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受精蛔虫卵 特点 : 大小 60*45m 形状 宽椭圆形 颜色 棕黄色 卵壳 厚、外披蛋白膜,凹凸不平 内容 含一个圆形卵细胞,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受精蛔虫卵 特点 : 大小 60*45m 形状 宽椭圆形 颜色 棕黄色 卵壳 厚、外披蛋白膜,凹凸不平 内容 含一个圆形卵细胞,壳间有新月形空隙钩虫发达的口囊结构特点 : 成虫头端顶端有一发达的 口囊(buccal capsule)A.d 口囊腹侧缘有 钩齿 2对N.a 口囊腹侧缘有 板齿 1对1. 钩虫成虫结构特点 : 雄虫末端形成交合伞 (copulatory bursa),内有肌性辐肋,其中 背辐肋的分支特点是虫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A.d : 1, 2, 3分支N.a : 0, 2, 2分支 钩 虫 雄 虫 交 合 伞1. 钩虫成虫椭圆形中等大小壳薄,无色透明随粪便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 4 个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空隙钩 虫 卵3. 钩虫虫卵2、 虫卵( egg)无色透明。呈不对称的椭圆形,形似柿核,一侧扁平,另一侧隆起卵壳厚,卵内含有一蝌蚪期的幼虫 似芝麻形, 30 m 16m, 常见蠕虫卵中 最小 者,黄褐色 一端有卵盖,盖旁有肩峰样突起,后端有小疣 内含毛蚴一、形态一、形态华支睾吸虫华支睾吸虫 虫卵虫卵 (Egg) 烟斗状,尾部长度为体部长度的 2-3倍一、形态华支睾 尾蚴 (cercaria) 卫氏并殖吸虫 成虫(Adult worm) 似半片黄豆,红褐色,体肥厚,腹扁平,背隆起,体被皮棘,体形多变 腹吸盘位于体中横线前 雌雄同体 子宫与卵巢,两睾丸均左右并列 两肠支有多个弯曲,终止于体后一、形态卫氏并殖吸虫 虫卵( Egg) 椭圆形,金黄色,较大, 结构特点 : 左右不对称,内含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卵盖明显、偏位 ; 卵壳厚薄匀 , 尤其是卵盖所对的一端特别厚。日本血吸虫 虫卵毛蚴卵壳小棘 /侧刺分泌物ring form红细胞胞 核胞 浆环状体疟原虫Trophozoit胞核胞浆疟色素红细胞大滋养体Immature Schizont红细胞胞核疟色素胞质未成熟裂殖体Mature schizont红细胞胞核疟色素 t胞质成熟裂殖体Male gametocyte雄配子体Female gametocyte雌配子体人体内按蚊体内48小时迟发型子孢子速发型子孢子红外期裂殖体红外期裂殖子雄配子体雌配子体裂殖体大滋养体裂殖子雄配子体雌配子体合子动合子囊合子子孢子疟 原 虫 生 活 史 人体内 按蚊体内肝细胞内 红细胞内休眠体被吞噬雄配子雌配子环状体红外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工业级硫酸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工业包装薄膜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新能源市场2025年需求增长与产品技术创新融合报告
- 2025年新能源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报告:技术创新与ESG披露透明度提升路径
- 一把雨伞圆溜溜教学设计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人音版(主编:曹理)
- 2025年中国高纯氢氧化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口腔医院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实证研究
- 2025年中国粉状纤维素醚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口腔修复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西藏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及答案(A类)
- 工业园区储能项目商业计划书
- 抗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标准)吊篮移交协议书
- 2025版门头广告位租赁及装修合同范本
- 2024版睡眠障碍神经阻滞治疗专家共识解读
- 急性重症胰腺炎个案护理
-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解读2025
- 隧道机电考核管理办法
- 移动学习期刊论文
- 公司事件事故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