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国培心得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_第1页
中学教师国培心得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_第2页
中学教师国培心得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_第3页
中学教师国培心得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_第4页
中学教师国培心得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教师国培心得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心得体会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中学 张家海今年暑期,有幸再次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科带头人培训。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国培”级别培训学习了!她成为了我的教学生涯一段美好的记忆。第一次参加国培是 XX 年 11 月,学习地点在我们自己学校,那是一次网络研修,学习时间是三个月。学员们一边上班,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学习。虽然有同事告诉我弄学分的“技巧” ,但我总觉得主管部门搭建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机会难得,总还是应当学点儿东西吧!因此,别人是成天挂着研修网页,定时刷新记录,而我坚持白天上课办公,晚上回家才打开研修平台,一个讲座,一个讲座地逐篇聆听,完成每一个模块的作业,撰写专家命题论文。那一次,我的学习表现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荣幸地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学员。第二次参加国培是在 XX 年 3 月,学习地点在省城的武昌文华中学。那是一次“跟岗学习” ,学习时间一个月。回眸那段日子,在文华中学的校园里,每天都有发现,每天都有快乐,每天都有收获。好像要把文华中学的全部都装进脑海。 跟班管班,让我领悟了教育艺术性,广学名校育人模式;听课学课,让我提高了教学基本功,博学名师教学风格。不论是听报告,听课、评课,还是参与课题研究,每一个活动。思维不断受到冲击,创新思想不断产生。30 多个日子里,我不断地回味着,感动着,思考着,成长着。我的课例研究报告回归课堂本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被收录汇编成集出版,我撰写的教育随感当校纪班规不再发生作用时 、难忘的一束康乃馨分别在湖北教育 、 大家教育发表。今年 7 月中下旬参加的这次学习,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工程”的子项目,地点是湖北省最高学府武汉大学,我参加的学习项目是生物学科带头人培训。或许是前两次的经历让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或许是真正感觉千里迢迢“求学”的不易,还有可能是因为参训学员一个县一个学科仅一人,机会难得吧。学习期间我反复告诫自己,要认真学习,不枉此行!虽说这次学习时间只有 8 天,比前两次都要短暂,但自我感觉这是收获最大的一次。当然,包括我又被评为优秀学员了。我真正感觉到主管部门对培训活动的认真,全程培训学习让我感觉充实而快乐。首先,在教学组织上,8 天的课程一门接一门,排的满满的。每一天里,在省教育厅安排的两名班主任、一个班委会的共同“监督”下,一天 6 小时学习时间充分保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温馨提示,让我们这些来时带有一点点惰性的学员顿时消除了“暑期综合症” ,相互邀约着,呼唤着,早起晚归,累着并快乐着。其次,在任课教师安排上,这次省教育厅安排的讲课教师都是从事初中学科教学研究的教研员以及仍然战斗在教学一线亲自“操刀”的教学能手。由他们来讲课,师生之间有共同话题,彼此都感到亲切。同时, “理论”和“实践”相遇,一定会有新“产品”问世。在授课形式上,一改以往的“千人班” 、“百人班”讲座式,采取了一个班 50 人不到的“小班化教学”模式,让一个个带着“问题” 、满脑子充满“困惑”的学员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教学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有了更多因为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和共鸣点。我回想起小时候上学路径的小河,我感觉“国培”就是小河中的一块块“搭石” ,她让我迈过了一道道没能迈过的坎儿,把我引渡到河的彼岸。就拿制定教学目标来说吧,这本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 说来不好意思,在以前的教案里,我的教学目标都是照抄教师用书上的目标语,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写给“检查者”看的。对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三维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真正的琢磨过那些行为动词,感觉都是一样的层次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没有自己的思想,对学习者分析就更少,只关注自己怎么教,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因为没有参加正规培训,一直是懵懵懂懂,一头雾水。 在这次培训课堂,有幸得到孝感市教科院余章浩老师和武汉市教科院的胡学军老师两位专家的点拨。两位老师“以课说课” ,将同一课时的几个不同设计的教学目标让学员们分析比较,让我茅塞顿开。从那时起,我开始对课标中的那些诸如“说出”与“说明” , “列出” 、 “写出” “得出”的不同意义有了真感觉!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三维教学目标的各水平要求的层次区别,明确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真正弄清楚什么是“课程目标”,什么是“教学目标” 。关于课堂教学的诊断评价、多样化教学策略、实验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和困惑,在各位授课老师的引导下,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特别是武汉一中吕信芬老师和武汉警予中学的李量老师,她们两位“小老师”算是把我从“探究式教学”的误区里拽了出来!看了她们的课堂,听了她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我不再因为“没有动手实验才能实施探究式教学” 而“拧结”了,我相信,在我以后的教学设计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在我之后的课堂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探究式教学”精彩。国培的经历是难忘的。她虽然没有带给我系统的专业知识,但她带给的是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国培的情结是永存的,她让我学会了在教学中反思,她让我的教师专业在不断反思中成长。国培,让我从一名教书匠向着教师蜕变。心得体会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中学 张家海今年暑期,有幸再次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科带头人培训。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国培”级别培训学习了!她成为了我的教学生涯一段美好的记忆。第一次参加国培是 XX 年 11 月,学习地点在我们自己学校,那是一次网络研修,学习时间是三个月。学员们一边上班,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学习。虽然有同事告诉我弄学分的“技巧” ,但我总觉得主管部门搭建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机会难得,总还是应当学点儿东西吧!因此,别人是成天挂着研修网页,定时刷新记录,而我坚持白天上课办公,晚上回家才打开研修平台,一个讲座,一个讲座地逐篇聆听,完成每一个模块的作业,撰写专家命题论文。那一次,我的学习表现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荣幸地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学员。第二次参加国培是在 XX 年 3 月,学习地点在省城的武昌文华中学。那是一次“跟岗学习” ,学习时间一个月。回眸那段日子,在文华中学的校园里,每天都有发现,每天都有快乐,每天都有收获。好像要把文华中学的全部都装进脑海。 跟班管班,让我领悟了教育艺术性,广学名校育人模式;听课学课,让我提高了教学基本功,博学名师教学风格。不论是听报告,听课、评课,还是参与课题研究,每一个活动。思维不断受到冲击,创新思想不断产生。30 多个日子里,我不断地回味着,感动着,思考着,成长着。我的课例研究报告回归课堂本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被收录汇编成集出版,我撰写的教育随感当校纪班规不再发生作用时 、难忘的一束康乃馨分别在湖北教育 、 大家教育发表。今年 7 月中下旬参加的这次学习,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工程”的子项目,地点是湖北省最高学府武汉大学,我参加的学习项目是生物学科带头人培训。或许是前两次的经历让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或许是真正感觉千里迢迢“求学”的不易,还有可能是因为参训学员一个县一个学科仅一人,机会难得吧。学习期间我反复告诫自己,要认真学习,不枉此行!虽说这次学习时间只有 8 天,比前两次都要短暂,但自我感觉这是收获最大的一次。当然,包括我又被评为优秀学员了。我真正感觉到主管部门对培训活动的认真,全程培训学习让我感觉充实而快乐。首先,在教学组织上,8 天的课程一门接一门,排的满满的。每一天里,在省教育厅安排的两名班主任、一个班委会的共同“监督”下,一天 6 小时学习时间充分保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温馨提示,让我们这些来时带有一点点惰性的学员顿时消除了“暑期综合症” ,相互邀约着,呼唤着,早起晚归,累着并快乐着。其次,在任课教师安排上,这次省教育厅安排的讲课教师都是从事初中学科教学研究的教研员以及仍然战斗在教学一线亲自“操刀”的教学能手。由他们来讲课,师生之间有共同话题,彼此都感到亲切。同时, “理论”和“实践”相遇,一定会有新“产品”问世。在授课形式上,一改以往的“千人班” 、“百人班”讲座式,采取了一个班 50 人不到的“小班化教学”模式,让一个个带着“问题” 、满脑子充满“困惑”的学员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教学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有了更多因为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和共鸣点。我回想起小时候上学路径的小河,我感觉“国培”就是小河中的一块块“搭石” ,她让我迈过了一道道没能迈过的坎儿,把我引渡到河的彼岸。就拿制定教学目标来说吧,这本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 说来不好意思,在以前的教案里,我的教学目标都是照抄教师用书上的目标语,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写给“检查者”看的。对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三维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真正的琢磨过那些行为动词,感觉都是一样的层次标准。制定的教学目标没有自己的思想,对学习者分析就更少,只关注自己怎么教,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因为没有参加正规培训,一直是懵懵懂懂,一头雾水。 在这次培训课堂,有幸得到孝感市教科院余章浩老师和武汉市教科院的胡学军老师两位专家的点拨。两位老师“以课说课” ,将同一课时的几个不同设计的教学目标让学员们分析比较,让我茅塞顿开。从那时起,我开始对课标中的那些诸如“说出”与“说明” , “列出” 、 “写出” “得出”的不同意义有了真感觉!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三维教学目标的各水平要求的层次区别,明确了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真正弄清楚什么是“课程目标”,什么是“教学目标” 。关于课堂教学的诊断评价、多样化教学策略、实验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和困惑,在各位授课老师的引导下,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特别是武汉一中吕信芬老师和武汉警予中学的李量老师,她们两位“小老师”算是把我从“探究式教学”的误区里拽了出来!看了她们的课堂,听了她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我不再因为“没有动手实验才能实施探究式教学” 而“拧结”了,我相信,在我以后的教学设计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在我之后的课堂里一定会有更多的深受学生喜爱的“探究式教学”精彩。国培的经历是难忘的。她虽然没有带给我系统的专业知识,但她带给的是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国培的情结是永存的,她让我学会了在教学中反思,她让我的教师专业在不断反思中成长。国培,让我从一名教书匠向着教师蜕变。心得体会 国培,让我从“教书匠”向教师蜕变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中学 张家海今年暑期,有幸再次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学科带头人培训。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国培”级别培训学习了!她成为了我的教学生涯一段美好的记忆。第一次参加国培是 XX 年 11 月,学习地点在我们自己学校,那是一次网络研修,学习时间是三个月。学员们一边上班,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在网上学习。虽然有同事告诉我弄学分的“技巧” ,但我总觉得主管部门搭建了这么好的学习平台,机会难得,总还是应当学点儿东西吧!因此,别人是成天挂着研修网页,定时刷新记录,而我坚持白天上课办公,晚上回家才打开研修平台,一个讲座,一个讲座地逐篇聆听,完成每一个模块的作业,撰写专家命题论文。那一次,我的学习表现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荣幸地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学员。第二次参加国培是在 XX 年 3 月,学习地点在省城的武昌文华中学。那是一次“跟岗学习” ,学习时间一个月。回眸那段日子,在文华中学的校园里,每天都有发现,每天都有快乐,每天都有收获。好像要把文华中学的全部都装进脑海。 跟班管班,让我领悟了教育艺术性,广学名校育人模式;听课学课,让我提高了教学基本功,博学名师教学风格。不论是听报告,听课、评课,还是参与课题研究,每一个活动。思维不断受到冲击,创新思想不断产生。30 多个日子里,我不断地回味着,感动着,思考着,成长着。我的课例研究报告回归课堂本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被收录汇编成集出版,我撰写的教育随感当校纪班规不再发生作用时 、难忘的一束康乃馨分别在湖北教育 、 大家教育发表。今年 7 月中下旬参加的这次学习,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提高工程”的子项目,地点是湖北省最高学府武汉大学,我参加的学习项目是生物学科带头人培训。或许是前两次的经历让我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或许是真正感觉千里迢迢“求学”的不易,还有可能是因为参训学员一个县一个学科仅一人,机会难得吧。学习期间我反复告诫自己,要认真学习,不枉此行!虽说这次学习时间只有 8 天,比前两次都要短暂,但自我感觉这是收获最大的一次。当然,包括我又被评为优秀学员了。我真正感觉到主管部门对培训活动的认真,全程培训学习让我感觉充实而快乐。首先,在教学组织上,8 天的课程一门接一门,排的满满的。每一天里,在省教育厅安排的两名班主任、一个班委会的共同“监督”下,一天 6 小时学习时间充分保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温馨提示,让我们这些来时带有一点点惰性的学员顿时消除了“暑期综合症” ,相互邀约着,呼唤着,早起晚归,累着并快乐着。其次,在任课教师安排上,这次省教育厅安排的讲课教师都是从事初中学科教学研究的教研员以及仍然战斗在教学一线亲自“操刀”的教学能手。由他们来讲课,师生之间有共同话题,彼此都感到亲切。同时, “理论”和“实践”相遇,一定会有新“产品”问世。在授课形式上,一改以往的“千人班” 、“百人班”讲座式,采取了一个班 50 人不到的“小班化教学”模式,让一个个带着“问题” 、满脑子充满“困惑”的学员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教学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有了更多因为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和共鸣点。我回想起小时候上学路径的小河,我感觉“国培”就是小河中的一块块“搭石” ,她让我迈过了一道道没能迈过的坎儿,把我引渡到河的彼岸。就拿制定教学目标来说吧,这本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 说来不好意思,在以前的教案里,我的教学目标都是照抄教师用书上的目标语,都是为了完成任务写给“检查者”看的。对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三维目标没有准确的定位,没有真正的琢磨过那些行为动词,感觉都是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