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湖南省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湖南省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湖南省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湖南省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湖南省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程项目 第一章 总论 目由来 双峰县是全国闻名的生猪养殖 与粮食生产大县,也是 瘦肉型生猪出口大县,畜禽养殖业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据统计, 2009 年出栏生猪 175 万头,其中年出栏在 100 头以上的养殖场有 1050 家,年出栏500 头以上的有 532 家,年出栏 1000 头以上的有 40 家,年出栏 2000头以上的有 20 家,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 10 家。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双峰县的首要污染源。不仅严重污染了周边河流水体和地下水,危及饮用水安全,而且造 成鱼塘富营养化和大量死鱼,农田禾苗疯长而严重减产,引发的污染纠纷日益增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了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9 年,双峰县畜禽养殖废水产生量为 1856 万吨, 生量为 17400 吨,排放量为 10740 吨,占全县 标污染负荷的 69%。全县年猪粪产生量为 92 万吨。 双峰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2008 年提出了建设 “ 生态双峰 ” 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促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改善农民生活、生 产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峰县人民政府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十分重 2 视,于 2006 年成立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并在县环保局设立了专项整治办公室,制订了实施方案,进行了周密部署,制定了长效机制。通过四年的综合治理,现已取得 一定 成效 ,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 ,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双峰县 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经验还在全省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作典型推广。 在中央和省的大力支持下,近年双峰县加大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投入,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等方面的许多做 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2010 年中央将 湖南 省列为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省份,双峰县将以这次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推动双峰县 “两型 ”社会建设,为建设 “生态双峰 ”提供重要环境支撑,特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与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编制 “ 湖南省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 ”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概述 目名称 湖南省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 工程 目承担单位及实施单位 设地点 及受益范围 本项目为 湖南省双峰 县 的 7 个乡镇 9 个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 详见 附图 1) 目内容 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主要内容如下: ( 1)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 3 畜禽养殖污染是双峰县主要污染源。 根据双峰县养殖规模现状和现有养殖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条件决定采用不同规模不同模式综合处理利用的方式进行建设。平均存栏生猪约 50 头以下 的养殖散户采用传统“ 沤粪池 处理 模式 进行处理;存栏 50的生猪养殖户,采用 能源生态型(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系统)技术进行处理; 存栏 100以上 , 及存栏 300的生猪 养殖户采用 有机堆肥处理技术 , 存栏 500 头 以上 的生猪养殖户 暂时不考虑 。 ( 2) 水源地 环境保护 工程 在对 7 个乡镇 9 个村庄的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调查基础上, 一级、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禁止新批畜禽养殖申请,对已存在的畜禽养殖达不到零排放的限期停产;对水质良好的地下饮水井 进行生态防护 ,防止地表污水渗透进入水井;将水源保护区内的水田改造为旱田,种植蔬菜,果林作物,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对现有排污口根据排污量进行拦截就地蓄积并集中进行集中处理;在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边界处设置保护标志牌、宣传牌、警示牌和保护界桩 ;发放生态环保宣传手册,倡导低碳生活与生态农业理念,提高双峰县生态文明水平。 ( 3) 生活污水整治工程 农村污水收集 处理 及 雨污分离 工程。 人畜粪便污水先经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然后才可以进入污水处理系统。 洗浴、洗衣和厨房污水等杂排水通过 直接进入处理系统 ,进行雨污分离。生活污水的处理根据人居聚集现状及地理位置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居住聚集的地方,采用 氧化塘 、 复合厌氧 工艺进行集中式处理;分 4 散居住的农户采用 庭院式小型湿地工艺 进行 处理。 并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建设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工艺。 ( 4) 生活垃圾整治工程 由于双峰 县项目区农村人口集中,垃圾产量较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项目区农村生活垃圾综合整治模式采用 科学、切实可行的“ 户分类 乡镇转运 模式。 在生活垃圾充分资源化的同时做到减量化、无害化。 目 期限 一期工程: 2010 年 7 月 7 月 ; 二期工程: 2011 年 8 月 8 月 。 目 规模 本项目主要对双峰县 7 个乡镇 9 个村的饮用水源地, 2070 吨 /天的生活废水进行处理 ; 对 /天的生活垃圾, 采取“ 户分类 村集中镇转运 县处理 ” 的模式进行处理; 对 /年的 畜禽粪便,86043 吨 /年的畜禽尿液,以及大量禽舍冲栏污水进行综合整治,对整治区内所有村庄进行彻底排查, 按照畜禽养殖规模 大小 , 采取不同实施方案,如 建设沤粪池、沼气池、有机肥厂 ,提高并利用已污染水塘的氧化能力,因地制宜构筑人工湿地等 方式 进行 畜禽养殖污染 的综合整治 。 目 投资总额 本项目总投资 元,申请中央财政专项资金 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 元,县财政将按要求配套 元,乡镇、村和养殖户自筹 元。 5 表 1峰县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乡(镇)名称 村庄名称 面积(亩) 总人口(人) 农户数量(户) 建设内容 投资 (万元) 备注 1 甘棠镇 曹路村 4100 2000 268 水源地保护 、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 、清粪工艺、沼气池、接触氧化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2 甘棠镇 曹林村 4700 2301 520 水源地保护 、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 、清粪工艺、沼气池、接触氧化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3 青树坪镇 卫星村 4500 1350 320 水源地保护、 生活污水及垃圾 处理 、沼气池、氧化塘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4 经济开发 区 谢泥塘村 3420 778 158 水源地保护、 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 、沼气池、氧化塘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5 永丰镇 月龙村 6200 2234 342 水源地保护、 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 、沼气池、氧化塘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6 印塘乡 思诚村 1578 615 140 水源地保护、沼气池、人工湿地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7 蛇形山镇 石湾村 6750 1428 137 水源地保护、 生活污 水及垃圾处理 、沼气池、人工湿地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8 走马街镇 梅山坪村 1550 824 325 水源地保护、 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 、沼气池、氧化塘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9 永丰镇 檀山村 3200 976 286 水源地保护、 生活污水及垃圾处理 、沼气池、小型人工湿地 、环保宣传、方案设计 10 有机肥厂 有机肥厂 303 合计 目投资及实施 本项目投资分两期进行。 ( 1)第一期:建设期限为 2010 年 7 月 7 月,重点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并配套一部分宣传、环保手册印制等费用,投资额度为 。投资明细情况见一期项目工程实施方案。 6 ( 2)第二期建设期限为 2011 年 8 月 8 月,重点解决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对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环保及生态文明宣传等。投资额度为 。 制原则 和 依据 制原则 根据双峰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程度 ,生活污水与生活垃圾排放量,结合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制定 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主要原则如下: 1)注重实效,农民受益 原则 。有针对性地实施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切实改善项目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证农民得到实惠 ,有效提高环境质量,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及生态文明程度。 2)政府引导,多元投入 原则 。充分发挥国家、省市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大投入, 同时 鼓励农民出资出劳 ,以劳代资等 。 3)适用性、可操作性与经济合理性原则。整治工程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禽畜污染区典型特有的污染特征,拟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和实用成熟的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兼顾 “两低一高 ”(即低投入、低运行成本、高效益)的原则 。 4)规范管理,公开透明。 农村环境综合 整治项目的确定、成效考核和 资金 的使用 将 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制依据 ( 1)关于实行 “以奖促治 ”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 2009) 11 号; 7 ( 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务院, ( 3 )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局, ( 4)湘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整治实施方案 湖南省人民政府; (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 6)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 (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2000 年 3 月 ); ( 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 ( 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989 年 11 月 );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 1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 12)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 ( 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 ( 14)双峰县县志, 1993; ( 15)双峰县环境质量年报, 2002; ( 16)双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1997 ( 17)双峰县统计年鉴,双峰县统计局, 20052007; ( 18)地表水环境标准( ( 19)农业灌溉水质标准( ( 20)禽畜养殖业污染物防治技术规范( 81 ( 21)禽畜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22)禽畜养殖业能源环保工程设计规范( 8 ( 23)现场调查以及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体目标 用 2 年左右的时间,有效控制农村环境污染的趋势, 区域 水体环境得到改善,水体水质达到所属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要求,饮水安全得到保障,村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90%;生活垃圾得到统一收集和处理,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 100%,无害化处理率 80%;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处理率 80%;养殖污染基本得到解决,村庄、道路、水体周边消除露天粪堆(坑),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 80%;示范区农村环境显著改善,村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益分析 通过综合整治工程,双峰县的环境污染将得到有效控制。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到有效保护好恢复,受污染的河流、水塘等水体环境 质量 与生态功能明显提高 ;农民居住区(点) 周围环境 污染 得到 有效治理,人体环境健康危害消除;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等;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或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创造条件,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能力。 论与建议 ( 1)双峰县是传统的农业县,是全国闻名的生猪养殖和粮食生产大县,占 全县 国民生产的比重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环境质量逐渐恶化, 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如农村饮用水 井污染导致饮水 困难,生活垃圾成堆 且 臭气难闻等, 畜禽养殖粪尿及冲 9 栏污水直接排放导致水塘污染、农业减产、引发疾病等一系列问题和环境纠纷, 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 针对 畜禽养殖污染 、 居民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 、农村生活垃圾和废水 治理 等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饮用水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 “两型 ”社会的建设。 ( 2) 本项目 选择 双峰县经济基础好、人口相对集中 、环境问题突出 、当地政府和群众治理污染积极性高的 7 个乡镇 9 个村庄 作为示范区 进行,综合整治工程内容包括饮用水水源地 保护 、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和畜禽养殖 污染 治理 等 。 该项目可为 治理 农村养殖业 、生活垃圾及污水的 环境污染提供示范作用 ,具有极强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 ( 3)项目建设方案科学合理, 因地制宜、合理可行, 建设规模适中,投资结构合理 ,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 4) 本项目受益范围广,目标明确,任务分解合理。同时,该项目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倡导低碳生活与生态文明理念,使得项目可以长期发挥效益并提高双峰县农村整体的生态文明程度。可有效解决双峰县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及很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与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 ,本项目可行,建议批准立项。 10 第二章 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目实施的意义 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可大大减少 畜禽 养殖废物对环境的污染,将废物减量化、资源化, 通过 养殖 废物 进 入 沼气 池 发酵产生沼气,沼气 可作为养殖场 运行 用能 和生活饮食、取暖用能 , 沼液用于发展果园等生态产业, 这样既可降 居民生活 成本,也可节约 煤炭、薪柴等资源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可进一步提高村民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农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利于保护 饮 用水安全 饮用水安全关系双峰县百万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证饮用水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饮用水越来越高的要求、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的头等大事。 通过饮水源区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污染的综合整治,配合环保理念长期宣传,可有效遏制饮水源的污染来源,确保饮水安全。 农村集约化养殖业环境污染 治理 提供示范作用 双峰县是我省生猪养殖主要产区之一,据统计全县现有年出栏生猪 500 头以上的养殖专业户 1000 多户,年出栏生猪 5000 头以 上的集约化养殖场 5 家。据初步调查在所有养殖企业中污水能达标排放的仅 1家,其余养殖场均未能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而且有相当部分养殖场 11 排放的废水仅经过厌氧处理后直接排入受纳水体,养殖固体废物在养殖场周边堆集现象到处可见。该项目的建设可为解决农村集约化养殖业环境污染 治理和废物资源化 提供示范作用。 目实施的必要性 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当地村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 中国共产党 的重大战略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对双峰县农村环境初步评价表明:该区域农村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地表水与地下水已 受到 养殖 粪尿、养殖污水、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的 严重污染,畜禽粪便已严重污染流域范围内农田与林地土壤,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严重危害当地村民身体健康, 已 出现多种与之相关的疾病。 开展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将使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受污染水体得到改善和恢复,从 而保障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保障农村居民 与县城 饮水安全的需要 据调查,位于双峰县城自来水取水口上游的规模化养殖场有 665家 。 此外, 整治区内 几乎所有养殖场周边居民的饮用水水源 受到污染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中 关于 “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的要求 表明 , 加强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最大可能免受人类活动影响、 保障 水 12 质安全的重要措施。双峰县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一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保障全 县饮用水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心工程。 促进 生态文明与 保障 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这充分明确了今后 “三农 ”工作的方向,双峰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 和养殖大县 ,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 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背景下, 双峰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就必须综合整治 农村环境污染。当前,双峰县农村居民 环境保护意识、卫生意识、文明意识 亟待提高 ,人畜混居、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现象随处可见。 2009 年年底,全省小康示范村蛇形山镇南塘村为了引导农户搞好卫生,给各家各户发放了垃圾桶,现在许多村民却把它拿来盛米装水。 可见, 开展 农村环境污染 综合整治,切实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程度 , 才能使环境整治工作长期发挥效益, 才 可 能顺利推进整个县域的新农村建设。 湘江流域污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的主要经济带,湘江水资源和水环境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 脉。近年来 湘江 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导致 污染状况不断加剧,特别是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造成部分河段严重污染,已成为 湘江 流域重要污染源。据统计测算, 2005 年湘江流域畜禽养殖业 放量占流域废水中 放总量的 15%左右,严重制约了流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威胁着流域近 4000 万人口的饮用水安 13 全。项目区位于湘江一级支流涟水河的中上游,是湘江流域的有机组成部分。谜水河和金溪河汇入测水河,测水河的小犁头嘴是双峰县城自来水厂取水点。目前,谜水河和金溪河已受到污染,一方面,直接影响双峰县城居民的生活用水和沿河两岸工农业 用水的安全,另一方面,将影响到测水、涟水,乃至湘江流域的水质安全。因此,该项目为 全面开展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 做出重要补充和贡献 。 确保当地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改善干群关系的需要 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于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关注民生。 双峰县的畜禽养殖 污染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了 恶劣 影响,而且已严重影响到当地的 农业生产与生活 。 农业减产 、经济衰退、环境恶化以及潜在的环境安全隐患 , 健康 安全 等一 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威胁和制约着该地区的生存和发展,引发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 , 社会矛盾日趋恶化 。 因此,此项目的实施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改善 群里关系、 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的需要。 目可行性 合我国 “ 十二五 ” 环境规划的方向和政策的导向 “ 十一五 ” 期间,我国已完成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发现 70%的污染物排放来自于农村与农业,明确将农业污染面源污染列入优先主题和主要方向。 2009 年国办发( 11 号)关于实行 “ 以奖促治 ” 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的实施方案指出, 到 2010 年,集中整治一批环境问 题最为突出、当地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村庄,使危害群众健 14 康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环保意识得到增强。到 2015 年,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村镇基本得到治理,环境监管能力明显加强,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双峰县 抓住这个契机,根据 形势要求,积极提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符合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和当地社会积极发展的要求。 峰县人民政府各部门领导的极度关注 双峰县人民政府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 县人大环委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县环保局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察。各乡镇、经济开发区也都确定一名党政成员牵头,抽调专门力量负责此项工作。在对全县养殖户全面摸底的基础上,结合水域功能区划,县政府于 2006 年和 2007 年先后制定双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统筹规划,划定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养区,实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和分布到位。县政府于 2008 年和 2009 年分别设立 60 万和 100 万元专项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 2010 年止,全县关闭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8 家,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达 312 家。 目区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 双峰县 是 我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大县。据统计, 2009 年底,全县粮食产量 54 万吨,年出栏生猪 175 万头,其中年出栏 500 头以上的有 532 家,年出栏 1000 头以上的有 40 家,年出栏 2000 头以上的有 20 家,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 10 家。生猪养殖业给县经济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和县城饮用水安全,造成几百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废弃。为此,县委县政府于 2006 年开始 15 进行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截止到目前,全县共投入 专项治理资金1440 万元,建立污水沼气净化池 化塘 立污水处理站 1 座,在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开展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建设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2007 年以来,双峰县以 “ 清洁水源 ” 、 “ 清洁田园 ” 和 “ 清洁家园 ” 工程为抓手,以 “ 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 ” 为主题,以 “ 六清六建 ” 为主要措施,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 ( 1)成立了有力的组织机构。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006 年成 立了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邓志洪任组长,副县长邹学耀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人大环委及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县环保局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察。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列入了各乡镇、经济开发区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县人大、县政协多次组织调研,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县委书记刘事青同志、县长吴德华同志曾多次深入农村检查、视察,要求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进度。 ( 2)开展农村河道疏浚。 双峰县 2009 年重点开展了 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疏浚 整治 , 据统计,在河道疏浚方面,全 县 累计完成疏浚河道 18 条、 108 公里、土方 211 万方。在村庄河塘疏浚整治方面,完成全 县 163 个村河道整治任务,共集中整治水塘 266 口 ,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整治效果,积累了大量整治工作的经验 。 16 ( 3)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建设。 2007 年底,全县共治理规模化养殖场 43 家,建成沼气净化池 3290水处理厂 1 座,目前已基本全部建成。另外,全县积极组织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 “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全县累计建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约 1000 户,依托沼气形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10 万亩, 年出栏生猪 30 万头以上,建设区农民年收入增加 100 多万元。 ( 4)开展 农村改厕工作。 县政府将农村改厕与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中心村建设、健康教育、创建卫生城市(镇、村)等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开展农村项目改厕工作。县政府办于 2008 年印发了双峰县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改厕实施方案,明确了县级财政改厕资金补助标准。截止到 2009 年,全县新增无害化户厕 2105 座。 ( 5)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完成了全县部分乡镇和行政村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加大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开展了村庄整治活动,制定下发了双峰县村庄 整治规划,开展生态村的建设,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印刷 3000 册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到基层供农民选用,提高人居环境建设水平,改善村容村貌。 有力的技术支撑 项目的主要技术依托单位国家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是环境保护部的直属科研院所,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科学研究方向。开展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农用化学品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部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开展有机食品认证 、 证、环境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生态规划以及环境咨询等方面 17 的工作,并在相关领域与国际组织、外国科研机构和基金会开展广泛的合作。现有科技人员两百余人,其中高级职称 57 人,中级职称 78人,享受政府特贴 14 人;工程院院士 3 人;特聘研究员(院士和外籍专家) 8 人。 1978 年建所以来共完成大、中型项目 900 余项,获国家、部省级奖 40 项,出版专著 40 余部,发表论文 800 余篇。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 已有 30 余年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污染治理 工程 经验,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六 五 ”重点攻关、国家 “九五 ”重点攻关、国家 “十五 ”重点攻关、国家支撑计划、国家 863 计 、 973 计划 等重要环境治理研究及工程项目。 近三年公开发表研究论文 509 篇,其中 录的论文 43 篇,有 4 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综上所述,在双峰县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工程项目将丰富双峰县新农村建设内容,符合国家政策和 “ 十二五 ” 规划内容,是湘江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保护饮用水 水源地、确保饮水安全 ,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保障居民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8 第三章 项 目区域基本情况 然地理概括 理位置 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隶属于 娄底市 ,处于东经 1115143一112317,北纬 271231151之间。东邻湘潭、衡山,南接衡阳,西毗邵东、 涟源 ,北界 娄底、湘乡。东西长 61 公里,南北宽 面积 1713 平方公里。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 1%。总人口 93万,辖 16 个乡镇和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属长株潭一小时经济圈内。双峰县地处长(长沙)邵(邵阳)通衢要埠,东倚长株潭 “ 金三角 ” ,南临横郴 “ 弹性 ” 地带,西承邵阳,北与娄底呼应。 320 国道、娄横省道纵横交汇于市区,并与各省、县干道及本镇镇村公路相通,潭邵高速公路相距县城 12 公里,有鹅公坪至永丰镇联络线互通,形成以城镇为中心、四面贯通、八方辐射的交通网络。 候气象 双峰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天气,四季分明 ,春季冷潮频繁,气温变化剧烈;夏季暑热期长,伏旱明显;前秋干旱频繁,后秋天气多变;冬季严冷期短,阴晴少雨天多。全县年均匀气温 ,年降水量1200 至 1350 毫米,年日照 1500 至 1600 小时,无霜期 260 至 300 天。全县多年 年均 降水量 立方米,地表径流 立方米。多年年均 容水量 立方米,地下水储量 立方米。 形地貌 19 双峰县境域地貌形态呈四周山丘崛起、中部岗平相间的立体轮廓,地貌类型呈山地连片、岗丘交错、平地绵展的组合。 ( 1) 四周山丘环绕,中部岗盆宽广 。县境东部、东南及东北群山连绵起伏,西部有猪婆山及山斗的台升地带,北部丘岗起伏。全县最高是东部紫云山的仙女殿,最低点是东北涟、测水汇合处的江口河谷,高差 。 ( 2) 海拔较低,地势平缓。境内海拔 300 坡度 30 度以下的占 其中 20 度以下的占 68%。地势基本平缓。 山丘岗平俱全,组合较为均衡。本县地貌成因有堆积、侵蚀溶蚀和侵蚀 3 个类型,按形态分有: 平原:面积 方公里,占 主要分布在中部、北部、西南部丘岗之间。 岗地:面积 方公里,占 属侵蚀溶蚀地貌,由泥灰岩、泥质灰岩,花岗岩、页岩组成,主要分布在西北,南部边缘及东南群山之间。 丘陵:面积 方公里,占 属侵蚀溶蚀地貌,由沙岩、灰岩、变质岩、花岗岩、页岩组 成,主要分布在西北、南部边缘及东南群山之间。 山地:面积 方公里,占 主要分布于东南、东北部,由东南向东北延伸,组成该县东部的群山地带。 系分布 双峰县位于湘资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处,是湘江二、三级支流上游。境内分两大水系,以九峰山、牛立寨、紫云山、白石峰为分水岭,将流经双 峰县的涟水、测水、 湄 水分为东西两大水系。全境共有 20 长 度大于 5 公里的河流 49 条,总长 里。其中涟水水系 42 条,流域面积 1503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湄 水水系 7 条,流域面积 203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县内主要河流测水,为涟水的一级支流,从青树坪镇旺村进境,流经侧石桥、湄水桥、永丰、湾头、街埠头,于江口汇进涟水,全长 105 公里,境内流程 域面积 方公里,均匀坡降 ,多年均匀流量2819 立方米 /秒。 然资源 双峰县生物资源比较丰富 。常见的农作物及茶果资源有 34 科 84属 1700 多个品种;养殖业动物资源有家畜家禽两大类 100 多种:水产养殖资源有 60 多种;全县森林资源有 128 科 820 余种,乡土树种 43 科14 种,尚存古老、稀有、珍贵树种 20 余种。 境内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分布广。已查明的有 27 个矿种, 99 个矿点,其中金属矿有黄金、铅锌、钨钼、锑钼、铁、矾、铜等;非金属矿有煤、石膏、黄铁、大理石、花岗岩、陶瓷土、耐火粘土、碳、磷、钾、重晶石、硅石等。位于全省前 10 位的矿产有:石膏、大理石、黄铁矿等。 会经济概括 双峰县是全国闻名的粮食 生产和生猪养殖大县,为全县的支撑产业, 2007 年其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 近些年来,全县第一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双峰县委、县政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 “ 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开放活县 ” 。 统计资料显示, 2008 年全县 成 元,比 2007 年增长 11%, 21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元,比 2007 年增 加 29%。双峰县文化底蕴深厚,为湖湘文化发祥地之一,素为 “人文荟萃之区 ”、 “中国农村文化艺术之乡 ”和 “湖南省农民书画之乡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神秘的乡间侯府、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潇湘八景之一 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娄底市目前唯一的 旅游景区 业生产情况 县委、县政府立足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确保主导产业,全县现已形成辣酱、药材、优质米、楠竹、生猪、花卉、油茶、红薯、农机等九大主导产业。 2006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 63 万吨,油料产量 11485吨,棉花产量 588 吨,茶叶产量 4041 吨,出栏肉猪 185 万头,出笼家禽 304 万羽。目前,全县农、林、牧、 县农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养殖业 增加值逐渐明显,经济效益逐步提高,据统计, 2006,全县 畜禽养殖 业 年均 增加值为 9000 余 万元, 年均增长近 6%。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和快速平稳的发展对双峰县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 第四章 项目区 环境污染现状与评价 目区 环境污染 来源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表明,双峰县农村环境污染源之一是畜禽养殖业产生的大量污水和粪便;之二是 生活污水直排和垃圾得不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 。由此引发日益频繁的环境污染纠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峰县新农村建设和 经济可持续发展。 禽养殖污染 ( 1) 项目 畜禽养殖业 统计 双峰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主要包括走马街镇、蛇形山镇、甘棠镇、青树坪镇、印塘乡和永丰镇的 6 个 乡 镇和 1 个经济开发区,计 9 个村,详情见表 4通过逐户调查得出,整治区内现有 30079 家, 100规模的养殖场 97 家, 100 头以下的养殖散户 461 家。 表 4片整治示范区内现有养殖业规模 序号 村庄名称 养殖规模(存栏头数)及户数 100 10000 曹路村 115 16 5 2 曹林村 76 17 6 3 卫星村 75 14 5 5 月龙村 85 14 5 4 谢泥塘村 30 8 2 6 思诚村 10 7 1 7 石湾村 25 12 3 8 梅山坪村 20 10 1 9 檀山村 25 11 2 总数 461 109 30 23 ( 2)畜禽养殖污染 物排放情况 目前各界人士逐渐认识到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据研究表明,畜禽养殖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粪、尿、 、 通过畜禽 养殖的排泄系数估算 得 来。畜禽的排泄系数是指单个动物每年排泄粪便的数量,它与动物的种类、品种、生产期、饲料、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表 4 表 4种畜禽的排泄系数 ( a 排污系数 粪 尿 P 、鸭、鹅 据上述排放系数,可以估算 2009年双峰县项目区畜禽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量。结果如表 4 实地调研显示, 双峰县畜禽养殖主要污染源为生猪养殖粪 尿 及冲洗污水。粪便的随意堆放以及冲洗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地表水体严重富营养化 、地下饮水井水质恶化,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村民身心健康 。 畜禽养殖污染物的直接排放 导致大量水塘不能养鱼,污水最终排放到涟水河、湄水河等重要河流中,尤其位于自来水取水口上游的畜禽养殖粪尿排放,其中位于双峰县城自来水取水口上游的 年出栏 1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户有 665家,导致城市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受到极大威胁。 污染现状见附件图文资料。 24 表 4片整治示范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序号 村庄名称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吨 /年) 粪便 尿 P 曹路村 4 曹林村 6633 32 卫星村 谢泥塘村 月龙村 思诚村 石湾村 梅山坪村 檀山村 计 410 生活垃圾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主要是厨馀、清扫物和 生活消费等 废弃物,其中以易降解的果菜屑、破布树枝等有机物 和消费品产生的 塑料为多,难降解的废玻璃、陶瓷、砖瓦、砂石、废橡胶、金属 等 较少。 实地调研显示 ,双峰县农村生活垃圾基本组成约为:易腐有机物占 75%、无机物占 18%、有机废品占 6%、废电池 、 农药瓶 等有害废物占 1%。 据 实地抽样调研统计 ,双峰县连片综合整治的 9 个村落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见表 4于双峰县农村人口居住分散,而且多数村庄没有制定的堆放垃圾场所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填埋及处理系统,加上农村部分村民环保意识不强,许多难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如旧衣物、一次性塑料用品、废电池、灯管、灯泡、清扫房屋及院子垃圾等随意倒在田头、路旁、山脚和溪流边(见图 4 导致 双峰县的农村池塘混浊,溪水不再清澈,空气不再清新,土壤不再健康。 25 表 4片整治示范区生活垃圾产生量 序号 村庄 名称 村庄 所在乡镇 面积(亩) 户数 人口 人均收入 (元) 产生量 (吨 /天) 1 曹路村 甘棠镇 3900 396 1669 4400 曹林村 甘棠镇 2600 420 1406 3650 卫星村 青树坪镇 4500 320 1350 3800 谢泥塘村 经开区 3420 158 778 4850 月龙村 永丰镇 3400 342 1165 4415 思诚村 印塘乡 1578 140 615 3826 石湾村 蛇形山镇 6750 167 678 5800 梅山坪村 走马街镇 1550 212 824 4190 檀山村 永丰镇 3200 286 976 4989 计 30898 2441 9461 39920 12 图 4村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摄于 2010年 6月 20日) 活 污水 污染 经过现场调研发现,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污水、洗衣污水和洗澡污水等,粪便及其冲洗水大多经旱厕处理用作农用肥料。农 26 村生活污水水质 比较稳定,主要含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还含有氮、磷等无机盐类,一般不含有毒物质,污水中常含有合成洗涤剂以及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水量则因地区性差异而不同。 根据要求,双峰县环境保护监测站于 2010 年 6 月 15 日选取永丰镇月龙村作为调查村,该村紧靠永丰镇, 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城镇居民相似,居住比较密集,具有典型的新农村特征,排放的污水 大部分 为厨房污水和洗衣废水。污水联排后汇入到附近的枯水沟,对当地的环境已构成很大的危害。 试验监测结果表明, 永丰镇月龙村 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具有如下特征: ( 1)农村生活污水水量具有不均匀间歇排放的特点,瞬时变化较大, 农户用水时段主要集中在 6 0000,中午 10 3000,下午 5 3000。第一时段主要是洗漱用水、厨房用水和洗衣用水等,耗水量在三个时段中最大;第二时段主要是厨房用水。耗水量最小;第三时段主要是厨房用水和洗浴用水,耗水量居中; ( 2)从调查数据看,农村每人每天的污水量因地区性差异而不同,但大致范围在 70之间; ( 3)农村生活污水属于低浓度污水类型,其中 围 100, 围 50, 围在 5, 围 ; ( 4) 明 析认为主要是由于洗衣废水引起的; 27 ( 5)污水中 般污水量比较小时, ( 6)农村生活污水 ,不存在酸碱污染。 按照每人每天产生 100目区所产生的废水量如表 4 表 4连片整治示范区生活污水概况表 序号 村庄名 所在乡镇 户数 人口 排放量( t/d) 分布情况 1 曹路村 甘棠镇 396 1669 分散 2 曹林村 甘棠镇 420 1406 分散 3 卫星村 青树坪镇 320 1350 分散 4 谢泥塘村 经开区 158 778 分散 5 月龙村 永丰镇 342 1165 集中 6 思诚村 印塘乡 140 615 分散 7 石湾村 蛇形山镇 167 678 分集中 8 梅山坪村 走马街镇 212 824 分散 9 檀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