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相比其前版《GB 8624-1988》,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1. 分级体系的调整:1997版标准对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进行了重新定义,从原先的四级(A、B1、B2、B3)调整为七级(A1、A2、B、C、D、E、F),这一改变更加细致地划分了不同材料的燃烧特性,提高了分类的精确度和实用性。

  2. 测试方法的完善:新标准引入了更为严格和全面的测试方法,包括单体燃烧试验、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等,以更准确地评估材料在实际火灾条件下的表现。这些新方法考虑到了热释放速率、烟密度、燃烧滴落物/颗粒的燃烧性等多方面因素,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3. 指标体系的更新:除了燃烧等级外,1997版标准还新增了烟气毒性分级(S1、S2、S3),以及燃烧滴落物/微粒的燃烧性能分级(d0、d1、d2),这反映了对火灾安全更全面的考虑,即不仅关注材料本身的燃烧性,也重视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毒性和对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

  4. 适用范围的扩展:新标准扩大了适用材料的种类和范围,涵盖了更多类型的建筑材料和构件,如保温隔热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以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和消防安全的新要求。

  5. 标准的国际化接轨:1997版标准在制定时参考了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和研究成果,力求与国际通行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相协调,便于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提高了中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标准的国际认可度。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8624-2006
  • 1997-04-04 颁布
  • 1997-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_第1页
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_第2页
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_第3页
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8624-1997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624一1997前言本标准是624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德国标准102修订版与624设了芯)材料,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增加了对特定用途的铺地材料、窗帘幕布类纺织物、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和管道隔热保温用泡沫塑料的具体规定。上述特定用途的材料若作为墙面或吊顶材料使用时,仍必须按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和分级。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原624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建民、马祥林、卢国建。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624一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代替624on 弓1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406 2408 4609 5454 5455 5464 8332 8333 8625 8626 8627 8629 11785 14402 14403k#.*3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见表招材料B,可姗材料B,易燃材料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一04一04批准1997一10一01实施624一19974不燃类材料(级匀质材料按 5464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a)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C;b)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 s;c)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 芯)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A级。a)按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35 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20 且每次测试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125C,试件背面无任何燃烧现象;b)按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15;c)按 14402和 14403进行测试,其材料热值(4. 2 MJ/试件单位面积的热释放量成16. 8 MJ/m2;d)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的全不致死浓度25 m/L.,5可姗类材料(,级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B,级。a)按 8626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 8626所规定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b)按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15 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且每次测试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簇200;c)按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75,:级材料按 8626进行测试,其姗烧性能应达到 8626所规定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5. 3 B,级材料不属于B,和B:对某些特定用途材料的特别规定本标准对于铺地材料、窗帘幕布类纺织物材料、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及用于管道隔热保温的泡沫塑料,根据其使用场合,规定了下述相应的检验方法以确定其燃烧性能的级别。上述材料若作为墙面或吊顶材料使用时,2铺地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检验方法判定指标燃烧性能级别 11785临界辐射通量B, 11785临界辐射通量_B,3窗帘幕布类纺织物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检验方法判定指标燃烧性能级别 5454 5455a)损毁长度(150 mm;b)续嫩时间(5 s;c)阴燃时间(5 s;d)氧指数32a)损毁长度(200 mm;b)续燎时间26已进行永久性防火处理的窗帘幕布类纺织物,在进行燃烧性能试验前,应按 8629所规定的方法对试样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织物洗涤程序宜用编号为5燥宜用烘箱干燥法。对该类纺织物的燃烧性能等级应加注标记“可洗涤”。种材质而厚度不同的电线电缆套管类材料,若其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材料的燃烧性能同时满足表4中某一等级的要求,则其中间厚度的材料也可确认为该等级。不能同时满足时,则应以最不利的数值作为分级的依据。表4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材料类型检验方法判定指标燃烧性能级别热塑性塑料 2406 2408 8627a)氧指数32;b)达到 2408c)烟密度等级(6;b)达到 2408级B,热固性塑料 2406 4609 8627a)氧指数32;b)达到c)烟密度等级(6;b)达到级B,64管道隔热保温用泡沫塑料对表面有保护层的泡沫塑料制品,其燃烧性能应按第5章的要求进行判定。对表面无保护层的泡沫塑料制品,其燃烧性能的分级见表5。同种材质而厚度不同的泡沫塑料制品,若其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材料的燃烧性能同时满足表5中某一等级的要求,则其中间厚度的材料也可确认为该等级。不能同时满足时,则应以最不利的数值作为分级的依据。表5管僧隔热保涌用淘汰州料欲格释能的分终检验方法判定指标燃烧性能级别 2406 8333 8627a)氧指数32;b)平均姗烧时间30,平均姗烧高度26,b)平均燃烧时间(90 s,平均燃烧范围(50 论其厚度如何,也不管以何种工艺生产,均应以定型产品进行燃烧特性检验,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贴或其他方法附加于内装饰基材表面的涂层或其他饰面层(如壁纸),其厚度镇0. 6 00 g/m,可不考虑饰面层对其基材燃烧特性及分级的影响。若饰面层厚度超过。. 6 将饰面连同基材一并制取成试样进行试验,作出整体综合评价。然烧性能分级应以处理后的材料进行试验和评定。对防火涂料以及阻嫩剂的性能,可依照其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和评价。这种试验和评价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