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_第1页
21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_第2页
21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_第3页
21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_第4页
21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21 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因为还同时兼信息课,利用学生军训时,我们这些副班主任第一次集中讨论通用课。26 个班,我们高一信息 5 个人,通用开学就乱了,代课老师还没到位,接着又请假 1 人,排信息、通用 52 节课,让我头都大了。而且,课表还不一定能确定下来,第三周又要换。要听通用的课后,心里才有底上课,所以课表谁先上、要听课就不能排课、没经验的不能上实验班等等问题都要考虑。第一节是技术的价值,同时要给高一新生介绍通用技术课程,这个课的内容是有散的,介绍课程也得思考,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备课:去网上找了些课件,听黄娟、郭勇老师的课,心里还是没底。他们的课无法复制,网上的也一样,还好找到一篇相对给我一点启发的 PPT。想了许久,深夜一顿悟,解决这一课我最苦恼的问题:如何在第一节课让学生爱上通用,最起码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良好的印象。1、抓住课程的“关键词” ;2、找家里最实用的小工具用品(小鸟水果叉、鱼鳞刨、测水笔、定时充电器、电子体温器) 。第 1 个班是 23 班,上课其中的两个环节顺序安排不好,课堂有点闷,但思路是正确的,马上调整后,第 2 个班好很多了,接着又上了 2 个班。这周 5 个班的通用课,通用技术课是我的主业了。在微信里广告,有需要的去听我的课,17 班周五第三节,小蒲是早早来听课的,小苏是半道来听的(我介绍完课程了) 。下课后,我半开玩笑说:“我的课能不能复制?”她们连说:“可以可以,物品可以不是这些,但方法是一样的。” 第一节课算是“开门红”了。第二课是技术的性质及未来,这个课其实例子很多,但会很杂。所以我的思路是“椅子” ,各种椅子很多,创意的很多。每节课我要有主题的东西,力求深入,才不会让学生迷失。而且,对教材进行提炼提升:技术目的性的多元化 1、艺术性 2、便携性、节省空间 3、多功能性。考虑材料、工艺处理。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1、设计目的性或功能性的多元化2、创新是设计永恒的主题3、技术往往是综合多学科知识的产物4、任何技术无尽善尽美(完美) ,所以才要追求卓越5、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这一课相对第一节,要上得差一点,可能是没有什么实物及动脑多一点的东西吧,学生接受性的知识多了。第 3 节是第二章书的前两节,内容有点多,但人机关系是比较有意思或对学生比较有用的内容。我的主题是鞋子。这个主题想了很久的。因为要引出“设计” ,就用了 3D 打印鞋,第一节书就是我讲故事,讲阿迪达斯、耐克的故事,鞋的故事、运动社区(悦动圈、微信记步软件) 。第二节人机关系,学生看书总结,举例子。2 个班差异挺大的,16 班是下午第一节,上课有人睡觉,13 班是第二节课,活跃得不得了,学生很积极,还说“教室里有很多不安全的,如电风扇、电灯都有可能会掉下来” 。总之,学生听我讲故事,还是很有兴趣的。还算满意的一节课。第 4 节是技术试验。可能是一直一直在想该在这节课做个什么作品呢,把自己带进了一个死胡同。这个真是想了很久也没头绪。听了郭勇的课是要做鸡蛋撞地球,这节课他真能说,视频一大堆,这样讲学生会迷失掉的,而且没有技术指导,鸡蛋撞地球的定量评价无法实施。只有去网上找一找资料。记得去北京学习时看到有桥梁设计比赛,这次就做纸桥梁吧。于是去网上拼命找用纸做的东西、用纸做桥、桥梁知识,然后还要下载这些视频,最后反复掂量,在课堂引入用 2 个视频(长安校车技术试验、用纸做的自助安全头盔) ,共 1 分半钟,课最后用 2 个视频(河北师范大学学生造微型纸桥、桥梁上下集(时长 15 分钟,没时间看就让学生自己回家查看) ) 。这节课复习人机关系很到位,让学生做分析题,都做得很好,不管是 16 班还是 13 班的孩子,都能积极发言。我自己最得意:1、用 1 元硬币(重 6 克)代替法码;(暑假带孩子去上海搭地铁留了好多硬币回来)2、用 2 个装水的长方形塑料保鲜盒代替 2 个木块;3、通过学习知道了纸的各种造型的承重;4、当天给孩子做早餐用了个鸡蛋,留下大半个蛋壳,以前给孩子的石头画做的纸底座,正好扣在蛋壳上,放硬币测蛋壳的承重性能(真太有才了) ,壳体结构、拱形是桥梁造型中承重性最强的。国庆回来交上纸桥梁,真的很想知道学生这几天在家有几个做了呢?期待国庆后一见分晓。21 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因为还同时兼信息课,利用学生军训时,我们这些副班主任第一次集中讨论通用课。26 个班,我们高一信息 5 个人,通用开学就乱了,代课老师还没到位,接着又请假 1 人,排信息、通用 52 节课,让我头都大了。而且,课表还不一定能确定下来,第三周又要换。要听通用的课后,心里才有底上课,所以课表谁先上、要听课就不能排课、没经验的不能上实验班等等问题都要考虑。第一节是技术的价值,同时要给高一新生介绍通用技术课程,这个课的内容是有散的,介绍课程也得思考,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备课:去网上找了些课件,听黄娟、郭勇老师的课,心里还是没底。他们的课无法复制,网上的也一样,还好找到一篇相对给我一点启发的 PPT。想了许久,深夜一顿悟,解决这一课我最苦恼的问题:如何在第一节课让学生爱上通用,最起码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良好的印象。1、抓住课程的“关键词” ;2、找家里最实用的小工具用品(小鸟水果叉、鱼鳞刨、测水笔、定时充电器、电子体温器) 。第 1 个班是 23 班,上课其中的两个环节顺序安排不好,课堂有点闷,但思路是正确的,马上调整后,第 2 个班好很多了,接着又上了 2 个班。这周 5 个班的通用课,通用技术课是我的主业了。在微信里广告,有需要的去听我的课,17 班周五第三节,小蒲是早早来听课的,小苏是半道来听的(我介绍完课程了) 。下课后,我半开玩笑说:“我的课能不能复制?”她们连说:“可以可以,物品可以不是这些,但方法是一样的。” 第一节课算是“开门红”了。第二课是技术的性质及未来,这个课其实例子很多,但会很杂。所以我的思路是“椅子” ,各种椅子很多,创意的很多。每节课我要有主题的东西,力求深入,才不会让学生迷失。而且,对教材进行提炼提升:技术目的性的多元化 1、艺术性 2、便携性、节省空间 3、多功能性。考虑材料、工艺处理。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1、设计目的性或功能性的多元化2、创新是设计永恒的主题3、技术往往是综合多学科知识的产物4、任何技术无尽善尽美(完美) ,所以才要追求卓越5、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这一课相对第一节,要上得差一点,可能是没有什么实物及动脑多一点的东西吧,学生接受性的知识多了。第 3 节是第二章书的前两节,内容有点多,但人机关系是比较有意思或对学生比较有用的内容。我的主题是鞋子。这个主题想了很久的。因为要引出“设计” ,就用了 3D 打印鞋,第一节书就是我讲故事,讲阿迪达斯、耐克的故事,鞋的故事、运动社区(悦动圈、微信记步软件) 。第二节人机关系,学生看书总结,举例子。2 个班差异挺大的,16 班是下午第一节,上课有人睡觉,13 班是第二节课,活跃得不得了,学生很积极,还说“教室里有很多不安全的,如电风扇、电灯都有可能会掉下来” 。总之,学生听我讲故事,还是很有兴趣的。还算满意的一节课。第 4 节是技术试验。可能是一直一直在想该在这节课做个什么作品呢,把自己带进了一个死胡同。这个真是想了很久也没头绪。听了郭勇的课是要做鸡蛋撞地球,这节课他真能说,视频一大堆,这样讲学生会迷失掉的,而且没有技术指导,鸡蛋撞地球的定量评价无法实施。只有去网上找一找资料。记得去北京学习时看到有桥梁设计比赛,这次就做纸桥梁吧。于是去网上拼命找用纸做的东西、用纸做桥、桥梁知识,然后还要下载这些视频,最后反复掂量,在课堂引入用 2 个视频(长安校车技术试验、用纸做的自助安全头盔) ,共 1 分半钟,课最后用 2 个视频(河北师范大学学生造微型纸桥、桥梁上下集(时长 15 分钟,没时间看就让学生自己回家查看) ) 。这节课复习人机关系很到位,让学生做分析题,都做得很好,不管是 16 班还是 13 班的孩子,都能积极发言。我自己最得意:1、用 1 元硬币(重 6 克)代替法码;(暑假带孩子去上海搭地铁留了好多硬币回来)2、用 2 个装水的长方形塑料保鲜盒代替 2 个木块;3、通过学习知道了纸的各种造型的承重;4、当天给孩子做早餐用了个鸡蛋,留下大半个蛋壳,以前给孩子的石头画做的纸底座,正好扣在蛋壳上,放硬币测蛋壳的承重性能(真太有才了) ,壳体结构、拱形是桥梁造型中承重性最强的。国庆回来交上纸桥梁,真的很想知道学生这几天在家有几个做了呢?期待国庆后一见分晓。21 年的信息技术老教师头一个月上通用技术课因为还同时兼信息课,利用学生军训时,我们这些副班主任第一次集中讨论通用课。26 个班,我们高一信息 5 个人,通用开学就乱了,代课老师还没到位,接着又请假 1 人,排信息、通用 52 节课,让我头都大了。而且,课表还不一定能确定下来,第三周又要换。要听通用的课后,心里才有底上课,所以课表谁先上、要听课就不能排课、没经验的不能上实验班等等问题都要考虑。第一节是技术的价值,同时要给高一新生介绍通用技术课程,这个课的内容是有散的,介绍课程也得思考,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备课:去网上找了些课件,听黄娟、郭勇老师的课,心里还是没底。他们的课无法复制,网上的也一样,还好找到一篇相对给我一点启发的 PPT。想了许久,深夜一顿悟,解决这一课我最苦恼的问题:如何在第一节课让学生爱上通用,最起码第一节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良好的印象。1、抓住课程的“关键词” ;2、找家里最实用的小工具用品(小鸟水果叉、鱼鳞刨、测水笔、定时充电器、电子体温器) 。第 1 个班是 23 班,上课其中的两个环节顺序安排不好,课堂有点闷,但思路是正确的,马上调整后,第 2 个班好很多了,接着又上了 2 个班。这周 5 个班的通用课,通用技术课是我的主业了。在微信里广告,有需要的去听我的课,17 班周五第三节,小蒲是早早来听课的,小苏是半道来听的(我介绍完课程了) 。下课后,我半开玩笑说:“我的课能不能复制?”她们连说:“可以可以,物品可以不是这些,但方法是一样的。” 第一节课算是“开门红”了。第二课是技术的性质及未来,这个课其实例子很多,但会很杂。所以我的思路是“椅子” ,各种椅子很多,创意的很多。每节课我要有主题的东西,力求深入,才不会让学生迷失。而且,对教材进行提炼提升:技术目的性的多元化 1、艺术性 2、便携性、节省空间 3、多功能性。考虑材料、工艺处理。通过本课的学习获得:1、设计目的性或功能性的多元化2、创新是设计永恒的主题3、技术往往是综合多学科知识的产物4、任何技术无尽善尽美(完美) ,所以才要追求卓越5、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这一课相对第一节,要上得差一点,可能是没有什么实物及动脑多一点的东西吧,学生接受性的知识多了。第 3 节是第二章书的前两节,内容有点多,但人机关系是比较有意思或对学生比较有用的内容。我的主题是鞋子。这个主题想了很久的。因为要引出“设计” ,就用了 3D 打印鞋,第一节书就是我讲故事,讲阿迪达斯、耐克的故事,鞋的故事、运动社区(悦动圈、微信记步软件) 。第二节人机关系,学生看书总结,举例子。2 个班差异挺大的,16 班是下午第一节,上课有人睡觉,13 班是第二节课,活跃得不得了,学生很积极,还说“教室里有很多不安全的,如电风扇、电灯都有可能会掉下来” 。总之,学生听我讲故事,还是很有兴趣的。还算满意的一节课。第 4 节是技术试验。可能是一直一直在想该在这节课做个什么作品呢,把自己带进了一个死胡同。这个真是想了很久也没头绪。听了郭勇的课是要做鸡蛋撞地球,这节课他真能说,视频一大堆,这样讲学生会迷失掉的,而且没有技术指导,鸡蛋撞地球的定量评价无法实施。只有去网上找一找资料。记得去北京学习时看到有桥梁设计比赛,这次就做纸桥梁吧。于是去网上拼命找用纸做的东西、用纸做桥、桥梁知识,然后还要下载这些视频,最后反复掂量,在课堂引入用 2 个视频(长安校车技术试验、用纸做的自助安全头盔) ,共 1 分半钟,课最后用 2 个视频(河北师范大学学生造微型纸桥、桥梁上下集(时长 15 分钟,没时间看就让学生自己回家查看) ) 。这节课复习人机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