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避雷带支架间距规范篇一:防雷施工规范请参看下列要求 新建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验收和施工要求 1 防雷设计审核 应提供的资料(防雷设计图纸一式两份,审核合格后一份退回建设单位,一份留防雷所验收存档) 防雷设计说明(包括分类依据及设计方案); 基础防雷平面图; 天面防雷平面图; 高层建筑物防雷均压环设计图; 立面图; 防雷设施施工大样图; 规划报建审核书、施工资质证书(复印件) 上述设计资料若属分段设计,办理防雷设计审核时,必须提交设计说明、基础防雷平面图,并保证按施工进度提前补交相应的图纸。 经审核合格后,凭市防雷设施检测所签发的广东省防雷设施设计审核书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 2 工程验收 隐蔽部分的验收 为保障建筑物防雷设施施工质量,在以下环节必须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到现场进行检测、验收。施工过程应作好隐蔽工程施工记录(一式三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桩筋与承台钢筋焊接完成并在浇注混凝土之前; 完成承台浇注,焊接完地梁钢筋时; 有裙楼的建筑物,裙楼顶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完成层板浇注,开始驳接柱钢筋时; 每次均压环焊接完成时; 转换层防雷设施施工完毕时; 最顶层绑扎板筋,焊接完天面避雷网格时; 焊接完天面避雷带、避雷针时(暗装的,应在封装之前) ; 均压环与外墙金属门窗或玻璃幕墙等大的金属物体相连接完尚未填封时; 对已发出整改通知的,在整改完毕后; 工程总验收 防雷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天通知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综合检测、验收。若验收合格,领取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 ;若不合格,限期整改。 建设单位持广东省防雷设施合格证到有关部门办理建筑工程综合验收手续。 3 注意事项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强制性国家标准,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施工均必须按此规定严格执行。下列行为可导致建筑物防雷能力先天不足,留下永久性的雷击隐患: 防雷设施设计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审核合格,擅自开工的; 建筑物没有防雷设计或未有防雷设计先开工; 不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其他防雷设计规范设计; 不按防雷设计图施工; 隐蔽部分未经验收便进入下一道工序; 不按“整改通知“及时整改; 防雷设施未经市防雷设施检测所验收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属于第条和条的将按广东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规定第十四条处以 300015000 元的罚款。 新建建筑物为综合性建筑物,涉及到通信、计算机等弱电设备的安装,其防雷设计将涉及气象、供电、通信、计算机等多个专业的技术规范,设计单位应同建设单位到市防雷设施检测所进行咨询,确定设计方案,以避免人力和财、物力的浪费。 4 施工要求 接地装置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金属导体) 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基础内的钢筋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当不能利用其钢筋混凝土基础作为接地装置时,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成环形的人工接地装置。电气、电子设备等接地装置宜与防雷接地装置共用接地体,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此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若与防雷接地装置分开,两接地装置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 3m;电子设备不应小于 20m。 自然接地装置 利用建筑物的基础结构钢筋作防雷接地装置。把周边地梁上部的两条钢筋(如只有承台而没有地梁的,必须用两条16 的镀锌圆钢)通长焊接作水平接地体;利用每根桩内两条钢筋(如没有桩筋的,必须在承台底或地梁底补装人工垂直接地体)与承台钢筋焊接作垂直接地体(用作垂直接地体的承台数不少于总承台数的 25%) 。 人工接地装置 垂直接地体用50*50*5*2500mm 的镀锌角钢,每一接地极的间距一般为 5m,不小于 3m。 水平接地体用-50*5 镀锌扁钢或16 的镀锌圆钢。接地装置应围绕建筑物四周敷设,并按18m 的间隔与建筑物的地梁筋连接。埋设深度应大于,一般取。 引下线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周边均匀或对称布置,并应以最短最直路径接地,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引下线间距不应大于 12m;第二类不应大于 18m;第三类不应大于 25m。 尽可能设置多一些引下线,减小电磁脉冲强度和提高电子设备在室内的有效使用面积。 建筑物的主要阳角位置应尽可能设置引下线,因为这些部位最容易遭受雷(来自: 小龙文 档网:避雷带支架间距规范)击。 从柱筋引出天面的引下线必须是直径10 的镀锌圆钢。 在有金属管道进出处、总电源进线处、或有电气、电子设备等需要接地的地方,其附近的引下线应在距地面30cm 处,用12 镀锌圆钢或-404 镀锌扁钢焊出 10cm,作为这些设备的接地连接处。 可直接利用建筑物构造柱内的两条对角主筋(12)作防雷引下线,其上端与接闪装置(避雷带、网、针),下端与接地装置通长焊接连通。中间环节应利用箍筋(每层至少一个)设置短路环。 明装引下线(10 镀锌圆钢)应安装在人员不常接触到的地方。 暗装引下线(12 圆钢)应安装于外墙批荡层内。 烟囱上的引下线应采用16 镀锌圆钢或截面积160mm2 且厚度4mm 的镀锌扁钢,当烟囱高度40m 时,应设置两根引下线。 金属构架、金属烟囱或消防梯等金属构筑物在一般情况下可利用其作防雷引下线(易燃易爆场所另有规定)。 均压环 高层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其防雷类别。当 高度超过临界高度(第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分别为30m、45m 和 60m)时,应采取防侧击雷和等电位的保护措施。从上述临界高度开始每隔一层将建筑物外侧圈梁上部两条主筋通长焊接,并与所经的引下线连通形成闭合通路(即均压环)。当该建筑为综合性建筑物时,可根据需要从首层直至最顶层设置均压环。 从上述临界高度开始,每一层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幕墙支架等较大的金属物与均压环连接(每一构件不少于两处)。 接闪器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带、避雷网格、避雷针以及用作接闪器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避雷带、避雷网格的安装 避雷带(10 镀锌圆钢)安装在建筑物屋面(或女儿墙顶)的外侧(距建筑物外沿不大于 15cm),屋面梯屋顶、水池顶四周以及屋脊、屋角、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明装避雷带安装高度以 1520cm 为宜。如采用暗装避雷带形式,则非金属覆盖物不应超过 2cm,同时每隔 5m装设一根短避雷针(12*600),以弥补暗装避雷带防雷效果的不足。 避雷带支持卡的间距以 80100cm 为宜,拐弯处为30cm。 避雷网格宜利用屋面板筋焊接而成。具体做法是利用屋面板筋(或梁筋)焊接成 10m*10m 或 12m*8m 的网格(网格越小越好),所有网格应与就近的圈梁钢筋或避雷带连接。金属屋面或金属烟囱等构筑物在一般情况下宜利用其本身的金属物作接闪器(易燃易爆场所另有规定)。 避雷短针的安装 在建筑物天面安装了避雷带的前提下,必须在建筑物阳角拐弯处的避雷带上安装短避雷针(12*600),以加强易受雷击部位的防雷效果。 等电位措施 埋地进入建筑物内的各种线路、金属管道,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线管与接地装置连接。 供电线路应埋地引入,埋地长度不小于 15m。 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低压架空线在入端处装设低压电源避雷器。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如电梯井导轨等)的底端和顶端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 电缆井每层预留接地端子。 玻璃幕墙龙骨(金属支架)与均压环相连,连接点按防雷网格尺寸布置。 平衡敷设的金属管道、构架等,其净距离小于 10cm时应每隔 30m 采用金属线跨接一次。交叉净距离小于 10c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材料的焊接 实心圆材、方材均应采用双面搭接连续焊,焊缝长度不小于 6cm,焊缝外观应良好(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 12cm)。扁钢、角钢宜采用三棱边连续焊,焊缝长度为所用材料宽度的 2 倍。如采用对口焊接时,应在焊口处增焊一段金属物跨接(圆钢为 12cm,扁钢为 8cm)。 金属管材宜采用管对焊接,但管内应设置合适的衬管,衬管外径应与被连接管内径相吻合,衬管长度不应小于其外径的 4 倍。 防雷装置材料 防雷装置所用金属材料一般为热镀锌钢材、不锈钢材和铜材。下表为基本要求规格: 接闪器 引下线 接地体 避雷针 避雷带圆钢(热镀锌) 针长 1m 以下:12mm; 针长12m:16mm; 烟囱顶上:20mm 明装:10mm; 暗装:12mm; 烟囱顶:16mm 明装:10mm; 暗装:12mm; 烟囱上:16mm 16mm 钢管(易燃易爆场所,壁厚4mm,一般场所,壁厚) 针长 1m 以下:20mm; 针长 12m:25mm; 烟囱顶上:40mm 20mm 20mm 40mm 扁钢(热镀锌,厚度4mm) 明装:100mm2(截面); 暗装:160mm2(截面); 烟囱:160mm2(截面) 明装:100mm2(截面); 暗装:160mm2(截面); 烟囱:160mm2(截面) 160mm2(截面) 角钢(热镀锌,厚度4mm) 160mm2(截面) 160mm2(截面) 安装工艺 避雷带(针)及引下线等应横平竖直,牢固可靠;无倾斜,无弯曲和高低起伏。 篇二:避雷带安装要求一、施工要求 1、避雷带(网)安装 (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明敷设的避雷带(网)均采用 10 镀锌圆钢。 (2)避雷带(网)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避雷带安装完毕后应顺直,转弯处煨成弧度,不应有棱角。镀锌圆钢沿避雷卡子明敷,避雷卡子每隔 1 米设置一个,转弯处米设置一个。 (3)避雷带弯曲处不得小于 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 10 倍。 (4) 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 2 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宜大于 18 m。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专设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 18 m。 (5)焊接要求: a.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 6 倍并应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 。 b.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 倍。 c. 避雷线同引下线焊接处的药皮应敲掉,进行局部调直后刷防锈漆或银粉。 d. 建筑物屋顶上突出物,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焊接成一体。 2、支架安装与固定 (1)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 以上;混凝土支座高度为 110mm。 (2)各间距应均匀、固定可靠,允许偏差 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 500mm。 (3)支架应平直。水平度每 2m 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垂直度每 3m 检查段允许偏差 2/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 l0mm。 (4)支架等铁件均应做防腐处理。 篇三:防雷规范第一章 总 则 第条 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条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 0 区或 10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 1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 1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 2 区或 11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 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4 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且小于或等于次/a 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次/a 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 21 区、22 区、23 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15d/a 的地区,高度在 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 15d/a 的地区,高度在 20m 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第三章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一节 -般规定 第条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条四、五、六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第条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hotoshop平面设计基础 课件 任务5.2 制作饼干宣传海报
- 肉羊饲料定制销售协议
- 房屋租赁合同标准化管理规范文本范本精装修家具家电
- 成都临街商铺租赁及品牌宣传合作合同
- 离婚协议书范本涉及知识产权分割
- 保安员整改方案
- 产业园区场地调研合作协议
- 餐饮企业租赁及品牌授权合同
- 店面承重柱改造方案
- 宁夏农学面试题及答案
- 钢筋工培训课件
- 预防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课件
- 云南省保山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含解析
- (高清版)DB11∕T2274-2024水务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导则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 GB/T 45133-2025气体分析混合气体组成的测定基于单点和两点校准的比较法
-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行管专科《行政组织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种衣剂知识培训》课件
- 经典名方小陷胸汤的古今文献考证
- 2025届湖北省路桥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19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Section A 教案(同步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