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的离职分析报告(ppt 13)_第1页
xx公司的离职分析报告(ppt 13)_第2页
xx公司的离职分析报告(ppt 13)_第3页
xx公司的离职分析报告(ppt 13)_第4页
xx公司的离职分析报告(ppt 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职分析报告 中国管理资讯网 中国管理资讯网目 录一、公司离职现状二、离职现状分析三、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 中国管理资讯网一、 现状03、 04年度季度别离职率 中国管理资讯网二、离职现状分析(一)离职时间分析1。 公司全年月离职率均控制在 14%以内,公司离职率总体上处于一种比较合理的状态。2。 6月与 7月是公司员工离职的相对高峰期,原因可能有:1) 4月份薪资调整没有能够满足一些员工的期望。2)就公司历史销售奖金数据来看,员工上半年度奖金往往高于下半年度,因此员工会选择年中离职。3) 应届毕业员工的大量入职给于老员工一定的心理冲击。 中国管理资讯网二、离职现状分析(二)离职员工职群分析季度 职群 离职人数 平均人数 离职率1 直接销售 9 67 13.43%间接销售 4 27 14.81%行政支援 4 21 19.05%合计 17 115 14.78%2 直接销售 14 96 14.58%间接销售 6 32 18.75%行政支援 2 30 6.67%合计 22 158 13.92%3 直接销售 12 95 12.63%间接销售 2 28 7.14%行政支援 5 31 16.13%合计 19 154 12.34%4 直接销售 5 97 5.15%间接销售 1 33 3.03%行政支援 3 30 10.00%合计 9 160 5.63%1. 各职群在不同季度的离职都比较平均。2. 除 2季度外,行政支援岗位的离职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职群离职率。原因有:1) 公司对行政支援类岗位员工的重视程度对于其他类岗位。2)行政支援类岗位的工作成就感不易得到满足。3)行政支援类岗位的市场需求比较广,再就业机会相对较高。4) 2季度的薪资调整对行政支援岗位员工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 中国管理资讯网二、离职现状分析(三)离职员工在职时间分析1. 员工在公司就业时间不超过 2年的占离职总人数的 85.1%,其中工龄未满 1年的占 58.2%, 1至 2年的占 26.9%。原因可能为:1) 员工入职前后对公司认知有较大偏差。2) 入职培训工作没有有效展开,员工未能及时理解和融入公司企业文化。2. 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工龄未满 1年就离职者分别占 62.5%和 63.6%,远高于行政支援人员的 43%。原因可能为:1)销售人员由于背负销售指标,其工作压力相对行政支援人员更为显著和直接。1. 工龄 1年以内 1-2年 2-3年 3-4年 4年以上 合计直接销售 人数 25 8 4 1 2 40 比例 62.5% 20.0% 10.0% 2.5% 5.0% 100.0%间接销售 人数 7 2 1 1 11 比例 63.6% 18.2% 0.0% 9.1% 9.1% 100.0%共同 人数 7 8 1 16 比例 43.8% 50.0% 0.0% 6.3% 0.0% 100.0%合计 人数 39 18 4 3 3 67 比例 58.2% 26.9% 6.0% 4.5% 4.5% 100.0% 中国管理资讯网二、离职现状分析(四)离职员工部门别分析区分 1Q 2Q 3Q 4Q离 职人数 平 均人数离职率离 职人数 平均人数离职率离 职人数 平均人数离 职率离 职人数 平 均人数离职率解雇(被动)离职(主动)终止合同计解雇(被动)离职(主动)终止合同计解雇(被动)离职(主动)终止合同计解雇(被动)离职(主动)终止合同计产 业材装 饰材 3 3 41 7.4% 5 5 39 12.9%1 1 2 36 5.6 % 3 1 4 38 10.7%建材 2 1 3 32 9.5 % 1 3 4 36 11. 1%1 2 1 4 32 12.5% 0 33 0.0 %生活素材 4 1 1 6 35 17. 3%2 5 7 36 19.6%4 1 5 32 15.6% 2 2 31 6.5 %全装修 1 1 8 12. 5%1 2 3 9 33.3%1 1 7 14.3% 0 10 0.0 %计 4 7 2 13 115 11. 3%4 15 0 19 119 15.9%2 7 3 12 107 11.2% 0 5 1 6 111 5.4 %信息电子电池 4 0.0% 6 0.0% 80.0% 0 9 0.0%光 学影像 3 0.0 % 1 1 5 18.8%1 1 7 14.3% 0 8 0.0 %计 0 0 0 0 7 0.0 % 0 1 0 1 12 8.6 % 1 0 0 1 15 6.7 % 0 0 0 0 17 0.0 %共同市 场 3 0.0% 30.0% 0 3 0.0%设计 1 0.0 % 7 0.0 % 2 1 3 6 50. 0%管理 1 3 4 25 16. 0%1 1 2 23 8.7 % 6 6 23 26.1% 0 23 0.0 %计 1 3 0 4 25 16. 0%0 1 1 2 27 7.4 % 0 6 0 6 33 18.2% 2 0 1 3 32 9.4 %总 计 5 10 2 17 147 11. 6%4 17 1 22 158 13.9%3 13 3 19 155 12.3% 2 5 2 9 160 5.6 % 中国管理资讯网二、离职现状分析(五)离职员工职级分析季度 职级 离职人数 平均人数 离职率1 经理 2 19 10.53%主管 2 49 4.11%助理 13 78 16.73%合计 17 145 11.69%2 经理 4 16 25.48%主管 8 54 14.90%助理 10 86 11.59%合计 22 156 14.13%3 经理 1 16 6.25%主管 6 49 12.24%助理 12 86 13.95%合计 19 151 12.58%4 经理 0 18 0.00%主管 4 49 8.25%助理 5 93 5.38%合计 9 159 5.66%1. 主管级与助理级在不同季度的离职率比较平均。2. 经理级在 2季度的离职率明显高于其他季度,原因有:1) 公司于 2季度辞退方黎经理;劝退崔勇杰经理、张健经理。 中国管理资讯网三、离职原因分析及策略(一)离职原因因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被辞退,公司因为该原因离职的员工数量很少,反映了公司员工具有较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公司有较强的能力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因不适应本职工作而被辞退或主动辞职。其中包括工作技能达不到工作岗位的要求的;不认同公司企业文化的;还有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或工作关系而导致离职的。因迫切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而准备参加考研究生考试或因继续攻读学位,但公司不能提供此类条件造成了这些员工的离职。出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考虑,不想长期在一个公司工作,希望通过换公司寻求新的发展,从而离开公司;因公司提供的条件不能达到个人对工作、收入的预期而离开公司,或者认为公司的内部选拔力度太小,在公司不太有可能晋升机会,去其他公司寻求个人发展空间;还有少数员工因家庭原因造成了离职。 中国管理资讯网三、离职原因分析及策略(二)应对策略 加强员工选拔的力度。把好选拔员工的关口是预防员工离职的基础,公司不仅要从备选人员的职业素质方面考察其是否适合应聘岗位,而且相关人才测评工具,对员工的个性特征、发展潜力以及对公司的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能力、气质类型、认同感上选择最适合公司的员工。另外,考虑到应届大学毕业生和高学历人才的稳定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加大了校园招聘的力度。方法:1) 应聘人员第一次面试必须由 HR招聘担当参与,第一轮面试项目包括:气质类型测试认知能力测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2) 进行校园招聘 中国管理资讯网三、离职原因分析及策略(二)应对策略 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选送员工进修。作为成长型企业,知识型员工占据了公司员工的主导地位,无论从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公司的长远发展出发,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都是非常重要的。方法:1) HR部门对公司的培训工作进行系统的完善;2)不断丰富培训内容,既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也涉及公司管理、员工基本素质等的培训。3)培训方式:a) 聘请有专长的公司员工或外部专家进行公司内部培训。b) 和大学、培训公司联合培养的方式。c) 邀请公司资深员工就自身经验给新员工进行培训。 中国管理资讯网三、离职原因分析及策略(二)应对策略外部招聘与内部选拔相结合。外部招聘可以选拔有相应经验的优秀员工,只需少量培训就可以担负起重任,满足了近年来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但如果作为员工选拔的惟一方式的话必然会引起老员工的不满。根据离职员工的现状分析,发现外部招聘员工的离职率是较高的,不利于公司的持续性发展,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公司员工的士气。因此,要及时从公司内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加强内部选拔力度,建立员工晋升的通道,激励员工士气。方法: HR部门制定相关内部招聘的管理规定,要求做到:公平、保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