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阅读练习题下载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阅读练习题下载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阅读练习题下载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阅读练习题下载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阅读练习题下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阅读练习题下载(一)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借 比喻 ,感慨 ,劝勉 写法有何特点?野 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 “东皋薄暮望, ” 点明时间 、地点 、事件 。2、 “徙倚”是 的意思。 “欲何依” ,表现了 心情。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本诗写景有特色?5、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1、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首联“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 “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 “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品味“蒸”与“撼” 。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1)解释下面的词浯。 (2 分)历历: 乡关:(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送 友 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 ” , “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 ” 。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自古“秋” “愁”难离,马致远有 , 。王绩有 , 。2、 “晴空一鹤排云上” ,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行独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首联中“惬”意为 ;颔联中“迷”指 。2、颔联中“改”与“迷”妙在哪里?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本诗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诗句是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写景,描绘清新明丽的春景,流露出词人 心情。下片议论,表达出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2、同为浣溪沙 ,晏殊却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与“孤” ,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一)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借 比喻 ,感慨 ,劝勉 写法有何特点?野 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 “东皋薄暮望, ” 点明时间 、地点 、事件 。2、 “徙倚”是 的意思。 “欲何依” ,表现了 心情。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本诗写景有特色?5、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1、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首联“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 “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 “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品味“蒸”与“撼” 。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1)解释下面的词浯。 (2 分)历历: 乡关:(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送 友 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 ” , “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 ” 。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自古“秋” “愁”难离,马致远有 , 。王绩有 , 。2、 “晴空一鹤排云上” ,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行独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首联中“惬”意为 ;颔联中“迷”指 。2、颔联中“改”与“迷”妙在哪里?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本诗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诗句是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写景,描绘清新明丽的春景,流露出词人 心情。下片议论,表达出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2、同为浣溪沙 ,晏殊却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诗中“僵”与“孤” ,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一)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借 比喻 ,感慨 ,劝勉 写法有何特点?野 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 “东皋薄暮望, ” 点明时间 、地点 、事件 。2、 “徙倚”是 的意思。 “欲何依” ,表现了 心情。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本诗写景有特色?5、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 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1、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首联“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 “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 “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品味“蒸”与“撼” 。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黄鹤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1)解释下面的词浯。 (2 分)历历: 乡关:(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送 友 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 ” , “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 ” 。 “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自古“秋” “愁”难离,马致远有 , 。王绩有 , 。2、 “晴空一鹤排云上” ,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鲁山山行梅尧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行独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1、首联中“惬”意为 ;颔联中“迷”指 。2、颔联中“改”与“迷”妙在哪里?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本诗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诗句是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