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支气管哮喘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1页
围术期支气管哮喘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2页
围术期支气管哮喘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3页
围术期支气管哮喘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4页
围术期支气管哮喘ppt精品医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术期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麻醉手术中有多种因素可诱发哮喘发作和支气 管痉挛,严重威胁着病人生命安全,且其发生率未见明显降低。因此,预防和处理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发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麻醉期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 气管内插管不当。如浅麻醉下插管或拔管激惹气管粘膜肌肉,气 管插入过深刺激隆突等均引起神经节后胆碱能纤维释放乙酰胆碱而诱发支气管痉挛,是主要 的诱因。 麻醉深度不够,不能有效抑制气管导管刺激或手术刺激引起的神经 体液反射 药物选择不当,如采用箭毒、吗啡或快速输注低分子右旋糖苷均可激惹肥大细 胞释放组胺; 分泌物等对气道的刺激 其它诱因,如硬膜外阻滞平面过广 (交感神经阻 滞,迷走神经功能相对兴奋 )、输血、体外循环开放主动脉后等均可诱发气道痉挛。 2 麻醉期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表现 听诊肺部哮鸣音,或呼吸音消失 (沉默肺或寂静肺 );气道阻力和 峰压升高;自身PEEP;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 PaO2下降而 ETCO2升高。痉挛缓解的表现 是:哮鸣音和湿罗音消失,气道压力 2.0 kPa,SpO2 96,呼吸动作平稳,心率、血 压在正常范围内。 麻醉期间哮喘发作应与导管扭折、贴壁分泌物堵塞、过敏反应、肺水肿、 误吸及肺栓塞等情况相鉴别。 3 麻醉前危险因素评估 3.1 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与术前病人体格状况有关。在 ASA 级、器质性心脏病、呼吸道感染、阻塞性肺疾病和呼吸道阻塞病史的病人中,支气管痉挛 的发生率增高。有哮喘病史的病人,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约为 10左右。 一份回 顾性报道指出:在 1979 1983年 5年期间,与 1990 1994年 5年期间,尽管 两个时期内 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和麻醉前哮喘发作间隔时间都已有很大的变 化,但围术期的哮喘发生率却仍然接近,分别为 6.7和 7.8 一项对 105例 气道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术中和术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病程 、哮喘严重程度、麻醉手术时间以及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无关;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在插管全麻为 8.9 ,高于不插管全麻 (0 )和区域麻醉 (2.2 );胸部和腹部手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为 39 .5,高于其它手术(10.4 );术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在静脉麻醉和区域麻醉均为 20左 右;术前预防性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对预防术中支气管痉挛发作有帮助。 一项 报告提示:术中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主要与气管插管有重要关系,与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术前 是否使用支气管扩张药,以及麻醉药物的选择无关 有报告指出:目前无症状 的哮喘患者,其术中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在近 2年中有哮喘发作 史者,术中哮喘发作的概率明显升高,且发作史越近,术中和术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越高 。对妊娠期哮喘产妇,如果区域麻醉的实施不恰当,或于流产或分娩期应用前 列腺素类药物时,诱发哮喘的概率明显升高。对嗜烟患者,麻醉诱导期出现喘鸣的发生率为 8;出现支气管痉挛的相对危险程度为不抽烟人群的 5.6倍。戒烟可使气道分泌物减少,并 能促进纤毛转运功能;短期戒烟 (48 72h)可能增加气道的反应性和分泌物,其真正的益处 可能是降低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组织氧供。 3.2 呼吸道感染可使迷走反射性支气管收缩增加。严重上呼吸道感染 所致的支气管反应性增加将持续 3 4周。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是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主要诱发 因素。近期曾使用气管收缩药或分泌物增加药,以及有过敏史、特异性皮炎史等患者,术中 支气管痉挛的发生率将增加。使用支气管扩张药后的 FEV1必须超过正常值的 15,才能被认 为是支气管扩张效果显著或气道梗阻解除;对于术前哮喘控制良好的患儿,其术后呼吸功能 的抑制程度并不比非哮喘患儿者高。 4 麻醉方法选择 哮喘史患者进行手术,宜尽量选用局麻或椎管内麻醉。有资料提示,目前无症状的哮喘 患者选用椎管内麻醉,术中呼吸系并发症并未见降低,但对于有症状的哮喘患者选用椎管内 麻醉是有益的。 文献报道,哮喘患者的肺部哮鸣音可在硬膜外腔注入 2利多卡 因 13ml后 20min内逐渐消失;维持剂量用 6ml h可在 155min后完全消失;停止输注利多卡因 后 55min哮鸣音又复出现。血浆利多卡因浓度为 2.53.9g ml时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痉挛, 提示经硬膜外腔吸收入血的利多卡因是有效的。 另一项报告提出,硬膜外腔 注入 2利多卡因虽可以有效调节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的活性,但对于乙酰甲胆碱和辣椒素 诱发气管平滑肌收缩后的气道峰压和气道顺应性并无明显的影响。高位硬膜外 可阻滞胸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呈相对兴奋,从而可诱发哮喘。 但有人对常规 治疗无效的哮喘持续状态患者,采用颈部硬膜外阻滞加机械通气治疗,获得成功脱机的报道 。推测其机理可能是:哮喘发作时患者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血浆儿茶酚胺浓度过高,使 病情趋于恶化,此时如果常规应用肾上腺素治疗,其 1 -肾上腺素能作用可加重哮喘发 作,而采用颈部硬膜外阻滞颈交感神经丛,对哮喘的治疗反见有利。 为维持气 道反应性降低,应尽量减少应用气管内插管,采用喉罩可比气管导管更利于降低气道反应性 。但是对于哮喘发作频繁或较难控制的患者,于施行头颈部、胸部及上腹部手术时,仍以选 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最为安全。 5 麻醉药物选择 5.1 吸入麻醉药 吸入麻醉药均有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被推荐用 于哮喘患者的全身麻醉,公认对于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哮喘持续状态,采用吸入麻醉药 (氟 烷、异氟醚、七氟醚 )往往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吸入麻醉药对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舒张强度 为:地氟醚氟烷异氟醚安氟醚七氟醚;但用于活体情况则有所不同。哮喘患者气管 插管后吸入 1.1 MAC七氟醚 10min后气道阻力降低的程度大于 1.1MAC的异氟醚和氟烷。七氟醚诱导插管可使轻到中度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力增加,但临床无明显不良后果;于 正常患儿则使气道阻力下降。随后两组患儿的气道阻力均轻度下降,气道顺应性无明显变化 。若吸入沙丁胺醇则可抑制七氟醚诱导插管时的气道阻力增高。 但是,哮喘患 者麻醉是否采用吸入麻醉药仍有不同的观点。资料报道,麻醉诱导采用吸入麻醉药的患者, 其术中哮喘发生率高于静脉麻醉。因此,尽管吸入麻醉药有舒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但用于 哮喘患者麻醉仍需谨慎。 卤代吸入麻醉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有 支气管扩张作用外,尚有降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降低肺泡上皮液体清除率、增强肺泡膜 通透性、抑制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加重肺急性炎症反应等负面影响 。 卤代吸入麻醉药的支气 管扩张作用依赖于上皮的完整性。支气管处于过度反应状态的患者 (如哮喘 ),其内皮可能已 受损,卤代吸入麻醉药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也可能不生效,而负面影响反而明显显露,因此应 予谨慎使用。 5.2 异丙酚 异丙酚具有保护气道(bronchoproectioin)的功效,抑制麻醉诱导插管期的支气管收缩,与其间接抑制迷走神经张力有关,如果采用大 于临床血药浓度时则有直接舒张作用。应用异丙酚 2.5mg kg施行诱导气管插管,其气道阻 力显著低于应用硫喷妥钠 5mg kg或依托咪酯0.4mg kg者 13。异丙酚诱导后支气 管哮鸣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巴比妥类药。 但是异丙酚对于哮喘患者的气道影响 尚有不同的观点,有报道可诱发哮喘。异丙酚对特异性过敏病人甚至正常人有 可能诱发组胺释放而导致支气管痉挛,这可能与大豆油及卵磷酪有关。过敏史患者应用异丙 酚的支气管痉挛发生率为 15 ,故应慎用。 5.3 氯胺酮 氯胺酮系 1965年用于临床, 1971年报道对气道平滑肌张 力产生影响, 30多年来对其影响气道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已不断深入,如今国内外已一致认可 氯胺酮对哮喘持续状态及支气管痉挛的治疗可产生重要作用。国外报道, 17名 哮喘持续状态、支气管炎、肺炎等诱发支气管痉挛的 5个月至 17岁 PICU呼吸衰竭患儿,在应 用氯胺酮之前均已接受 1 5天机械通气和内科治疗,气体交换和顺应性均未能改善,后经静 脉氯胺酮治疗,首剂静脉注射氯胺酮 2mg kg,继以氯胺酮 20 60g (kgmin)持续 输注后的第 1h、 8h、 24h, PaO2 FIO2及顺应性都分别明显增高, PCO2和气道峰 压得到改善,每例患儿平均使用氯胺酮 40h,全部均成功撤机及离开 PICU。其作用主要系其 兴奋交感神经和抑制迷走神经而间接松弛气管平滑肌的结果。是否能通过雾化吸入产生直接 舒张气管平滑肌的效应,今正在研究之中。 5.4 其它药物 安定、咪唑安定、氟哌利多、异丙嗪、哌替啶、硝普 钠、硝酸甘油在离体情况下均有舒张气道平滑肌的效应,提示均可用于哮喘患者,但在临床 很难达到舒张气道平滑肌的血药浓度,因此其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临床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芬太尼在离体实验中也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的作用,但在临床因具有拟副交感作用,故需与 抗胆碱药合用。大部分非去极化肌松药可安全用于哮喘患者。卡肌宁虽有组胺释放作用,但 用其临床剂量时对离体气管平滑肌张力无明显影响,也未见卡肌宁诱发支气管痉挛的报道。 琥珀胆碱、吗啡、硫喷妥钠都有组胺释放作用,故应慎用。 6 麻醉期支气管管痉挛的预防 6.1 临床对哮喘病人的麻醉处理重点应放在预防上。术前加强肺功能 锻炼,使其 FEV1提高 15。原已应用抗哮喘药者术前不必停用。精神抑郁可诱发哮喘,术前 可用抗焦虑药如地西泮或咪唑安定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气道局部效应,可作为预防性用药, 但需要提前 3天开始用药才能发挥最大效应。对已用激素治疗的患者,术前需要增加剂量以 预防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和减轻炎症反应。对刚开始用气道舒张药物者,需与抗胆碱药合用 以减少气道分泌物和拮抗迷走神经张力。对过敏性体质患者需用抗组胺药。采用区域麻醉者 阻滞平面不宜超过 T6。在区域麻醉术中和术后给以鼻导管吸氧、局麻药中加用肾上腺素、 静脉给予类固醇类激素、辅以音乐镇静及施行术后镇痛等措施,均有助于预防支气管痉挛 。 6.2 在气管插管前对气道进行充分的麻醉,是防止支气管痉挛急性发 作的最重要原则。全麻诱导前即刻吸入 2-受体激动药或应用抗胆碱药是可行的方法; 正确选择异丙酚、氯胺酮和吸入麻醉药进行诱导及维持;但对过敏性体质者慎用异丙酚,禁 用硫喷妥钠、吗啡和琥珀胆碱,不选用释放组胺的肌松药,慎用卡肌宁;插管前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