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110kV变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总的部分 述 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110。 (2) 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3) 国家现行设计规程、规范。 (4)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 2005】 400号)。 (5) 国家电网公司 110 (6) 国家电网公司 “ 两型一化 ” 试点变电站建设设计导则。 (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 110 (8) 国家电网科 2010 1495号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9)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国家电网科 2010 1769号。 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项目建设地点: (2)本期建设规模: 2 表 序号 名 称 本期新建 远 期 1 主变压器容量及数量 1502502 1102回 4回 3 353回 6回 4 108回 16回 5 10( 4+6) ( 4+6) 10(6.7)(6.7)计范围及分工 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变电站围墙以内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生产设施、附属设施的工艺和建(构)筑物的设计,具体项目如下: ( 1)站内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和主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的一、二次 接 线,过电压保护和接地,电缆敷设和站用照明的设计等; ( 2)站内 通信; ( 3)站区总平面布置设计和进站道路; ( 4)站内主控室及附属设施的工艺和构筑物的土建设计及暖通设计; ( 5)站内、外给排水设施和站内消防设计; ( 6)编制主要设备和材料清册及工程概算书; ( 7)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 8)变电站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 9)变电站施工及站用备用电源; ( 10)大件运输方案 。 计分工: ( 1)各级电压配电装置以出线门型架内侧绝缘子串或出线套管、出线电缆头 , 包括电缆头为界,但 不 包括线路阻波器、线路电压互感器或耦合电容器及 3 其连接金具、引下线。 ( 2)不 包括载波通信以外的其它通信设计。 ( 3)站区外的生活福利建筑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 ( 4)站区外的给排水工程、大件设备运输 , 站区征地在签订有关合同后由设计单位配合业主进行设计。 入本工程 概 算,不属本工程设计的项目 1)站外给排水工程设计 ; 2)施工用电及通信设施。 址概况 址自然条件 拟建站址位于 西北部约 3, 道 221)北侧约 100m,业园的南侧。 221 省道北侧约 100m,交通便利。地理坐标为东经 8334 北纬 4632 手持 得)。 地貌上属于 地地形较平坦、开阔,地表植被发育,现为农田地,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 出线走廊条件 根据系统专业规划, 110回,本期建设 2回,预留 2回出线间隔。根据系统专业终期规划和线路专业的要求,本期 110路廊道开阔,能满足线路专业的要求。 本期 35回,本期建设 3回。根据系统专业终期规划和线路专业的要求,本期 35路廊道开阔,能满足线路专业的要求。 本期 106回,本期建设 8回。根据系统专业终期 规划和线路专业的要求,本期 10路廊道开阔,能满足线路专业的要求。 地拆迁及设施移改的内容 该站址区域内 不 存在拆迁赔偿。 4 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程 地质条件、水文地质 依据收集到的站址区域地质资料,以及本阶段勘探结果可知,站址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 4)冲洪积物组成,主要地层由粉土和圆砾构成。 粉土:层厚 黄色,稍湿,中密 大量砂 浆 石 (灰白色 ),以钙质为主,其粒径 2 3居多。稍有光泽 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低,该层分布较连续,土体挖掘较为困难。挖掘呈块状。 依据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地区经验,综合确定粉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粉土: 00 k=25 C k=20=17kN/m 3 20 圆砾:层顶埋深 灰色,干,中密密实状态,一般粒径 220,最大粒径 35,大于 2的颗粒占总量的 50%以上,颗粒磨圆度较好,以亚圆状为主,局部夹厚度较小的砾砂层,充填物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具胶结性,级配不良,分选性良好,母岩以变质岩类为主, 本次勘探深度内未揭穿该层。综合确定其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圆砾: 400 k 40 22kN/ 40址区 地下水水位埋深大于 12m。因此 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及施工的影响。 拟建场地不考虑液化的影响。 站区最大冻土深度 123址地处 文气象 本次拟选站址位于 地区平均海拔高度在 461 463离 本 110 4 6观测场坐标:东经 8339 , 北纬 4633 。该气象站于 1960年建站至今, 有完整的观测资料。站址与气象站处于同一气候区内, 象站常规气象要素可直接引用于站址处。各气象要素成果值整理如下: 5 序号 项 目 单位 数值 备 注 1 年平均气温 2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975年 8月 13日 3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969年 1月 27日 6 年平均气压 7 年最高气压 95 8 年最低气压 9 年平均相对湿度 % 67 10 最小相对湿度 % 0 11 最大冻土深度 23 2008年 2个 月 5天 12 最大积雪深度 2 1967年 3月 1日 13 平均雷暴日数 d 14 最多雷暴日数 d 31 15 年平均 雾凇日数 d 16 50年一遇 100m/s 30 17 全年主导风向 8 导线覆冰厚度 0 2)水文条件 现场踏勘了解站址 地势较低, 考虑洪水对变电站的影响。 要设计原则 要技术方案 本变电站建成初期在系统中为一座中间 110 主变规划容量为 250本期 1台,屋外布置。 110期建成单母线分段接线, 110回,本期建成 2回,均接至 220留 2回出线。 110 6 35划出线 6回,本期建成单母线接线,建设 3回。 35 10划出线 16回,本期建成单母线接线,建设 8回。 10列布置。 1103510期 35预留位置。 本站电气一次设备的防污等级按 本站按无人值班设计,电气二次按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全站二次设备均采用统一的通讯规约。 本站总平面布置采用平行布置的方案。主变压器区域在变电站中部, 110350部、东部三个区域,站前区置于站区主入口处。 全站南北长 西长 墙内 占地 区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站区内道路设置合理流畅。全站各区域采用通用设计的模块进行设计,电气设备按国网标准通用设备选择。 本站主建筑物 (含休息室、工具间、主控制室、 350面呈 “ 一 ” 型 , 为 单层框架建筑 ,立面设计简洁明快,展现现代工业建筑特点。建、构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 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的应用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本工程设计按照 “ 三通一标 ” (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化设计)的原则,全面推行通用设计,本站主要电气设备选型原 则上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2011年版通用设备中选择,统一建设标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全面推行 “ 两型一化 ” 变电站建设的要求, 明确按其工业性设施的功能定位和配置要求设计,强化变电站全过程、全寿命周期内 “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 的理念。本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全面执行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要求。变电站设计过程中两型一化管理标准建设执行 7 情况。 ( 1)电气总平面设计优化:变电站可研阶段电气主接线及电气总平面设计完成后,组织相关专业进行了综合设计评审,严格要求设计采用 气、土建专业的典型设计。电气专业选择电气一次设备时,遵照国家电网公司 110 500选用先进的、体积小、少维护的电器设备,以便减少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体现工业化,突出变电站的功能。 ( 2)主建筑物设计时的优化:在进行建筑物设计时,在建筑风格上,着力于体现工业化的特点,工艺简洁、施工方便,与环境协调;在装修材料上,采用环保、节能材料,摒弃高挡、豪华个性化、特殊化装修。在满足规范的同时,尽量减少主控室高度,合并功能房间。寻求高效、可控、标准、节能、环保、经济的建(构)筑物建造的 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积极贯彻建筑节能、节材、节水、节地方针。土建结构安全裕度精准,建筑物耐久性与变电站运行寿命周期相协同,力求使建筑结构轻型化。 ( 3)加强估算编制标准化:加强估算编制标准化工作,制定工程估算的编制原则及模板,要求每个工程都要做出造价分析和典型工程造价的对比分析,并把上一个工程的设备、材料招标价作为下一个工程设备、材料的估算价。杜决不合理的费用进入估算,加强编制进度,提高工程估算编制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科学性。 ( 4)主要经济指标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电工程典型设计 110要求。 ( 5)我院在通用设计设计方面制定了新的方针,改变原在施工图设计后再 总结再开展通用设计工作的习惯,将通用设计工作贯穿在施工图设计中,即在工程开始之初,就结合工程制订本工程的通用设计任务和目标,能采用原有通用设计成果的在施工图中必须采用,没有的便结合工程同时开展施工图和通用设计,并对原有通用设计进行滚动式修改和增加。培养设计人在施工图设计时, 8 就开始考虑图纸的通用化、标准化,这样不光完成了施工图的设计任务,也加快了标准化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图纸标准化、通用化工作滞后的问题。 ( 6)为设计人员树 立了种 “ 节约资源 ” 的意识,把变电站定位在工业建筑, 充分明确了变电站工业化建设方向。针对导则中的内容设计人员应活学活用,不能简单教条化,针对导则中的条文应融会贯通,不能死板硬套,应该应地制宜。 ( 1)全寿命周期管理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目标是在保 证项目基 本功能及可靠性的基础上使系统寿命拥有成本为最低,而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需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费用及运行、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费用。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对工程设计所涉及的项目全寿命 周期成本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分解为以下几个主要子项: 1)只有一次性投资,无需运行维护,也不需要进行改造的子项; 2)既有一次性投资,还需运行维护的子项; 3)既有一次性投资,还可能需要改造的子项; 4)工程扩建或改造时引起的停电损失子项; 5)运行维护人员成本子项; 6)检修人员成本子项; 7)与社会效益有关的子项; 8)与环保效益有关的子项。 ( 2)实现经济效益的措施及方案 1)科学、合理地进行设备选择; 2)选择免维护或少维护设备; 3)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爬距,减少电气设备污闪的发生; 9 4)合理选择采暖、 空调设备,节约采暖、空调运行费用; 5)优化总平面布置,节约远期扩建工程改接费用; 6)优化接地网选材; 7)安全可靠性; 8)可维护性; 9)可扩展性; 10)建筑物设隔热保温,降低建筑物内能耗; 11)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数字化水平,减少运行人员; 12)全站配置图像监视系统; 13)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优。 本工程参照 110初设阶段采用具有在 便于安装检修的方案。选择站址尽可能节约用地、降低变电站建设成本。便于电源点接入。站址选择不占用基本农田,占用荒地。站 址区域附近没有军事设施和名胜古迹,周围没有大气污染源。 本站主要电气设备选型均符合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标准化建设成果应用管理目录的相关规定,原则上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2011年版通用设备中选择。 表 用设备成果应用表 项目 内容 本工程设计应用 工程概况 电压等级 变台数及容量 ( 规划 250本期建设 150 出线规模(高 /中 /低) 1回 /3回 /8 回 变电站类型 中间变电站 配 电装置类型 A:B; C:瓷柱式; D:罐式 罐式 设计方案 通用设计方案编号 方案 110电装置设计 110电装置模块编号 1105110变压器模块 110 10 101100110控通信楼模块 110平面 设计 采用模块拼接合理 块 二次系统设计 控制、保护是否满足二次系统通用设计配置要求 是 设置独立 “ 五防 ” 工作站; 设置独立 “ 五防 ” 系统 置独立 “ 五防 ” 终端,数据与监控系统共享; 置独立 “ 五防 ” 系统。 土建设计 是否设置人工绿化管网设施 否 总建筑面积 502于 通用设计;本站最终建筑面积487:低于或等同通用设计中同等规模; B:其他 通用设备 110路器设备编号 500001131 国网通用设备 110离开关 设备编号 500002896 国网通用设备 110压互感器设备编号 500050068 国网通用设备 110流互感器设备编号 500066453 国网通用设备 110雷器设备编号 500031863 国网通用设备 35国网通用设备 10国网通用设备 技术经济指标 表 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统计表(推荐方案) 序号 项目 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 1 主变压器规模,远期 /本期,型式 250150三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 2 110期 /本期 4回 /2回 3 35期 /本期 6回 /3回 4 10期 /本期 16回 /8回 5 低压电抗器规模,远期 /本期 无 6 低压电容器规模,远期 /本期 2(14+16)14+16)7 110期 /本期 单母线分段 /单母线分段 8 35期 /本期 单母线分段 /单母线 9 10期 /本期 单母线分段 /单母线 10 110路器型式、数量 户外, 4台 11 35路器型式、数量 户内,真空断路器, 4台 12 10路器型式、数量 户内,真空断路器, 12台 13 地区污秽等级 /设备选择的污秽等级 重度 / 11 14 运行管理模式 无人值班 15 智能变电站(是 /否) 是 16 变电站通信方式 11017 站外电源方案 /架空线长度( 100约 200米,为站用电源和施工用 电。 电缆长度( 18 电力电缆( 9 控制电缆( 0 光缆( 101 接地材料 /长度( 热镀锌扁钢 /2 变电站总用地面积(公顷) 23 围墙内占地面积(公顷) 24 进站道路长度 新建 /改造( m) 450m(新建) 25 总土石方工程量及土石 挖 /填( 6 弃土工程量 /购土工程量( 无 27 边坡工程量 护坡 /防洪坝( m3/ 无 28 站内道路面积 远期 /本期( 870/870 29 电缆沟长度 远期 /本期( m) 275/275 30 水源方案 打井 80米 31 站外供水 /排水管线(沟渠) 长度( m) 无 /无 32 总建筑面积 远期 /本期( 3 主控楼建筑 层数 /面积 /体积(层 /m2/ 一层 /4234 35 层数 /面积 /体积(层 /m2/ 一层 /9155 110t) 30 0钢筋混凝土等径杆 36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应的地震基本裂度为 度。主要建筑物按 度采取抗震措施。 37 地基处理方案 采用人工地基处理 38 主变压器消防型式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39 动态投资(万元) 2249 40 静态投资(万元) 2188 41 建筑工程费用(万元) 376 42 设备购置费用(万元) 1251 43 安装费用(万元) 223 44 其他费用(万元) 337 45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万元) 19 2 电力系统 12 述 力系统概述 网现状 网目前有 1 座 220电站,主变 1 台,容量为 1502206有 2 座 110电站,分别是 11010变 3 台,总容量为 83有 35电站 6 座,主变 10 台,分别是郊区变电站、 电站、 电站、 容量为 35路总长度为 10电变压器共有1687台,其中公用变压器 275台,专用变压器 1412台,总配变容量为 05 条,总长度为 1256 设规模 变规模 11050本期建设 1台容量为 50 线规模 11010110回,本期建 2回,均至 220用 2回,出线均选用 留 2回。本期新建线路型号为路最大输送功率 T=25C )。 插图: 11010图 110535回,本期建 3回。 13 插图: 11051100106回,每段母线 8回出线,本期建 8回,预留 8回。 插图: 1100 14 功补偿装置 本变电站 10 、 段母线规划装设并联电容器总容量 20每段母线配置 1组 4组 6期在 段母线建设 1组 4组 6 要电气参数 变压器型式及参数选 择 110压比选择为 1108额定容量比:高压 /中压 /低压=100/100/100;接线组别为 气原则主接线及母线穿越功率 根据 变电站建设规模、在系统中的地位,提出如下电气主接线型式: 110期按单母线分段接线实施,母线最大穿越功率按不小于 100 35期按单母线接线实施,母线最大穿越功率按不 小于 50 10期按单母线接线实施,母线最大穿越功率按不小于 50 路电流计算结果 短路电流计算按远景规划年 2020年作为计算水平年。计算结果如下: 序号 项目节点 三相短路 单 相短路 短路电流 (短路容量 (短路电 流(短路容量 (1 110865 928 性点接地方式 本变电站 11035期不 建设,仅预留位置; 10 15 压器 35本变电站 355回;架空线路本期 2回,长 约 40容电流估算 为 于 10A, 因此本期 35预留位置。 期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保证清平变正常供电的需要; 提高 供电安全可靠性的需要; 满足供电区域正常供电及负荷发展的需要。 3 电气部分 气主接线 电站本期、远期建设规模 表 110序 号 名 称 本期新建 远 期 1 主变压器容量及数量 1502502 110单母线分段 单母线分段 110本期共 2回 4回 母 线分段 间隔 新上 电压互感器间隔 新上 3 35单母线 单母线分段 35本期共 3回 6回 专用母联间隔 预留 电压互感器间隔 新上 4 10单母线 单母线分段 10本期共 8回 16回 5 10(14+16)2(14+16)用设计运用 16 表 110案 110本工程的应用 序号 项目 方案 110本工程应用 1 主变压器 本期 1组 50期 2组 50通用设计相同 2 出线回路数 110线本期 2回,远期 4回 110回,远期 4回 35线本期 4回,远期 6回 35回,远期 6回 10线本期 8回,远期 16回 10回,远期 16回 3 无功补偿 装置 每台主变 10组无功补偿,按照 2组 4每台主变 10组无功补偿,按照 2组 146联电容器考虑。 4 电气主接线 110期为单母线接线;远景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与通用设计相同 35期为单母线接线;远景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10期为单母线接线;远景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5 短路电流 110、 35、 100、 25 25 与通用设计相同 6 主要设备选型 主变压器为户外、油浸、低损耗、自然油循环风冷型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压电力变压器 与通用设计相同 110用户外 路器采用瓷柱式 35内移开式开关柜 10内移开式开关柜 10联电容器采用户外框架式成套设备 站用变压器采用干式变压器 7 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 11010与通用设计相同 110外软母线中型、瓷柱式断路器单列布置,全架空出线 35内开关柜单列布置 10内开关柜双列布置 8 保护及自动化 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监控和远动统一考虑,满足无人值班要求。 与通用设计相同 110护和监控等二次设备集中布置。 9 土建部分 全站总建筑面积 502变压器消防采用排油充氮灭火系统。 全站总建筑面积 487期主变压器消防不考虑采用排油充氮灭火系统。 17 10 站址基本条件 海拔 1000震动峰值水平加速度 计风速 35 ( 10)m/s,地耐力 R=150下水无影响,假设场地 为同一标高。国际 级污秽区。 地震动峰值水平加速度 他与通用设计相同 本工程的设计方案参照 “110 ,完全满足国网变电站设计通用化的要求。 性点接地方式 主变压器为三绕组型, 11035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性点通过隔离开关接地。 10 形接线,为不接地系统。 路电流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统概况 系统额定频率: 50统最高运行电压: 12612性点接地方式: 110 接接地 35经消弧线圈 接地 10接地 路电流计算的依据和条件 根据电力系统远景规划,本变电站主要电气设备选择设计是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5222按额定技术参数选择,并以短路电流进行动、热稳定校验。其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校验结果见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结果表。 表 短路电流计算数据表 序号 项目节点 三相短路 短路电流 (短路 冲击 电流 (短路容量 ( 18 1 110 865 2 3533 3 10(并列运行) 76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考虑到 工程设计留有一定裕度,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取值如下: ( 1) 11040 2) 35 3) 10 主要设备选择 能化设计原则 ( 1)变电站内一次设备应综合考虑测量数字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 和信息互动化。 ( 2)一次设备应采用 “一次设备本体 +智能组件”形式。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标准化建设成果应用管理目录的相关规定,本次通用设计主要电气设备原则上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2011年版通用设备中选择。 ( 3)根据 Q/2010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110电站不设置一次设备状态监测。 ( 4)采用常规电磁式互感器 +合并单元模式,并按要求优化互感器二次绕组配置数量以及容量。 备运行环境条件 表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序号 名称 单位 标准参数值 项目要求值 1 周围空气 温度 最高气温 +40 低气温 19 最大日温差 K 25 25 2 海拔 m 1000 461 463 3 太阳辐射强度 W/ 污秽等级 d e 5 覆冰厚度 0 10 6 风速 /风压 (m/s)4/700 34/750 7 湿度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 % 95 95 8 月相对湿度平均值 90 90 9 耐受地震能力 (水平加速度) m/体选择 ( 1)母线载流量按最大穿越功率考虑,按发热条件校验。 ( 2)出线回路的导体截面按不小于送电线路的截面考虑。 ( 3) 110 主变压器 110考虑承担另一台主变压器事故或检修时转移的负荷; 110联导线载流量按系统规划要求的最大流通容量考虑。 选择结果见表 表 导体选择结果 电压 ( 回路名称 回路电流 最大( A) 选用导体 控制条件 导线根数 型号 载流量 ( A) 110 母线 262 5 879 由 载流量选择 35 母 线 824 5 1024 经济电流密度 济截面为 0 母线 2886 2 (10) 3005 经济电流密度 济截面为 变压器选择 本期新上一台 50浸式、低损耗、自冷变压器。其主要技术 20 规范 为: 表 主变压器参数表 项 目 参 数 型式 三相三绕组,油浸式有载调压变压器,型为: 10 容量比 100/100/100 额定电压 1108接线组别 YN,抗电压 1=, 1=, 2=冷却方式 自冷 套管 压套管 200 400 600/1A 5 外绝缘爬 电距离不小于 3906压中性点套管 200 400 600/1A 5 外绝缘爬电距离不小于 31mm/10110 按照短路电流水平, 1100稳定电流峰值 100 表 110序号 设备名称 型 号 及 主 要 参 数 1 断路器 附 电流互感器 ) 1262000A、 40变进线及母联: (300 600)/1A 5线: (300 600)/1A 5 隔离开关 双柱水平旋转式 1262000A、 40s、 100 电压互感器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电容式、 126线) (110/ 3)/(3)/(3)/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电容式、 126路) (110)/3/3/ 21 5表 35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主要参数 备 注 1 断路器 真空、单断口、 2500A、 变进线 真空、单断口、 1250A、 线 2 电流互感器 户内、单相、 2000/1A, 5000/1A, 变进线 户内、单相、 2300/1A 5线 3 电压互感器 户内、单相、 35/3)/(3)/( 3 )/()线 1010用 容器出线柜、进线及站用变进线柜选用真空断路器柜。 10 10用组架式电容器成套装置。 101010为过电压后备保护装置。进线加装有带接地)/630。 10 主要设备选择技术参数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及主要参数 备 注 1 断路器 真空、单断口、 102500A、 变进线 真空、单断口、 101250A、 容器、电抗器 真空、单断口、 101250A、 用变、馈线 2 电流互感器 户内、单相、 103000/1A, 5变进线 户内、单相、 102200/1A, 50/1A, 5用变 户内、单相、 102300/1A 5容器、馈线 22 3 电压互感器 户内、单相、 1010/3)/(3)/(3 )/()母 线 4 电容器 户外、成套, 106+14)含干式串抗,电抗率为 5%。 5 电抗器 户外、成套, 10干式串抗,电抗率为 5%。 用设备应用情况 本期工程 110标准设备, 全部是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2011年版通用设备中进行选择。 缘配合和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参照国家标准 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行业标准 620流电气设备的过电压保护绝缘配合确定的原则进行选择。 级电压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措施 避雷器的装设组数及配置地点,取决于雷电侵入波在各个电气设备产生的过电压水平。本工程设计各电压母线装设母线避雷器。 (1)避雷器选择 110 3510009版通用设备选型,作为各电压绝缘配合的基准,其主要技术参数分别见表 表 110名 称 参 数 额定电压( 效值) 102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 效值) 作冲击(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