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2017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2017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2017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2017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备时间:8 月 31 日-9 月 23 日备类型:详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外读物的良好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通过指导观察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外读物的方法。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学时间:三时第一时一、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阅读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外读物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外读物的方法。三、前准备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 (约 1 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四、导入新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教师补充: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 (板书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五、指导学生选择图书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2)指导学生看第 1 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 1 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 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3)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 1 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指名说)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6)指导学生观察第 1 页下面的图。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7)教师示范。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8)学生练习。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六、总结学生总结,教师适当补充。七、作业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八、板书读书要有选择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二、到图书馆借阅第二时一、教学要求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三、导入上一堂,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 (板书题:读书要做记号)四、训练姿势1、请同学们看第 3 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 (指名说)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置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教师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指名说)3、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 3 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五、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1、过渡: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教师讲述: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 2 页的文字插图。(1)谁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同桌讨论)指名说,教师加以适当点拨。3、小结学法:刚才我们观察了第 2 页“东方之珠” 这篇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我们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 2 页的背景文字和第 3 页下面的文字画面。4、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 16 学习这些知识。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六、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并作一定的记号1、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2、交流。七、板书什么地方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什么样的记号第三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指导观察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三、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 这篇文吗?聪聪的爸爸对他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 ”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 (板书题)四、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1、我们一起来看第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指名说,教师相机补充)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1)同桌讨论。(2)指名说。(3)教师小结。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板书)1、要按一定顺序2、要有重点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4、观察以后要动笔4、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校园的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1)同桌互说。(2)指名说。(3)评议。、 (1)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2)我们来看第 4 页下面和第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指名说。评议。五、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2、我们一起来看第 4 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3、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1)同桌讨论。(2)指名说。(3)小结。4、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1)同桌讨论。(2)指名说。(3)评议。、 (1)请同学们看第 4 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2)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六、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七、作业写观察日记。八、板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七)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做记号留心观察事物老师,您好!教学目标:1、掌握本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2、理解和掌握本重点句子。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实验目标: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前走访教师。时安排: 两时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相机引导出诗朗诵。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师配乐范读。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分句训练。(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 、 “朝霞” 、 “春蚕” 、 “理想的丝线” 、 “甘露” 、 “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指名读;理解“浸透” 、 “蕴含”的表层意思。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4、齐读。五、补充资料,增强积累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2、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附后)六、小练笔1、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2、各自起笔。3、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4、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七、作业:1、抄写优美词句2、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2但愿人长久教学要点:精读文,抓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从而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并相机进行美的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图片)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在月色如此美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渡过的呢?2、引入:(出示图片)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文学家苏轼却心绪不宁。同学们,苏轼为什么在中秋之夜心绪不宁呢?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二、学习文 2、3 小节1、同学们,你们读到了吗,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呢?2、学生交流根据交流重点抓“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又有”等词的理解体会A、你从哪里看出他们俩手足情深呢?(小时侯)B、你从“形影不离”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从这句话中你又有什么体会,主要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到的?3、指导朗读结合学生的交流,请他们读你能读好么?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你会用朗读表现吗?4、引说:苏轼之所以会如此“心绪不宁” ,是因为(苏轼在思念着弟弟)是啊,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 ,小时侯长大以后如今屈指算来怪不得苏轼会这样(思念弟弟呢!)三、学习文第 4 节1、过渡:(演示:文插图)瞧,月亮渐渐西沉,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它还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这是多么美的夜晚呀!同学们,在这样的夜晚,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可是在月色这么美丽的中秋节晚上,苏轼躺在床上,心里不禁埋怨起来了。你们想知道苏老先生为什么“埋怨” ,究竟“埋怨”谁吗?2、指名朗读指导看图同学们,这时候的苏轼神情怎样?(眼睁睁)那圆圆的明亮的月亮,好美,可是他眼睁睁地望着,会觉得怎样?用你的朗读来回答吧。指导读好“偏偏”一词。3、交流讨论点击出示文插图,指导看图。师:同学们,看,明月当头,月光如水,景色如此美丽,这个躺在床上的人如果就是你。那你现在是身在异乡,与亲人朋友已分别多年,这时,你看着月亮会想些什么?自言自语说些什么呢?4、配乐朗读是呀,在月亮这么圆这么明的中秋之夜,苏轼却见不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弟弟,心里是多么不好受呀!耳畔传来忧伤的乐曲,更增添了苏东坡的思念之情,感伤之情。指名朗读,齐读四、自由朗读、6 小节1、过渡:苏轼这么无奈这么惆怅,后来为什么又宽慰了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书2、交流讨论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重点理解“悲” “欢” “离” “合” , “隐” “现” “圆”“缺”的意思)“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你是怎么理解的?他还想到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联系上文说说3、想到这里,苏轼的心里就感到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出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学生跟着老师读(师生共读)4、指名读,问:你们想了解这五行词的意思吗?文已经告诉我们了,自己找找吧,看哪位聪明的同学最先找到。、指名再读意思问:这意思你们都读懂了吗?指名读意思6、出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们能找到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说你能联系上文说说你的理解,体会吗?7、出示词文,师范读8、指名生读,提示:低声吟诵五、总结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来感受一次苏老先生在中秋之夜的感情变化吧。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词的全部吗?出示:师范读后你们自己去想想它的全部意思,好吗?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古诗两首第一时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2、学会本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题望洞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4、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一诗所描绘的景色。、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也可用投影片代替) 、配套朗读磁带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2、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3、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4、引出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ng、潭 tn、螺lu、磨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 ;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指导写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2、范写“潭、螺” ,指出书写要点。3、学生完成习字册。五、作业。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第二时峨眉山月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学习本的生字新词。3学习峨眉山月歌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二、学习峨眉山月歌(一)介绍作者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 、 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生字,记记。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 “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10、练习背诵。三、作业1、完成习字册。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 1 小题。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后向同学推荐。4秋天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 10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二、教学重点: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三、教学时间:2 时四、教学过程:第一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 10 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文。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二、教学设计:(一)揭示题激情导入1、板书题:秋天2、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词语?(秋高气爽秋风红叶秋水长天秋风萧瑟秋虫啾鸣秋实累累秋桂飘香霜叶知秋秋雨绵绵秋风习习枫林尽染落叶萧萧秋山如洗一叶知秋春华秋实秋菊傲霜秋风落叶)3、教师适当讲解上面词语的意思。4、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你能用几句话来描绘一下吗?当然你也可以选用上面的词语。、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197 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的。出版有儿歌集摇篮里的歌 ,儿童诗集秋风娃娃 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 献给少男少女的诗 。我们来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是怎样的。(二)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学生自读圈画(具体要求:读通、读顺句子,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选择一到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检查预习:指名学生朗读诗歌。 (主要检查读通、读顺、读准确的目标达成度)你能选择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注意:老师不是叫你当词典的传声筒,老师要看你是否真懂了。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包括词语、句子等各种问题)4、老师要提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来看看同学读了这么几遍书后有些什么收获。这个问题是: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色和丰收景象。 )、那么,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6、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了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第一次板书:稻穗向日葵野菊花苹果葡萄玉米高粱第二次板书:(金黄的)稻穗(成熟的)向日葵(五彩缤纷的)野菊花(涨红了脸的)苹果(紫色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的)高粱(三) 、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1、老师现在有一种冲动我也想当诗人,写一些儿童诗奉献给你们。不信,你们听:(老师根据板书,说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能看到金黄的稻穗)你们觉得怎样?2、引导学生和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 (也可抓住其中一种景物做对比)3、教师小结: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很有情趣,也饱含深情。语言是用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