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_第1页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_第2页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_第3页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_第4页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24 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24 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二四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学习重点】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学习难点】1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2、相关资料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 ,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 王制 月令 礼运 学记 乐记中庸 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 ,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2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 ,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3、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亲:亲人。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子:孩子,儿女;4、理解重点句子: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5、出自本文的成语【合作探究】6、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7、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10、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精练精读】1、解释下列加点字 选贤与能 ( ) 故人不独亲其亲 ( ) 男有分(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2、翻译下列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 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4、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主题阅读】(一)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语(y):告诉。 王(wng):统一天下。 与:语气助词,无义。1、翻译下列句子。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2、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3、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4、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二)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曲礼 )1.给下列字注音。弗( )琢( )兑( )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弗学而能 弗:(2)其次务施报 施:(3)玉不琢,不成器 琢:(4)人有礼则安 安:3.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 (原句) 。4.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 。4.翻译下列句子。(1)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译文:(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译文:5.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拓展提升】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教(学)后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24 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二四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学习重点】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学习难点】1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2、相关资料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 ,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 王制 月令 礼运 学记 乐记中庸 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 ,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2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 ,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3、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亲:亲人。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子:孩子,儿女;4、理解重点句子: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5、出自本文的成语【合作探究】6、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7、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10、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精练精读】1、解释下列加点字 选贤与能 ( ) 故人不独亲其亲 ( ) 男有分(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2、翻译下列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 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4、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主题阅读】(一)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语(y):告诉。 王(wng):统一天下。 与:语气助词,无义。1、翻译下列句子。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2、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3、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4、与课文相比,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二)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曲礼 )1.给下列字注音。弗( )琢( )兑( )尚(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弗学而能 弗:(2)其次务施报 施:(3)玉不琢,不成器 琢:(4)人有礼则安 安:3.礼运中“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文中的 (原句) 。4.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 。4.翻译下列句子。(1)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译文:(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译文:(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译文:5.熟读曲礼中的选文,结合实际浅谈你对礼的见解。【拓展提升】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教(学)后记】人教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 24 课大道之行也导学案讲学稿二四大道之行也【 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文章脉络,尽快形成背诵思路,提高诵读能力。3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学习重点】1、掌握相关文言词,翻译并背诵课文。2、了解古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理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 本特征。【学习难点】1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文意,最好当堂成诵。【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大道之行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2、相关资料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礼或小戴礼记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为别于戴德的大戴礼 ,故称小戴礼 。全书包括曲礼檀弓 王制 月令 礼运 学记 乐记中庸 大学等四十九篇,除有关我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各种礼节制度的记述外,还包括了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如流传很广的“苛政猛于虎” ,就出自礼记?檀弓篇。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儒家学说和当时文物制度的参考书。 礼记的语言也简洁生动,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 ) 矜寡孤独( ) 男有分( )2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 ,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3、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亲:以为亲,意动用法;亲:亲人。不独子其子:子:以为子,意动用法;子:孩子,儿女;4、理解重点句子: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5、出自本文的成语【合作探究】6、 “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7、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8、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9、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10、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 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精练精读】1、解释下列加点字 选贤与能 ( ) 故人不独亲其亲 ( ) 男有分(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 )2、翻译下列句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 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天下为公”的。4、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5、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主题阅读】(一)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选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注:语(y):告诉。 王(wng):统一天下。 与:语气助词,无义。1、翻译下列句子。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 ”是诚不能也。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2、请摘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一语意思相同的一句。3、孟子擅长以事作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文中运用什么事例,说明了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