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学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学教案第 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1、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2、 了解它给隋唐朝社会带来的影响。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4、 认识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师:同学们,我们在选拔班委和三好学生时要求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必须成绩优良、有真才实学。良好成绩的取得与一次次的考试是分不开的。提到考试,我们每位同学都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的选拔方式。那么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一)科举制的诞生1 科举制是古代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那么它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什么样的制度叫科举制?2 科举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隋朝)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 (存在弊端)3 隋朝为什么要创立科举制?4 通过对科举制的分析,比较科举考试和原来的选官制度,看看有什么进步和影响?思考一下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那些人?(二)科举制的完善1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为重要?2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3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作了哪些贡献?4 问题探究:“明经”考试 “进士”考试5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唐玄宗处理拽白者”的故事,思考回答:这件事说明科举制度讲究什么原则?(三)科举制的影响1 科举制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2 科举制的废除二、 合作探究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看看有哪些异同点?三、 课堂小结皇帝名称在科举制方面的贡献四、 巩固练习1(a)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首创者是()A 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 武则天2(a)隋朝时,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张三时来运转主要得益于()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3(a)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目是()A 进士 B 明经 C 武举 D 秀才4(a)高考制度已经恢复了很多年,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5(a)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能参与治国B 对中国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 促进了文学艺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6(a)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第一名的人称为()A 状元 B 榜眼 C 探花 D 举人7(a)唐朝时,我国诗人辈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写诗成为时尚 C 举办国学 D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8(a)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 ”这句话说明了()A 科举考试只有进士科最为完善 B 进士科在科举中的地位C 进士科还要选拔最美的人 D 地位最高的人都是进士9(a)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A 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 B 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C 参加科举考试返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 D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10 (a)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材料二 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个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学教案第 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1、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2、 了解它给隋唐朝社会带来的影响。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4、 认识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师:同学们,我们在选拔班委和三好学生时要求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必须成绩优良、有真才实学。良好成绩的取得与一次次的考试是分不开的。提到考试,我们每位同学都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的选拔方式。那么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一)科举制的诞生1 科举制是古代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那么它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什么样的制度叫科举制?2 科举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隋朝)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 (存在弊端)3 隋朝为什么要创立科举制?4 通过对科举制的分析,比较科举考试和原来的选官制度,看看有什么进步和影响?思考一下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那些人?(二)科举制的完善1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为重要?2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3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作了哪些贡献?4 问题探究:“明经”考试 “进士”考试5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唐玄宗处理拽白者”的故事,思考回答:这件事说明科举制度讲究什么原则?(三)科举制的影响1 科举制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2 科举制的废除二、 合作探究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看看有哪些异同点?三、 课堂小结皇帝名称在科举制方面的贡献四、 巩固练习1(a)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首创者是()A 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 武则天2(a)隋朝时,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张三时来运转主要得益于()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3(a)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目是()A 进士 B 明经 C 武举 D 秀才4(a)高考制度已经恢复了很多年,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5(a)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能参与治国B 对中国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 促进了文学艺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6(a)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第一名的人称为()A 状元 B 榜眼 C 探花 D 举人7(a)唐朝时,我国诗人辈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写诗成为时尚 C 举办国学 D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8(a)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 ”这句话说明了()A 科举考试只有进士科最为完善 B 进士科在科举中的地位C 进士科还要选拔最美的人 D 地位最高的人都是进士9(a)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A 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 B 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C 参加科举考试返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 D读书人在科举考试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10 (a)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材料二 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个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科举制的创立学教案第 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1、 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2、 了解它给隋唐朝社会带来的影响。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4、 认识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师:同学们,我们在选拔班委和三好学生时要求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必须成绩优良、有真才实学。良好成绩的取得与一次次的考试是分不开的。提到考试,我们每位同学都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的选拔方式。那么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一)科举制的诞生1 科举制是古代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那么它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什么样的制度叫科举制?2 科举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隋朝)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 (存在弊端)3 隋朝为什么要创立科举制?4 通过对科举制的分析,比较科举考试和原来的选官制度,看看有什么进步和影响?思考一下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那些人?(二)科举制的完善1 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为重要?2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3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作了哪些贡献?4 问题探究:“明经”考试 “进士”考试5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唐玄宗处理拽白者”的故事,思考回答:这件事说明科举制度讲究什么原则?(三)科举制的影响1 科举制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2 科举制的废除二、 合作探究古今考试制度比较,看看有哪些异同点?三、 课堂小结皇帝名称在科举制方面的贡献四、 巩固练习1(a)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首创者是()A 汉武帝 B隋文帝 C隋炀帝 D 武则天2(a)隋朝时,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张三时来运转主要得益于()A 分封制 B 科举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3(a)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目是()A 进士 B 明经 C 武举 D 秀才4(a)高考制度已经恢复了很多年,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八股取士5(a)下列关于隋唐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能参与治国B 对中国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D 促进了文学艺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6(a)科举考试中,进士科考第一名的人称为()A 状元 B 榜眼 C 探花 D 举人7(a)唐朝时,我国诗人辈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 社会经济的发展 B 写诗成为时尚 C 举办国学 D 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8(a)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 ”这句话说明了()A 科举考试只有进士科最为完善 B 进士科在科举中的地位C 进士科还要选拔最美的人 D 地位最高的人都是进士9(a)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A 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 B 读书人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水投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次面向社会招聘综合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2套
- 2025贵州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6户子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25名工作人员初审合格人员及笔试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福建福州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65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2套
- 2025福建省福州市润楼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福建漳州市东山县招聘专职船管员19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福建广电网络集团龙海分公司诚聘政企业务部客户经理2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福建厦门同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2套
- 2025甘肃平凉市惠民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2套
- 2025湖南湘潭韶山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本部及所属子公司部分岗位公开招聘10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2套
- 2025浙江金华义乌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0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试卷2套
- 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2025届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渣土运输承包合同
-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四、五、六年级)-单词表(附注音标)
- 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课件 第3、4章 网络传播形式的流变、网络传播的多重策略
- 2024年阳泉融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计算机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红色金融史教学课件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说明书
- 斑点叉尾鮰鱼种培育技术
- 南方科技大学自述信800字范文六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