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量在草地生态系统各组分内或各组分间的运动与转移是一种连续的动态过程,该过程形成能量流动(能流)。 一、能量流动的特点 草地生态系统是能量贮存与逸散的系统,而且是一个服从于所有热力学基本定律的系统。 该系统的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每一次能量传递都不能百分之百有效地传递下去,能量有损失,并且每一传递阶段都要增加熵值。 在每个能量传递阶段,传递到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减少,并且在每一个阶段,通过呼吸作用耗散能量。最后通过生产者固定的所有能量都被耗散在呼吸活动中。 能量流动是一个单向的运动过程,能流一旦通过有机体,其流动方向就不能逆转,成为单程流,而且能量数量逐级锐减,能流越来越细,直到以废热形式全部散失为止。 二、能量流动的渠道 生物之间通过采食与被采食、捕食与被捕食的食物关系,相互间结成一个整体,就像一环扣一环的链条,这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营养级。每一种生物种群都处在一定的营养级上,只有少数种兼两个营养级。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由于各级消费者的情况不同,一般把食物链分为捕食链、寄生链与腐生链: 弱肉强食,这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以捕食方式形成的食物链,称为捕食链; 动物以寄生方式形成的食物链,称为寄生链; 专以动、植物尸体为食物形成的食物链,叫做腐生链或残体食物链。 另外,还有一个通常易被人们忽视的食物链,即碎屑食物链。 草地生态系统的动物,有专门吃植物的草食动物,也有专门吃动物的肉食动物,有的既吃植物又吃动物,叫做兼食性动物。 各种食物链并不是孤立的,往往纵横交织,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多方向的食物网。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草 鼠 蛇 鹰三、能量流动的过程及其基本类型 (一)能量流动的通用模式为了分析和比较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同成分的能量流动过程, odum( 1988)根据生态系统各生命层次和生态层次能量流动的共同特点,提出了能量流动的基本模式。(二)能量流动的基本类型 1草地生物个体能流 进入有机体的能量构成总生产,并通过下列几条途径转移: ( 1)呼吸代谢并产生乙醇、乳酸和二氧化碳。 ( 2)含氮化合物作为废物被排泄掉。 ( 3)有机体可以完成移动负荷的功。 ( 4)结合在还原碳中的能量进一步形成各种含能产品,构放净生产。 当净生产的速率为正时,含能产品的积累速率大于其消耗速率,表现为有机体的生长。 有机体在净生产中形成的含能产品,可以由下列几种方式消失: ( 1)繁殖后代; ( 2)个体的某些部分可以作为死物质脱落; ( 3)分泌物。 按照个体的能量消耗和能量同化来表示生物个体的能量关系,即:同化 =消费(粪便尿) 被同化的能量既可以用于个体生长( Pg),也可以用于繁殖( Pr)的生产( P),还可以用于基础维持( Rm)和活动( Rw)的呼吸损失( R) ,于是:A P+ R或 A Pg Pr Rm Rw2草地生物种群能流 种群是同种生物在特定空间的个体集群。能量研究十分重视种群水平的能量流动,因为种群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种群的能流密度常常决定整个生态系统的能流密度。此外,种群能流还是估计种群密度的实际变动和决定种群在群落中作用的可靠基础。 3群落能流 群落是能量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是生存在特定空间的不同种群形成的生物聚集体,也叫生物群落,包括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 从能量生态学的角度看,群落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通过能量关系而在三维空间中形成一种彼此依赖、相互作用的营养结构。其中,群落的能量流动是这种营养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群落能流是群落的基本功能之一。群落能流有阶段现象。 例如:羊草群落的能量流动过程具有明显的层次性,每一层次都靠前一层次提供能量。 4生态系统能流 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太阳辐射能被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转化为化学能并贮藏在含能产品中后,再通过取食关系使能量沿食物链营养级被各级消费者逐级利用,最后通过分解者的分解活动将能量释放于环境之中。5能量流动的金字塔现象 草地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加长不是无限的,营养级通常只有 45 级。 当能量沿食物链营养级逐级流动时,后一营养级的生命有机体因不能全部利用前一营养级贮藏的能量,故总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这样,能量流动每经一个营养级,能量流都要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流,按前后顺序绘制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金字塔。它表示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有效性,能流在顺序的营养级上的流动和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损耗。四、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 可按下列方程:C-Fu=A=P+R 式中: C 消费能;Fu 粪尿能;A 同化能;P 生产能; R 呼吸消耗能。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是指能流在草地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比率,主要表示方法有: 能量流动的生态效率比 1小得多。实际上,按照百分率这种生态效率通常为 5 30 左右,多集中在 7 14 之间。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二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效率平均近似于 10,这一规律即是上 Lindemen提出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做上 Lindemen效率。 第二节 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草地生态系统是由运动的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地球供给的,而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由太阳供给的。 任何一个草地生态系统都从大气,水体或土壤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又归还给环境,这就是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生命有机体依赖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存在。这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两者具有质的区别: 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营养级向顶部方向流动,能量以自由能的最大消耗和墒值的增加,以热能的形式而损耗,能量流动又是单方向的。因此,草地生态系统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能量。而物质循环则是另一种情况,物质是不灭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总是处于周而复始地循环之中,构成 “物质流 ”。 在物质循环中,按其循环的时间区分为短时间循环和长时间循环。 前者指的是大部分未被消费者吃掉的原来从大气中和土壤中吸收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盐类的生产者,经凋落或死亡后处于土壤表层,被分解者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矿物质盐类,又归还给土壤和大气。 后者指的是绿色植物生产者逐级经过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其他杂食动物以及寄生生物的采食与消化,它们的排泄物,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遗体进入土壤,经过腐生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物质又回到环境中,再一次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相比之下,长期循环占着生态系统中的主导位置,在构成生态系统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物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循环,通常用 “库 ”这个概念来表示,它代表某种物质的贮存量。各库之间的物质传递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物质流在三个层次水平上进行传递: 生物个体; 生态系统; 生物圈。 个体水平的物质流传递主要指生物个体吸收物质建构身躯,通过代谢活动获取能量,把物质排出体外。 生态系统水平的物质流传递,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始于生产者的代谢作用,经过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把生态系统的食物运转和物质循环连接起来,最后将物质归还给环境。 生物圈水平上的物质传递,即在生物圈中生物体的物质代谢与生物圈中的化学循环连接起来,称为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根据各种化学元素循环的属性可分成三种主要的循环类型: 水循环:水是自然的驱使者,水循环就是构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没有水循环生命就不能维持; 气态循环:各种物质的主要蓄库是大气和海洋,气态循环紧密地把大气和海洋联接起来,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质,以氧、二氧化碳、氮为代表,还包括水蒸汽、氯、溴、氟等,都属于气态循环; 沉积循环:沉积循环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汇报中期答辩
- 赵旺珍宫颈课件
- 消防员工安全培训情况课件
- 走进诗歌的大门课件
- 消防及安全资格培训课件
- 走进科技殿堂课件
- 走进池塘课件
- 消费者权利保护法课件
- 消费者保护神课件
- 消费安全生产培训报道课件
- GB 1903.50-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胆钙化醇(维生素D3)
- GA/T 383-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学生课程免考(修)申请表(模板)
- 横河DCS-培训讲义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
- 初中数学几何1000题专项训练(含详解分析)-最新
- 电子课件-《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三菱-第三版)》-A04-1724-课题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
- 实验计划样表
- 三阶魔方入门教程课件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 健康疗休养基本服务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