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琥珀公开课教案及课后反思(推荐)琥珀公开课教案 1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在大海边,一位渔民带着小朋友走在沙滩上,小朋友赤着脚,忽然小朋友踩着了一块硬东西,他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这是什么? ”渔民接过仔细地看了看, “这是琥珀,小朋友”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个蜘蛛,一个苍蝇,这是很少见的。 ”接着出示琥珀图片。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同学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提得非常好,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聪明的小朋友,也是最棒的小朋友。下面我们看这块琥珀(出示 CAI 课件)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竟有这么巧的事,两只活蹦乱跳的动物,竟同时被一滴松脂包在里面。这就是今天课文里要介绍的琥珀。下面我们用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刚才哪些同学的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2)边读边画出字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2指名读课文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黑板上写词语同学读词语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考虑课文写的琥珀是什么?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5、 小组内讨论交流。(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叙述琥珀的发现描写了琥珀的形态)(三) 、学习琥珀样子局部。1、图文对照,认识琥珀的样子。(1)出示琥珀图,同学仔细观察并用自身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2)浏览课文找出琥珀样子的语句。(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局部?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些内容是出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局部。( 四) 、同学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五) 、作业1熟读课文。 2书写词语。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l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二、启发谈话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一)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1、了解形成松脂球所需要的条件。考虑:描写松脂球形成的过程是哪些自然段?(2-11)1、认真阅读这局部内容,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2、同学汇报、交流(1)夏天,阳光强烈。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2)老松树 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3)苍蝇、蜘蛛巧遇(4)松脂继续滴下来3、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个必需条件都找到了。作者对它们的交*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局部,找找,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4 同学独立赏析课文。“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写出了小苍蝇的快乐劲儿)“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小心翼翼“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事情发生得巧极了)“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语句幽默,让人感觉两只小动物很可怜;同时也写出了老松树的不忍心但又无可奈何。 )( 二) 、了解松脂球变为化石所需要的条件。(12-14 自然段)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来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1、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是否也具备了这几个条件,假如是,请画出有关的句子。2、这说明任何古生物变成化石所需的条件基本相同。这局部讲化石的形成,为什么又提到了苍蝇、蜘蛛?(假如说不出)师出示有关句子。 (请你读有关的句子。 )“不计其数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时间那么长,苍蝇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两只被包住了,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颗琥珀太少见了。 )“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 ”“水把森林淹没了,树腐烂了, ”“剩下的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3、琥珀的形成是一种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巨变的结果。四、 师生一起归纳形成的条件第一,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二,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五、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练读。2分角色朗读。六、同学质疑问难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扩展延伸作者由苍蝇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显出的几圈黑色的圆环想出它们挣扎的过程,又由这块琥珀是从海边捡到的想象出松脂球被淹没在海底的经过。可见,作者的想象是有依有据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抓住内容的要点,考虑周到,有顺序地把事情叙述清楚。八、安排作业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琥珀公开课教案 1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在大海边,一位渔民带着小朋友走在沙滩上,小朋友赤着脚,忽然小朋友踩着了一块硬东西,他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这是什么? ”渔民接过仔细地看了看, “这是琥珀,小朋友”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个蜘蛛,一个苍蝇,这是很少见的。 ”接着出示琥珀图片。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同学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提得非常好,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聪明的小朋友,也是最棒的小朋友。下面我们看这块琥珀(出示 CAI 课件)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竟有这么巧的事,两只活蹦乱跳的动物,竟同时被一滴松脂包在里面。这就是今天课文里要介绍的琥珀。下面我们用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刚才哪些同学的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2)边读边画出字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2指名读课文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黑板上写词语同学读词语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考虑课文写的琥珀是什么?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5、 小组内讨论交流。(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叙述琥珀的发现描写了琥珀的形态)(三) 、学习琥珀样子局部。1、图文对照,认识琥珀的样子。(1)出示琥珀图,同学仔细观察并用自身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2)浏览课文找出琥珀样子的语句。(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局部?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些内容是出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局部。( 四) 、同学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五) 、作业1熟读课文。 2书写词语。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l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二、启发谈话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一)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1、了解形成松脂球所需要的条件。考虑:描写松脂球形成的过程是哪些自然段?(2-11)1、认真阅读这局部内容,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2、同学汇报、交流(1)夏天,阳光强烈。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2)老松树 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3)苍蝇、蜘蛛巧遇(4)松脂继续滴下来3、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个必需条件都找到了。作者对它们的交*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局部,找找,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4 同学独立赏析课文。“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写出了小苍蝇的快乐劲儿)“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小心翼翼“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事情发生得巧极了)“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语句幽默,让人感觉两只小动物很可怜;同时也写出了老松树的不忍心但又无可奈何。 )( 二) 、了解松脂球变为化石所需要的条件。(12-14 自然段)看来,大家对松脂球的形成过程了解清楚了,但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下面我们来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1、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是否也具备了这几个条件,假如是,请画出有关的句子。2、这说明任何古生物变成化石所需的条件基本相同。这局部讲化石的形成,为什么又提到了苍蝇、蜘蛛?(假如说不出)师出示有关句子。 (请你读有关的句子。 )“不计其数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时间那么长,苍蝇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两只被包住了,这主要是为了强调事情发生得太巧了,这颗琥珀太少见了。 )“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 ”“水把森林淹没了,树腐烂了, ”“剩下的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 ”3、琥珀的形成是一种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巨变的结果。四、 师生一起归纳形成的条件第一,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二,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五、感情朗读课文1自由练读。2分角色朗读。六、同学质疑问难 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扩展延伸作者由苍蝇和蜘蛛的腿的四周显出的几圈黑色的圆环想出它们挣扎的过程,又由这块琥珀是从海边捡到的想象出松脂球被淹没在海底的经过。可见,作者的想象是有依有据的。学习了这篇课文,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会抓住内容的要点,考虑周到,有顺序地把事情叙述清楚。八、安排作业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琥珀公开课教案 1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在大海边,一位渔民带着小朋友走在沙滩上,小朋友赤着脚,忽然小朋友踩着了一块硬东西,他把它挖了出来。 “爸爸,你看这是什么? ”渔民接过仔细地看了看, “这是琥珀,小朋友”他高兴地说:“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个蜘蛛,一个苍蝇,这是很少见的。 ”接着出示琥珀图片。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同学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提得非常好,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聪明的小朋友,也是最棒的小朋友。下面我们看这块琥珀(出示 CAI 课件)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竟有这么巧的事,两只活蹦乱跳的动物,竟同时被一滴松脂包在里面。这就是今天课文里要介绍的琥珀。下面我们用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刚才哪些同学的问题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自由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2)边读边画出字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2指名读课文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黑板上写词语同学读词语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考虑课文写的琥珀是什么?讲了有关琥珀的哪些内容?琥珀有何特点。(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本文所讲的琥珀里面裹着一个苍蝇,一个蜘蛛,而且这两个小东西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 )5、 小组内讨论交流。(推测琥珀的形成过程叙述琥珀的发现描写了琥珀的形态)(三) 、学习琥珀样子局部。1、图文对照,认识琥珀的样子。(1)出示琥珀图,同学仔细观察并用自身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2)浏览课文找出琥珀样子的语句。(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局部?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这些内容是出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局部。( 四) 、同学练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一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一万年以上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五) 、作业1熟读课文。 2书写词语。第二课时一、检查预习l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2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二、启发谈话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这块琥珀的样子,运用了丰富合理的想象,告诉了我们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一)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琥珀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阶段?1、了解形成松脂球所需要的条件。考虑:描写松脂球形成的过程是哪些自然段?(2-11)1、认真阅读这局部内容,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2、同学汇报、交流(1)夏天,阳光强烈。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2)老松树 松脂球形成松脂:厚厚的、继续滴(3)苍蝇、蜘蛛巧遇(4)松脂继续滴下来3、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个必需条件都找到了。作者对它们的交*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局部,找找,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4 同学独立赏析课文。“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后来,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写出了小苍蝇的快乐劲儿)“忽然有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想把那苍蝇当做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小心翼翼“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事情发生得巧极了)“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进阶指南中级心理咨询面试题集及解析
- 栽树知识技能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计算机二级考试全真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测试卷及解析
- 公务员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校长防汛培训知识讲座课件
- 2025年初级美容美发师实操技能测试卷
- 2025年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与设计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总结(3篇)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辅警考试题库
- 广东省惠州市《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公务员考试真题含答案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GB/T 33365-2016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试验方法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GB/T 12750-2006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11部分:半导体集成电路分规范(不包括混合电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