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的分析前处理_第1页
血液标本的分析前处理_第2页
血液标本的分析前处理_第3页
血液标本的分析前处理_第4页
血液标本的分析前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江 虹医学实验的质量控制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1.分析前( pre-analytical phase)2.分析中( analytical phase)3.分析后( post-analytical phase)所有的标本采集者必须接受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有关培训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主要内容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及送检流程二、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标本的采集及送检流程门诊病人:医生开申请单 病人交费领取条码 采血大厅采血住院病人:医生微机申请并生成条码 病房采血中央运输实验医学科各检测科室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检验的申请门诊医生:在申请单上选出所需检测项目住院医生:在微机上选择所需检测项目并生成条码实验医学服务指南Laboratory Medicine SERVICE GUIDE2005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检验申请实验医学科各科室 所用申请单介绍临床检验及骨髓检验 一般血液学检查、大小便、体液常规检查、骨髓形态学及血液病遗传学和免疫分型检查临床出凝血及溶血检验 红细胞溶血性疾病检查、血栓与止血相关检验临检血液室实 验 医 学 科临检血液室输血科 临床生化室 临床药理实验室 激素检测室 临床病原微生物室 临床免疫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临床生化检验 常规生化、肝病生化、肾病生化、糖及代谢物、脂及代谢物、心脏疾病、胰腺疾病、无机元素、体液生化等临床免疫学检验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自身抗体、反应性 蛋白、肿瘤标志物等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检验申请临床生化室临床免疫室激素检验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甲状旁腺及骨代谢、垂体激素及脑肠肽、肾上腺激素、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检验申请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临床微生物检验 病原菌学、病原血清学检验等临床病原微生物室激素检测室药物浓度监测 免疫抑制剂药物、代谢类物质、毒品等临床分子诊断检验 病原微生物、血液病基因分析、移植配型、遗传病检测等输血与血库检验 输血申请、血型临床药理实验室输血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检验申请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检验申请住院病人检验申请的流程介绍医生在微机上选择病人信息实验医学科相应实验室所要检测的实验项目生成各检测对应条码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检验申请实验选择后生成的条码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静脉采血 动脉采血 毛细血管采血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血液标本的采集真空采血管使用指南管盖颜色 添加剂 抽血后倒转次数 用途红色 / N 适用于应用血清进行检测的标本(如生化、免疫、输血全套)紫色 EDTA抗凝剂 8 适用于多数需全血进行检测的标本(如血常规、血型、血沉)蓝色 枸橼酸钠抗凝剂 8 适用于需枸橼酸钠抗凝的血浆检测标本( 1: 9) (如血栓与止血)绿色 肝素钠抗凝剂 8 适用于需肝素抗凝的血浆检测标本(如血流变、临床免疫、临床药理)黄色 聚合胶及凝固剂 5 适用于需血清进行检测的急诊标本灰色 草酸钾、氟化钠 8 适用于糖耐量试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血液标本的送检中央运输专人送检:及时送检和检测防止标本污染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受检者的因素采血时间、方法、采血量标本的运输及贮存标本的前处理受检者的影响因素受检者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 常见影响项目举例年龄 红细胞数、白细胞、胆固醇、尿酸、碱性磷酸酶性别 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总蛋白、性腺激素、肌酐饮食 甘油三脂、转氨酶、尿酸、尿素氮、血糖运动或紧张 皮质醇、生长激素、碱性磷酸酶、电解质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受检者的影响因素刺激物、药物或成瘾性药物的影响及其控制因素 常见影响项目举例咖啡因 血糖、脂肪酸、儿茶酚氨、血管紧张素烟草 脂肪酸、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酒精 乳酸、尿酸、肾上腺素、血糖、胆固醇吗啡 淀粉酶、脂肪酸、转氨酶、 TSH、胰岛素大麻 电解质、尿素氨、胰岛素、肌酐、血糖、尿酸抗生素 细菌血培养 凝血筛检建议:1. 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2. 空腹血禁食 12小时后采血3. 评价病人检验结果时 ,一定要结合病人年龄、性别、种族等。如妊娠应考虑其孕周4. 采血前 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5. 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药物和成瘾性药物的接触史,供评价结果时参考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受检者的影响因素病例分析:病例 1:男性, 72岁,门诊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病例 2:肾内 女性 29岁 尿毒症 PT 23秒、 APTT62秒、 TT113秒、 FIB 2.4g/L病例 1:服用阿斯匹林病例 2:血透后,肝素中和不够受检者的影响因素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1.采血时间 :周期性时间影响 :季节循环(如 T3、血流变)月经周期(如 TBT、血小板功能、胆固醇) 昼夜节律(如内分泌指标、嗜酸性细胞、铁)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峰值期和稳定期采血血培养:发热初期、高峰期、下次用抗菌药物前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建议:1. 采血应尽可能同一时间(如早晨 7: 00)2. 采血应尽可能在安排其它检查和治疗之前3. 采血时间应注明4. 必要时多次采血(如血培养)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病例分析:病例 1:男性, 45岁,胃癌术后化疗。住院部血常规结果:WBC: 2.6109/LRBC:2.141012/LHb:79g/LPLT:76109/LDC:中性粒细胞 48%淋巴细胞 49%余略门诊血常规结果:WBC: 3.3109/LRBC:2.101012/LHb:79g/LPLT:83109/LDC:中性粒细胞 53%淋巴细胞 43%余略采血时间运动和激动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病例分析:病例 2:女性, 31岁,门诊泪囊炎手术前检查。TBT: 13分钟(延长)PT、 APTT、 PLT、 TT、 FIB正常月经期间血小板功能减低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2.采血部位、采血姿势和止血带的使用部位:静脉血优于毛细血管采血姿势:卧位采血和坐立位采血结果可不同。 血细胞、免疫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等直立位可偏高止血带:长时间使用可使凝血因子激活,止凝血试验受影响,也可有类似直立位的改变使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升高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建议:1. 采血应尽可能统一采血姿势2. 采血应尽可能在止血带使用 1分钟内采血3. 当一次未能采集到足够标本时,应用另一手臂4. 不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不在留滞针采血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及其控制采血因素的影响及其控制病例分析:病例 1:外科病人 男性 43岁 胆结石血常规正常 PT 100秒、 APTT192秒、 TT 120秒、 FIB 4.5g/L病例 2:患儿,常规术前检查血常规正常 PT 12.6秒、 APTT26秒、 TT22秒、 FIB2.7g/L病例 1:留滞针处采血病例 2:采血不畅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