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doc_第1页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doc_第2页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doc_第3页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doc_第4页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民政局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局以开展“三严三实” 、 “善行*”等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践行“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围绕中心工作,切实履行好民政职能,多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现将我局*年工作完成情况和*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一、*年全县民政工作完成情况(一)建制度促规范,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1.城乡低保工作更加规范 。一是及时发放城乡低保金。截止 10 月底,全县共有城市低保人数 9820 户 15805 人,低保标准每人每月 370 元,累计月人均补助 258.7 元,完成目标任务 230 元的 113%,累计支出城市低保资金 5071.9 万元;农村低保人数 41292 户 68525 人,低保标准每人每月190 元,累计月人均补助 119 元,累计支出农村低保资金9579.4 万元。二是加强了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手机短信、阳光政务、制作固定的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国家惠民政策及低保申请、审查、审批程序。三是开展城乡低保清理整顿 。认真坚持了低保审批前入户抽查 30%的规定和低保动态管理,实现了低保对象进出常态化。1-10 月,先后取消不符合低保对象 7072 人,新批低保对象 9212 人。2.城乡医疗救助及时有效。截止目前,全县城乡医疗救助 116757 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 3222.7 万元;支助农村低保、五保参加新农合 77818 人,支出 700.4 万元,支助城镇低保对象和其他困难对象参保 17019 人,支出 62 万元,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参保参合率达到 100;城乡困难群众重特大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 100%;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比例达到 100%;城乡困难群众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列达 70%。在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中,简化了医疗救助手续,精简了救助程序,按月审批和发放医疗救助资金,做到了方便、快捷 。3.创新实施“救急难”工作。建立了县级部门联席会议制、开通了社会救助热线电话、依托乡镇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救急难”受理服务窗口 60 个。建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各乡镇、村(社区)设立了社会救助及“救急难”信息员,做到“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建立了“首问责任制”和“转办”工作制度,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制订了各部门分办、转办流程,为遭遇急难问题的群众提供“绿色通道”。截止目前,救助困难群众临时救助 981 人次 92 万元。4.五保供养工作有序开展。加强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目前,今年新批准纳入五保供养 535 人,共计纳入五保供养对象 11676 人。供养标准为散居每人每月 270元,集中供养每人每月 360 元。*年 ,新(改、扩)建敬老院 29 所,新增床位 750 张,床位使用率达到 90%,集中供养率达到了 48%。5.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保护工作。采取主动救助与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共救助各类城市流浪乞讨人员1952 人次。其中,流浪未成年人 59 人次,老年人 139 人次,残疾人 120 人次,危重病人 18 人次,精神病人 57 人次,智障人员 39 人次。(二)抓管理求实效,救灾救济工作及时有效。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完善了我县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成功应对“6.22”暴雨洪涝灾害,及时上报灾情进行核灾、锁定灾情;积极做好救灾物资储备,采购了冲锋舟、橡皮艇、救生艇、手电筒等救灾物资,切实加强防汛值班;积极做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今年来,累计发放冬令春荒农村生活救助资金 1219 万元 ,下拨棉被 5500 件、棉衣裤 3500 件、大米 28 吨,妥善解决了81250 名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三)抓机遇谋发展,优抚事业迈出新步伐1.严格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一是全面落实优抚保障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涉军优待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 ,全面实行“打卡直发”和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用“一站式”即时结算。按时打卡直发各类优抚金 7933.9 万元。16 级残疾军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障范畴;710 级残疾军人以及在乡老复员军人、“三红”、“三属”、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襄渝伤残民兵全部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其个人缴纳部分由财政解决;全面落实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二是加强烈士褒扬工作。认真组织开展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工作和烈士日纪念活动。完成了*八台山烈士陵园建设。三是认真做好军休、安置工作 。完成了 2014 年退伍的 688名退伍士兵的档案整理工作。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全面落实。加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就业培训率达 98%。2、稳步做好双拥工作一是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 ,营造爱国拥军浓厚氛围 。二是积极开展元旦、春节、“七一”、“八一” 、烈士公祭日、“送温暖 、惠民生”、“关爱功臣 ”、“双拥在基层”等活动。三是巩固双拥模范县城成果,大力实施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百千万工程 ”。 (四)抓常规求突破,努力提高社会福利服务水平1.养老服务工作目前,正加紧建设*乡 、*乡、*乡、*乡 4 所敬老院和*中心敬老院,新增公办养老机构床位 470 张;维修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床位 500 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 300张;打造城市日间照料中心 17 个;全县已建成农村幸福院建设 66 个;*年居家养老服务已通过公开招标,由中标单位组织实施助浴、助洁、助餐、助医 、助急等五助服务,目前已累计完成服务 48702 名老人。2.孤儿保障工作孤儿基本生活费配套经费全面落实 ,确保基本生活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全县共有 464 名孤儿,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 678 元,机构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每人每月1130 元 ,全县共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 320 万元。今年暑假期间,对全县孤儿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全县开展了关爱孤儿行动,将 91 名“事实孤儿”纳入保障范围、192 名纳入城乡低保保障范围。3.慈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慈善氛围。二是开展“善行*”义捐活动。全县已募集善款共计 113.5 万元。三是开展慈善助学、慈善助残、慈善助孤 、慈善助医、慈善助困等救助项目,直接受益群众共计 302 人次,发放各类善款共计 57 万余元。四是新建慈善爱心超市 1 个。 4.老龄工作一是贯彻落实了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 ,认真落实老年优待政策。80-89 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老龄补贴 20 元,90-99 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老龄补贴 100 元,100 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老龄补贴 400 元。落实老年人看病就医、乘车优待等政策。二是认真开展敬老月、老年节系列活动。组织慰问百岁老人、特困老人、老干部、军烈属等对象 80 人次,送慰问金 5 万元;组织老年大学、老年文艺团体深入乡镇敬老院、民办养老机构慰问演出 13 场次。发放老龄政策文件汇编,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涩老宣传资料 10 万份。三是深入开展第二轮“敬老文明号”、基层老年协会创建活动。全县成立基层老年协会的城镇社区达到 95%以上 ,农村行政村(社区)达到 80%以上。(五)以重点带全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指导督促村(居 )务公开和社区建设,进一步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加强基层群众自治。二是深化实施“两化”互动,加快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三是认真开展依法治县、“法律七进”工作。积极开展依法治村(社区)示范创建活动。四是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加强文崇镇谭坝社区信息化建设;按照“五统一”标准,完成了拱市社区等 6 个社区的规范化建设和李渡乡狮牌社区等3 个美丽新型物业示范社区打造工作。(六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社会事务管理再上新台阶。1.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全县依法登记社团 65 个,民办非企业单位 86 个,变更社会组织法人登记 5 件,登记合格率 98%,办结率100%。社会组织年检率达 96%,违法社会组织查处率 100%、非法社会组织取缔率达 100%。2.行政区划管理做好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和地名管理工作。加大了撤乡设镇力度 ,第一批完成了李渡乡等 5 个撤乡设镇工作。第二批李馥乡等 5 个乡撤乡设镇资料已上报省民政厅、省政府。积极做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准备工作;认真做好了行政区区划勘界工作;完善了地名公共服务体系,规范了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健全了城乡地名标志设置管理机制,及时更新了地名和区划数据库数据;加强了地名文化建设,认真开展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3.殡葬工作加强殡葬服务和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积极开展“殡葬改革宣传年”活动。做好了春节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服务管理工作,确保群众祭祀安全有序。引导和鼓励群众弘扬先进殡葬文化,移风易俗,转变传统殡葬观念,形成了“阳光殡葬、诚信殡葬、生态殡葬”的良好氛围。到目前 ,共火化遗体 563 具,殡葬宣传 40 次,发放宣传资料 6500 余份,殡葬执法 25 次。4.婚姻登记工作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进一步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积极创建国家 3a 级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9292 对,离婚登记 2263 对,补发结婚证 7882 对,补领离婚证 472 对 ,查档 879 人次,受理来信、来人、来电咨询 1921 人次,处理信访问题和化解行政诉讼 5 起,办理收养登记 2 件。婚姻登记合格率达 100%,收养登记合格率达100%。(七)加强信访调解工作,提高维护社会稳定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了信访维稳工作机制,信访工作走上了规范 、高效的运行轨道。二是实行了股室轮流接访制度 。建立信访“三本台账” ,接待来访群众 180 人(件次),解决疑难信访案件 20 件次,批阅来信 25 封,群众满意率达100%。三是继续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凡重大疑难信访案件和上级交办的重要信访案件,一律由分管领导挂包,办理领导包案案件 16 件次,办结率达 100%,息访率 100%。四是妥善处理信访案件,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妥善解决群众困难,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未出现群体性上访事件,未发生到省进京非法上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815 人(件次),办理上级交办信访案 16 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 15。二、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民政基础设施薄弱,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离保障民生的要求还有差距。二是民政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民政工作经费不足,上级下拨的专项经费中没有配套的办公经费,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三是民政干部队伍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乡镇民政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民政局机关人员编制不足、乡镇敬老院专职管理人员配备不齐,与日益增加的民政工作业务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政工作的开展和民政事业的发展 。三、*年工作要点(一)不断巩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建立全县低收入认定中心。制定科学准确、公开公正、阳光透明的低保审核程序和办法,加强规范化管理,确定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二是贯彻落实健全医疗救助管理办法、慈善救助相衔接的工作机制,确保困难群众能及时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三是完善“救急难”工作体制。四是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切实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五是进一步健全救灾减灾工作机制,提高救灾减灾水平。(二)大力开展优抚安置和双拥工作。一是完善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义务兵优待标准和其他优待抚恤标准,做好涉军维稳工作。二是强化优抚安置工作。继续开展扶优自立活动,扶持一批重点优抚对象脱贫致富;落实退役士兵新的安置政策,完成军休干部接收安置任务。三是加强军民共建,开展好双拥活动 。(三)加强社区建设,增强基层民主自治能力。扎实推进社区阵地建设,逐步改善我县社区办公服务条件,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强化依法治县和法制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四)探索建立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一是加强养老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二是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购买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料理、精神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