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XX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第七课时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 8386 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 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2、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3、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对 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所学知识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进行整理与复习。师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和你的小伙伴先一起交流交流吧!学生交流后抽一、两个学生汇报后,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板书如下: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自主复习1 复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师黑板上出示下面 4 道题:师:这些题同学们会算吗?请你独立进行计算。46+3246-3254+2954-29学生计算并抽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集体订正答案。师:请同学们横向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横向观察,1,2小题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4 小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师:这两组题有相同的地方吗?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回答:不管进位还是不进位,退位还是不退位,列的竖式都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并且都从个位加减起。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纵向比较一下,你又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纵向观察,1,3小题都是加法,但第 3 小题是进位加法;2,4 小题都是减法,且第 4 小题是退位减法。师: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儿不一样?引导学生回忆后回答:都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在计算时都要从个位加减;但进位加法当个位上相加满 10 时要向前一位进一,再加;退位减法在个位上不够减时也要向前一位退 1 作 10,再减。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如下:加法减法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不同点个位满10,向十位进 1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作 10,再减师:关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后,师及时地加以解答。师:下面我们来运用加减法的知识当当小小邮递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 111 页上的第 2 题连线。完成后抽一学生的作业在 展示,并集体订正。2复习连加、连减、混合加减师: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前面学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不退位,退位减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主要汇报出以下内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是笔算加减法的拓展,在计算时都是先算出第一步的结果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竖式计算时都可以采用叠加的简便写法。师:这类题同学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让学生尝试计算第 111 页第 1 题的最后 3 个小题。抽 3 名学生分别板演后集体订正。师:在计算这类题时我们除了要遵照我们在学习中掌握的计算方法,还要注意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灵活呢?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几道题。师板书:23+19+2754-18-2446+38-46。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这几道题,然后得出第 1小题要先把 23 和 27 相加,加得的结果再和 19 相加;第 2 小题可以用 54 先减 24,再用减出的结果来减 18;第 3 小题的 46 和 46“抵消” ,结果就是38。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在计算时,能够简便计算的算式就用简便的方法计算;能口算的那一步就用口算,能凑整的时候要凑整。师小结:希望在以后的计算中,同学们都能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而合理地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出示:改错 27让学生先判断对错,然后再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把它改正过来。2 学生独立完成第 111 页第 3 题师提示:做这类题时为了不发生错误,可以将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分别算出来并写在算式的下面后再比较。四、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你都掌握好了吗?还有不明白的吗?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解决。学生回答略。课后反思:XX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第七课时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 8386 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 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2、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3、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对 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所学知识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进行整理与复习。师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和你的小伙伴先一起交流交流吧!学生交流后抽一、两个学生汇报后,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板书如下: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自主复习1 复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师黑板上出示下面 4 道题:师:这些题同学们会算吗?请你独立进行计算。46+3246-3254+2954-29学生计算并抽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集体订正答案。师:请同学们横向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横向观察,1,2小题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4 小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师:这两组题有相同的地方吗?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回答:不管进位还是不进位,退位还是不退位,列的竖式都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并且都从个位加减起。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纵向比较一下,你又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纵向观察,1,3小题都是加法,但第 3 小题是进位加法;2,4 小题都是减法,且第 4 小题是退位减法。师: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儿不一样?引导学生回忆后回答:都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在计算时都要从个位加减;但进位加法当个位上相加满 10 时要向前一位进一,再加;退位减法在个位上不够减时也要向前一位退 1 作 10,再减。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如下:加法减法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不同点个位满10,向十位进 1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作 10,再减师:关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后,师及时地加以解答。师:下面我们来运用加减法的知识当当小小邮递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 111 页上的第 2 题连线。完成后抽一学生的作业在 展示,并集体订正。2复习连加、连减、混合加减师: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前面学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不退位,退位减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主要汇报出以下内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是笔算加减法的拓展,在计算时都是先算出第一步的结果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竖式计算时都可以采用叠加的简便写法。师:这类题同学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让学生尝试计算第 111 页第 1 题的最后 3 个小题。抽 3 名学生分别板演后集体订正。师:在计算这类题时我们除了要遵照我们在学习中掌握的计算方法,还要注意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灵活呢?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几道题。师板书:23+19+2754-18-2446+38-46。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这几道题,然后得出第 1小题要先把 23 和 27 相加,加得的结果再和 19 相加;第 2 小题可以用 54 先减 24,再用减出的结果来减 18;第 3 小题的 46 和 46“抵消” ,结果就是38。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在计算时,能够简便计算的算式就用简便的方法计算;能口算的那一步就用口算,能凑整的时候要凑整。师小结:希望在以后的计算中,同学们都能采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灵活而合理地进行计算。三、巩固练习1出示:改错 27让学生先判断对错,然后再说明错误的原因,并把它改正过来。2 学生独立完成第 111 页第 3 题师提示:做这类题时为了不发生错误,可以将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分别算出来并写在算式的下面后再比较。四、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复习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你都掌握好了吗?还有不明白的吗?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解决。学生回答略。课后反思:XX 新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整理与复习教案教学设计第七课时 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 8386 页。【教学目标】1、通过对 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2、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3、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对 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所学知识师:同学们,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全部学完了,这节课我们进行整理与复习。师板书课题:整理与复习师: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和你的小伙伴先一起交流交流吧!学生交流后抽一、两个学生汇报后,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板书如下: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二、自主复习1 复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师黑板上出示下面 4 道题:师:这些题同学们会算吗?请你独立进行计算。46+3246-3254+2954-29学生计算并抽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集体订正答案。师:请同学们横向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横向观察,1,2小题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3,4 小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师:这两组题有相同的地方吗?是怎么计算的?引导学生回答:不管进位还是不进位,退位还是不退位,列的竖式都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并且都从个位加减起。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纵向比较一下,你又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纵向观察,1,3小题都是加法,但第 3 小题是进位加法;2,4 小题都是减法,且第 4 小题是退位减法。师: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它们的计算方法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哪儿不一样?引导学生回忆后回答:都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在计算时都要从个位加减;但进位加法当个位上相加满 10 时要向前一位进一,再加;退位减法在个位上不够减时也要向前一位退 1 作 10,再减。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如下:加法减法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加减起不同点个位满10,向十位进 1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作 10,再减师:关于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后,师及时地加以解答。师:下面我们来运用加减法的知识当当小小邮递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 111 页上的第 2 题连线。完成后抽一学生的作业在 展示,并集体订正。2复习连加、连减、混合加减师: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前面学习的不进位、进位加法,不退位,退位减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汇报,主要汇报出以下内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是笔算加减法的拓展,在计算时都是先算出第一步的结果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竖式计算时都可以采用叠加的简便写法。师:这类题同学们会算吗?我们来试一试。让学生尝试计算第 111 页第 1 题的最后 3 个小题。抽 3 名学生分别板演后集体订正。师:在计算这类题时我们除了要遵照我们在学习中掌握的计算方法,还要注意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灵活呢?请同学们算一算下面几道题。师板书:23+19+2754-18-2446+38-46。引导学生分析、观察这几道题,然后得出第 1小题要先把 23 和 27 相加,加得的结果再和 19 相加;第 2 小题可以用 54 先减 24,再用减出的结果来减 18;第 3 小题的 46 和 46“抵消” ,结果就是38。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海船船员考试《轮机部(船舶管理8509)》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学专业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正规医院保洁合同范本
- 灵武中考安徽数学试卷
- 南通如皋期中数学试卷
- 2025年Z世代消费趋势对教育培训行业新品牌崛起的启示报告
-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风险管理体系优化与创新报告
- 年来的中枢中考数学试卷
- 龙华六年轻数学试卷
- 屋面防水sbs合同范本
- 肾脏疾病常见症状和诊疗
-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题库及答案
-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方法
- 金X绅士无双攻略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 高一数学 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GB/T 27518-2011西尼罗病毒病检测方法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 GB/T 14202-1993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容积密度测定方法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考核试题及答案
- 某工业区供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模具保养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