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计算下列各题。 (课件出示)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 62 页例 3。(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已知条件:饮料每箱 24 瓶,共 9 箱;所求问题:9 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2.学生独立列式。 (249)(1)学生估算 9 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方法一 10 箱是 240 瓶,9 箱一定比 240 瓶少。方法二 因为 24 比 20 大,比 30 小,209180,309270,所以 249 的得数在180 和 270 之间。(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3.课件出示 249,244 两个笔算竖式。(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5.学生尝试笔算 1376。(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1)比较 1376 和 249 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巩固练习1.计算。698 7641645 24532.完成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订正。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 26 页,9 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 6 个班各配备一台录音机,每台录音机 139 元,一共需要多少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64 页 6、7、8 题。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249216(瓶)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计算下列各题。 (课件出示)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 62 页例 3。(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已知条件:饮料每箱 24 瓶,共 9 箱;所求问题:9 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2.学生独立列式。 (249)(1)学生估算 9 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方法一 10 箱是 240 瓶,9 箱一定比 240 瓶少。方法二 因为 24 比 20 大,比 30 小,209180,309270,所以 249 的得数在180 和 270 之间。(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3.课件出示 249,244 两个笔算竖式。(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5.学生尝试笔算 1376。(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1)比较 1376 和 249 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识和能力。巩固练习1.计算。698 7641645 24532.完成课堂活动卡,集体交流订正。3.王力读一本书,每天读 26 页,9 天读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4.学校想为三年级的 6 个班各配备一台录音机,每台录音机 139 元,一共需要多少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64 页 6、7、8 题。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249216(瓶)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尽管算理和算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相同,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计算时也更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不仅要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给予适当引导,还要通过对比教学,突破连续进位的难点。1.自主探究,适时指导。由于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相同,因此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予适时指导,并帮助分析原因,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对算法的掌握。同时,在精确计算前,让学生估一估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2.加强对比,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中,通过两个对比来突破难点。一是把连续进位与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过程加以对比;二是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叠加进行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再次体会“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牢记两点:一是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二是算前一位的积时不要漏加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通过对比和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并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1.计算下列各题。 (课件出示)2.说一说上面两道题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课前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计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训练,为学习新知作铺垫。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 62 页例 3。(1)观察情境图,收集、整理数学信息。(已知条件:饮料每箱 24 瓶,共 9 箱;所求问题:9 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2.学生独立列式。 (249)(1)学生估算 9 箱大约有多少瓶饮料,然后汇报估算方法及结果。方法一 10 箱是 240 瓶,9 箱一定比 240 瓶少。方法二 因为 24 比 20 大,比 30 小,209180,309270,所以 249 的得数在180 和 270 之间。(2)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组内交流算法。3.课件出示 249,244 两个笔算竖式。(1)仔细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集体交流。相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有进位。不同点:第一个算式个位向十位进位,十位也向百位进位;第二个算式只有个位向十位进位。(2)揭示课题:像第一个算式这样的乘法,叫做连续进位乘法,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4.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说明: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5.学生尝试笔算 1376。(课件出示,学生试做,教师巡视订正)(1)比较 1376 和 249 两个竖式,找找异同点。(相同点:都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相同,都是连续进位乘法。不同点:第一个算式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没有进位;第二个算式是两位数乘一位数,最高位有进位)(2)学生讨论:计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哪一位向前一位进位时,要把进位的数写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计算前一位的积时,要记着加上后面进位进上来的数)设计意图:通过独立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和抽象计算法则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两次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和笔算方法,突破难点。同时在精确计算前,用估算明确乘积的范围,培养学生用估算检验结果的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7 明朝的灭亡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 2025光纤光缆购销合同
- 2025建筑材料采购分包合同
-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说课稿 新人教版
- 沪科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 2.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苏教版2019
- 福建省16次年会教学设计《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教案
- 印刷厂员工更衣室管理规定
- 厦门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合同样本-实习生合同范本
- 《科技创新梦想启航》主题班会
- 造粒塔滑模施工方案
- DL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 浙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4课-在线协同》课件
- 中文自修杯汉字小达人第二至八届区级活动真题(答案)
- 2024年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梅毒艾滋乙肝三病
- 割灌机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 最高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关于行政审判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 重庆市面向西南大学定向选调2024届大学毕业生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大纲历年真题3453笔试难、易错历年高频考点荟萃附带答案解析(附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