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_第1页
一年级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_第2页
一年级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_第3页
一年级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_第4页
一年级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本周初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本来以为这节课很简单,重点讲解带箭头式子的列法即可,但是从第二天孩子们的作业反馈看来,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从作业反馈看来,相当一部分同学是知道答案但是不知道怎样列算式,或者列出的是加法算式。还有少数学生是只列了一步算式,可见孩子们对连减算式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当然如果能正确理解每一步算式的含义在最终写得数加单位的时候也不容易出错。所以本节课以及所有解决问题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对算式意义的认识。对于有一部分学生先用加法计算出分成几袋需要多少橘子,再用总数减去三袋橘子的数量,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加法思想的根深蒂固。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孩子用这种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正确的。想一想,孩子用这种方法也是有来源的,在本册书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58 个珠子,10 个串一串,能穿几串?”在怎样解答环节中,教材给出的两种策略,圈一圈和数的组成,其中说到 58 里面有 5 个十和 8 个一,所以能穿 5 串,还剩 8 个。而在第六单元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中,孩子用加法先试算出 28 里面有 3 个 9,还有 1 个一,所以这样思考也不能算错。那如何引导孩子们用减法来思考这类问题呢?我想应该把加减两种方法的利弊对比一下,再让学生得以优化选择。具体有哪些利弊,我目前只想到了两点,但怕是还不能对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产生冲击,还请其他同行给出指导建议。我也会继续思考下去。通过这节课的作业反馈以及对这节课的反思我觉得平时课堂要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说清怎样解答,为什么这样解答。给学生表达的框架,平时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结合前后知识进行系统备课。备课时,根据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知识进行提升。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本课知识与前面知识的不同,与后面知识的联系。以上就是对这节课的反思。本周初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本来以为这节课很简单,重点讲解带箭头式子的列法即可,但是从第二天孩子们的作业反馈看来,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从作业反馈看来,相当一部分同学是知道答案但是不知道怎样列算式,或者列出的是加法算式。还有少数学生是只列了一步算式,可见孩子们对连减算式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当然如果能正确理解每一步算式的含义在最终写得数加单位的时候也不容易出错。所以本节课以及所有解决问题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对算式意义的认识。对于有一部分学生先用加法计算出分成几袋需要多少橘子,再用总数减去三袋橘子的数量,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加法思想的根深蒂固。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孩子用这种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正确的。想一想,孩子用这种方法也是有来源的,在本册书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58 个珠子,10 个串一串,能穿几串?”在怎样解答环节中,教材给出的两种策略,圈一圈和数的组成,其中说到 58 里面有 5 个十和 8 个一,所以能穿 5 串,还剩 8 个。而在第六单元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中,孩子用加法先试算出 28 里面有 3 个 9,还有 1 个一,所以这样思考也不能算错。那如何引导孩子们用减法来思考这类问题呢?我想应该把加减两种方法的利弊对比一下,再让学生得以优化选择。具体有哪些利弊,我目前只想到了两点,但怕是还不能对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产生冲击,还请其他同行给出指导建议。我也会继续思考下去。通过这节课的作业反馈以及对这节课的反思我觉得平时课堂要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说清怎样解答,为什么这样解答。给学生表达的框架,平时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结合前后知识进行系统备课。备课时,根据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前后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知识进行提升。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本课知识与前面知识的不同,与后面知识的联系。以上就是对这节课的反思。本周初带着学生一起学习了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本来以为这节课很简单,重点讲解带箭头式子的列法即可,但是从第二天孩子们的作业反馈看来,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从作业反馈看来,相当一部分同学是知道答案但是不知道怎样列算式,或者列出的是加法算式。还有少数学生是只列了一步算式,可见孩子们对连减算式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彻,当然如果能正确理解每一步算式的含义在最终写得数加单位的时候也不容易出错。所以本节课以及所有解决问题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对算式意义的认识。对于有一部分学生先用加法计算出分成几袋需要多少橘子,再用总数减去三袋橘子的数量,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加法思想的根深蒂固。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孩子用这种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正确的。想一想,孩子用这种方法也是有来源的,在本册书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58 个珠子,10 个串一串,能穿几串?”在怎样解答环节中,教材给出的两种策略,圈一圈和数的组成,其中说到 58 里面有 5 个十和 8 个一,所以能穿 5 串,还剩 8 个。而在第六单元用减去相同的数解决问题中,孩子用加法先试算出 28 里面有 3 个 9,还有 1 个一,所以这样思考也不能算错。那如何引导孩子们用减法来思考这类问题呢?我想应该把加减两种方法的利弊对比一下,再让学生得以优化选择。具体有哪些利弊,我目前只想到了两点,但怕是还不能对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产生冲击,还请其他同行给出指导建议。我也会继续思考下去。通过这节课的作业反馈以及对这节课的反思我觉得平时课堂要培养学生清晰表达。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说清怎样解答,为什么这样解答。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