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 任 务 书院(系): 理学院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班 级: 数学 08-2 学生: 蔡振强 学号: 08124080213一、毕业论文课题 浅谈伴随矩阵 二、毕业论文工作自 2011 年 3 月 20 日起至 2012 年 6 月 15 日止三、毕业论文进行地点 图书馆、论文课室 四、毕业论文的内容要求(一):内容要求,其中讨论的范围是:一、伴随的定义与基础性质;二、伴随矩阵的计算;三、伴随矩阵与原矩阵的关系;四、伴随矩阵的证明与证明的应用;五、伴随矩阵转化的应用;六、伴随矩阵的推广与探讨。(二)论文撰写具体要求: 1、确定论文题目后,要围绕题目的有关问题,查阅资料,认真研究参考文献,形成论文书写的基本思路,撰写研究研究论文提纲 2、根据论文提纲内容,撰写论文,论文思路要清晰,层次要分明,论点和依据要充分,要有创新,有自己独到见解,语言流畅。 3、论文分综述,论文正文两部分。综述不少于 2000 字,综述部分应回答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其他研究人员就此问题已做过哪些相关研究、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等问题。正文不少于 8000 字,参考文献不少于 10 篇,其中外文文献至少一篇。 4、要按学院统一规定时间完成论文,并按学院统一要求的格式打印论文。 指导教师 接受论文任务开始执行日期 2012 年 3 月 6 日学生签名 专 业 负 责 人批 准 日 期摘要伴随矩阵是高等代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如果能深入的学习和探讨伴随矩阵,那将充分的充实高等代数中矩阵的内容,则对高等代数的理解、学习、应用起到良好的作用。本文开始详细的阐述了伴随矩阵的定义与基本性质为下面探讨做准备,接着进入伴随矩阵的计算,这是内容的重点和数学思想方法。伴随矩阵与原矩阵的关系,这有利于培养数学思想,提高数学思维。伴随矩阵的证明与转化的应用这是对基础性质和内容的巩固。通过对上面的探讨、进一步深入学习、推广、探索研究,从而丰富伴随矩阵的内容,掌握伴随矩阵的计算方法及数学思想,增强辩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与能力,充实知识与内容。关键词:伴随矩阵 原矩阵 性质 计算 AbstractAdjoint matrix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higher mathematics. To study and explore further of adjoint matrix will not only enrich the knowledge of matrix,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higher mathematics. This thesis will give an elaborat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properties of adjoint matrix at the beginning, and focus on the calculation of adjoint matrix in the following chapter, which is the emphasis of the thesis and the thought and method of mathematics. Als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joint matrix and original matrix is helpful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method on mathematics. The justification and transform of adjoint matrix consolidate the properties and content of adjoint matrix. the thesis try to enrich the adjoint matrix through further study and exploration step by step, and make the readers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calculation of adjoint matrix and the thinking method of mathematics, and also influence their dialectical thinking, study effect and ability.Key words: adjoint matrix original matrix properties calculation第一章 引言伴随矩阵是高等代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其研究充分的展示了矩阵内容的全面性,对于伴随矩阵的计算方法,和一些有关于等式的证明,是我们本文所要研讨的内容。关于伴随矩阵的应用,这也是经常会用到的,例如求逆矩阵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用到伴随矩阵的知识等等。掌握好伴随矩阵的基本性质,在这个性质上进行计算探讨、证明、应用,最后进行推广。1.1 研究背景伴随矩阵在高代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在关于伴随矩阵的一些性质可以应用到其他矩阵的计算证明中,在这时候我们就更需要这一方面的知识了。伴随矩阵的内容深入不仅增加了矩阵的内容,也补充了矩阵计算的不足,在矩阵的证明与应用中的到广泛的推广。从学习上来说,学习伴随矩阵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者的知识,在矩阵的研究中,我们通过进一步学习伴随矩阵,使我们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充。数学思想来说,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有效的提高,通过这一次的数学探讨,学生是有必要的。为了能更好的掌握这一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来学习本次知识内容。1.2 文献综述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我的论文基本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收集的方式参考了很多书籍、文章、报刊和网上学习。通过这些资料,我深入的学习、探讨、研究和分析。我总结出了,这些资料对于我这次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更全面的来探讨我们所学的内容,它对我这次完成我的论文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下面就是我所引用的文献综述:高等代数第五版给出了伴随矩阵的基本性质,关于可逆矩阵与伴随矩阵的转化关系,关于伴随矩阵与矩阵的逆它们的求法。在矩阵 中求它的逆,我们是否在求A逆方法之外的其他方法呢?通过这些等式我们可以更好的求你矩阵。这些基础性质是伴随矩阵探究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我所写论文的基础。高等代数考研教案,北大三版,这本书主要是探讨伴随矩阵的一些简单的计算和一些特殊的证明,通过这些计算证明总结出计算方法和数学思想。高等代数北京大学第三版,基础内容,一些困难的计算与证明,这主要是学习一些比较困能的求法和证法,通过这次学习,使知识有更一步的提高,数学思维有明显的进步。一种求伴随矩阵的方法莆田学院学报。这是关于求伴随矩阵的一种计算方法,具有概括性的方法。伴随矩阵的一个性质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这是伴随矩阵的一种特殊的情形,这种特殊的情形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可以得出伴随矩阵的规律。高等代数教学研究,西南大学出版的,主要是深入研讨,一些特殊的方法、计算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等。还有其他的参考书和网络资料,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通过这些资料给我启发很大,通过这些资料我才能够顺利的完成了我的学院论文。1.3 计算方法本人写作之前在网上和图书管查看了许多相关的资料,也做好了笔记,通过我多方努力,我把握了我需要的材料,经我再三的思考,我总结好我的论文结构,对我所查的资料认真运用,也在这基础我创新出我的观点,相当多的一部分内容是我自己得出的,如我想出运用行列式的技巧来探讨伴随矩阵.1.4 勇于创新 勤于思考本内容是根据高等代数中的伴随矩阵内容而写,其中所探讨的内容有好几方面,有伴随矩阵的基础性质,有关伴随矩阵的计算方法,还有定义、定理、证明等等。内容很多,也有些复杂、凌乱。在学习中有可能慌乱,抓不住主题,课后的习题也比较多,涉及的知识点也很多。因此必须在清楚的认识、理解矩阵的内容和伴随矩阵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与掌握。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们要学习这种计算方法、证明方法,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的学习以后,对知识进行推广与扩充,学习这一种数学方法,做的勇于创新,勤于思考,更好的掌握高等代数的知识与内容。第二章 伴随矩阵的定义性质与计算、应用在高等代数的学习研讨中,每一个知识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这些内容包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在矩阵的研讨中,它更是高等代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矩阵是矩阵中的一个特殊知识点,伴随矩阵的性质也和原矩阵有着密切的联系。矩阵的计算是矩阵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伴随矩阵计算,我们可以解决很多应用性的问题。逆矩阵的求法是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伴随矩阵,我们可以更好的解决这方面的内容。伴随矩阵等价关系的证明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这次学习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学习伴随矩阵,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推广。2.1 定义与基础性质伴随矩阵的由来,其定义,伴随矩阵是根据原矩阵而定义的,它们存在一定的关系的,在这个基础上它们在一定的条件关系中有一定的等价关系。它们的基础性质也由此而产生了。2.11 在 矩阵中进行伴随矩阵定义A121212nnnaa定义 2.111 在一个 阶行列式中(1)121212nnnaaD的某一元素的余子式 指的是在 中划去 所在的行和列后所余下的 阶子式.ijMija1n11,1, 1, ,1111,jjniijijiij nnnjnjaaaaa 定义 2.112 阶行列式 的元素 的余子式 附以符号 后,叫做元素 的带上nDij ijM(1)ijija余子式.元素 的代数余子式用符号 来表示:ijaijA(1)ijiM定义 2.113 设 是行列式 中元素 的代数余子式ijAdetija令 1212*12nnnA我们把 叫做矩阵 的伴随矩阵。*A注:我们所说的伴随矩阵是指 矩阵,那么对视 矩阵时是否存在伴随矩()m阵呢?这里是不存在的因为对于 中 代数余子式是没有值的,所以我们这()mijA里的伴随矩阵是 阶的。n2.12 伴随矩阵的基本性质性质 2.121 若 ,则由 ,得伴随矩阵 可逆,且|0A*|E*A,再由 ,得 。*-1*-1=,|(|A( ) ) 1*1(|A) *1*()注:关于 证明.*|E容易求得.*det0|tAAA性质 2.122 对于 ,根据 ,得(2)n阶 方 阵 *|AE若 ,则 ;|0*1|n若 时,可分下面情况;A若 ,则 , ;*1|nA若 , ,则可以 , ,于是 有非零| ()秩 A*0X的 列 是 的 解 *0AX解,从而 ,则有 .*|0*1|n综上所述,总有 .性质 2.123 若 ,则 , .|A*1*()*()T性质 2.124 若 , 都是 阶可逆方阵,则由Bn,得* *()|(ABEEABAEB*()AB性质 2.125 设 ,(2)nA阶 方 阵若 ,则 ,所以 ,即 可逆,从而 .(秩 |0*1|0n*A*()An秩若 ,则 至少有 阶子式不为 0,从而 .又 ,)1秩 *()1秩 1秩则有 , 的线性无关的 列是线性方程组 的线性无关*|AE 0X的解,于是 ,因此得 ;*(秩 *()1A秩若 ,则 的所有 阶子式都为 0,从而 .)n秩 n*A综上所述,有 *)10A秩 ()=n秩 (秩 -1秩 性质 2.126 *1*()nkA因为1211* 1*22112() nnn nnnnkAk 注: ,12212nnaakAkAk性质 2.127 *().(3)n证明: 时,则 易知 ;当|0*=0秩 *2n|0A*AE(对于 ,此公式不成了,这里不讨论.*12*nnAAA2.2 伴随矩阵的计算.伴随矩阵的计算是本随矩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那么要学习好伴随矩阵,本人主要是通过伴随矩阵入手,通过探究伴随矩阵的计算,从而更好的研究伴随矩阵,下面的内容是通过两种方法入手。第一种是从定义入手,这个计算方法是基础的,是研究伴随矩阵不可缺少的内容。当然这种计算繁杂,不利于技巧性,也比较的容易出错,对于比较高阶的矩阵是比较的困难的。因此本人又从另一方面进行计算探究,这是分情况讨论性学习,其中是从三种情况进行,通过三种情况分析进行伴随矩阵的求解,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的求解到结果,从而避免了定义式计算的繁杂。这种方法技巧、灵活,特别是关于 这种情况技巧性更强,这是一种最实用的求伴随矩阵的()1An秩方法。通过这两种求解法来探讨伴随矩阵的计算。另外我们又学习了一种特殊的计算,上三角的两种求法。2.21 定义式计算. 1212*12nnnA这是一种根据伴随矩阵的定义来计算,其特点是对于知道一个原矩阵就可以求它的伴随矩阵,其缺点是计算繁杂,不利多阶计算。例 1. 已知 ,求 .12aA*A解:根据定义可求得 1212121,aAa即 212*a例 2 已知 ,求 .12133aA*A解: ,求得 ()ijijiM12323232313213123121*13122aaaaA 注:从上例 2,我们可以知道计算量会变的很大,如果是 4 阶的话就会更大,因此我们下面讨论一些特殊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些简便的方法来求。2.22 分情况求解法.其中 阶方阵.第一种情形 ;第二种情况 ;第三种情况3n()An秩 ()1An秩。()2A秩、 ,即 是可逆的,那么我们由秩 A*|E*因此我们只要求出 与 即可。因为 是知道的,所以可以求出它的行列式。1再者因为 是可逆的。我们运用前面所学的可以求出 的逆:A1(|)(|)E初 等 行 变 换注:这里的变化是初等行变换求可逆,这里只允许实施初等行变换。例 3 设 ,求伴随矩阵 。0245A*A解: , 可逆,则有*1易求得 ,现在求 ,根据10A1A 1(|)(|)EA初 等 行 变 换0001022234545352101025求得 则10215A*1010152245A、对于 的情形()n秩定理 1 如果 ,有基本性质 2.125 得 .秩 *()1A秩可设 其中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 的一个基础解系,*2nAkk 0X13=1,2.Tiiiikxin 是 的 解 ,证: ,并且齐次线性方程组 的解空间也是 1 维的,因此设 是其*()秩 0X一个基,那么 中每一列向量都是 的线性组合,故可得 ,*2nAkk从而 123,.TiiiikxAi 是 的 解 ,现在我们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求伴随矩阵:构造 阶矩阵 ,其中 阶单位矩阵,只进行行的消法或互换两()n|En是行的初等变化, ,则经过上述要求的行初等变换得到如下秩对于 时有()A秩120*| ndEd 对于 时有()1A秩11221100*0|00*000*iiiinndcdAEcd 由于 时,有 ,所以 时有 ,根据上面的()A秩 12d ()1A秩 0id结果,我们可以求得 的基础解系是X1112,iinccd 通过 求出123=,.TiiiikxAi 是 的 解 , ik则 为所求*nk关于 的值,假设求得 ,那么 , ( )i 12,nx ijiAx0ij例 4 求矩阵 的伴随矩阵 .1026730912A*A解:可求得 即 符合定理 1340且 ()5秩12020106 4|07173039120091201AE 12 004 2401300310191260 所以容易求得 1112,2,iinccdd ,130220631899A231012066839A,3012104231010226639530102126266182399A由于 ,则ijiAkx1323*45384224111332kxAkAxkx、 ,容易求解到()2An秩 *0A综上所述就是分情况求解法,这三种方法覆盖所有的 阶方阵伴随矩阵求解.那3n么对于 方阵,当然容易求解。2.23 浅谈上(下)三角的求伴随矩阵的两种方法。首先我们先来探究上三角伴随矩阵的两种求法,利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同样的求下三角。现在求 的伴随矩阵。112220(0)nnnaaAa A第一种方法:直接定义法.现在设 表示所求 中的某一具体元素,那么 分别表示 元素的行标和列标;ijA* ,ijijA现在设 分别表示 任意元素的行标和列标。那么不经代数余子式的计算,可按下,IJij列方法将 中个元素算出来。*A当 的时候,即所求 中某一元素的行标数小于列标数,则 .ijA0ijA当 的时候,即所求 中某一元素的行标数等于列标数,这时 ( 1Ia为元素连乘符号, 表示 遍取 排除 后的所有数)1Ini当 的时候,即所求 中某一元素的行标数减去列标数等于 1,则ijA( 表示 遍取 排除 后的所有数)2ijijIAaIi当 的时候,首先来探讨关于这样的一个行列式.,1,2,1, 2,2,11,21,1,jj jijij jijiij j jjij ijiiaaBaBaBa ,1,22,33,2,42,33,2,4jj jj jjj jjij ij ij ijaBa 按照这样张开我们可以求得 的值,也就是 是已知,现在我们来求 :iB iA111,1,211, ,121, ,221,1,11jjj iijjj jijiij jj jijiij iiiaaaaaA a 11jnikkijiaB第二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大概是相同的,只不过它是从 的逆矩阵来求,我们都A知道当 存在逆的时候,那么 ,这里我们很容易求得 ,只要A*1A 12na求出 的逆便可以了。对于 我们可以通过上三角化逆进行,我们把 分别表示1 ,ij元素的行标和列标。 表示 的 行标和 列标的代数余子式,设 分别表示 任ijbij IJijb意元素的行标和列标。那么因为 可逆,则 。我们分别求得:120na当 的时候,即所求 中某一元素的行标数小于列标数,则 .ij1A 0ij当 的时候,即所求 中某一元素的行标数等于列标数,这时( 为元素连乘符号, 表示 遍取 排除 后的所有数)112ij Inbaa 1Ini当 的时候,即所求 中某一元素的行标数减去列标数等于 1,则ij1A( 表示 遍取 排除 后的所有数 )212ijij Inbaa Ini当 ,即所求 中某一元素的行标数减去列标数大于等于 2,则ij1,在这里我们还知道 所以我们112jni ijij kki nBbaa 12nAa同样可以求得 11jniij kkiji对于下三角我们同理也可以得出这种方法。注:这两种方法同时都是通过发现他们的规律来求元素的,在这里它们仅是不同就是在于所求的矩阵不同,其中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就求出它的元素,而第二种是间接求出逆矩阵再求伴随矩阵。困难的理解在于两题的第四部分 的时候. 不过只需2ij认真就可以发现第四部分的规律,从第一种证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只要求出 就ijB可以求出代数余子式 。ijA2.24 分块对角可逆 阶矩阵求伴随矩阵.n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分块矩阵都可逆.第一种对角 ,求 .12sAA *解: 因为 阶可逆,则 可逆,所以求*112,S n1,2iAs得 1112 21s sAA .1*1 22 1SsAAA 第二种对角 ,求12sAA *解: *1所以求得 11() (1)2 22 22n nSs sAAA A 1 121 11ssAAA 1(1)* 1221sn sSA 例 5 已知 求伴随矩阵 .012301A*A解: ,其中121230AOA121,3A,11512,0A1203,3A根据定理上面第一种方法求得1*122510260103AOA 例 6 已知 求伴随矩阵 .012301A*A解:令 ,即是121,3 12OA求得 ,1152,012A1203,3A根据第二种方法求得 145*1 2211010356210OAA 23 关于伴随矩阵有关的一些特殊等式关系.这是关于版随机阵的一些特殊的关系,特殊体现在没有公式可言,但这种关系是存在的,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伴随矩阵的内容,也有利于增加我们的知识水平通过这种学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兴趣,增广伴随矩阵的内容。引理 1 已知 阶方阵 ,则方阵 的行列式之值等于它任一行(列)元素与它nijnAaA对应得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即 122(1,)iiiAaaAn 2.31 行(列)之和相等原矩阵与伴随矩阵对应关系.定理 2 设 阶方阵 ,若 的每一行(列)所有元素之和均为常数 ,则 的nijn kA伴随矩阵 的每一行(列)所有元素之和也相等。*证明:设 , 现在假设它们的列相等为121212nnaaA 1212*12nnnA,如下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值时,是否成立。kk第一对 行列式;第二把所有的非 列加到 列上;再按 列展开得.iii11,1,1,1222221,1,1,12 iinnnnininnaaaA ,(,)iiikkA .假设 ,有01,21,1,2,nnnAAk .假设 ,有0k12122120nnnnaaaa 所以有 ,1,(,)ijiijiji 取 列 行的伴随矩阵得i11,1, 1, ,1111,()iinjjijijiij nnniniaaAa 把所有除了第一列加到第一列,化简得1,1,1, 1, ,1111,()iiinjijijijijij nnininiaaAaa 1,1,1, 1, ,1111,()iiinjijijijij nnininiaaa 第一列置换第二列,再把第二列置换第三列,如此类推一直到 列置换 列2j1j得到 1,21,11, ,112111,()iinjjijijijij nnniiaaAaa 1,21,11, ,1 1211,()iinjjijiji innniiaaAa 即是求得121212nnA即证得 12212nnnnAAA 同理可以证得列也是成立的,综上所述,定理得证。2.32 行(列)之和相等原矩阵与伴随矩阵对应关系的一个应用定理 3 若 阶方阵 可逆,且 的每一行(列)所有元素之和均为常数 ,则 每一n k1A行(列)所有元素之和为相同的常数 且 .l10,kl证:因为 可逆,所以 ,即是 的每一行(列)所有元素之和不可能均为常数 ,A0A 0否者这将与 可逆矛盾,即是 .由于 可逆,所以既有 *|E可以化简成1122*112nnnAAAA根据定理 2,可知道 1212212nnnnA 所以 122()()()n nAA 即证得行之和是成立的.同理本人可以证得列之和也是成立的,即得证2.33 两行(列)对应元素相等的原矩阵与伴随矩阵对应关系.定理 4 若 阶方阵 , 中的有两行(列)所对应的元素相等,则 所对应 中的两nA A*列(行)所对应的元素相等。证:现在我们假设 中的第 列和第 列所对应的元素全部相等,既有iji1,1,1,1,2222,1,1,1,1ii jjnininjnjaxaxA 对应的 现在我们来证k ikjA1,1, 1,1,1ikiki jkjik kaaxaA 1,1,11,1,(1)jikikikjkjikaxaa 1,1,11,1,jkkikikjkjjkaxaaA 求证得 ,即所对应的行元素相等。ikjA同理 所对应的行元素想的时候,则 中的两列所对应的元素相等*A综上所述,得证注:这里所说的是 的行对应于 的列,而列对应行。*2.34 两行(列)对应元素等比的一个推论.推论 1 若 阶方阵 , 中的有两行(列)所对应的元素它们比相等,则 所对应nA A中的两列(行)所对应的元素它们比也相等。*A2.4 伴随矩阵的证明.这是关于伴随矩阵的证明及其它证明的应用,这比较的特殊,因为关于证明的题目没有公式,只能对知识的深入的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灵活运用,通过对知识点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证明当然包裹本身,也存在于应用之中。对于一条证明题往往存在这技巧性,这些技巧和我们学习内容的性质是有关系的,只有对性质的记忆和理解才能发挥这些性质的作用。因此证明题就是伴随矩阵的一部分重要的内容,更是体现了伴随矩阵的应用。通过证明我们可以更好的充实我们的学习能容和巩固学习知识。2.41 关于性质 2.122 中的另一种证明.求证 1*(2)nA证明:由于 ,因此 ,所以当 时,*AE*nAE0A.1*nA当 时,则 , ,因为 ,则 ,因为0)1n秩 (0n)1n秩 (*)1秩 (为 阶方阵,所以 ,得证 .*n(2)*A1*2nA综上所述,本题得证 (2)2.42 性质 2.123 的另一种证明.求证 *()AB证明: 111*()ABAB2.43 性质 2.123 的证明.求证 , .*1*() *()T证明: ,即1111*1 *()AAA*1*()A .既1*11*()TTTT*T2.5 伴随矩阵转化的应用.伴随矩阵的应用充分的展示了伴随矩阵的知识,体现了伴随矩阵的重要性,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通过伴随矩阵来求其它的矩阵,是根据伴随矩阵的定义与基本性质出发的,因此只有掌握伴随矩阵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可以充分的展现出伴随矩阵的联系性,通过这一节内容,深刻的探讨、分析及应用。2.51 知伴随矩阵求原矩阵与原矩阵的逆,条件是伴随矩阵可逆。如果 其中 可逆且 存在,现在来求 与 .1212*12nnnA *A*1nA1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求得 的值,假设 ,我们知道 的逆是存在的,因*0a为 满秩,根据 我们可求得 的值且不为 0,那么根据 来求得*A1*nAA1*A。对于 ,因为 ,则1 E1*可以求得 。例 7 已知 现在来求 与 .*43016AA1解:我们求得 ,即是3*430127063A所以 即是*1A1*A1 443100362A 11*43004621A2.52 知伴随矩阵求相关矩阵.例 8 设矩阵 的伴随矩阵 ,且 ,其中 为 4A*01313ABE阶单位矩阵,求矩阵 .B解:由于 推出 即是*|E*4|A3*8,2又给等式 右乘 得 ,再左乘 得1AB*A于是有 即是 而 为可逆矩阵,*3B*3*26E*E于是 。由*62E,求得*1036A*10226A故求得 1*02631BEA2.53 应用伴随求其它矩阵.例 9 已知三阶 的逆矩阵为A123A是求伴随矩阵的逆矩阵.解:由于 ,所以*1A11*A这里因为 由于 可逆有11,E1求得 ,1512203A1*5210A伴随矩阵的内容及其丰富,本人认为我们可以更加广泛的研究它,我们可以在伴随矩阵的特殊计算中更加深入的探讨,把行列式的计算运用其中,通过这样更加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就开始更加深入的学习.第三章伴随矩阵的探讨及推广这是本人这次论文的重点之一,它根据高等代数的内容出发,是一种具有技巧性的探讨,我们在行列式的计算中,经常会遇到好几种特殊行列式,这些行列式是有规则的,他们有两行型的、有箭爪型的、有三对角型的、还有 hessenberg 型的。另外还有一些更加特殊的情形,现在我们根据这些情形进行有目的的探讨,也就是伴随矩阵的推广,从而是伴随矩阵的内容更加的丰富,培养辩证内力,使学习效率进一步的提高,提高数学思想。因为伴随矩阵中的余子式原本就是一个行列式加符号而已,相当于我们可以办伴随矩阵的元素求出来,在此时这些矩阵的特殊情形,我们就可以应用到伴随矩阵的元素计算中来,当然这些计算存在一定的规律,所以并不需要把每个元素意义求一遍,这也算是,班行列式推向伴随矩阵,是伴随矩阵得到更大的推广。我们先假设 . .1212*12nnnA 121212nnnaaA3.1 两条线型矩阵求伴随矩阵.两条型的伴随矩阵又有好几种,本人按照行列式计算中把他们分成五种类型,但在这五种类型中,又有几类仅是转至了一下,所以用同一种方法也可以同样的求出,所以我把这五类分成两大类,3.11 第一大类., , ,121nabca 21ncba 121nab 121nbac现在我们仅对这大类中的一个矩阵进行求伴随矩阵即可,求解如下对于伴随矩阵 ,求伴随矩阵 .121nbAca *A解:我们按伴随矩阵的定义,只要求出伴随矩阵中的元素即可,在这里本人设是 的第 行第 列的元素,所以我们只要求出代数余子式(1,2;,)ijAnj *ji即可。下面求 :ijA我们从 的第 1 列开始,对应 的第一行*A ,同理2131 234nnabAa 121nnAb从 第 1 列的第 2 个一直到第 n-1 个,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22 1111 1121i ini ii jjiiinbabA baaba 2,31in从 第 n 行到第 2 个到第 n 个有A 12 11 121ii inin inni jjiiinabaA abbab 2,31in除 第 1 列和第 n 行以外的所有代数余子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江西省九江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5广东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经济发展办招聘辅助人员(统计员岗)1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a卷)
- 2026年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5年河北张家口蔚县第二批硕博人才引进50名参考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6年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郴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完美版
- 2026年西藏昌都地区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带答案
- 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奖惩制度汇编
- 小学消防安全课件下载
- 认知障碍科普
- AEO企业高级认证介绍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石油化工设备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高铁站隔离开关操作员考试试卷与答案
- 2025年导游资格证考试专项训练 导游业务与政策法规押题试卷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2025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报告 SSM-BK-202509
- 国家电投集团五凌电力有限公司笔试
- 2025至2030智利电力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