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2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探究创新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 (齐背桃花源记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2 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 ,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 王制 月令 礼运 学记 乐记中庸 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 ,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二、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男有分()2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 ,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亲:亲人。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子:孩子,儿女;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三、整体感知1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 ”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 ,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 “天下为公” ,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 ,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 , “贤”指品德高尚, “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德才兼备” 。“讲信修睦” ,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 ,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 ,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2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四、合作探究:1.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2. 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 ,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 ,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粘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4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黄帝、颛臾、帝齿、尧、舜)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 ,又高于“五帝之世” 。5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由此推知鳏寡孤独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6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四、课堂小结1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元 3000 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五、拓展练习1按要求仿写下列句子。仿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子。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仿句:不增删、不更改下面一句话的任何一个字,写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改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怪哉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 ”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当消。 ”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选自太平广记昆虫一)注释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拘系:拘押,关押庶:庶民,百姓按:察看信:的确,确实1解释加点词语。观者莫识( )还对曰( )咸仰首叹曰( )信如其言( )何以去虫( )以酒灌( )2翻译句子。此地必秦之狱处。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4、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参考答案:1识辨回答都确实除去用 2这儿肯定是秦朝的牢狱所在的地方。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这虫子就化掉了。 3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4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 课文补遗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铺平了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 “四海之内皆兄弟” ,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 ,到荀子的上下协调、 “群居和一” “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 “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 , “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出现了财产私有, “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 ,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2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探究创新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 (齐背桃花源记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2 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 ,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 王制 月令 礼运 学记 乐记中庸 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 ,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二、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男有分()2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 ,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亲:亲人。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子:孩子,儿女;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三、整体感知1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 ”这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 ,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 “天下为公” ,这是说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 ,这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 , “贤”指品德高尚, “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来说,叫做“德才兼备” 。“讲信修睦” ,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要讲求诚信以消除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使社会保持和平安定。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 ”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说的是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 ,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有归” ,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样才能丰衣足食。以上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的。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这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这主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因为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文章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就是拿现实社会跟这个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黑暗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等,在“大同”社会里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个结论非常鼓舞人心。2如何理解大道、大同、大道之行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天下是公有的(天下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四、合作探究:1.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2. 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说的是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责任、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家。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又特别提到:“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体现了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 ,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 ,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才能丰衣足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这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粘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得”的念头。3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4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黄帝、颛臾、帝齿、尧、舜)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它源于“五帝之世” ,又高于“五帝之世” 。5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由此推知鳏寡孤独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6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四、课堂小结1 “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2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或者以“我在公元 3000 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五、拓展练习1按要求仿写下列句子。仿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写一个句子。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那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仿句:不增删、不更改下面一句话的任何一个字,写出意思不同的另一句话。原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护住了红花,自己却化作了污泥。改句:他像落地的枯叶一样,虽然自己化作了污泥,却护住了红花。怪哉汉武帝幸甘泉,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牙齿耳鼻尽具,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还对曰:“此虫名怪哉。昔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怨,咸仰首叹曰:“怪哉!怪哉盖感动上天,愤所生也,故名怪哉。此地必秦之狱处。 ”即按地图,信如其言。上又曰:“何以去虫?”朔曰:“尺。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当消。 ”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选自太平广记昆虫一)注释幸:临幸,古代皇帝到某地称为“幸”拘系:拘押,关押庶:庶民,百姓按:察看信:的确,确实1解释加点词语。观者莫识( )还对曰( )咸仰首叹曰( )信如其言( )何以去虫( )以酒灌( )2翻译句子。此地必秦之狱处。于是使人取虫置酒下,须臾糜散。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鲁迅小时候曾经问他的先生:“怪战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不予回答。你能根据本文作出回答吗?4、东方朔对“怪哉”的解说,是否含有更深的意味?参考答案:1识辨回答都确实除去用 2这儿肯定是秦朝的牢狱所在的地方。于是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这虫子就化掉了。 3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 4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 课文补遗谈谈儒家的政治理想对儒学来讲,理想人的培养和和谐家庭的建立毕竟只是为达到最终目的治国平天下铺平了道路,要使国泰民安、歌舞升平的景象出现,根本上还需要现实政治的努力。天下统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级有序;尊贤礼士,君仁臣义;君民同乐,轻敛薄赋:这既是儒学家们憧憬、瞻望的理想社会的格局,也是他们终身倡导,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现实政见和主张。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严格地说,只是一种管理社会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会,便是一个安定、和谐与统一的治平之世。从孔子的天下归仁、近悦远来、 “四海之内皆兄弟” ,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乐、百姓“亲睦” ,到荀子的上下协调、 “群居和一” “四海之内若一家”等等无不构画出一幅社会稳定和谐的美妙蓝图。先秦儒家这种从仁学的基点出发建构而成的美好社会的图景,到了秦汉之际,便自然地发展为“大同”理想。 “大同之世”显然是对原始社会的带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达了儒家对这种理想社会的向往,它抓住了“天下为公”这一公有制社会的本质特点,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时,从社会现实出发,又肯定“大道既隐” , “天下为公”已被“天下为家”所代替。出现了财产私有, “货力为己”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教度,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官爵、财产世世代代相沿袭,形成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关系,于是,便有必要“礼义以为纪” ,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区分尊卑上下贵贱的礼义制度,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儒家把这种需要用礼义制度、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社会,并认为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这实际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导的礼义之治的历史必然性,亦表达了儒家的较低一层次的社会理想。然而,不仅“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乌托邦,就是“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以仁义为法则来协调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学说的遭遇就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罚,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减轻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从而对发展经济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产生积极的影响,表现出较多的人民性和历史远见。但另一方面,这种善良的愿望和主张却不符合统治者急功近利的现实需要,扩大疆域,称霸诸侯,一统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为有力的,现实的手段。于是,我们便可以看到,儒家这种以仁学为基础的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其本身的内容和特点就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的历史命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抓住“天下为公”这个关键词理清课文的层次。2朗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探究创新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园区土地租赁合同范本(含配套设施)
- 公司法务外包市场-洞察及研究
- 单招生物专业试题及答案
- 地矿专业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 兵器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医学类专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 物业品质年终工作总结
- 消防安全消费培训课件
- 泳衣英语教学课件设计
- 信息部工作总结和计划
- 健康照护师测试题及答案【300题】附有答案
-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
- 液压软管接头24°锥密封端软管接头规范指引
- 2024挡烟垂壁包工合同协议书
- 2024年中医经典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二级简码口诀和二级简码表
- 广州版初中英语词汇表
- 肿瘤与冠心病 - 副本
- 共享农机管理平台综合解决方案
- 医疗客服述职报告
- 信息写作培训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