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防雷接地规范_第1页
设备防雷接地规范_第2页
设备防雷接地规范_第3页
设备防雷接地规范_第4页
设备防雷接地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防雷接地规范篇一:防雷接地规范常用1、防雷接地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和防侧击雷的门 窗、栏杆以及屋面的金属物体必须接地焊接。 3、防雷接地体应采取焊接方法:使用金属管作接地体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角形金属跨接线;钢筋与钢筋交叉要用一条短圆钢进行跨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圆钢同扁钢的焊接必须进行三面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灰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应敲净。 接地体采取搭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扁钢为其宽的 2 倍以上;(三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 6倍以上;(双面焊接)圆钢和扁钢连接,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 倍。 (三面焊接) 4、人工接地体应采用圆钢、扁钢、角钢、钢管等金属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圆钢直径不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小于 100 平方毫米,厚度不小于 4 毫米;角钢厚度不小于 4 毫米;钢管壁厚不小于毫米。 5、利用建筑物钢筋做防雷引下线时:上部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基础防雷地线焊接,不能绑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1m 处焊一根直径 12mm 或-404 镀锌导体伸向室外墙边的距离不小于 1m,以备室外人工接地体使用(按图纸设计确定)。下部在室外地坪上不低于处焊接一接地体连接板,供防雷接地电阻测量和以备室外防跨步电压工程用(按图纸设计确定) 。接地电阻值应小于设计要求,当利用柱基作接地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埋没人工接地体。建筑物钢筋柱内,钢筋直径 16mm 以上的可用二根作为一组引下线,钢筋直径 10mm 以上的应用四根为一组作引下线。具体做法按设计要求。防雷专用的引下线暗敷时,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 254mm 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12mm,引下线必须在距地面处做断接卡子(一条引下线除外)断接线卡子所用镀锌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 10mm,并需加镀锌弹簧垫圈,并安装一个有标识的接地电阻检测盒。施工操作时应按图纸设计要求截出柱、桩、位置和柱、桩内所用钢筋的位置用油漆作好标志,按照施工进度层都要在相同的钢筋上作好油漆标志,以免错接。 6、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天面的设备管道,突出构架以及需防铡击雷的门窗必须做好接地,需防雷的金属门窗应有两处与接地线相连,天面的金属管道应有两处接地。 7、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电源穿线钢管均应与接地装置相联。 8、接地干线的接线柱应该明敷在外,与绝缘导线 PE线应紧密联接,联接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记。 9、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并用镀锌螺栓将接地线牢固地接在电气设备的金属体上。 篇二:防雷接地规范常用集锦防雷接地规范常用集锦 一、 防雷接地装置 1、防雷接地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和防侧击雷的门窗、栏杆以及屋面的金属物体必须接地焊接。 3、防雷接地体应采取焊接方法:使用金属管作接地体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角形金属跨接线;钢筋与钢筋交叉要用一条短圆钢进行跨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圆钢同扁钢的焊接必须进行三面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灰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应敲净。 接地体采取搭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扁钢为其宽的 2 倍以上;(三个棱边焊接)圆钢为其直径的 6 倍以上;(双面焊接)圆钢和扁钢连接,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 6 倍。 (三面焊接) 4 人工接地体应采用圆钢、扁钢、角钢、钢管等金属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圆钢直径不小于 10mm;扁钢截面不小于 100 平方毫米,厚度不小于 4 毫米;角钢厚度不小于 4 毫米;钢管壁厚不小于毫米。 5 利用建筑物钢筋做防雷引下线时:上部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基础防雷地线焊接,不能绑接;下部在室外地坪下1m 处焊一根直径 12mm 或-404 镀锌导体伸向室外墙边的距离不小于 1m,以备室外人工接地体使用(按图纸设计确定)。下部在室外地坪上不低于 处焊接一接地体连接板,供防雷接地电阻测量和以备室外防跨步电压工程用(按图纸设计确定) 。接地电阻值应小于设计要求,当利用柱基作接地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埋没人工接地体。建筑物钢筋柱内,钢筋直径 16mm 以上的可用二根作为一组引下线,钢筋直径 10mm 以上的应用四根为一组作引下线。具体做法按设计要求。防雷专用的引下线暗敷时,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 254mm 圆钢直径不得小于 12mm,引下线必须在距地面处做断接卡子(一条引下线除外)断接线卡子所用镀锌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 10mm,并需加镀锌弹簧垫圈,并安装一个有标识的接地电阻检测盒。施工操作时应按图纸设计要求截出柱、桩、位置和柱、桩内所用钢筋的位置用油漆作好标志,按照施工进度层都要在相同的钢筋上作好油漆标志,以免错接。6 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天面的设备管道,突出构架以及需防铡击雷的门窗必须做好接地,需防雷的金属门窗应有两处与接地线相连,天面的金属管道应有两处接地。 7 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电源穿线钢管均应与接地装置相联。 8 接地干线的接线柱应该明敷在外,与绝缘导线 PE 线应紧密联接,联接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记。 9 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并用镀锌螺栓将接地线牢固地接在电气设备的金属体上。 篇三:电气接地规范XX 集团有限公司 编号:QB000*-QHSE-XX 电气设备接地规范 XX*-*发布 XX-*-*实施 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的 . 3 1 适用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接地概念及种类 4 5 接地的作用分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三 类 . 5 6电气设备通过接地装置和大地之间的电阻称为接地电阻, 它包含五个部分 . 6 7 不同的电气设备对接地电阻有不同的要求 6 8 装设接地装置的要求 6 9 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 7 10 检查接地的内容有 . 8 11 下列设备必须保护接地 10 12 电动机接地的有关要求 10 13 配电盘接地的有关要求 11 14 接地线的检查测量方法 11 目的 为了规范 XX 集团生产经营单位电气设备接地的要求,主要目的是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减少公司电气事故发生,控制公司人员和财产不受损失,所有电气设备应按规定进行可靠接地。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 XX 集团各生产经营单位用电系统、新建扩建、检维修、改造、办公区域、员工宿舍等电气线路接地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405293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要求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169XX 电气装臵安装工程接地装臵施工及验收柜范 3 术语和定义 电气系统配臵保护方法有:保护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工作接地等。电气设备的某个部分与大地之间作良好的电气联接称为接地。与大地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导体或金属导体组称为接地体:联接电气设备应接地部分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线统称为接地装臵。 4 接地概念及种类(1)防雷接地 :为把雷电迅速引入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防雷装臵如与电报设备的工作接地合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最小值要求。 (2)交流工作接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某一点,直接或经特殊设备与大地作金属连接。 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变压器中性点或中性线(N 线)接地。 N 线必须用铜芯绝缘线。在配电中存在辅助等电位接线端子,等电位接线 端子一般均在箱柜内。必须注意,该接线端子不能外露;不能与其它接地系统,如直流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混接;也不能与 PE 线连接。 (3)安全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即将大楼内的用电设备以及设备附近的一 些金属构件,有 PE 线连接起来,但严禁将 PE 线与 N 线连接。 (4)直流接地 :为了使各个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好、稳定性高,除了需要一个稳定的供电电源外,还必须具备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可采用较大截面积的绝缘铜芯线作为引线,一端直接与基准电位连接,另一端供电子设备直流接地。 (5)防静电接地:为防止智能化大楼内电子计算机机房干燥环境产生的静电对电子设备的干扰而进行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6)屏蔽接地:为了防止外来的电磁场干扰,将电子设备外壳体及设备内外的屏蔽线或所穿金属管进行的接地, 称为屏蔽接地。(7)功率接地系统 :电子设备中,为防止各种频率的干扰电压通过交直流电源线侵入,影响低电平信号的工作而装有交直流滤波器,滤波器的接地称功率接地。 (8)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见下表 5 接地的作用分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静电接地三类(1)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混凝土、电杆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危及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