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随笔:做个“不讲理”的老师_第1页
幼儿教师随笔:做个“不讲理”的老师_第2页
幼儿教师随笔:做个“不讲理”的老师_第3页
幼儿教师随笔:做个“不讲理”的老师_第4页
幼儿教师随笔:做个“不讲理”的老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教师随笔:做个“不讲理”的老师幼儿园小朋友总是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我们班上的孩子也不例外,从小班到大班一直如此,很小的事情都喜欢报告给老师听。对于大班孩子总还是这样不能自己处理问题,我真是很烦恼。最近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些爱打报告的孩子,发现他们打报告有时也不为解决问题,只是到老师身边说一下,就走开了。特别是在自主游戏时间,他们遇到问题会习惯性地报告老师。我也经常和小朋友们讨论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当读到玛乔丽费尔兹博士(美国)撰写的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一书,我豁然开朗。书中有一个事例对我触动很大。幼儿莎拉和苏菲正在抢同一张娃娃床,两个都嚷着:“我先拿的!”这时,她们的老师丹尼斯走过来,没有立刻拿走玩具,而是仅仅说了一句:“如果你们不能好好玩,我就把它收走。 ”丹尼斯也没有开始惯常的询问,以查明究竟是哪个孩子先拥有玩具,以便于做出公平的裁定,而是帮助两个孩子澄清问题:“只有一张床,两个娃娃都要睡,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解决?”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习考虑对双方都公平的方法,如果她们想出了解决的方法,就能得到这张娃娃床。丹尼斯老师采取的方法乍看有些不讲理,还有些霸道。哪像我们老师,总是仔细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了解来龙去脉,找出解决的方法。丹尼斯老师直接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两个孩子,让孩子自己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就能再次获得娃娃床。丹尼斯老师的目标是长期的,他想办法帮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并获得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做决定,而没有代替她们做决定。所以,这样“不讲理”的老师带出来的孩子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而我们的孩子更喜欢到老师这边来申辩。想想我自己总是苦口婆心地尝试解决问题,可总是不了了之的做法,真让人汗颜!细细琢磨后,我也在班上采取了丹尼斯老师的做法。建构区是矛盾最多的地方,因为投放的辅助玩具小汽车有些少。孩子们经常为谁先用小汽车而争论。这不,启航、小溪、家禾、徐徐又拿着小汽车来找我理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我也不发表意见,就学着丹尼斯老师的态度,听着,然后说:“既然你们都想玩小汽车,却又互不相让,就先将小汽车给我,商量好了再来拿吧!”说完,我就将小汽车拿了过来,放在了钢琴上面。几个孩子面面相觑,对我的态度很是惊讶,以前我可都是及时帮他们处理问题的啊!家禾不服气,继续跟在我后面叨叨,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我将小汽车拿给他。我没有过多回应,只是说:“如果你们商量好了,就可以来拿小汽车。 ”见报告无望,这几个孩子站在一起吵了起来,不一会儿,声音小了。又过了一会儿,他们走到我身边,说解决好了。让我先将小汽车给小溪,然后他们轮流来玩。我问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意见,大家都说没有,小溪拿着小汽车,跑了。以后的几天里,面对争抢玩具的现象,我都是这样的态度。又一次,我站在窗口,观察走廊里的孩子们玩积木,看见楚然和启航在争吵,又是因为小汽车的事情。楚然看见了我,喊着:“我要报告丁老师!”只见启航拉着楚然说:“你不要去,去了丁老师会收了我们的玩具,你先玩,然后我再玩,好不好?”果然,楚然放弃了报告,两个人又玩了起来。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一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建构性规训鼓励儿童尽可能多地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这有助于儿童从他们的错误和成功中学习。换句话说,你的工作就是帮助儿童学习怎样做出明智的选择,而不是代替儿童做所有的选择。 ”老师看似不讲理的行为,却是将问题抛给孩子,给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解决的过程中,孩子既可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也可以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既是艰难的,同时又是必要的。不管年龄多大,最好的知识都来自于自己的经验特别是分析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错误。也许有长者或智者曾经提醒过,不也是还得自己来认识吗?摘自:学前教育幼儿园小朋友总是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我们班上的孩子也不例外,从小班到大班一直如此,很小的事情都喜欢报告给老师听。对于大班孩子总还是这样不能自己处理问题,我真是很烦恼。最近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些爱打报告的孩子,发现他们打报告有时也不为解决问题,只是到老师身边说一下,就走开了。特别是在自主游戏时间,他们遇到问题会习惯性地报告老师。我也经常和小朋友们讨论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当读到玛乔丽费尔兹博士(美国)撰写的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一书,我豁然开朗。书中有一个事例对我触动很大。幼儿莎拉和苏菲正在抢同一张娃娃床,两个都嚷着:“我先拿的!”这时,她们的老师丹尼斯走过来,没有立刻拿走玩具,而是仅仅说了一句:“如果你们不能好好玩,我就把它收走。 ”丹尼斯也没有开始惯常的询问,以查明究竟是哪个孩子先拥有玩具,以便于做出公平的裁定,而是帮助两个孩子澄清问题:“只有一张床,两个娃娃都要睡,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解决?”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习考虑对双方都公平的方法,如果她们想出了解决的方法,就能得到这张娃娃床。丹尼斯老师采取的方法乍看有些不讲理,还有些霸道。哪像我们老师,总是仔细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了解来龙去脉,找出解决的方法。丹尼斯老师直接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两个孩子,让孩子自己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就能再次获得娃娃床。丹尼斯老师的目标是长期的,他想办法帮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并获得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做决定,而没有代替她们做决定。所以,这样“不讲理”的老师带出来的孩子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而我们的孩子更喜欢到老师这边来申辩。想想我自己总是苦口婆心地尝试解决问题,可总是不了了之的做法,真让人汗颜!细细琢磨后,我也在班上采取了丹尼斯老师的做法。建构区是矛盾最多的地方,因为投放的辅助玩具小汽车有些少。孩子们经常为谁先用小汽车而争论。这不,启航、小溪、家禾、徐徐又拿着小汽车来找我理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我也不发表意见,就学着丹尼斯老师的态度,听着,然后说:“既然你们都想玩小汽车,却又互不相让,就先将小汽车给我,商量好了再来拿吧!”说完,我就将小汽车拿了过来,放在了钢琴上面。几个孩子面面相觑,对我的态度很是惊讶,以前我可都是及时帮他们处理问题的啊!家禾不服气,继续跟在我后面叨叨,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我将小汽车拿给他。我没有过多回应,只是说:“如果你们商量好了,就可以来拿小汽车。 ”见报告无望,这几个孩子站在一起吵了起来,不一会儿,声音小了。又过了一会儿,他们走到我身边,说解决好了。让我先将小汽车给小溪,然后他们轮流来玩。我问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意见,大家都说没有,小溪拿着小汽车,跑了。以后的几天里,面对争抢玩具的现象,我都是这样的态度。又一次,我站在窗口,观察走廊里的孩子们玩积木,看见楚然和启航在争吵,又是因为小汽车的事情。楚然看见了我,喊着:“我要报告丁老师!”只见启航拉着楚然说:“你不要去,去了丁老师会收了我们的玩具,你先玩,然后我再玩,好不好?”果然,楚然放弃了报告,两个人又玩了起来。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一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建构性规训鼓励儿童尽可能多地自己做出决定和选择。这有助于儿童从他们的错误和成功中学习。换句话说,你的工作就是帮助儿童学习怎样做出明智的选择,而不是代替儿童做所有的选择。 ”老师看似不讲理的行为,却是将问题抛给孩子,给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解决的过程中,孩子既可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也可以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既是艰难的,同时又是必要的。不管年龄多大,最好的知识都来自于自己的经验特别是分析自己的错误,反思自己的错误。也许有长者或智者曾经提醒过,不也是还得自己来认识吗?摘自:学前教育幼儿园小朋友总是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我们班上的孩子也不例外,从小班到大班一直如此,很小的事情都喜欢报告给老师听。对于大班孩子总还是这样不能自己处理问题,我真是很烦恼。最近我开始仔细观察这些爱打报告的孩子,发现他们打报告有时也不为解决问题,只是到老师身边说一下,就走开了。特别是在自主游戏时间,他们遇到问题会习惯性地报告老师。我也经常和小朋友们讨论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当读到玛乔丽费尔兹博士(美国)撰写的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一书,我豁然开朗。书中有一个事例对我触动很大。幼儿莎拉和苏菲正在抢同一张娃娃床,两个都嚷着:“我先拿的!”这时,她们的老师丹尼斯走过来,没有立刻拿走玩具,而是仅仅说了一句:“如果你们不能好好玩,我就把它收走。 ”丹尼斯也没有开始惯常的询问,以查明究竟是哪个孩子先拥有玩具,以便于做出公平的裁定,而是帮助两个孩子澄清问题:“只有一张床,两个娃娃都要睡,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解决?”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习考虑对双方都公平的方法,如果她们想出了解决的方法,就能得到这张娃娃床。丹尼斯老师采取的方法乍看有些不讲理,还有些霸道。哪像我们老师,总是仔细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了解来龙去脉,找出解决的方法。丹尼斯老师直接将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了两个孩子,让孩子自己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就能再次获得娃娃床。丹尼斯老师的目标是长期的,他想办法帮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并获得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做决定,而没有代替她们做决定。所以,这样“不讲理”的老师带出来的孩子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而我们的孩子更喜欢到老师这边来申辩。想想我自己总是苦口婆心地尝试解决问题,可总是不了了之的做法,真让人汗颜!细细琢磨后,我也在班上采取了丹尼斯老师的做法。建构区是矛盾最多的地方,因为投放的辅助玩具小汽车有些少。孩子们经常为谁先用小汽车而争论。这不,启航、小溪、家禾、徐徐又拿着小汽车来找我理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我也不发表意见,就学着丹尼斯老师的态度,听着,然后说:“既然你们都想玩小汽车,却又互不相让,就先将小汽车给我,商量好了再来拿吧!”说完,我就将小汽车拿了过来,放在了钢琴上面。几个孩子面面相觑,对我的态度很是惊讶,以前我可都是及时帮他们处理问题的啊!家禾不服气,继续跟在我后面叨叨,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希望我将小汽车拿给他。我没有过多回应,只是说:“如果你们商量好了,就可以来拿小汽车。 ”见报告无望,这几个孩子站在一起吵了起来,不一会儿,声音小了。又过了一会儿,他们走到我身边,说解决好了。让我先将小汽车给小溪,然后他们轮流来玩。我问其他小朋友有没有意见,大家都说没有,小溪拿着小汽车,跑了。以后的几天里,面对争抢玩具的现象,我都是这样的态度。又一次,我站在窗口,观察走廊里的孩子们玩积木,看见楚然和启航在争吵,又是因为小汽车的事情。楚然看见了我,喊着:“我要报告丁老师!”只见启航拉着楚然说:“你不要去,去了丁老师会收了我们的玩具,你先玩,然后我再玩,好不好?”果然,楚然放弃了报告,两个人又玩了起来。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一书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建构性规训鼓励儿童尽可能多地自己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