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开课桂花雨教学设计与反思桂花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两个生字,正确读写“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金秋时节,桂子飘香,桂花的香气弥漫了大街小巷,也弥漫了咱们的校园。你们知道吗?它同时也溢满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场美丽的桂花雨。一起齐读课题桂花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板书:景、事)2.交流并板书:桂花、摇花3.都说借景抒情、叙事抒情,那么这篇文章借这一景,这一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呢?又是如何表达的呢?(板书:情)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三、再读文本,研读感悟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一)享“摇花乐”1.这个“又”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呢?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了“摇花乐”这件事?(第五自然段)请你们划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2.你从哪里看出我的乐?预设1.抱、摇两个动作。为什么从动作中你可以体会到我的快乐?预设2.语言。具体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我的乐?(1) “喊”字。(2)两个感叹号。(3)摇桂花像下雨一样。这里怎样的情景像是在下雨?(纷纷落下、满头满身)想象一下,当像雨点儿一样的桂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你的发稍、肩膀、手心,你什么感觉啊?如果当时你就在这棵树下,你会用怎样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你的快乐呢?(4)虽然你们的动作、语言不同,但是你们的心情都是乐。3. 现在,让我们随作者到她家乡的院子里,来到这棵桂花树下。此刻,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你们想不想看桂花雨?那得怎么做呀?(摇)怎样摇?(抱着树,使劲地摇)一起做,看看桂花是否会落下来。4.生做动作,课件演示桂花落下来。5.你们这一使劲啊,瞧,桂花纷纷落下来,多美啊!这下,生读我可乐了(二)闻桂花香过渡:摇桂花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浸透着我的童年生活,所以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那么除了摇花乐,还有什么使作者不能忘记故乡的桂花?(桂花香)1.文中除了写到家乡的桂花,还写到了哪里的桂花?(杭州)2.对于这两个地方的桂花,母亲作何评价?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3.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不是)请你们划出描写家乡和杭州桂花树的句子。出示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1)你从哪里感受到桂花的香?(前后十几家邻居、浸)(2) “浸”是什么意思?(泡)泡在哪里?(泡在桂花的香味里)仅仅是在秋天吗?(不是,全年都是)那么我们只能闻到桂花香吗?还可以怎样?(喝桂花茶、吃桂花饼)是的,桂花不仅在开花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人们不仅仅在秋天可以闻到桂花香,一年四季都可以。桂花已经成为乡亲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在了桂花香里。(3)那杭州的桂花呢?出示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4)十里是多远啊?(1 里=500 米,十里就是 5 千米)在方圆 5 千米的地方都能闻到,你说香吗?4.可见,事实上杭州的桂花是不是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不是)5.可是母亲为什么说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呢?6.她每年都闻着院子里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所以,在情感上,杭州的桂花又怎能比得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8.怪不得,母亲说9.所以,这桂花包含着母亲也包含着我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四、拓展延伸,升华文本1.同学们,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你们了解吗?她是台湾非常出名的散文家,她写过很多作品,但是作品的内容总离不开家乡的景物,家乡的事情。在她的作品中,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情。出示故乡,我们哪一天能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的清冽甘美吗?水是故乡甜2.是啊!水还是故乡的甜!看呐,桂花又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了,作者不禁又想起了故乡的桂花香,那摇花乐,还有那阵阵的桂花雨。那么同学们你的童年或你的家乡有没有让你特别喜欢难忘的地方、人、事、物吗?请你拿起笔写一写。出示:我最喜欢【板书设计】(景)桂花香桂花雨 思乡(情)(事)摇花乐桂花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两个生字,正确读写“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金秋时节,桂子飘香,桂花的香气弥漫了大街小巷,也弥漫了咱们的校园。你们知道吗?它同时也溢满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场美丽的桂花雨。一起齐读课题桂花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板书:景、事)2.交流并板书:桂花、摇花3.都说借景抒情、叙事抒情,那么这篇文章借这一景,这一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呢?又是如何表达的呢?(板书:情)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三、再读文本,研读感悟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一)享“摇花乐”1.这个“又”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呢?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了“摇花乐”这件事?(第五自然段)请你们划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2.你从哪里看出我的乐?预设1.抱、摇两个动作。为什么从动作中你可以体会到我的快乐?预设2.语言。具体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我的乐?(1) “喊”字。(2)两个感叹号。(3)摇桂花像下雨一样。这里怎样的情景像是在下雨?(纷纷落下、满头满身)想象一下,当像雨点儿一样的桂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你的发稍、肩膀、手心,你什么感觉啊?如果当时你就在这棵树下,你会用怎样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你的快乐呢?(4)虽然你们的动作、语言不同,但是你们的心情都是乐。3. 现在,让我们随作者到她家乡的院子里,来到这棵桂花树下。此刻,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你们想不想看桂花雨?那得怎么做呀?(摇)怎样摇?(抱着树,使劲地摇)一起做,看看桂花是否会落下来。4.生做动作,课件演示桂花落下来。5.你们这一使劲啊,瞧,桂花纷纷落下来,多美啊!这下,生读我可乐了(二)闻桂花香过渡:摇桂花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浸透着我的童年生活,所以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那么除了摇花乐,还有什么使作者不能忘记故乡的桂花?(桂花香)1.文中除了写到家乡的桂花,还写到了哪里的桂花?(杭州)2.对于这两个地方的桂花,母亲作何评价?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3.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不是)请你们划出描写家乡和杭州桂花树的句子。出示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1)你从哪里感受到桂花的香?(前后十几家邻居、浸)(2) “浸”是什么意思?(泡)泡在哪里?(泡在桂花的香味里)仅仅是在秋天吗?(不是,全年都是)那么我们只能闻到桂花香吗?还可以怎样?(喝桂花茶、吃桂花饼)是的,桂花不仅在开花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人们不仅仅在秋天可以闻到桂花香,一年四季都可以。桂花已经成为乡亲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在了桂花香里。(3)那杭州的桂花呢?出示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4)十里是多远啊?(1 里=500 米,十里就是 5 千米)在方圆 5 千米的地方都能闻到,你说香吗?4.可见,事实上杭州的桂花是不是真的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不是)5.可是母亲为什么说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的桂花呢?6.她每年都闻着院子里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所以,在情感上,杭州的桂花又怎能比得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呢?8.怪不得,母亲说9.所以,这桂花包含着母亲也包含着我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四、拓展延伸,升华文本1.同学们,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琦君,你们了解吗?她是台湾非常出名的散文家,她写过很多作品,但是作品的内容总离不开家乡的景物,家乡的事情。在她的作品中,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情。出示故乡,我们哪一天能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的清冽甘美吗?水是故乡甜2.是啊!水还是故乡的甜!看呐,桂花又纷纷扬扬地落下来了,作者不禁又想起了故乡的桂花香,那摇花乐,还有那阵阵的桂花雨。那么同学们你的童年或你的家乡有没有让你特别喜欢难忘的地方、人、事、物吗?请你拿起笔写一写。出示:我最喜欢【板书设计】(景)桂花香桂花雨 思乡(情)(事)摇花乐桂花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两个生字,正确读写“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金秋时节,桂子飘香,桂花的香气弥漫了大街小巷,也弥漫了咱们的校园。你们知道吗?它同时也溢满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欣赏一场美丽的桂花雨。一起齐读课题桂花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什么事情?(板书:景、事)2.交流并板书:桂花、摇花3.都说借景抒情、叙事抒情,那么这篇文章借这一景,这一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呢?又是如何表达的呢?(板书:情)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三、再读文本,研读感悟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一)享“摇花乐”1.这个“又”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呢?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写了“摇花乐”这件事?(第五自然段)请你们划出描写“摇花乐”的句子。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2.你从哪里看出我的乐?预设1.抱、摇两个动作。为什么从动作中你可以体会到我的快乐?预设2.语言。具体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我的乐?(1) “喊”字。(2)两个感叹号。(3)摇桂花像下雨一样。这里怎样的情景像是在下雨?(纷纷落下、满头满身)想象一下,当像雨点儿一样的桂花纷纷扬扬地落在你的发稍、肩膀、手心,你什么感觉啊?如果当时你就在这棵树下,你会用怎样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你的快乐呢?(4)虽然你们的动作、语言不同,但是你们的心情都是乐。3. 现在,让我们随作者到她家乡的院子里,来到这棵桂花树下。此刻,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你们想不想看桂花雨?那得怎么做呀?(摇)怎样摇?(抱着树,使劲地摇)一起做,看看桂花是否会落下来。4.生做动作,课件演示桂花落下来。5.你们这一使劲啊,瞧,桂花纷纷落下来,多美啊!这下,生读我可乐了(二)闻桂花香过渡:摇桂花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浸透着我的童年生活,所以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那么除了摇花乐,还有什么使作者不能忘记故乡的桂花?(桂花香)1.文中除了写到家乡的桂花,还写到了哪里的桂花?(杭州)2.对于这两个地方的桂花,母亲作何评价?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3.事实上,是不是像母亲说的这样呢?(不是)请你们划出描写家乡和杭州桂花树的句子。出示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1)你从哪里感受到桂花的香?(前后十几家邻居、浸)(2) “浸”是什么意思?(泡)泡在哪里?(泡在桂花的香味里)仅仅是在秋天吗?(不是,全年都是)那么我们只能闻到桂花香吗?还可以怎样?(喝桂花茶、吃桂花饼)是的,桂花不仅在开花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人们不仅仅在秋天可以闻到桂花香,一年四季都可以。桂花已经成为乡亲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在了桂花香里。(3)那杭州的桂花呢?出示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性阀门面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氢能飞行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深海装备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设计思路
- 亲子亲子沙龙活动策划
- 群租合同模板
- 食品饮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品牌营销策略
- 未签合同之前的安全协议4篇
- 消费升级与产品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钢材销售合同2篇
- 浙江省委党校考试试题及答案
- CJ/T 391-2012生活垃圾收集站压缩机
- 征拆工作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都市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
- 护理工作中的隐私保护规范
- 2025年能源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新药研究与开发技术 课件1.概论
- 索菲亚全屋定制合同协议
- 证件借用免责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学期教学计划
- 广东陆丰皮影戏在融合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