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1页
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2页
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3页
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4页
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县“ 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xx 县地处湘中腹地,东邻湘潭、衡山,南接衡阳,西毗邵东、涟源,北界娄底、湘乡。东西长 61 公里,南北宽59.2 公里,总面积 1711 平方公里,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下辖 13 个镇、3 个乡、1 个经济开发区。截至 2015年末,全县总人口为 96.89 万人,其中,男性人口 50.52 万人,女性人口 46.37 万人;乡村人口 85.08 万人,城镇人口11.89 万人。“十二五 ”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和“四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民间融资风险集中爆发期)”的困 难局面,以及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不移实施“五个率先”战略,“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形成了经济 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协调进步的良好局面。一、“十二五”时期取得的成就(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5 年,全县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 199.5 亿元,是 2010 年的 2.04 倍,年均增长1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22900 元,是 2010 年的 2.02 倍,年均增长 15.1%,高于“十一五”时期 3.8 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 5.76 亿元,是 2010 年的 2.19 倍,年均增长17%,高于“十一五”时期 0.7 个百分点。全县金融机构存贷规模和总量呈增长态势,存款余额 215.16 亿元 ,贷款余额73.58 亿元,分 别是 2010 年末的 2.08 倍、2.46 倍。(二)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2015 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0 年的 34.23827.8 调整为 32.139.428.5。实现第一产业 增加值 64.03 亿元,年均增长 4%;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 78.66 亿元,年均增长 13.7%,形成了不锈钢制造、农机制造、制鞋、建材等主导产业,培育 了以粮油 、辣酱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了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56.76 亿元,年均增长 11.7%。(三) 基础设施全面突破。2015 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62.32 亿元,是 2010 年的 3.09 倍,年均增长 33.9%,五年累计完成 543.57 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 3.91 倍。交通:全县 16 个乡镇实现了 100%通水泥(油)路,894 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通畅村达 752 个,通 畅率达 94%。 s336 线香铺坳至棋梓桥、s3 36 县城至石牛、s210锁石至界首上、s20 9 鲤鱼塘至太平寺已经改造完毕;娄衡高速、g234 娄底大道 xx 段、s334 石地方至蚊子山段正在建设中。新建娄新高速公路里程 8.9 公里 。电力:全县共有220 千伏变电站 2 座,主变 2 台,容量 24 万千伏 安 ,110千伏公用变电站 5 座,35kv 变电站 10 座。信息: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为 6.28 万户和 45.67 万户,互联网用户达到 5.14 万 户,与 2010 年相比,移动电话用户增长 41.2%,互联网用户增长 77.9%。城建:县城建成区面积由 10.6 平方公里扩大到 12.9 平方公里,乡镇镇 区面积由 8.2平方公里扩大到 12.6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 30.4%,提高了 10.4 个百分点。水利建设:完成投资 12.82 亿元,治理病险水库 212 座,解决了 34.9 万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4.3 万余处 。园区建设:经开区面积由 1.4平方公里增加至 6.37 平方公里,产值从 35 亿增加至 100 亿元,税 收过亿元,综合排名列大湘西板块省级开发区前 5位,全省第 27 位。(四)人民群众实惠大幅增加。2015 年 ,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领域的资 金比例不断提高 ,共投入 110 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72.14%。实施积极的 就业政 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6581 元,年均增长 10.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811 元。社会保障体系基本 形成,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 52.8 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达到99.9%;有 7.01 万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比 2010 年末增加2.27 万。居民储蓄存款达到 174.89 亿元,是 2010 年的 2.11倍。(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科技 ,培育省级知识 产权优势企业 2 家、市级 2 家;共申请专利 673 项,专利授权526 件,专利转化 240 项。教育,加快推 进“化解城区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新建、维修改造校舍 20 多万平方米,高考、学考、中考成绩在全市保持领先地位 。卫生,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了县 人民医院、妇保院、卫监所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提高了新农合保障水平;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逐步落实。人口和计划生 育,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7以内,单独二孩政策稳步实施。商贸文化旅游,扎实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和“农产品市场建设与改造三年行动计 划”,加快实施“县乡流通再造”工程,有序推进冷链物流、万村千乡、再生资源回收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 9 个县城和 13 个乡镇农贸市场建设改造 。培育流通企 业品牌,创建永丰辣酱、国藩溪砚 、农机等特色企业品牌建设。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提炼 了“耕读天下、富厚日新”的 xx 精神。蔡和森蔡畅故居光甲堂成功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 年,曾国藩故居和蔡和森纪念馆共接待游客 66 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 28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经济增长喜人。(六)生态环境持 续改善。节能降耗大力推进。全县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共投入资金 1.9 亿元,完成工程减排项目 45 个,四项约束性污 染减排指标按期完成,单位 gdp 能耗降至 0.73 吨标准煤/万元。积极推进湘江流域污染防治和“九大环保工程”。生态环境建设迈出崭新步伐 。积极推进“绿 色 xx 四年行动计划”和“城乡环境整建四年行动计划” 。农村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 86.0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森林覆盖率为 46.44%。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加快 推进 。小型煤矿关闭工作稳步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同步进行。(七)“五个率先”战略深入实施。“十二五”以来,县委提出了“五个率先”的发 展战略。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各项主要指标平稳增长。gdp 平均增速为 10.2%,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 15%,尤其是 2012年、2013 年,规模工业高速发展,增速在全省排名进入了前 20 位 。全县 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为 33.9%,2011 年增速全省排名第一,2012 年和 2013 年增速进入全省前 20 名。2015 年单位 gdp 能耗为 0.73 吨标 煤 /万元,大大低于全市1.37 吨标煤/万元的平均水平。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打造“游国藩故里,品湖湘文化”旅游品牌,成功创建省旅游强县,文化旅 游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全县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 81.8%。根据上述分析,县委提出的“五个率先”的发展战略符合 xx 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各 项指标任务基本完成,部分指标在全省或全市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可以预计在“十三五”时期末,“五个率先”的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基本可以实现。二、“十二五”时期积累的经验五 年来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全县上下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省和市重大决策部署;得益于县委、 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得益于全县人民辛勤劳动和共同奋斗。“十 二五”探索和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一是始终坚持加快转型发展与立足实际主动作为紧密结合,着力拓宽发展思路,持续提升经济质量。二是始终坚持增 强内生动力与扩大对外开放紧密结合,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着力强化公共服务,持续提升 人民幸福指数。四是始终坚持依法治县,规范行政程序、规范权力运行,推动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政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五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 ,努力 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这些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在“十三五”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我们一以贯之,长期坚持。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 发展方式转变有待进一步提质。xx 是欠发达的内陆地区,经济总量偏小 ,发展速度不快。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深度转型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县 既要实现中高速增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质量效益,矛盾日益突出。我县工业中的两大支柱产业,不锈钢产业和农机产业,都面临着较大 的竞 争压力。农机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一直缺乏核心竞争力。目前农机市场看好,前景广阔,工程机械的领军企业纷纷大手笔进入该产业,我县的农机产业面临 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的局面。不锈钢产业国内市场比较成熟,消费前景看好,中南和中西部市场空间巨大,目前天宏不锈钢正式投产,但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需 要进行产业链延伸和配套项目有序集聚。(二 )产业结构性矛盾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县产业结构不优,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小,工业中资源型企业比 重较大,支柱产业未能扩大规模。2015 年,我县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2.139.428.5,一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3.1 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于全国 11.1 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12 个 百分点。农业大而不强,有传统没优势,有特色没规模,有品牌没辐射;工业结构不优,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科技创新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还处于初 始发展阶段 ,煤炭、建材等行业面临效益下行和产能过剩的双重挤压,年营业收入超 10 亿元的工业企业仅有 xx 海螺 1家;三产发展不足,房地产调整影响难以消 除,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较弱,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三 )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交通、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制约明 显,交通方面,我县虽位于全省的几何中心,交通发展却渐渐边缘化,相比 其他县市已经连通高速公路,而我县的几个高速公路项目尚处在建设或者筹划阶段,娄衡高速建成之后才会有比较便利的物流基础;土地方面,征地拆迁矛盾多,园 区项目用地批而未供,部分引进项目无法落地;资金方面,受全市借贷危机的影响,企业贷款比较艰难;技术方面,我县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不 强。(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压力有待进一步释放。2015年,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实现程度达到 81.8%,在全省排名第 31 位。 全面实现小康社 会的各项指标中,经济发展的硬指标差距较大,有 4 项指标的实现程度低于60%,攻坚任务艰巨。“三农”短板比较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农产品深加工能力 不强,规模以上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比重低,农村贫困人口占比大,精准扶贫任重道远。四、下一步工作建议对 xx 这样集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困难县、省级贫困县四位一体的欠发达县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 xx 一切问题的关键。(一) 抓产业发展。产业是经济实力的根本支撑,是我县长远发展的基础所在,在精准定位的前提下,加快产业升级是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农业方面,要以 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现代农业,在做好对百万 xx 人供给的基础上,再向周边城市和远端城市输出供给 。工业方面,以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 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机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着力发展制鞋产业和不锈钢产业 ,努力培育新兴特色产业 。服务业方面,首先要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强化产业助推力;其次,要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增强消费扩张力;再次,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服务业,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二)抓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我县加快发展的瓶颈,要抢抓中央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