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电阻规范多少_第1页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多少_第2页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多少_第3页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多少_第4页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多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多少篇一:接地电阻国家标准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依据 GB50057-94(XX 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 10,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本规范第.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 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30。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 14章接地与安全:第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1。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1。 依据 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 12章:电气;第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 2025 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0。第 条: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 TN-S或 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石化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GB50074-XX石油库设计规范第 14章:电气装置;第条:钢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宝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20。电力和信息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20。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进入油品装卸区的输油(油气)管道在进入点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20。第条:避雷针(网、带)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每组绝缘轨缝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一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条: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跨接并接地,两组跨接间距不应大于 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 100。第条:石油库内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 依据 GB50156-XX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 10章:电气装置;第条: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第条:液化受有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条: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30。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 100。 依据 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条: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 阻应小于 10。第条: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第条:当建筑物处于防雷区外时,放散管的引线应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 10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GB/T2887-XX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第 4章要求:第四节接地的要求:第条接地电阻及相互关系要求,计算机系统直流工作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诸地之间的关系及接法应依不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而定。 依据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六章电气技术:第四节接地要求:第条、第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执行。第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宜采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有线电视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第 2章:第节供电、接地与安全防护:第条要求系统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4,采用综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 移动通讯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第 5章:接地电阻的要求,条:移动通信基站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5,对于年雷暴日小于 20天的地区,其接地电阻可小于 10;条: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 以下)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10。条: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小于 10,中间或末端应小于 30。 依据 YDXX-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第 4章:接地电阻的要求,条:微波中继续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10;微波枢纽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 5。 。其接地电阻可小于 10;条:无源中继续站地网的工频接地电阻值为 2030。条:架空电力线与电力电缆接口处的保护接地以及电力变压器(100KVA 以下)保护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 10。条:架空电力线上方的避雷线及增装在高压线上的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其首端(即进站端)应小于 10,中间或末端应小于 30。 篇二:防雷接地规范常用集锦防雷接地规范常用集锦 一、 防雷接地装置 1、防雷接地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和防侧击雷的门窗、栏杆以及屋面的金属物体必须接地焊接。 3、防雷接地体应采取焊接方法:使用金属管作接地体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角形金属跨接线;钢筋与钢筋交叉要用一条短圆钢进行跨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 6倍,圆钢同扁钢的焊接必须进行三面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要有足够的机械(转载于: 小 龙文档 网:防雷接地电阻规范多少)强度,不得有灰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应敲净。 接地体采取搭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扁钢为其宽的 2倍以上;(三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 6倍以上;(双面焊接)圆钢和扁钢连接,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倍。 (三面焊接) 4 人工接地体应采用圆钢、扁钢、角钢、钢管等金属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圆钢直径不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小于 100平方毫米,厚度不小于 4毫米;角钢厚度不小于 4毫米;钢管壁厚不小于毫米。 5 利用建筑物钢筋做防雷引下线时:上部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基础防雷地线焊接,不能绑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1m 处焊一根直径 12mm或-404 镀锌导体伸向室外墙边的距离不小于 1m,以备室外人工接地体使用(按图纸设计确定)。下部在室外地坪上不低于 处焊接一接地体连接板,供防雷接地电阻测量和以备室外防跨步电压工程用(按图纸设计确定) 。接地电阻值应小于设计要求,当利用柱基作接地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埋没人工接地体。建筑物钢筋柱内,钢筋直径 16mm以上的可用二根作为一组引下线,钢筋直径 10mm以上的应用四根为一组作引下线。具体做法按设计要求。防雷专用的引下线暗敷时,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 25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12mm,引下线必须在距地面处做断接卡子(一条引下线除外)断接线卡子所用镀锌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 10mm,并需加镀锌弹簧垫圈,并安装一个有标识的接地电阻检测盒。施工操作时应按图纸设计要求截出柱、桩、位置和柱、桩内所用钢筋的位置用油漆作好标志,按照施工进度层都要在相同的钢筋上作好油漆标志,以免错接。6 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天面的设备管道,突出构架以及需防铡击雷的门窗必须做好接地,需防雷的金属门窗应有两处与接地线相连,天面的金属管道应有两处接地。 7 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电源穿线钢管均应与接地装置相联。 8接地干线的接线柱应该明敷在外,与绝缘导线 PE线应紧密联接,联接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记。 9 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并用镀锌螺栓将接地线牢固地接在电气设备的金属体上。 篇三: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GB50057-94(XX 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 10,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本规范第.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 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四节、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第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30。第条: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 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30。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 14章接地与安全:第 14. 条要求,当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1。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 电阻要求小于 1。 依据 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第 12章:电气;第条: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 2025 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条:危险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0。第条: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 TN-S或 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 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 石化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GB50074-XX石油库设计规范第 14章:电气装置;第条:钢油罐接地点沿油罐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覆土油罐的罐体及罐宝的金属构件以及呼吸阀、量油孔等金属附件,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进出洞内的金属管道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20。电力和信息线路应采用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洞内。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20。电缆与架空线路的连接处,应装设过电压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电缆外皮和瓷瓶铁脚,应做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电阻不宜大于 10。第条:进入油品装卸区的输油(油气)管道在进入点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20。第条:避雷针(网、带)的接地电阻, 不宜大于 10。第条:每组绝缘轨缝的电气化铁路侧,应设一组向电气化铁路所在方向延伸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条:铁路油品装卸设施的钢轨、输油管道、鹤管、钢栈桥等应做等电位跨接并接地,两组跨接间距不应大于 20m,每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 100。第条:石油库内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 依据 GB50156-XX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 10章:电气装置;第条: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第条:液化受有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第条: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应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 阻不应大于 30。条: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0。 依据 GB50028-9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第条: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 10。第条: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应小于 100。第条:当建筑物处于防雷区外时,放散管的引线应接地,接地电阻应小 于 10 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依据 GB/T2887-XX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第 4章要求:第四节接地的要求:第条接地电阻及相互关系要求,计算机系统直流工作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防雷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诸地 之间的关系及接法应依不同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而定。 依据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第六章电气技术:第四节接地要求:第条、第条要求,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4;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