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安徽省 县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 水电勘测设计院 二 00 七 年 六 月 2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制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究原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究工作概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概 况及结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建设背景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设规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设内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 错误 !未 定义书签。 目选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设条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兰河综合治理工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圾转运站工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项目管理、实施与定员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目实施进度计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定员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投标建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计依据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全卫生防范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动保护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环境保护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染物排放源及治理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节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述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能原则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能措施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资估算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 第十 一章 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会效益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态环境效益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附件: 1、 县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投资估算附件 2、 县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 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图纸 4 综合说明 绪言 水利血防是血吸虫病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4 2015 年)和安徽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水利专项规划( 2004 2015 年)(修订本)中提出防治目标和任务,以及安徽省 县 水利血防中长期规划( 2004 2015 年)中总体安排,受 县 水务局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安徽省 县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概况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项目范围包括石岭水库、张田水库 、朱冲水库 三 个灌区,涉及丁香镇、小河镇、莘田乡三个乡镇的 16 个行政村。灌区总面积 124计灌溉面积 亩,灌区实际耕地面积 亩,亩。项目具体位置见图 该项目区主要灌溉水源为石岭、张田、朱冲 3 个 小(一)型 水库, 另有 16口山塘和 7座 拦河堰坝拦截地面径流进行补充。 石岭、张田、朱冲 三 个水库灌区枢纽工程均始建于上世纪60 年代,其中: 石岑水库位于丁莘河支流石岭河上,坝址处集水 面积 水库总库容 320 万 利库容 180 万 要灌溉范围为小河镇 6 个行 政村 54个村民小组,设计灌溉面积5000 亩,实际灌溉面积 3650 亩, 灌区现有总、东、西干渠 3条,总长度 11164m,支渠 22 条,总长度 15020m, 主要渠系建 5 筑物 29处; 张田水库位于丁莘河支流张田河上,坝址处集雨面积 库总库容 364万 利库容 232万 要灌溉范围为丁香镇 7 个行政村 41 个村民小组,设计灌溉面积 5200亩,实际灌溉面积 3540 亩, 灌区现有干渠 1 条,总长度 9573m,支渠 18 条,总长度 23760m, 主要渠系建筑物 14 处; 朱冲水库位于丁莘河支流朱冲河上,坝址处集雨面积 利库容 要灌溉范围为莘田乡 2 个行政村 13 个村民小组,设计灌溉面积 1500 亩,实际灌溉面积1010 亩, 灌区现有西干渠 1 条,总长度 4670m,支渠 9 条,总长度 5475m,主要渠系建筑物 11处。 本项目 区内的交通以省道和县乡公路为主网络, 道横贯灌区 ,灌区内乡村道路相互连接通畅,路况较好,形成便捷的交通网。 水文气象 本 项目 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丰沛集中,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 低气温 全年无霜期平均 234天;日照时数为 时,多年平均风速 s,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气候条件适宜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生长。 本项目 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大降雨量为 1999年的 最小降雨量为 1978 年的 年平均最大 24小时降雨量为 125均产水模数为 m3/ 6 工程地质、土壤 丁莘河流域 位于扬子准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石台穹褶断束( 22,石台穹 褶断束处于沿江拱断褶带与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燕山期以来一直处于断块隆起状态。 项目区主要受高坦断裂控制,该断裂自北东向南西,经贵池太平槽、梅街、高坦及石台,长 105裂走向 45 70,断层面在北东段倾向北西,南西段倾向南东。 项目区主要分布地层为奥陶系( O)灰岩和第四系全新统河床冲积砂卵石。 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分布于河床砂卵石、风化残积土中,裂隙水分布于基岩裂隙中。基岩裂隙水为本区广泛分布的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厚度随裂隙发育和地貌特征而定,一般埋藏较深,为弱微透水层, 含水不丰富。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地表蒸发和由高处向低洼处(河流、水库)排泄为主要排泄方式。 项目区是我县典型的丘陵区,平均海拔在 50 100m。在地质上分区域分布,主要为泥质灰岩、白云岩、石灰岩等,沿丁莘河两岸均受多年冲积,形成较大平坦的平畈区,土层厚,土料一般为酸性或偏酸性岩类的残积物,主要有红黄壤土、 耕植土,土层厚实、肥沃,较适宜农物生长,是我县农业生态试范区。 根据国家地震局 2001年出版的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8306(50 年超越概率 10%),项目区地震 7 动 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震基本烈度为度。 血吸虫病危害现状 县 是安徽省血吸虫病 严重流行区之一 ,血吸虫病流行类型属山丘内陆型,疫情主要分布在秋浦河流域和丁莘河流域。全县 血吸虫疫区达 12 个乡镇 、 91 个行政村 ,疫区人口达 史累计钉螺面积 1894万 历史累计病人 15566 例,其中,急血 49例( 1998 2005 年),晚血 109例。 2006 年底,尚有钉螺面积 感染面积 布于 10个乡镇,流行乡镇人口 吸 虫病人 1633人,急性血吸虫感染 2 人 , 晚血治疗 25人。 本项目区 是我县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项目区内共有16 个行政村 ,其中:疫情未控制村 1 个, 疫情控制 村 8 个, 传播控制 村 6 个 , 传播阻断村 1 个, 总人口为 13444 人 。累计有螺面积 现有钉螺面积为 中石岭水库灌区 张田水库灌区 史累计血吸虫病人 7633 例,晚血治疗 7 人。 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严重影响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为此,加快我 县水利血防工作势在必行。 项目范围、建设内容及规模 目范围 本次 县 水利血防工程拟定在血吸虫疫区丁莘河流域 3 8 座小(一)型 水库灌区内实施,涉及小河镇樟村、红石、小河、桂村、胜利 、栗阳 ,丁香镇梓岭、丁香、红桃、红星、龙泉、华桥、象石、西岩,莘田乡莘田、三义等 16 个行政村,人,总面积 124地面积 ,亩,旱地面积 。 设内容及规模 本次治理主要内容有:对石岭、张田、朱冲 3 个灌区的 4条干渠及有螺支渠进行硬化达标 ,建沉螺池,配套完善渠系建筑物,通过对疫区渠道的硬化,改变钉螺的生存环境,直至在渠系范围内消灭钉螺;对渠系的硬化配套,可解决灌区多年来放水困难的问题,提高灌区灌溉保证率,节约使用水资源。 建设规模:硬化干渠 硬化支渠 修建 沉螺池 2 处。彻底解决灌区内 少血吸虫病对项目区群众的威胁,改善灌区生产条件。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估算总投资 元,其中,建筑工程 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时工程 立费用 元,水土保持工程 元,环境保护工程 元,基本预备费 元。 本项目规划资金来源于 3 个渠道,一是申请中央补助资金166 万元( 1/3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疫区工程建设),二是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含省级财政资金补助) 166 万元,三是 受益乡镇、受益群众自筹资金 元。 9 经济评价 对项目区由项目开工建设后所产生的经济增加值,通过量化指标进行分析,确定工程使用期限 20年,所产生经济价值通过计算得出 经济 净现值 元, 经济 内部收益率 经济效益 费用比达到 项目具有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要求该项目列入本年度经济建设计划。 项目区 3 个水库灌区工程运行至今,促进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将继续在该地区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工程年久失修、灌区工程配套不完善、钉螺滋生,血吸虫病害蔓延,影响了灌区范围内群众生产生活,对灌区实施水利血防工程已势在必行。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是一项“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为目的的德政工程,是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综合性水利建设项目。它不仅能产生很大的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且还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从国民经济整体角度出发,经过对主要增量经济效益的估算、增量经济效益和增量经济费用的动态对比分析,工程经济寿命期内,可为国民经济贡献 济内部收益率为 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比为 民经济评价指标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本工程在国民经济上是合理的。从敏感性分析结果看, 当 效益不变,投资增加 10 时,其经济内部收益率最小为 相应的经济效益费用比为 济净现值为 元;当投资不变,效益减少 10时,其经济内部收益率最小为 相应的经济 10 效益费用比为 济净现值为 元。 说明本工程经济指标较好,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建设管理和施工组织 项目落实后,县政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工程建设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主体责任单位,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和施工组织。根据行业行政管理要求,明确项目行政管理单位,技术管理单位和项目主办单位,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做到科学规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有序施工,文明施工;加强项目管理,发挥项目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工程建设严格采用招投标制、项目法人制、施工合同制、监理制 ,将工程建设内容公开,做到公开、公正,把灌区工程建成优质工程,德政工程,阳光工程。 本工程计划施工期 8 个月,即项目初设批准后第一年 9 月至第二年 4 月。 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 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出发,着眼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实现农村“小康”目标考虑,对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渠系进行改造势在必行;从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相关规划要求、群众参与认同等方面论证,项目实施可行;从项目资金筹措、国民经济评价、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论证分析,项目合理。鉴于本项目在经济、技术上科学合理,建议项目早日实施。 表 1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特性表 11 灌区情况 名称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 面积 土地 面积 124支渠 ( m) 总长度 69662 所在 流域 长江流域 黄湓河水系 耕地 面积 有螺 长度 36920 位置 安徽省 县 有螺 面积 造 长度 37155 存在 问题 渠道断面未达标准,渗漏、淤积严重;渠道未硬化,杂草茂盛,钉螺滋生,成为血吸虫病传播源头;渠系配套建筑物不完善,水资源浪费严重,灌溉效益低下。 工程建设 投 资(万元) 建筑 工程 渠道( m) 37155 总投资 其中 建筑物 处数 (处,座) 沉螺池 2 建筑 工程 机电 设备 临时 工程 其他 费用 水保 环境 程量 土方 开挖 (万 土方回填 (万 砼及钢筋砼 (万 砂石料 (万 水泥 (t) 钢筋 (t) 208 12 2 水文气象 流域概况 丁莘河属长江流域黄湓河水系,发源于丁香镇新岭,自东向西流经丁香、莘田,于东至县双河口汇入黄湓河,经黄湓闸注入长江。丁莘河干流长 域面积 气象 本项目区内有丁香雨量站 ,该 站距张田水库下游 建于 1967年,具有 1967 2005 年计 39 年( 1969 年资料不全)实测雨量资料;距本项目区 30公里处有 县 气象站,该站始建于 1967年,具有 1967 2005 年计 39 年气象、雨量和蒸发资料 。 气象、雨量站分布情况见表 2台气象站及丁香、小河雨量站 图 2 本项目区 所在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春夏季雨量较多,易形成洪涝,秋冬季雨量偏少,易形成干旱。 根据丁香雨量站 1967 2005 年计 39 年资料统计( 1969 年资料不全), 雨年际及年内分配不均匀,1999 年) ,年最小降雨量为 1978 年),极值差 值比 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见表 2 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内梅雨显著,降雨集中,汛期( 4 8 月)降雨占全年降雨量的 64%, 是洪涝灾害频发期 。 实测 最大 24h 降雨量为 1981 年),暴雨一般都出现在 6 月上旬至 7 月下旬。 查安徽 13 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得本项目区年最大 24 小时点雨量均值为 120最大 1 小时点雨量均值为 45 根据 县 气象 站 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 最冷月 1 月份平均最低气温 最热月 7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年无霜期 240 250天,初霜出现在 11月上旬,终霜出现在 3 月上旬;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时,年日照百分率为 38%;多年平均风速 s,风向以东南风居多。 气候条件适宜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生长。 水文基本资料 站及观测情况 黄湓河流域集雨面积较大,流域内现有水文测站 1 个、雨量站 8 个,各测站观测内容及年限见表 2雁塔水文站位置见图 2 文基本测量资料 雁塔水文站位于黄湓河中游干流上,位于本项目区下游,距本项目区 21制流域面积 802测项目有降雨、水位、流量及含沙量等。测量断面以上控制流域内无大中型水库,径流调节影响小。 流量观测采用固定垂线断面测流速,建立水位、流量关系 曲线,推算出流量。雁塔水文站观测资料全面,均已按规范要求编辑刊印,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14 表 2 黄湓河流域内水文(雨量)测站情况表 站名 所在河流 地理坐标 观测内容 观测时间 东经 北纬 雁塔 水文站 黄湓河 117 09 30 17 水文、降雨等 径流 33年 ( 1973 2005年) 降雨 49年 ( 1957 2005年) 石台气象站 秋浦河 117 25 30 12 气象、降雨、蒸发 39 ( 1967 2005年) 葛公 雨量站 黄湓河 117 08 30 03 降雨 41年 ( 1965 2005年) 洪坊 雨量站 黄湓河 117 11 30 02 降雨 30年 (1976 2005年 ) 洋湖 雨量站 黄湓河 117 10 30 10 降雨 32年 (1974 2005年 ) 丁香 雨量站 丁莘支河 117 20 30 12 降雨 39年 (1967 2005年 ) 黄湓闸 水位站、雨量站 黄湓河 降雨、水位 39年 (1967 2005年 ) 候店 雨量站 黄湓河 117 10 30 15 降雨 32年 (1974 2005年 ) 唐田 雨量站 黄湓河 117 12 30 22 降雨 28年 (1978 2005年 ) 瓦垅 雨量站 黄湓河 116 59 30 22 降雨 30年 (1976 2005年 ) 小河 雨量站 石岭河 117 17 30 15 降雨 不全 (1974 2005年 ) 径流 分析计算 根据雁塔水文 站实测年径流资料统计, 项目 区内多年平 均径流深为 流系数 均产水模数为 m3/ 灌区以张田、石岭、朱冲 3 座水库为主要灌溉水源,以塘坝拦截地面径流水灌溉为补充。 3 座水库 总集雨面积 库容 利库容 水库多年平均总径 15 表 2 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雁塔水文站年径流深统计表 序号 年份 丁香雨量站 年降雨量( 雁塔 水文站 年径流深( 1 1967 2 1968 3 1969 1723 4 1970 5 1971 6 1972 7 1973 1974 1372 662 9 1975 0 1976 1 1977 2 1978 3 1979 4 1980 5 1981 6 1982 7 1983 8 1984 9 1985 0 1986 1 1987 16 续表 2 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雁塔水文站年径流深统计表 序号 年份 丁香雨量站年降雨量 ( 雁塔水文站年径流深 ( 22 1988 3 1989 4 1990 5 1991 6 1992 7 1993 8 1994 9 1995 0 1996 618 31 1997 2 1998 420 33 1999 764 34 2000 1370 5 2001 6 2002 7 2003 8 2004 9 2005 计 均 17 流量为 1728 万 年平均流量为 s; 7 处拦河堰坝截引径流面积 流总量为 2355 万 s,另有 16 座山塘,总有效库容 32万 18 3 工程地质 灌区地质概况 形、地貌 丁莘河流域位于 县 西部,距 县 城约 30理位置为东 经 117 15 117 21,北纬 30 12 30 16。本项目区范围有小河、丁香 2 个镇 15 个行政村,总人口 面积 124耕地面积 中水田面积 地面积 本项目区属低山丘陵区,境内地势低平, 地形总体是南北高中间低,东面高西面低,地面高程在 间。项目区内土地肥沃,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是我县的粮食主产区。 层岩性 项目区主要分布地层为奥陶系灰岩志留系砂质页岩、白云岩和第四系全新统河床冲洪积物砂卵石。 质构造与地震 丁莘河流域 位于扬子准台下扬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石台穹褶断束( 22,石台穹褶断束处于沿江 拱断褶带与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燕山期以来一直处于断块隆起状态。 项目区主要受高坦断裂控制,该断裂自北东向南西,经贵池太平槽、梅街、高坦及石台,长 105裂走向 45 70,断层面在北东段倾向北西,南西段倾向南东。 根据国家地震局 2001年出版的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 19 区划图( 8306(50 年超越概率 10%),项目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震基本烈度为度。 文地质 项目区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水与基岩裂隙水,孔隙水分布于河床砂卵石、风化残积土中,裂隙水分布于基岩裂隙中。 基岩裂隙水为本区广泛分布的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厚度随裂隙发育和地貌特征而定,一般埋藏较深,为弱微透水层,含水不丰富。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地表蒸发和由高处向低洼处(河流、水库)排泄为主要排泄方式。 层结构 岭水库灌区 东干渠(桩号 4+710 5+257 段) 层 (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 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 层 (卵石 层,中密 密实,卵石直径一般大于 48量大于 20压缩性,层厚 层 ( O) :岩性为奥陶系嵛山组灰岩 , 呈强弱风化状态 。 号 1+980 4+907 段) 层 (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 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 20 层 ( O) :岩性为奥陶系嵛山组灰岩 ,呈强弱风化状态。 田水库灌区 干渠(桩号 3+527 9+573 段) 根据勘察资料,揭露的地层 从上到下分述如下: 层 (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 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 层 (卵石层,中密 密实,卵石直径一般大于 48量大于 20压缩性,层厚 层 ( O) :岩性为奥陶系嵛山组灰岩,呈强弱风化状态。号 3+100 处) 层 (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 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 层 ( O) :岩性为奥陶系嵛山组灰岩,呈强弱风化状态。 冲水库灌区 干渠(桩号 3+527 9+573 段) 根据勘察资料,揭露的地层从上到下分述如下: 层 (重粉质壤土夹砾石,灰黄色、可塑状,砾石直径一般小于 要分布于渠道沿线,中等压缩性, 层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地层 ( :岩性为砂质页岩,强 弱风化时呈土黄色,微风化 新鲜时呈青灰色 。 21 螺池地质条件 层 细砂夹薄层砂壤土,局部夹粘性土,灰黄色,很湿,松散稍密。天然含水量 孔隙比 中等压缩性。 主要分布于朱冲河左岸,中等压缩性, 层 (卵石层,中密 密实,卵石直径一般大于 48量大于 20压缩性,层厚 层 志留系下统高家边组地层 ( :岩性为砂质 页岩,强 弱风化时呈土黄色,微风化 新鲜时呈青灰色 。 土体 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室内试验及野外注水试验成果,参考类似工程经验和有关规范,丁莘河流域水库 灌区水利血防工程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建议值见表 表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土 层 名 称 R K cm/s 重粉质壤土夹砾石 140 壤土 140 0砾石 220 基岩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本项目区渠道沿线基岩以灰岩及砂质页岩为主,岩体较坚硬,且完整性较好。岩体基本质量 等级为类,岩石天然容重为 轴抗压 性模量为 2 103 12 103性抗力系数为 400 2000kN/ 灌区工程由灌溉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组成, 各水库灌溉干渠有绕山丘而建的盘山渠道和在平畈区的开挖渠道,支渠为平畈区半挖半填渠道。 本次改造重点是灌区的干渠、支渠的硬化衬砌和干渠维修护砌及建沉螺池,拟硬化的干渠长度 116647m、支渠长 25525m,维修护砌渠道 1280m,沉螺池 2 座。 现对渠道和主要渠道建筑物的工程 地质评价如下。 岭水库灌区 该灌区干渠 所经过的岩体为 灰岩、砂质页岩及少量白云岩,大部分岩体裸露,总体弱风化,裂隙较发育,易产生渗漏,强度均能满足渠道稳定要求。总干渠 所经过的岩体为 泥质灰岩,渠道断面为全挖全挖矩形断面形式,均用砼进行了防渗减糙护砌,渠床基本稳定。东干渠 1+450 3+650 段 岩体为 灰岩,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3+650 4+710 段 岩体为砂质页岩及 白云岩,渠道断面为全挖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其余 2647m 渠段为土方渠道,土质为 粉质壤土夹少量砾石,透水系数 10s, 具有中等透水性,其中 4+710 5+257段已用浆砌石护砌,未护砌渠段受水流冲刷,断面很不规则,且淤积严重。西干渠 1+1001+980 段 岩体为 砂质页岩,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其余 2927m 渠段为土方渠道,土质为棕红色重粉质壤土夹砾石,其中 1+980 2+607 段已用砼护 23 砌,梯形断面,边坡为 1: 床基本稳定,未护砌渠段受水流冲刷,断面很不规则,且淤积严重。 田水库 该灌区干渠 所经过的岩体为 泥质灰岩、石灰岩 ,岩体均裸露,呈强弱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易产生渗漏,强度均能满足渠道稳定要求。 0+940 2+500 渠段岩体为灰岩,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 2+9963+527 渠段岩体为石灰岩,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浆砌石护砌,渠床基本稳定;其余 6046m 渠段为土方渠道,土质为棕红色重粉质壤土夹砾石,透水系数 10s, 具有中等透水性,已用砼护砌 1516m,为梯形断面,边坡为 1 1,尚有 4530水流冲刷,断面很不规则,且淤积严重,但无不良地质情况。 冲水库灌区 该水库灌区干渠 所经过的岩体为 砂质页岩,总体弱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易产生渗漏,强度均能满足渠道稳定要求,渠道沿线无不良地质情况。渠道断面为半挖半填矩形断面形式,已用浆砌石护砌 1970m 长渠段,已护砌渠床基本稳定。 天然建筑材料 本工程使用天然建材主要有土料、黄砂、砂砾石、碎石、块石等。 料 土料主要用于渠道渠堤填筑及建筑物施工开挖回填,填筑 24 土料规划就地取用,现状渠道土方开挖剔除有螺土后可以利用部分用于渠堤的填筑,不足部分可就近开挖取用。 砂 本工程所 需砂料可从贵池区高坦砂料场采购,砂质为灰黄黄色粗粒,含有砾石,砂料质量较好, 可 满足 施工要求。砂料可经殷石公路、 道运至工地,平均运距 40 石、碎石 本工程所需块石和碎石可在项目区所在丁香华桥采石场、红石采石场、小河采石场及小河水泥厂采石场采购,距项目区平均运距约 10采石场岩石为灰岩,岩性坚硬, 储量丰富。石料 风干容重 和容重 和极限抗压强度为 化系数 石质地优良 ,可满足工程需要。 结 论与建议 1、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建筑物可不进行抗震安全复核。 2、灌区主要地形为丘陵区,地势平缓,无不良地质现象。 3、灌区的地层岩性一般为奥陶系 灰岩 。地表为第四纪沉积物、土夹碎石层及河床冲积物覆盖,其厚度不等。出露的岩层为 砂质页岩、白云岩和石灰岩 等,呈强弱风化,岩体裂隙较发育,一般为强透水性。 4、 盘山 干渠渠道断面 以 半挖半填形式 为主,局部渠段为全开挖断面 , 均座落在岩基上; 在平畈区的干渠、石岭水库 东 西 25 干渠末端及支渠为全开挖渠道,渠床一般为砂壤土,土质较松散,雨水 冲刷严重,存在水土流失现象,流失的冲积物进入渠道极易产生淤积。 5、在初设阶段对重要渠段 及主要建筑物 的地质情况进行 补充 勘探,进一步了解渠道的地质状况, 确保工程安全 。 6、本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丰富。土料就地合理取用,砂料可从贵池区高坦砂料场采购,块石和碎石 从附近 料场 采购 ,储量及质量满足工程需要。 26 4 工程任务和规模 灌区概况 然地理 概况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工程 位于 县 西部 的小河、丁香和莘田 3 个乡镇 ,距 县 城 30地理位置为东径117 15 117 21 ,北纬 30 12 30 16,总面积124丁莘河发源于丁香镇新岭,流域面积 全县总面积的 项目区具体位置详见图 4 本项目各 水库灌区农田主要分布在丁莘河沿岸,由河流冲积物形成的农田土壤,经上千年的人为耕作,形成了肥沃的畈区农田,是 县 主要的粮食产区。灌区原设计耕地面积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目前灌区实际耕地面积为 亩。 会经济概况 县 国 土面积 1403地 面积 亩, 亩,全县总人 口 人,其中,农业人口 人,2005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 2005年农业总产值 民人均纯收入 1494元。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水利血防 工程 受益范围有小河、丁香、莘田 3 个乡镇 15 个行政村,总人口 人,总面积 124地面积 亩,其中水田面积 亩,旱地面积 ;农民人均纯收入 1264元。 区农业及灌溉发展情况 27 本 项目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棉、油次之,是我县主要粮食产区 ,总耕地面积 亩,其中水田面积 亩,水田率为 93%;旱地面积 574 万亩,旱地率为 7%。项目区内年平均粮食产量为 4315t(其中水稻产量 3622t),油料产量 605t,棉花产量 125t。 本项目区 2005 年农业种植结构及作物产量见表4 2006 年 3 月 经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批准, 县 为首批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县, 将 建成 12万亩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 县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 和 县 “十一五”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及 2020年规划纲要, 本项目区 为我县粮油生产基地 。 为此, 本项目区 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农产品 种植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优质水稻和优质油菜,以提高粮油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同时 结合血吸虫防治水改旱措施,扩大 蔬菜、经果林和 烟叶 等旱作物的种植面积。经调整后,水田面积为 田率降为 90%,旱地面积为 地率升为 10%(见表 4。 表 4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 2010 年农业 发展 情况 灌区名称 耕地面积 (亩 ) 水田面积 (亩 ) 旱地面积(亩 ) 合计 早稻 中 稻 晚 稻 石岭 水库 3650 3190 210 2490 490 460 张田 水库 3540 3300 250 2590 460 240 朱冲 水库 1010 890 100 680 110 120 合计 8200 7380 560 5760 1060 820 注: 1、 旱地主要种植 小麦、玉米、蔬菜、瓜果、棉花和烟叶等; 28 2、晚稻含单季晚稻、双季晚稻,中稻收割后,种植油菜。 1 表 4 丁莘河流域水库灌区 2005 年农业现状情况 灌区名称 耕地 面积(亩 ) 水田面积 (亩 ) 旱地 面积(亩 ) 粮食产量 (t) 油料(t) 棉花(t) 合计 早稻 中 稻 晚 稻 合计 水 稻 小麦 玉米 其他 石岭水库 3650 3297 214 2572 511 353 2574 2049 24 356 144 384 29 张田水库 3540 3411 259 2674 478 129 1888 1643 55 162 28 280 13 朱冲水库 1010 918 99 703 116 92 584 544 7 20 13 65 47 合计 8200 7626 572 5949 1105 574 5046 4236 86 538 185 729 89 1 区 洪旱 灾害 洪 旱灾害是本项目区农业生产常见的主要自然灾害,洪旱灾害发生的规律主要取决于自然降水的规律,一般年份表现为:五、六、七月洪灾,八、九、十月旱灾,七、八月洪旱交替发生 , 受灾分布上有“洪来一条线,旱来一大片”之势。 在本项目区制约农业发展的是旱灾。 据统计,自建国以来,共发生 5 次较大的旱灾,其中以 1958 年 (历时 93 天无雨) 、 1978 年 (历时 85 天无雨) 、 1988 年 (历时 61 天 无雨) 最为严重, 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 区血吸虫疫情 县 是安徽省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血吸虫病流行类型属山丘内陆型,疫情主要分布在秋浦河流域和丁莘河流域。全县血吸虫疫区达 12 个乡镇、 91 个行政村,疫区人口达 人,累计钉螺面积 1894 万 计血吸虫病人 15566 例。 自 1953年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以来,经过实施开新填旧,“铲、清、堵、培”和反复的药物灭螺等措施,截止 2006 年统计,全县灭螺面积达 1600 万 压缩了流行范围,减轻了血吸虫对人民群众的危害程度。 经调查,至 2006年底,尚有钉螺面积 感染面积 分布于 10 个乡镇,流行人口达 人,血吸虫病人 1633人。 小河、丁香、莘田 3 个乡镇是我县血吸虫病重疫区,有螺面积达 布于这 3 个乡镇的 28 个行政村,流行区总人口 24500 人,累计 血吸虫 病人 7633 人次,是全县累计病人数 2 的 其中疫情未控制村 1 个(莘田乡),流行人口 786人;疫情控制村 9 个(其中小河镇 1 个、丁香镇 6 个、莘田乡 2 个),流行人口 8518 人;传播控制村 16 个(其中小河镇 10 个、丁香镇 4 个、莘田乡 2 个),流行人口 13496人;传播阻断村 2 个(小河镇),流行人口 1700 人。 本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综合解析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项攻克试卷(附答案详解)
- 电竞公司商标管理规定
- 家电行业物联网智能家电应用研究方案
- 年产60万套智能安防设备结构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题库练习备考题含答案详解(培优)
- 智能扫地机器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考专业(护理)复习提分资料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编程团队合作挑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物联网烟雾与火灾预警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安全培训
- 磐安县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23-2025年)
- 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辅警考试题库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妇科疾病 痛经 (妇产科学课件)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GMP基础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