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革热的诊断与治疗王 建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概况l 登革热 (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所引起,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全球形势l DF广泛分于有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 .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地区呈现地方性流行。l WHO估计,全球约 25亿的人群处于 DF的危协中l 全球每年有 5000万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其中 50万为 DHF病例(其中大部份为儿童)。l 1955-1998年共有 80个国家发生过 DF/DHF。l 1998年,全球报告 120多万例 DF/DHF病例, 2001年美洲报告超过 60万例 DF( 其中 5000例为 DHF)我国情况l 1873年在夏门, 1928年在广州及珠三角, 1940年在上海等地, 1945年在福建、汉口等流行。l 静息 30多年后, 1978年在广东佛山突然发生本病,当年全省报告 22122例, 1980年在海南暴发,全省报告 452676例。l 1978-2001年,全国共报告 68万例,死亡 501例。l 2002年全国报 1606例 ,l 2003年全国报 93例广东、广州市登革热在全国的地位l 1990-1999广东 9346例 ,广州市 5984例 , l 2000-2003广东 2424例 ,广州市 1515例。其中2002年广州市 1423例 ,占全省 90.3%.l 1990-2003全国 13960 例 ,广东省占全国 84.3%,l 广州市占全国 53.7%历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病毒型别l 1978: D4l 1980: D3l 1985: D1l 1986-1988: D2l 1990: D4l 1991: D1, D4l 1992: D4l 1993: D2l 1994-1995: D1l 2001: D1l 2002: D1l 2003: D1l 2006: D1广州市历年登革热病人死亡情况1980年发病 3036例,死亡 4例。 D3型1986年发病 1226例,死亡 4例。 D2型1987年发病 497例,死亡 1例。 D2型1991年发病 258例,死亡 3例。 D4、 D1型病原学 l 登革病毒归于黄病毒属, B组虫媒病毒。不耐热, 50度 30min, 或 100度 2min均可灭活。l 可分为 4个血清型 ( , , , )。l 4型之间有交叉反应。流行病学 l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l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全体人群的 1/3,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流行病学流行病学l主要发生于市镇人口集中地区,发病与布雷指数有关。l雨季为发病高峰季节。l广东省 510月流行。其中 8、 9月份为高峰。l有一定的周期性( 4 5年)。流行病学l 在东南亚及海南省,埃及伊蚊是本病的主要媒介l 在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媒介。l 白纹伊蚊孳生于房屋内外的浅水及积水中。l 成蚊白天吸血,嗜人血。人群易感性和免疫力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 1 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有利于 DF流行的因素登革热病毒(带毒蚊、人、兽)输入输入地自然气候输入地伊蚊密度屋内处积水容器居民养花、养莲建筑工地积水水缸积水发病机制l 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增殖至一定数量后,即入血 (第一次病毒血症 ),然后再定位于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病毒再复制至一定程度,释出于血流中,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发病机制l 体液中的抗体可促进病毒在上述细胞内复制,并可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抑制骨髓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导致其减少,出血倾向。l 病解:肝、肾、心和脑的退行性变。发病机制l 三种假说:二次感染、病毒变异、促进性抗体。l 病毒及抗体抑制骨髓白细胞、血小板系统。l 全身微小血管损伤导致出血倾向及其蛋白渗出。临床分 型l 典型登革热l 轻型登革热l 重型登革热l 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 征典型登革热 l 急性起病, 24小时内体温可达 40 ,发热持续 37天,热型多不规则或呈双峰热。常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部分有眼眶后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典型登革热l 于病程 36天出皮疹(或热退后出疹),呈多样性。( 皮疹先是充血性, 13天后变为点状出血疹,多见于四肢。多有痒感 ,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疹型以斑丘疹、麻疹样、猩红热样皮疹或皮下出血点为主。 l 同一患者可见多种形态不同的皮疹。持续 3-4天。l 束臂试验呈阳性。 l 于病程 58天约 2550% 病例有出血倾向 。轻型登革热 l 表现类似流感,发热不超过 39 ,全身疼痛轻,皮疹少或无皮疹,一般不出血,病程短 (14天 )。 重型登革热 l 起病时如典型登革热表现,但在病程 35天时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的症状和体征 。有些病例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多于 24小时内死亡。此型在临床上不符合登革出血热的诊断。l 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中枢衰竭。目前国内登革出血热诊断标准( 1)有典型登革热临床表现;( 2)多器官较大量出血;( 3)肝肿大。具备以上 23项,同时血小板在 100109/L以下,血细胞比容增加 20% 以上者。l 同时伴有休克者,为登革休克综合征。WHO登革出血热临床诊断标准DHF 级:有发热、皮疹、束臂试验阳性、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 (HCT变化 0.2; 出现胸腹水或低蛋白血症等 )DHF 级:除有 级的表现外,还有出血;DHF 级:除有 级的表现外,还有轻、中 般无奈度休克(血压下降、脉压 20mmHg、 脉搏速弱、皮肤湿冷、 烦躁不安)DHF 级 : 除有 级的表现外,休克程度深 重,测不出血压和脉搏。实验室检查 l 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第 2天开始降低, 45天至最低,至退热后 1周才恢复正常。l 1/23/4病例血小板减少。病毒分离 1.常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登革病毒。2. 将急性期病人血清接种于白纹伊蚊纯系细胞 株 C6/36, 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率为7080%。3.病毒型别鉴定采用中和试验或单克隆抗体4.2006年采用 C6/36细胞培养分离血标本 , RT-PCR进行基因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证实均为 DEV- 型。 血清学检查 l 补体结合试验 1/32为阳性。l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1/1280者有诊断意义。l 双份血清抗体滴度有 4倍以上升高者可明确诊断。诊断要点 l 流行病学资料l 临床特征l 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徽宿州学院专职辅导员招聘12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教体系统招聘(教师岗位)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市姑苏区区属国资集团副总裁招聘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师授课报道课件
- 2025安徽六安市中医院紧缺人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东莞市谢岗镇政府第一食堂招聘厨师长、副厨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小学安全培训制度和计划课件
- 安全培训教室装饰标准课件
- 2025年山东兴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4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衢州常山县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HPV科普讲堂课件
- 港口设施保安培训知识课件
- 2025年遂宁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电梯维护保养标准作业指导书
- 新闻采编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课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军队和老百姓 课件(内嵌音视频)
- 互感器的课件
- 食堂卫生管理与食品安全手册
- 交付能力管理办法
- GB/T 29024.3-2025粒度分析单颗粒的光学测量方法第3部分:光阻法液体颗粒计数器
- 肾病尿毒症健康宣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