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中学高三第二轮复习动员会发言稿XX 年中学高三第二轮复习动员会发言稿各位奋斗在高考战线上的勇士们:大家辛苦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节点给大家开会?俗话说“百步半九十” ,任何事情越到最后越艰难,人越容易倦怠,越容易导致事情导致功亏一篑。今天我就抱着“支支招,鼓鼓劲”的态度和大家聊聊,期望在最后的决战中助大家一臂之力。今天我就谈两个关键词“策略和心态” 。对于后期复习策略,各科老师都给大家谈过,学校还邀请了陕师大附中的两位老师给大家作了专题报告。在此我给大家作以简要梳理。1、因人而异,合理选择每个同学要根据往年的高考题及老师的讲解总结各科的考题清单。比如上周六王全老师在数学讲座里面谈到的数学考试清单:(1)函数与导数 22分, (2)解析几何 22 分, (3)立体几何 22 分,(4)概率与统计 22 分, (5)三角函数与数列 27分, (6)选做题 10 分, (7)复数、简易逻辑、框图、定积分、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不等式等内容学考 25 分。然后根据清单进一步细化,每一部分内容有哪些常规题型?怎么求解?哪些题目你100%没问题了?哪些题目你还需加强练习?哪些问题你怎么也搞不明白?根据自己的状况合理取舍,对于你能弄懂没弄清的问题重点、逐点突破。高考题要将全国九百多万的考生筛选到两千多所大学,他的筛选功能(区分度)要求相当高,所以每位考生都有施展才能的空间。比如拿数学来说,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可以先主攻前面提到的第 6 和第 7 部分内容(35 分) ,因为这两部分内容相对独立,难度较小。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前五部分内容中的简单题型重锤猛敲,拾级而上,逐步推进。我们学生中有这样两种常见的不良现象,第一个现象是“容易题看不上也做不对,难题做不了偏爱钻” ,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高考没时间也做不出来的题目上。这就是我给每届学生讲的“胃不好还爱咥干的、凉的、硬的。 ”第二个现象就是“面面俱到,均衡使力。 ”导致每道题似乎都会,似乎又都不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得满分”的现象。2、做好纠错、归纳反思。为什么一道题老师讲过十几遍,自己练过上百遍,到第一百零一次自己遇见时,仍然感觉“老虎吃天无法下爪”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纠错、归纳、反思。 ”虽然从高三一开始老师就要求大家准备专用纠错本,做好纠错工作,但是根据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做的不够理想。从二轮复习开始,我希望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好,对每个专题里面自己能弄懂但是常出错的题目及解法记录在纠错本上,重点是做好解题之后的归纳与反思工作,这道题目代表了那一类题型?思路是怎么出来?信息怎么转化?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及方法?能不能总结出一种解题模版?给自己提供了哪些解题经验?等等这些问题大家要深入反思,归纳整理。题目是知识、方法和思想的载体,大家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题做了也就做了没有吸收其中的营养。3、规范答卷,仿真练考有一年的高考状元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谈到“我将每一次作业都当做高考来对待,高考对我来说也就是一次作业。 ”所以,高考怎么做,每次的作业、练考就要怎么做。个别同学总是抱有侥幸心里,对平时的练习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只讲求速度与数量不讲求质量与效益。总想着到高考时再认真对待。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平时不认真对待,高考想认真都认真不了。对于答卷我谈三点意见:第一,科学决策,合理选取。XX 年是中国高考的第 40 个年头,题目命制已经相当成熟。考前每个学生大体都知道试卷是什么样子的,哪个位置考什么题目,哪个题容易哪个题难,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答题策略,这个问题在练考时就要解决。就拿数学来说,选择、填空、解答每类题目都是由易到难,选做题难度适中。你得根据这个特点由易到难逐个突破。全卷 22 道小题,120 分钟,每道题既不能蜻蜓点水又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根据统计,一套数学卷子将题目读完将答案抄完一般需要 40 到 50 分钟,也就是说留给你审题、思考的时间只有 70 多分钟,所以对一般学生而言时间非常紧张,做不完是正常情况,优先保证正确率其次再讲速度,再者速度不是你想快就能快的,那是建立在功力基础之上的。对于中上游学生我建议的时间分配是这样的:小题平均每道题不能超过3 分钟,50 分钟之内拿下小题的解答及答案涂写。选做题 7 分钟,前三道解答题每道平均 10 分钟,最后两道题每道 15 分钟,最后留 3 分钟检查时间。XX 年中学高三第二轮复习动员会发言稿各位奋斗在高考战线上的勇士们:大家辛苦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节点给大家开会?俗话说“百步半九十” ,任何事情越到最后越艰难,人越容易倦怠,越容易导致事情导致功亏一篑。今天我就抱着“支支招,鼓鼓劲”的态度和大家聊聊,期望在最后的决战中助大家一臂之力。今天我就谈两个关键词“策略和心态” 。对于后期复习策略,各科老师都给大家谈过,学校还邀请了陕师大附中的两位老师给大家作了专题报告。在此我给大家作以简要梳理。1、因人而异,合理选择每个同学要根据往年的高考题及老师的讲解总结各科的考题清单。比如上周六王全老师在数学讲座里面谈到的数学考试清单:(1)函数与导数 22分, (2)解析几何 22 分, (3)立体几何 22 分,(4)概率与统计 22 分, (5)三角函数与数列 27分, (6)选做题 10 分, (7)复数、简易逻辑、框图、定积分、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不等式等内容学考 25 分。然后根据清单进一步细化,每一部分内容有哪些常规题型?怎么求解?哪些题目你100%没问题了?哪些题目你还需加强练习?哪些问题你怎么也搞不明白?根据自己的状况合理取舍,对于你能弄懂没弄清的问题重点、逐点突破。高考题要将全国九百多万的考生筛选到两千多所大学,他的筛选功能(区分度)要求相当高,所以每位考生都有施展才能的空间。比如拿数学来说,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可以先主攻前面提到的第 6 和第 7 部分内容(35 分) ,因为这两部分内容相对独立,难度较小。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前五部分内容中的简单题型重锤猛敲,拾级而上,逐步推进。我们学生中有这样两种常见的不良现象,第一个现象是“容易题看不上也做不对,难题做不了偏爱钻” ,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高考没时间也做不出来的题目上。这就是我给每届学生讲的“胃不好还爱咥干的、凉的、硬的。 ”第二个现象就是“面面俱到,均衡使力。 ”导致每道题似乎都会,似乎又都不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得满分”的现象。2、做好纠错、归纳反思。为什么一道题老师讲过十几遍,自己练过上百遍,到第一百零一次自己遇见时,仍然感觉“老虎吃天无法下爪”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纠错、归纳、反思。 ”虽然从高三一开始老师就要求大家准备专用纠错本,做好纠错工作,但是根据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做的不够理想。从二轮复习开始,我希望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好,对每个专题里面自己能弄懂但是常出错的题目及解法记录在纠错本上,重点是做好解题之后的归纳与反思工作,这道题目代表了那一类题型?思路是怎么出来?信息怎么转化?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及方法?能不能总结出一种解题模版?给自己提供了哪些解题经验?等等这些问题大家要深入反思,归纳整理。题目是知识、方法和思想的载体,大家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题做了也就做了没有吸收其中的营养。3、规范答卷,仿真练考有一年的高考状元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谈到“我将每一次作业都当做高考来对待,高考对我来说也就是一次作业。 ”所以,高考怎么做,每次的作业、练考就要怎么做。个别同学总是抱有侥幸心里,对平时的练习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只讲求速度与数量不讲求质量与效益。总想着到高考时再认真对待。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平时不认真对待,高考想认真都认真不了。对于答卷我谈三点意见:第一,科学决策,合理选取。XX 年是中国高考的第 40 个年头,题目命制已经相当成熟。考前每个学生大体都知道试卷是什么样子的,哪个位置考什么题目,哪个题容易哪个题难,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答题策略,这个问题在练考时就要解决。就拿数学来说,选择、填空、解答每类题目都是由易到难,选做题难度适中。你得根据这个特点由易到难逐个突破。全卷 22 道小题,120 分钟,每道题既不能蜻蜓点水又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 。根据统计,一套数学卷子将题目读完将答案抄完一般需要 40 到 50 分钟,也就是说留给你审题、思考的时间只有 70 多分钟,所以对一般学生而言时间非常紧张,做不完是正常情况,优先保证正确率其次再讲速度,再者速度不是你想快就能快的,那是建立在功力基础之上的。对于中上游学生我建议的时间分配是这样的:小题平均每道题不能超过3 分钟,50 分钟之内拿下小题的解答及答案涂写。选做题 7 分钟,前三道解答题每道平均 10 分钟,最后两道题每道 15 分钟,最后留 3 分钟检查时间。XX 年中学高三第二轮复习动员会发言稿各位奋斗在高考战线上的勇士们:大家辛苦了!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间节点给大家开会?俗话说“百步半九十” ,任何事情越到最后越艰难,人越容易倦怠,越容易导致事情导致功亏一篑。今天我就抱着“支支招,鼓鼓劲”的态度和大家聊聊,期望在最后的决战中助大家一臂之力。今天我就谈两个关键词“策略和心态” 。对于后期复习策略,各科老师都给大家谈过,学校还邀请了陕师大附中的两位老师给大家作了专题报告。在此我给大家作以简要梳理。1、因人而异,合理选择每个同学要根据往年的高考题及老师的讲解总结各科的考题清单。比如上周六王全老师在数学讲座里面谈到的数学考试清单:(1)函数与导数 22分, (2)解析几何 22 分, (3)立体几何 22 分,(4)概率与统计 22 分, (5)三角函数与数列 27分, (6)选做题 10 分, (7)复数、简易逻辑、框图、定积分、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不等式等内容学考 25 分。然后根据清单进一步细化,每一部分内容有哪些常规题型?怎么求解?哪些题目你100%没问题了?哪些题目你还需加强练习?哪些问题你怎么也搞不明白?根据自己的状况合理取舍,对于你能弄懂没弄清的问题重点、逐点突破。高考题要将全国九百多万的考生筛选到两千多所大学,他的筛选功能(区分度)要求相当高,所以每位考生都有施展才能的空间。比如拿数学来说,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可以先主攻前面提到的第 6 和第 7 部分内容(35 分) ,因为这两部分内容相对独立,难度较小。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前五部分内容中的简单题型重锤猛敲,拾级而上,逐步推进。我们学生中有这样两种常见的不良现象,第一个现象是“容易题看不上也做不对,难题做不了偏爱钻” ,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高考没时间也做不出来的题目上。这就是我给每届学生讲的“胃不好还爱咥干的、凉的、硬的。 ”第二个现象就是“面面俱到,均衡使力。 ”导致每道题似乎都会,似乎又都不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得满分”的现象。2、做好纠错、归纳反思。为什么一道题老师讲过十几遍,自己练过上百遍,到第一百零一次自己遇见时,仍然感觉“老虎吃天无法下爪”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纠错、归纳、反思。 ”虽然从高三一开始老师就要求大家准备专用纠错本,做好纠错工作,但是根据检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做的不够理想。从二轮复习开始,我希望大家把这件事情做好,对每个专题里面自己能弄懂但是常出错的题目及解法记录在纠错本上,重点是做好解题之后的归纳与反思工作,这道题目代表了那一类题型?思路是怎么出来?信息怎么转化?涉及到哪些知识点及方法?能不能总结出一种解题模版?给自己提供了哪些解题经验?等等这些问题大家要深入反思,归纳整理。题目是知识、方法和思想的载体,大家千万不能“买椟还珠” ,题做了也就做了没有吸收其中的营养。3、规范答卷,仿真练考有一年的高考状元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谈到“我将每一次作业都当做高考来对待,高考对我来说也就是一次作业。 ”所以,高考怎么做,每次的作业、练考就要怎么做。个别同学总是抱有侥幸心里,对平时的练习抱着应付差事的态度,只讲求速度与数量不讲求质量与效益。总想着到高考时再认真对待。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平时不认真对待,高考想认真都认真不了。对于答卷我谈三点意见:第一,科学决策,合理选取。XX 年是中国高考的第 40 个年头,题目命制已经相当成熟。考前每个学生大体都知道试卷是什么样子的,哪个位置考什么题目,哪个题容易哪个题难,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答题策略,这个问题在练考时就要解决。就拿数学来说,选择、填空、解答每类题目都是由易到难,选做题难度适中。你得根据这个特点由易到难逐个突破。全卷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