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学习总结_第1页
采煤学习总结_第2页
采煤学习总结_第3页
采煤学习总结_第4页
采煤学习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煤概论学习总结第一章 煤矿地质与矿图基础知识1.1 薄煤层: 厚度在 1.3m 以下的煤层;中厚煤层:厚度在 1.3m3.5m 之间的煤层;厚煤层: 厚度在 3.5m 以上的煤层。1.2.1 走向:倾斜煤层、岩层的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倾向:煤、岩层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并沿层面倾斜向下引出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就是煤、岩层的倾向;倾角: 煤、岩层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并沿层面倾斜向下引出的直线与其在平面上的投影的夹角;1.2.2 一般来说,倾角越小,开采越易,倾角越大,开采越难。(1)缓倾斜煤层 煤层倾角小于 25;(2)倾斜煤层 煤层倾角在 25-35之间;(3)急倾斜煤层 煤层倾角大于 35;倾角在 5或 8以下的叫近水平煤层。第二章 煤矿生产概况与井田开拓2.1 矿井规模类型特大型矿区:矿区设计能力 1000 万 t 以上;大型矿区:矿区设计能力 500 万吨1000 万吨;中型矿区:矿区设计能力 300 万吨500 万吨;小型矿区:矿区设计能力小于 300 万吨;2.2 矿井生产能力特大型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300,400,500,600 万 t/a 及以上;大型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 120,150,180,240 万 t/a;中型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 45,60,90 万 t/a;中型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 30t/a 以下;2.3 矿井巷道2.3.1 开拓巷道: 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大巷、回风大巷、主要风井等。它是地面到采区的通路,这些通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为全矿井或阶段服务。其作用在于形成新的或扩展原有的阶段或开采水平,为构成矿井完整的生产系统奠定基础。2.3.2 准备巷道: 为一个采区或数个采区服务的巷道,如采取上(下) 、采区车场、采区硐室。准备巷道是在采区范围内从已开掘好的开拓巷道起到达区段的通路,这些通路在一段时期内为全采区服务。作用在于准备新的巷道,以便构成采区生产系统。2.3.3 回采巷道: 仅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航道。如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开切眼等。作用在于切割出新的采煤工作面并进行生产,2.4 巷道2.4.1 垂直巷道2.4.1.1 立井: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主立井:担任煤炭提升任务;副立井:担任人员升降、材料、设备、矸石等的辅助提升任务;2.4.1.2 暗立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用作上下两个水平之间的联系,将下一水平的煤炭通过主暗立井提升到上一水平,将上一水平中的材料、设备和人员等转运到下水平;2.4.1.3 溜井:担负自上而下溜放煤炭任务的暗立井。2.4.2 倾斜巷道2.4.2.1 斜井: 有直接通达地面出口的倾斜巷道。主斜井:担负全矿井煤炭提升任务;副斜井:担负通风、行人、物料等辅助提升任务;回风斜井:主要作回风用的斜井。2.4.2.2 暗斜井: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用作相邻上下水平联系的倾斜巷道2.4.3 上山:没有直接出口通往地面,位于开采水平以上,为本水平或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它从上向下运送煤炭,矸石,从下向上运送材料、设备、人员等,上山中安设输送机运煤的上山称为运输上山;铺轨、有绞车运送物料的上山,称为轨道上山;专门通风的上山称为通风上山,服务于采区的上山叫采区上山;服务于阶段的称为主要(或阶段)上山。下山:位于开采水平以下,为本采区服务的倾斜巷道。与上山相反,2.4 水平巷道2.4.1 平硐:有直接出口通达地面的水平巷道。一般以一条主平硐担负全矿运煤、出矸、运送材料、进风、排水、供电和行人等任务。专为通风与各的平硐称为通风平硐;2.4.2 平巷: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2.4.3 石门:没有直接通达地面的出口,和地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水平岩石巷道。2.5 水平通常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简称水平。阶段:表示的是井田范围中的一部分,强调的是矿井水害防治1.地下水源:含水层水、断层水和老空水;1)含水层水:在含有煤层的地区,地下的岩石通常是一层一层的,岩层中的裂隙、空隙和溶洞中赋存的地下水就是含水层水;2)断层水:断层及其附近破碎带中的积水;3)老空水:报废井筒、巷道和采空区内的积水;2.矿井水防治:矿井水防治措施可分为地面防治水措施和井下防治水措施。2.1 地面防治水措施:四个方面“疏”:如果矿井工业广场所处的位置四面是山,降水与地表水流不出去,可以开掘泄洪隧道,以解除地面水患。“防”:确定井口位置,应使井口标高、地面建筑物基础的标高都高于历年来的最高洪水水位。矿区受山洪威胁时,应在山坡上的适当位置挖截洪沟拦截山洪,并修筑洪道将洪水排至矿外。矿区内的塌陷裂缝、塌陷洞、塌陷坑等都应进行堵塞、填平、压实。对漏水的沟渠、河流,可在河床底部铺隔水层或将其改道移至矿外。勘探钻孔的封孔要保证质量,防止地表水流入地下。“排”:对洪水季节河流有倒流现象的矿区,可在河流的适当位置建设水闸,防止河水倒灌,矿区内设排洪站排除积水。“蓄”:在矿区上游利用有利地形修筑水库,雨季到来之前将水库中的水降至最低水位,以争取最大蓄洪量,降低上游洪水对矿区的威胁。2.2 矿井水防治(1)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水文地质资料,为采掘工程设计和防治水工作提供依据。(2)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可疑水源或出现透水征兆时,必须进行探水。为保证安全,探水工作必须提前进行,一般是当工作面距可疑水源(70-150m)以外就开始探水。(3)探明的水源如果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一般是有计划的将其放出。(4)地下水源不能疏于或不宜疏干时,必须留设放煤水柱隔水。(5)为了使井下局部地点的涌水不至波及其他地区,可在井下适当的地点构筑水闸墙或水闸门。(6)为使井巷施工能顺利穿过含水层、断层,可将水泥沙浆或化学试剂通过钻孔注入其中,这些材料凝结后,能起到充填和胶结的作用,并将水源隔离。(7)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现场人员应注意发现和识别透水征兆,并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3 矿井透水事故的征兆3.1 煤壁“挂汗” 。所谓“挂汗”是指当工作面距积水较近时,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源通过煤岩中的细微裂隙渗出,在采掘工作面煤岩壁上形成的细小水珠。但是除了这种形成挂汗的原因之外,其他也能形成“挂汗” ,透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