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doc_第1页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doc_第2页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doc_第3页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doc_第4页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征文: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主题征文:长征是举世无双的伟大壮举今年 10 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的纪念。1934 年 10 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 380 余次战斗,攻占 700 多座县城,击溃国民党军数十个团;红军途经 11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江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历时两年 ,于 1936 年 10 月红军大三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真正的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一路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长征是播种机,撒下革命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征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 ,留名青史,永放光芒。血战湘江突重围 1934 年 10 月中旬,红军主力连同后方机关共 86 万人 ,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被迫突围长征。红军经过 20 多天的作战,先后突破了敌人三道封线,于 11 月下旬来到湖南湘江。这时敌军判明红军渡过湘江西进的意图,组织了重兵追剿堵截,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 。敌军利用宽阔的湘江构成了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前有湘江拦阻,左有广西敌军,右有河南敌军,后有广东军阀穷追不舍,处境十分困难。11 月 25 日,中央军委发布抢渡湘江的作战命令,红军分四路纵队迅速抢渡湘江。此时,红军已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间 60 华里的湘江两岸。可是红军主力距最近渡河点还有 80 公里 ,如果轻装急行军,一天即可赶到。可是,由于山路狭窄,部队行动迟缓,宝贵的渡江机会白白丧失。11 月 29 日,敌人向正在渡湘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的红军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过江,与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敌人对我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歼我于半渡之中。在这生死存亡的战斗中,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保住了渡口,使红军大部队拼死渡过了湘江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血战 5 昼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 4 道封锁线,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但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 86 万人锐减到了 3 万人。遵义会议放光芒 1934 年 12 月,中央红军达到广西通道县境,此时,国民党军已判明中央红军北上与红 2、红 6 军团会师的意图,在前方张网以待。危急时刻,毛泽东力主放弃北上湘西,建议西进贵州 。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从而使红军避免了覆灭的危险。1935 年 1 月初,红军强渡乌江,进占遵义,摆脱了尾追的国民党军。这时红军抓住时机,于 1 月 15 日到17 日在遵义举行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着重解决了最为紧迫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指出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肯定了毛泽东等提出的红军作战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这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具有极为深远和重要的意义。四渡赤水出奇兵根据遵义会议确定的方针,中央红军准备渡过长江,进军川西与红军四方面会合。1935 年 1 月 19 日,红军准备从泸洲至宜宾地段北渡长江,国民党军加强了对长江的封锁,红军在川黔的土城地区遭川军重兵堵截。毛泽东果断脱离战斗,率部于 1935 年 1 月 29 日 ,从土城附近西渡赤水。2 月 7 日,军委决定红军转向云南扎西地区。敌军扑向扎西,黔北暴露出敌兵力空虚的弱点,红军突然甩开敌军,挥戈东指,于 2 月 18 日至 21 日从郞滩一带东渡赤水,向黔北桐梓地区急进,发起了遵义战役,5 天之内连克桐梓、娄山关、遵义城,歼灭和击溃敌人 2 个师另 8 个团,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 。遵义战役后,敌军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红军识破敌军的企图 ,于 3 月 16 日由茅台镇附近再次向西,三渡赤水 ,进入川南。敌军以为红军要北渡长江,急调重兵沿江防堵。当大批敌军进入川南后,红军迅速从二郎滩等地又一次向东,四渡赤水。随后,红军强渡乌江,直逼敌军防守空虚的贵阳。红军抓住滇东北敌军空虚之机,急进云南 ,前锋直逼昆明。这时滇军主力已东调,云南各地民团赶往昆明守城,红军主力乘机在昆明虚晃一枪 ,迅速转向西北,于 5 月上旬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四渡赤水,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用兵之神,以弱势兵力与强大敌军周旋,抓住时机消灭敌人,巩固壮大了红军力量,鼓舞了士气 ,使红军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分裂主义遭挫败 1935 年 5 月,红四方面军的 10 万人分路西进 ,开始长征。红四方面军在西进途中,击溃了国民党军堵截,相继占领茂县 、威州、平武以南地区。为策应正在北上的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派红 30 军政委李先念西进,攻占懋功、达维等地。6 月 12 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北进达维途中与红 30 军会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粉碎了国民党军将红军主力各个歼灭的企图,鼓舞了全党全军的胜利信心。两大主力会师后,红军总兵力达 10万人。为此,中央决定放弃原定在川西北地区建立苏区的设想,两个方面军继续北上,在川陕甘 3 省建立苏区。6月 16 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致电张国涛,指出两大主力会师后应北上建立川陕甘 3 省苏维埃政权。可是,张国涛不同意这一方针。他认为,现在应是“总退却”阶段,应组织远征军西进青海、xq 等地。6 月 18 日,中央再电张国涛指出,以一、四方面军这样大的部队,经草原游牧区进入甘肃、青海,将感绝大困难,但张国涛坚持己见。6月 26 日,中央在懋功召开会议 ,指出红军的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张国涛表示接受中央的战略方针。会后,中央红军主力北上 ,然而张国涛却按兵不动 。9 月 1 日,毛泽东等联名致电张国涛,要求红四方面军主力迅速向右路军靠拢,共同北上,可张国涛再次变卦,并于 9 月 9 日背着中央电令陈昌浩,要他率领右路军并要挟中央南下。为了避免红军内部发生冲突,中央率右路军中红一方面军主力迅速转移,先行北上。当红四方面军中一些不明真相的干部主张武力阻拦时,徐向前坚决制止,维护了红军的团结。张国涛错误估计形势,过分夸大敌人的力量,轻视自己的力量,企图以退却求生存。他自恃枪多势众,凌驾于党之上,向党争权,以枪指挥党,甚至发展到另立“中央” 。党中央严肃批评了张国涛搞分裂主义的错误 ,同时进行了耐心说服教育,给其改正的错误机会。可他一意孤行,直至走上了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 。但红四方面军广大官兵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坚决同张国涛分裂主义作斗争,按照党中央的命令,迅速北上,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