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府办公室年度工作总结和明年工作谋划一、今年目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三大指标增速进位。今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同比增长 3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额增长 34%;服务贸易额增长 20%;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同比增长%;预计,进出口将突破 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以上。口岸工作有新突破,铁海联运全面提速。争取到上海铁路局投资 2 亿元打造蚌埠铁路无水港,省商务厅支持打造皖北货运集散中心,合肥海关支持蚌埠申建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对外贸易有新进展,进口增幅居全省首位。建立包保服务工作制度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开展“两贴近、两到位”系列服务活动,全市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数达到 116 户。利用外资有新成效,对外合作稳步推进。组织参加了 XX 皖港经贸交流活动等重大招商活动,共签约外资项目 6 个,项目总投资额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亿美元。项目建设有新创举,中心商圈激活加快。跟踪全市重大商贸项目 28 个,其中,续建项目 20 个,新建项目 2 个,竣工项目 2 个,前期谋划 4 个。蚌埠国际汽车城、万达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 19 个项目列入省级调度的“861”重点商贸流通项目,总投资亿元。内贸流通有新格局,划行归市全面启动。启动小商品批发市场划行归市试点工作,开展新一轮 XX 市商业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形成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格局。电子商务有新模式,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实体经营者开拓电子商务经营;推动海吉星、禾泉农庄、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企业加快电商发展的步伐。惠民工程有新成果,民生商务深入民心。 “五位一体”放心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改造 40 家农家店(直营店) 、2 个乡镇商贸中心。新建和改造菜市场 5 个,农产品进超市 30 家。扩大消费有新举措,全面监管确保安全。积极引导消费。深入开展“百家品牌展销、百场消费促进”活动,参展企业 1000 余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 10 亿元,投资签约达 15 亿元以上。行政审批有新提速,商务执法全面加强。率先实行领导窗口坐班、业务科室负责人“上门问诊、窗口坐诊” 、前后方在线联动“会诊”等制度,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酒类流通、特许经营、成品油、生猪屠宰、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专项检查, “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国际范围看,国际商务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大,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汇率上升,外贸、外资、外经面临形势严峻。全国范围看,宏观经济变数增加,物价上涨,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消费市场和内贸流通领域压力巨大。明年,我们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加快建设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改革、创新总揽全局,解决我市商务领域改革不够彻底、外贸出口结构欠优化、内贸流通体制不够健全、现代流通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争取全市商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三、明年商务改革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一)发展目标明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进出口总额增长 1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16%。(二)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协调,着力把口岸及流通做“畅” 。加快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工作,完成铁路无水港建设;推动铁海联运发展,提升蚌埠口岸国际物流聚集功能;推进徽商物流园区建设,使全市物流业向集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二是打造载体,着力把外贸进出口做“强” 。培育进出口领军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短缺原材料,做大进口规模;推进国家级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出口创新基地建设,组织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打造出口载体;推进进出口孵化,壮大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三是引强攻新,着力把招商引资做“优” 。重点引进五百强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在引进重大关联性、链条长的项目上下功夫;大力推动外资项目向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投入,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引导商业地产项目理性、健康、有序发展;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培育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快建设,着力把商贸项目做“大” 。加快商贸流通网点建设,在引进知名商业企业上下功夫,提升我市商贸业整体水平;重点推进鹏欣水游城项目、国购广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划行归市工作,合理布局,增强辐射力。五是培育主体,着力把消费市场做“活” 。做好限上企业培育,实现消费新的增长点,构建“蓄水池” ;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进安徽省知名品牌“五进”活动,拉动消费增长,激活市场消费潜能;加强行业管理,指导行业协会规范运作,以协会发展促进行业发展。六是创新模式,着力把电子商务做“实” 。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和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推进盛妆美业等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引进淘宝大学、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等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提高园区影响力和辐射力;积极打造 o2o 模式本地生活电子商务主流平台;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业,加快物流、仓储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七是扎实推进,着力把试点工作做“亮” 。稳步推进中小商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服务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指导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在扩点、便民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试点建设,争取提前完成。八是扶优建新,着力把商业街区做“特” 。从引导消费、促进消费、扩大消费出发,加快商业街区建设,准确定位,建成“城市名片” ,实施商贸“五街十巷”工程,打造本土版的“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吴江路” 。一、今年目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三大指标增速进位。今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同比增长 3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额增长 34%;服务贸易额增长 20%;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同比增长%;预计,进出口将突破 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以上。口岸工作有新突破,铁海联运全面提速。争取到上海铁路局投资 2 亿元打造蚌埠铁路无水港,省商务厅支持打造皖北货运集散中心,合肥海关支持蚌埠申建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对外贸易有新进展,进口增幅居全省首位。建立包保服务工作制度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开展“两贴近、两到位”系列服务活动,全市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数达到 116 户。利用外资有新成效,对外合作稳步推进。组织参加了 XX 皖港经贸交流活动等重大招商活动,共签约外资项目 6 个,项目总投资额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亿美元。项目建设有新创举,中心商圈激活加快。跟踪全市重大商贸项目 28 个,其中,续建项目 20 个,新建项目 2 个,竣工项目 2 个,前期谋划 4 个。蚌埠国际汽车城、万达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 19 个项目列入省级调度的“861”重点商贸流通项目,总投资亿元。内贸流通有新格局,划行归市全面启动。启动小商品批发市场划行归市试点工作,开展新一轮 XX 市商业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形成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格局。电子商务有新模式,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实体经营者开拓电子商务经营;推动海吉星、禾泉农庄、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企业加快电商发展的步伐。惠民工程有新成果,民生商务深入民心。 “五位一体”放心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改造 40 家农家店(直营店) 、2 个乡镇商贸中心。新建和改造菜市场 5 个,农产品进超市 30 家。扩大消费有新举措,全面监管确保安全。积极引导消费。深入开展“百家品牌展销、百场消费促进”活动,参展企业 1000 余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 10 亿元,投资签约达 15 亿元以上。行政审批有新提速,商务执法全面加强。率先实行领导窗口坐班、业务科室负责人“上门问诊、窗口坐诊” 、前后方在线联动“会诊”等制度,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酒类流通、特许经营、成品油、生猪屠宰、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专项检查, “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国际范围看,国际商务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大,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汇率上升,外贸、外资、外经面临形势严峻。全国范围看,宏观经济变数增加,物价上涨,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消费市场和内贸流通领域压力巨大。明年,我们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加快建设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改革、创新总揽全局,解决我市商务领域改革不够彻底、外贸出口结构欠优化、内贸流通体制不够健全、现代流通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争取全市商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三、明年商务改革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一)发展目标明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进出口总额增长 1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16%。(二)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协调,着力把口岸及流通做“畅” 。加快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工作,完成铁路无水港建设;推动铁海联运发展,提升蚌埠口岸国际物流聚集功能;推进徽商物流园区建设,使全市物流业向集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二是打造载体,着力把外贸进出口做“强” 。培育进出口领军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短缺原材料,做大进口规模;推进国家级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出口创新基地建设,组织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打造出口载体;推进进出口孵化,壮大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三是引强攻新,着力把招商引资做“优” 。重点引进五百强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在引进重大关联性、链条长的项目上下功夫;大力推动外资项目向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投入,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引导商业地产项目理性、健康、有序发展;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培育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快建设,着力把商贸项目做“大” 。加快商贸流通网点建设,在引进知名商业企业上下功夫,提升我市商贸业整体水平;重点推进鹏欣水游城项目、国购广场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划行归市工作,合理布局,增强辐射力。五是培育主体,着力把消费市场做“活” 。做好限上企业培育,实现消费新的增长点,构建“蓄水池” ;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进安徽省知名品牌“五进”活动,拉动消费增长,激活市场消费潜能;加强行业管理,指导行业协会规范运作,以协会发展促进行业发展。六是创新模式,着力把电子商务做“实” 。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和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推进盛妆美业等电商产业园区建设,引进淘宝大学、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等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提高园区影响力和辐射力;积极打造 o2o 模式本地生活电子商务主流平台;发展电子商务物流业,加快物流、仓储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七是扎实推进,着力把试点工作做“亮” 。稳步推进中小商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租赁服务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指导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在扩点、便民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试点建设,争取提前完成。八是扶优建新,着力把商业街区做“特” 。从引导消费、促进消费、扩大消费出发,加快商业街区建设,准确定位,建成“城市名片” ,实施商贸“五街十巷”工程,打造本土版的“北京王府井”和“上海吴江路” 。一、今年目标完成情况和主要工作今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三大指标增速进位。今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同比增长 3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额增长 34%;服务贸易额增长 20%;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同比增长%;预计,进出口将突破 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以上。口岸工作有新突破,铁海联运全面提速。争取到上海铁路局投资 2 亿元打造蚌埠铁路无水港,省商务厅支持打造皖北货运集散中心,合肥海关支持蚌埠申建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对外贸易有新进展,进口增幅居全省首位。建立包保服务工作制度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开展“两贴近、两到位”系列服务活动,全市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数达到 116 户。利用外资有新成效,对外合作稳步推进。组织参加了 XX 皖港经贸交流活动等重大招商活动,共签约外资项目 6 个,项目总投资额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额亿美元。项目建设有新创举,中心商圈激活加快。跟踪全市重大商贸项目 28 个,其中,续建项目 20 个,新建项目 2 个,竣工项目 2 个,前期谋划 4 个。蚌埠国际汽车城、万达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 19 个项目列入省级调度的“861”重点商贸流通项目,总投资亿元。内贸流通有新格局,划行归市全面启动。启动小商品批发市场划行归市试点工作,开展新一轮 XX 市商业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形成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格局。电子商务有新模式,线上线下共同发展。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引导实体经营者开拓电子商务经营;推动海吉星、禾泉农庄、义乌国际商贸城等企业加快电商发展的步伐。惠民工程有新成果,民生商务深入民心。 “五位一体”放心工程进展顺利,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和改造 40 家农家店(直营店) 、2 个乡镇商贸中心。新建和改造菜市场 5 个,农产品进超市 30 家。扩大消费有新举措,全面监管确保安全。积极引导消费。深入开展“百家品牌展销、百场消费促进”活动,参展企业 1000 余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 10 亿元,投资签约达 15 亿元以上。行政审批有新提速,商务执法全面加强。率先实行领导窗口坐班、业务科室负责人“上门问诊、窗口坐诊” 、前后方在线联动“会诊”等制度,行政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酒类流通、特许经营、成品油、生猪屠宰、典当拍卖、融资租赁等专项检查, “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二、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国际范围看,国际商务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大,国际市场需求减弱,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汇率上升,外贸、外资、外经面临形势严峻。全国范围看,宏观经济变数增加,物价上涨,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困难,消费市场和内贸流通领域压力巨大。明年,我们将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加快建设商贸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改革、创新总揽全局,解决我市商务领域改革不够彻底、外贸出口结构欠优化、内贸流通体制不够健全、现代流通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争取全市商务工作更好更快发展。三、明年商务改革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一)发展目标明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3%,进出口总额增长 1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16%。(二)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协调,着力把口岸及流通做“畅” 。加快蚌埠(皖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工作,完成铁路无水港建设;推动铁海联运发展,提升蚌埠口岸国际物流聚集功能;推进徽商物流园区建设,使全市物流业向集聚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 二是打造载体,着力把外贸进出口做“强” 。培育进出口领军企业,支持骨干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短缺原材料,做大进口规模;推进国家级精细化工和生物医药出口创新基地建设,组织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打造出口载体;推进进出口孵化,壮大加工贸易进出口规模。三是引强攻新,着力把招商引资做“优” 。重点引进五百强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模拟跑步考试题及答案
- 纳米级轻质碳酸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中国氯硝柳胺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锂电池后处理系统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针状焦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2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技术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 中国水泥制造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仓储安全管理员考试押题预测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索赔处理
- 呼吸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涵洞内布放光缆施工方案
- 2025年前程无忧笔试题及答案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婚庆车队合同(标准版)
- 荆州市城市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行政执法)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脑深部电刺激(DBS)设备市场应用规模与重点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 屋顶彩钢加固施工方案
- 茶叶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 车间高温烫伤安全培训课件
- 财税咨询公司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