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和计算生成, 核验员老张对自动生成数据不核验, 只核验其他信息与数据D . 小庞出具了某饮料的“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验报告” , 老李核验时发现未写明抽样情况, 让小庞依据原始记录补充7 2 某计量技术机构对东方加油站一台适用油品为9 5 号汽油的燃油加油机进行检定, 出具了检定证书 一周后, 加油站发现该检定证书上适用油品为9 2 号汽油, 对其检定结果产生怀疑,联系该计量技术机构解决上述问题,该计量技术机构分析后发现,证书检定数据无误,仅为打印错误。下列该计量技术机构拟采取的做法中, 错误的有(ABC )。A . 重新出具一份新证书, 只将“ 92 号” 改为“ 95 号” , 其他内容与原证书相同, 将新证书寄给加油站, 电话告知让其将旧证书寄回B 将该加油机重新检定, 打消了加油站的疑虑, 按上次检定日期重新出具检定证书C 通知加油站自行在检定证书上将“ 9 2 号” 改为“ 9 5 号”D 与加油站沟通后, 重新编号出具一份正确的检定证书并做替换声明7 3 某计量技术机构建立了一套计量标准, 下列属于该计量标准使用条件的有(ABC ) 。A 计量标准器及其主要配设备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B 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条件C 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D 具有称职的保存、维护、使用人员7 4 下列要求中, 属于计量标准考核内容的有(ABC ) 。A 实验室是否具备开展量值传递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技术规范B 实验室是否具备与所开展项目对应的检定、校准人员C 实验室环境条件是否满足检定、校准要求D 实验室是否具备与计量标准器相关的安全标准7 5 下列资料中, 申请计量标准复査的单位应当向主持考核的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递交的有( ACD) 。A 计量标准考核( 复查) 申请书B 检定或者校准人员能力证明复印件C 申请计量标准复查单位的法人证明复印件D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连续、有效的溯源性证明资料7 6计量器具控制是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中的重要内容。下列内容中,属于计量器具控制的有( ACD)。A 计量性能要 求 B 检定周期C 检定条件 D 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7 7 .下列关于计量校准规范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ACD) 。A 当没有相应计量校准规范时, 实验室可以编写自行使用的校准方法B 编写校准规范应依据J J F 1 0 0 2 20 1 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C 校准规范适用范围要明确, 在界定的范围内, 按需要力求完整D . 校准规范应充分考虑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 为采用最新技术预留空间7 8 . 在制定比对实施方案时, 需要确定传递路线和比对时间。下列因素中, 应考虑的有(ABC ) 。A . 传递装置的稳定性B 实验室完成比对实验所需的最长时间C . 传递装置的运输及交通方式D 在比对过程中因参比实验室标准装置出现意外故障而延迟的时间7 9 下列关于计量比对参比实验室责任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BC ) 。A . 确定稳定、可靠的传递装置及适当的传递方式B 在比对方案规定的时限内提交比对原始数据、测得值及其不确定度C 参与比对总结报告的讨论D 确保传递装置的安全和完整, 如出现意外, 应及时自行处理8 0 . 下列关于期间核查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ABCD ) 。A . 期间核查的目的是在两次检定( 或校准) 之间的时间间隔期内保持测量仪器检定( 或校准) 状态的可信度B . 期间核查的对象包括计量标准、辅助或配套设备及标准物质等C 期间核查不是缩短检定( 或校准) 周期的另一次检定( 或校准) 。但是, 如果通过足够多个周期的核查数据证明某台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始终受控,可以适当延长该测量仪器的检定( 或校准) 周期D . 期间核查不能代替检定( 或校准) 。通过检定( 或校准) , 可以使测量仪器获得仪器量值的溯源性, 而期间核查只是考核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有无明显变化, 不具有溯源性A. 0.001 g B. 0.01 gC. 0.02 g D. 0.04 g23某数字电压表的分辨力为 0.2V,由该电压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确定度为( )。A. 0.012V B. 0.058VC. 0.071v D. 0.14V24 将 100.145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正确的表示是( )。A. 100.14 B. 100.15C. 102 D. 1.0 10225 被测标准量块中心长度 l s 的测得值为 100.0128 mm,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 c ( l s )为0.00024 mm。当取 k 2 时,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是( ) .A. ls =(100.012800.00048) mm, k 2B. ls =(100.01280.0005) mm, k 2C. ls =(100.01280.00048) mm, k 2D. ls =(100.0130.0005) mm, k 226. 用频率计数器对 100 MHz 频率源进行校准时,计数器测得值为 100.0003413 MHz, 经评定其扩展不确定度为 0.03 kHz(k 2),则测量结果的报告中该测得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