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的人建议考生选专业依据未来职业发展空间_第1页
71.8%的人建议考生选专业依据未来职业发展空间_第2页
71.8%的人建议考生选专业依据未来职业发展空间_第3页
71.8%的人建议考生选专业依据未来职业发展空间_第4页
71.8%的人建议考生选专业依据未来职业发展空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8的人建议考生选专业依据未来职业发展空间29.5%的人不满意当年所选高考专业本报记者 韩妹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了,填报志愿也成了家长、考生最关切的话题。作为过来人,你当年是如何填报志愿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调查发现(1350 人参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49.9%的人表示是“自身”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次是家长(27.3%),其他还包括老师(10.1%)、亲戚朋友(6.2%)、客观因素(6.2%)等。被调查者中, “80 后”占 52.9%, “70 后”占30.7%;学历为重点大学的占 29.5%,普通本科的占 53.0%,高职高专的占 17.6%。47.0%的人填报高考志愿时最看重专业XX 年参与高考的“80 后”李江,目前在广东汕头市一所学校工作,他对自身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依然记忆犹新。 “我家长是农民,不懂这些,让我自身选择。当时广东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我原本想能考上本地一所师范学校就很不错了。但有一天,我在学校溜达,在宣传栏里看到了广州大学的宣传画,很美。我回到教室,就修改了我的志愿。”河南省三门峡市某地质探矿队的梁女士,当时是在家长的一再坚持之下填报的志愿,后来又给调剂到一个冷门专业。 “当时很抵触,但是现在我却十分热爱自身的学校,当时的冷门专业后来就业很好,我感觉很幸运。 ”调查显示,47.0%的人表示填报志愿时,最看重“专业” ;39.0%的人最看重“学校” 。还有 11.4%的人最看重学校所在“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填报志愿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学校(50.4%)而非专业(40.1%);而毕业于普通本科的人,最看重的因素是专业(50.0%)而非学校(34.6%)。调查发现, “就业前景好” 、 “符合兴趣” 、 “符合家长期望” 、 “专业热门” ,成为被调查者选择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选择比例分别为54.1%、53.5%、31.4%、29.8%。也有 11.3%的人表示是“随便填的” 。仅 29.5%的人满意自身当年高考所选专业调查中,29.5%的人表示满意自身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 29.5%的人表示不满意。调查还发现,毕业于重点大学的被调查者对专业的满意度(36.4%)高于普通本科(28.8%)。曾在陕西省招办从事多年招生和管理工作的徐道仓指出,学生上大学后不满意自身专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是考生在高中阶段忙于学习,没时间考虑自身要学什么专业,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其次,很多高中生对于专业选择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家长做主帮小朋友选了专业;此外,有些专业宣传多,有些宣传少,各学校的专业名称也不一样,考生对专业学什么、将来做什么都不太了解;也有一些人怀着从众心理报志愿,眼前什么热就追求什么专业,没久远考虑。假如不满意自身的专业,怎么办?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接受实际,9.9%的人选择跨专业考研,8.4%的人试图换专业,6.1%的人读双学位或辅修其他专业,1.5%的人放弃入学。徐道仓认为,年轻人多学几个专业,拓宽知识面,对自身驾驭知识的能力有很多好处,将来到社会的适应性会更强。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生都要待的地方,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深造。他曾接触过一个考生,原来本科阶段学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阶段学的是全球定位系统,博士到日本名古屋大学学习的是汽车车载技术,目前在丰田公司从事核心的技术研发工作,也很不错。不过,本次调查发现,60.7%的人认为大学专业对人生发展影响很大,31.1%的人表示影响一般,仅有 3.6%的人表示影响很小,还有 4.6%的人表示不好说。假如身边有即将高考的学生,你会如何建议?71.8%的人首选“依据以后的职业发展空间选专业” ,其次是“要依据兴趣选专业(66.6%)” ,排在第三位的是“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33.3%)” ,有 16.5%的人认为要选择热门专业,仅有 7.9%的人会推荐自身的专业。29.5%的人不满意当年所选高考专业本报记者 韩妹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了,填报志愿也成了家长、考生最关切的话题。作为过来人,你当年是如何填报志愿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调查发现(1350 人参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49.9%的人表示是“自身”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次是家长(27.3%),其他还包括老师(10.1%)、亲戚朋友(6.2%)、客观因素(6.2%)等。被调查者中, “80 后”占 52.9%, “70 后”占30.7%;学历为重点大学的占 29.5%,普通本科的占 53.0%,高职高专的占 17.6%。47.0%的人填报高考志愿时最看重专业XX 年参与高考的“80 后”李江,目前在广东汕头市一所学校工作,他对自身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依然记忆犹新。 “我家长是农民,不懂这些,让我自身选择。当时广东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我原本想能考上本地一所师范学校就很不错了。但有一天,我在学校溜达,在宣传栏里看到了广州大学的宣传画,很美。我回到教室,就修改了我的志愿。”河南省三门峡市某地质探矿队的梁女士,当时是在家长的一再坚持之下填报的志愿,后来又给调剂到一个冷门专业。 “当时很抵触,但是现在我却十分热爱自身的学校,当时的冷门专业后来就业很好,我感觉很幸运。 ”调查显示,47.0%的人表示填报志愿时,最看重“专业” ;39.0%的人最看重“学校” 。还有 11.4%的人最看重学校所在“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填报志愿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学校(50.4%)而非专业(40.1%);而毕业于普通本科的人,最看重的因素是专业(50.0%)而非学校(34.6%)。调查发现, “就业前景好” 、 “符合兴趣” 、 “符合家长期望” 、 “专业热门” ,成为被调查者选择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选择比例分别为54.1%、53.5%、31.4%、29.8%。也有 11.3%的人表示是“随便填的” 。仅 29.5%的人满意自身当年高考所选专业调查中,29.5%的人表示满意自身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 29.5%的人表示不满意。调查还发现,毕业于重点大学的被调查者对专业的满意度(36.4%)高于普通本科(28.8%)。曾在陕西省招办从事多年招生和管理工作的徐道仓指出,学生上大学后不满意自身专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是考生在高中阶段忙于学习,没时间考虑自身要学什么专业,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其次,很多高中生对于专业选择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家长做主帮小朋友选了专业;此外,有些专业宣传多,有些宣传少,各学校的专业名称也不一样,考生对专业学什么、将来做什么都不太了解;也有一些人怀着从众心理报志愿,眼前什么热就追求什么专业,没久远考虑。假如不满意自身的专业,怎么办?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接受实际,9.9%的人选择跨专业考研,8.4%的人试图换专业,6.1%的人读双学位或辅修其他专业,1.5%的人放弃入学。徐道仓认为,年轻人多学几个专业,拓宽知识面,对自身驾驭知识的能力有很多好处,将来到社会的适应性会更强。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生都要待的地方,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深造。他曾接触过一个考生,原来本科阶段学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阶段学的是全球定位系统,博士到日本名古屋大学学习的是汽车车载技术,目前在丰田公司从事核心的技术研发工作,也很不错。不过,本次调查发现,60.7%的人认为大学专业对人生发展影响很大,31.1%的人表示影响一般,仅有 3.6%的人表示影响很小,还有 4.6%的人表示不好说。假如身边有即将高考的学生,你会如何建议?71.8%的人首选“依据以后的职业发展空间选专业” ,其次是“要依据兴趣选专业(66.6%)” ,排在第三位的是“考虑学校所在的城市(33.3%)” ,有 16.5%的人认为要选择热门专业,仅有 7.9%的人会推荐自身的专业。29.5%的人不满意当年所选高考专业本报记者 韩妹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到了,填报志愿也成了家长、考生最关切的话题。作为过来人,你当年是如何填报志愿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调查发现(1350 人参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49.9%的人表示是“自身”起了决定性作用,其次是家长(27.3%),其他还包括老师(10.1%)、亲戚朋友(6.2%)、客观因素(6.2%)等。被调查者中, “80 后”占 52.9%, “70 后”占30.7%;学历为重点大学的占 29.5%,普通本科的占 53.0%,高职高专的占 17.6%。47.0%的人填报高考志愿时最看重专业XX 年参与高考的“80 后”李江,目前在广东汕头市一所学校工作,他对自身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情况依然记忆犹新。 “我家长是农民,不懂这些,让我自身选择。当时广东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我原本想能考上本地一所师范学校就很不错了。但有一天,我在学校溜达,在宣传栏里看到了广州大学的宣传画,很美。我回到教室,就修改了我的志愿。”河南省三门峡市某地质探矿队的梁女士,当时是在家长的一再坚持之下填报的志愿,后来又给调剂到一个冷门专业。 “当时很抵触,但是现在我却十分热爱自身的学校,当时的冷门专业后来就业很好,我感觉很幸运。 ”调查显示,47.0%的人表示填报志愿时,最看重“专业” ;39.0%的人最看重“学校” 。还有 11.4%的人最看重学校所在“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填报志愿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学校(50.4%)而非专业(40.1%);而毕业于普通本科的人,最看重的因素是专业(50.0%)而非学校(34.6%)。调查发现, “就业前景好” 、 “符合兴趣” 、 “符合家长期望” 、 “专业热门” ,成为被调查者选择专业时的主要考虑因素,选择比例分别为54.1%、53.5%、31.4%、29.8%。也有 11.3%的人表示是“随便填的” 。仅 29.5%的人满意自身当年高考所选专业调查中,29.5%的人表示满意自身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 29.5%的人表示不满意。调查还发现,毕业于重点大学的被调查者对专业的满意度(36.4%)高于普通本科(28.8%)。曾在陕西省招办从事多年招生和管理工作的徐道仓指出,学生上大学后不满意自身专业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是考生在高中阶段忙于学习,没时间考虑自身要学什么专业,稀里糊涂就上了大学;其次,很多高中生对于专业选择感到无所适从,于是家长做主帮小朋友选了专业;此外,有些专业宣传多,有些宣传少,各学校的专业名称也不一样,考生对专业学什么、将来做什么都不太了解;也有一些人怀着从众心理报志愿,眼前什么热就追求什么专业,没久远考虑。假如不满意自身的专业,怎么办?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接受实际,9.9%的人选择跨专业考研,8.4%的人试图换专业,6.1%的人读双学位或辅修其他专业,1.5%的人放弃入学。徐道仓认为,年轻人多学几个专业,拓宽知识面,对自身驾驭知识的能力有很多好处,将来到社会的适应性会更强。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生都要待的地方,之后还可以进一步深造。他曾接触过一个考生,原来本科阶段学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硕士阶段学的是全球定位系统,博士到日本名古屋大学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