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法的规范属于实体_第1页
万民法的规范属于实体_第2页
万民法的规范属于实体_第3页
万民法的规范属于实体_第4页
万民法的规范属于实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民法的规范属于实体篇一:国际私法要点概括国际私法要点概括 ()第一:以下资料当中没有特别说明的数字符号的法条,都属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第二:以下国际私法要点概括如发现有缺漏的请自行脑补或手写、手打补全。 ()/ 第三:考试范围:教材第2、3、4、5、6、8、9、10、11、12;重点章节:2、4、6、8、11、12;题型:单选(20X2) 、多选(10X2) 、名词解释(4X5) 、案例(1X20) ()/ 第四:致、外国法的查明、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会从中抽四个来考) PS:的习题(习题你起码得背个答案吧,骚年) 。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剩下自己看着办。 考试加油,新年快乐(3) 第一章 国际私法的概念:国际民商事关系 国际私法的调整方法:间接调解,直接调解。 1 间接调解:即冲突规范。指在有关的国内法或国际法中指规定某类国际民商事关系受何 种法律调整或支配,而不直接规定当事人之间具体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的一种调整方法。间接调整就是借助冲突规范来实现的,是特有方法。 2 直接调解:指直接规定了国际民商事关系当事人之间具体的实体权利义务内容的一种调 整方法。借助实体规范来实现的。 国际私法的规范:(种类)1.外国人民商事法律地位规范。2.冲突规范。3.国际统一实体规范 4.国际民事诉讼程序规范 5.国际商事仲裁。 1) 外国人民商事法律地位规范:确定外国的自然人、法人、外国国家、国际组织在内国民 商事领域的权利义务的规范。既可以规定在国内法中,也可以规定在国际条约中。是直接规范和实体规范。是国际私法中最古老的规范(万民法) 。 2) 冲突规范:国际私法特有的基本规范,指明某一国际民商事关系应使用何种法律规范。 例:涉外 21.是间接规范。 国际私法的名称:冲突法、私国际法、国际私法。 国际私法的渊源: 1. 概念:国际私法规范的表现形式 2. 构成: 国内立法(最早见于 1756 年巴伐利亚法典 ) (中国关于冲突规范的立法主要集中在:民法通则、继承法、合同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海商法、民用航空法、票据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涉外第二至七章就民事主体、婚姻家庭、继承、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等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作出了系统、全面的规定,从而结束了我国冲突规范不系统、不全面和部分不合时宜的局面。看书 P11 司法判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国际私法历史: (九种理论)书 P19 1. 法则区别说:14 世纪意大利的巴托鲁斯为解决当时意大利背部地中海沿岸各城邦国家之 间的法律冲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关于适用外国法理由的学说。 2. 意思自治说:16 世纪法国的杜摩兰为解决交易买卖冲突。3. 国际礼让说:17 世纪荷兰的胡伯为适应当时荷兰航海贸易需要,为解决荷兰与其他国家 之间以及荷兰国内省际之间的法律冲突给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法律障碍,防止周边封建制国家干涉。 4. 法律关系本座说:19 世纪中期德国的萨维尼把涉外关系分为人、物、债、行为、程序等 几大类。 5. 国籍国法说:19 世纪中期意大利的孟西尼 6. 既得权说:19 世纪末期英国的戴西为适应当时英国竭力维护其海外殖民利益的需要。 7. 本地法说:20 世纪中期美国的库克 8. 政府利益分析说:20 世纪中期美国的柯里 9. 最密切联系说:20 世纪中期后美国的里斯 中国国际私法的历史:唐朝法律永徽律是历史上最早的冲突规范;现在,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自 XX年 4 月 1 日施行,分为一般规定、民事主体、婚姻家庭、继承、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附则,共 8 章 52 条。 第二章 国际私法的主体: 种类:自然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 一、自然人: 1.国籍冲突的解决: 国籍积极冲突的解决: 1) 当事人所具有的国籍中有一个是内国国籍的,通常以内国国籍作为其国籍,以内国 法作为该当事人的本国法。 2) 当事人所具有的国籍均为外国国籍: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其国籍(多重外国 国籍属异时取得) ;以当事人的住所或惯常居所所在地国的国籍为其国籍;以与芳私人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国籍(实际国籍)为其国籍。 国籍消极冲突的解决: (我国)自然人具有两个以上国籍的,使用有经常居所的国籍国法律;在所有国籍国均无经常居所的,适用与其有最密切联系的国籍国法律。自然人无国籍或者国籍不明的,适用其经常居所地法律。 (19 条) 2.自然人住所: 住所:一个人以久住的意思而居住的住所(户籍所在地) ;居所:没有久住的意思而居住一定期限的处所;惯常居所:不强调当事人久住的意思。 我国解决住所冲突:20 条:依照本法使用经常居所地法律,自然人经常居所地不明的,适用其现在居所地法律。3.自然人权利能力的法律适用: 适用当事人的属人法。大陆法系国家一般是指国籍法或本国法,英美普通法系国家一般是指住所地法。 4.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各国一般依当事人属人法解决,即依当事人的本国法或住所地法。 我国规定:1.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在定居国所为,可以适用其定居国法律;2.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活动,如依其本国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而依我国法律为有,应当认定为有。3.无国籍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一般适用其定居国法律,如未定居,适用其住所地国法律。(涉外 居所地法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依照行为地法律为有的,适用行为地法律,但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除外。 )二、法人 1.法人的认可方式:1.国际立法认可。2.国内立法认可: 国内立法认可的程序:1.特别认可程序:即内国对于外国法人通过特别的登记或批准程序加以认可。2.概括认可:内国对属于某一特定外国的法人概括地加以认可。3.一般认可程序 我国对外国法人的常驻代表机构采取特别认可程序;对来中国进行投资活动的外国法人,因合同必须经政府机关批准才生效,其审批过程也包括了对外国法人额资格的审查,因而也可理解为采取了特别认可程序;而对来中国进行货物买卖的外国法人,则无需政府审批程序,当可理解为采取了一般认可程序。 2.法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解决冲突,国际上同性的做法是依法人的属人法,即法人的国籍或住所所属国的法律规定。外国法人在内国的活动,其在内国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的范围,必须重叠适用其本国法和内国法,受到内国法和本国法的双重限制和制约。涉外 14条:法人及其分支机构的民事权利、民事行为能力、组织机构、股东权利义务等事项,适用登记地法律。法人的主营业地与登记地不一致的,可以适用主营业地法律。法人的经常居所地,为其主营业地。 三、国家 国家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特殊性的体现: 1.国家参加国际民商事交往、以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身份出现,需要遵守民事法律关系的平等性,对其主权进行一定得自我限制。 2.国家参加国际民商事活动,必须以国家本身的名义,并由其授权的机关或负责人进行。 3.国家作为国际私法的主体时,是以国库的财产作为后盾,即以国库财产作为承担因此而产生的涉外民事责任,并负无限责任。 4.国家享有豁免权。国家虽以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参与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但它毕竟是主权者,国家及其财产仍然享有私法豁免权。 国家豁免权: 1.概念:包括司法管辖豁免、执行豁免。1)司法管辖豁免:国家不得作为被告,国家的财产也不得作为诉讼标的在外国法院起诉。2)执行豁免:对国家所有的财产不能在一国法院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2.国家豁免权理论: 绝对豁免论:一个国家,不论其行为的性质如何,在他国享有绝对的豁免,除非该国放弃其豁免权;享有国家豁免权的主体包括国家元首、国家本身、中央政府及各部、其他国家机构、国有公司或企业等;国家在直接被诉和涉及国家的间接诉讼都有豁免权;在国家未自愿接受管辖的情况下,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有关国家的民事争议。 限制豁免论:主张把国家行为分为主权行为与非主权行为,主权行为享有豁免权,非主权行为不享有豁免权。 我国对国家豁免权问题的立场: 1. 坚持国家及其财产的豁免权是国际法上的一项原则,国家本身或者说以国家名义从 事的一切活动享有豁免权,除非国家自愿放弃豁免。 2. 在对外贸易及司法实践中,我国已开始把国家本身的活动与国有公司或企业的活动 区别开来,认为国有公司或企业是偶 法律人格的经济实体,不应享有豁免。 3. 我国在外国法院出庭主张豁免权的抗辩不得视为接受外国法院的管辖。 4. 如果外国国家无视我国主权,对我国或我国财产强制行使司法管辖权,我国保留对该国采取对等措施的权利。 5. 我国赞成通过协议来消除各国在国家豁免问题上的分歧。 四、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作为国际私法主体的特殊性体现:1.国际组织以自身的名义来参加涉外民事法律关系;2.国际组织所从事的民事活动是执行职务及实现其宗旨所必要的;3.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参与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时享有一定的特权和豁免。 国际组织享有的特权和豁免:国际组织的会所、公文档案不受侵犯;国际组织的财产和资产免受搜查、征用、侵夺和其他任何形式的干涉。 五、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 几种制度:1.国民待遇 2.最惠国待遇 3.不歧视待遇 4.优惠待遇 5.普遍优惠待遇 外国人在我多享有的民事权利几大方面:1.人身受保护权 2.亲权 3.继承权 4.经营工商企业、开采自然资源和从事服务贸易的权利。5.土地使用权 6.知识产权 7.劳动权 8.诉讼权 第三章(重点) 法律冲突: 1.概念:对于同一国际民商事关系,因涉及各国(法域)民商事法律规定不同且都可能对它适用而产生的法律适用上的抵触现象。 2.类型:空间法律冲突、人际法律冲突、时际法律冲突 空间:不同地区的法律之间的冲突,包括国际法律冲突和区际法律冲突。国际法律冲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法律冲突。区际法律冲突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法域之间的法律冲突。 人际:一国之内适用于不同宗教、种族、阶级、部落的人的法律之间的冲突。 时际:可能影响同一社会关系的新法与旧法、前法与后法之间的冲突。 3.产生原因: 1)各国民商事法律对于同一问题所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同。 2)各国之间存在正常的民商事交往,出现大量国际民商事关系。 3)各国承认外国人在内国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 4)各国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民商事法律在国内的域外效力。 4.解决途径:(书 P80) 1) 冲突解决方法:通过冲突规范来制定实体法。 2) 实体法解决方法:通过国际统一实体规范解决。第四章 冲突规范: 1. 概念:由国内法或国际条约规定的,指明某一国际民商事关系应适用何种法律的规范。 2. 特点:1)是法律适用规范。2)是法律选择规范。3)是间接规范。4)结构不同于 一 般的法律规范。 (书 P87) 3. 冲突规范的结构:(书 P88)范围+系属 4. 类型:P96单边冲突规范、 双边冲突规范、 重叠适用的冲突规范、 选择适用的冲突规范 系属公式: 1. 含义:又称为准据法表述公式或法律适用原则。系属公式不同于冲突规范,它仅是冲突 规范的系属部分,只有与冲突规范的范围部分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冲突规范。 2. 常见的系属公式: 1)属人法:是以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国籍、住所、惯常居所作为连接点的系属公式。一般用于解决人的身份、能力及亲属、继承等方面的民商事法律冲突。 2)物之所在地法:客体物所在国家的法律,用于解决有关无权,特别是不动产无权的法律冲突问题。 3)行为地法:法律行为发生地所属法域的法律:(合同缔结地法)用于解决合同的成立、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合同方式等方面的法律冲突;(合同履行地法) (婚姻举行地法) (侵权行为地法) 4)法院地法:审理国际民商事案件的法院所在地国家法律,在国际民商事案件中依据国内实体法,从而排除外国法的适用。 5)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 6)旗国法 7)最密切联系地法:与国际民商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第五章 准据法:指经过冲突规范的指引用来确定国际民商事关系当事人具体权利义务的实体法规范。 选择方法:(P112) 1)依法律的性质决定 2)依法律关系的性质决定 3)依最密切联系原则决定 4)依政府利益分析决定 5)依规则选择方法决定 6)依分割方法决定法律的选择 7)依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决定法律的选择 8)依有利于判决在国外的承认和执行决定法律的选择 9)依比较损害方法 10)依肯塔基方法 11)依功能分析方法 先决问题: 1.概念:一国法院在处理国际私法的某一争讼问题时,如果必须以解决另外一个问题为先决条件,便可以把该争讼问题称为主要问题或本问题,而把需要首先解决的另一问题称为先决问题或附带问题。 准据法的确定:书 P117 第六章冲突规范适用的一般问题 篇二:国际私法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国际私法的概念 第一节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一、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含义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 1、就是含有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一般称为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或称跨国民商事法律关系,也有人称之为含有国际因素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2、其主体(当事人、住所) ,客体(标的物) ,内容(法律事实)至少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因素与国外有联系的民商事法律关系。 3、是广义上的民商事法律关系。既包括涉外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婚姻、继承关系,也包括涉外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关系等。 二、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调整方法 n 国际私法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间接调整和直接调整两种方法来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 1、间接调整方法:在有关的国内法或国际法中规定某类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受何种法律调整或支配,而不直接规定如何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方法。 (1939 年泰国国际私法第 16 条规定:“动产及不动产,依物之所在地法。 ”) 2、直接调整方法:用直接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的“实体规范”来直接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方法。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直接规定当事人权义。 ) 它们都是国际私法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所必需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第二节 国际私法的范围 a 一、关于国际私法范围的不同主张 ? 英美普通法系国家的学者大多主张国际私法就是冲突法。他们认为,国际私法只解决三个问题: 管辖权规范、法律适用规范和外域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 ? 多数法国学者认为国际私法包括以下几种规范: 1、国籍法规范、 2、外国人的法律地位规范、 3、法律适用规范 4、有关国际民商事案件的管辖权规范等。 ? 德国和日本的多数学者以及受德国法影响的其他国家的学者认为,国际私法的全部任务或主要目的是 解决在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中适用何种法律的问题。国际私法仅包括法律适用规范或冲突规范。 ? 中国国际私法学者对国际私法的范围,有多种不同看法。在理论和实践中,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主张把 关于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规范、冲突规范、国际统一实体规范、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国际商事仲裁规范都包括在国际私法范围之内。 对于国际私法的范围,韩德培教授曾有一段精彩、形象的论述。他说:“国际私法就如同一架飞机一样,其内涵是飞机的机身,其外延是飞机的两翼。具体在国际私法上,这内涵包括冲突法,也包括统一实体法,甚至还包括国家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两翼之一是国籍及外国人法律地位的问题,这是处理涉外民事关系的前提,另一翼则是发生纠纷时,解决纠纷的国际民事诉讼及仲裁程序,包括管辖权、司法协助、外国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 国际私法的定义 以直接规范和间接规范相结合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并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的法律部门。 二、国际私法的规范 (一)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规范 可以规定在国内法或国际条约中。 规定外国人在内国有权取得某种民事地位,从事或不得从事某种民事活动,享有或不得享有某种民事权利, 属于直接规范和实体规范,在罗马法“万民法”中就已出现,是国际私法中最古老的规范。 (二)冲突规范(法律适用规范、法律选择规范、国际私法规范)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147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 。属于间接规范,是国际私法特有的规范和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私法学研究的开始。 (三)国际统一实体(私法)规范 具体规定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末, (巴黎、伯尔尼、马德里) ,属于直接规范和实体规范,比冲突规范更具优越性。 (四)国际民事诉讼程序与国际商事仲裁规范 第三节 国际私法的性质 a (一) “世界主义学派”或“国际法学派” 这一学派认为国际私法是国际法。主要理由有: (1)国际私法产生于国际社会。德国 19 世纪的著名法学家萨维尼在他 1849 年出版的名著现代罗马法体系 。(2)国际私法所调整的关系在本质上与国际公法所调整的关系没有什么不同。 (3)国际私法的作用在于划分国家主权扩及的范围。(4)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已成为国际私法的主要渊源 (二) “民族主义学派”或“国内法学派” 这一学派主张国际私法为国内法。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巴丹、尼波埃、巴迪福,德国的康恩、努斯鲍姆、沃尔夫,英国的戴赛、戚希尔、诺斯、莫里斯格、里斯,苏联的隆茨等。其主要理由如下: (1)从调整对象和主体来看,国际法是以各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国际私法则是以不同国家的自然人、法人之间的民商事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 (2)从法律渊源来看,尽管国际私法的渊源一部分为国际条约,但国际私法的主要渊源为国内法。 (3)从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适用范围来看,国际法是国家之间协议的产物,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而国际私法主要是由单个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三) “二元论”学派或“综合论”学派认为国际私法本身和国际私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既涉及国内又涉及国际,国际私法的渊源既有国内法,又有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德国的齐特尔曼和捷克的贝斯利斯基 二、国际私法的国际性 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刑法、国际行政法,国际私法是其中的一个独立部门或分支,调整跨国民商事法律关系 一、国际私法的名称之争 (一)法则区别说 这一名称从 1314 世纪开始由以巴托鲁斯为代表的意大利后期注释学者使用,后被法国和荷兰学者接受和继承,并一直延续使用到 1718 世纪。 (二)私国际法 这一名称是曾任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和哈佛大学教授的斯托雷于 1834 年在其名著冲突法评论中首先提出来的,他在书中写到:“关于法律冲突问题,也可以很适当地称之为私国际法 ”。 1843 法国学者 福利克斯 私国际法论(三)国际私法 1841 德国 谢夫纳 国际私法的发展 这一名称在中国、德国、日本、俄国以及东欧国家得到普遍采用 (四)冲突法、法律冲突法或法律冲突 荷兰学者罗登伯格于 1653 年首先使用“法律冲突”来称呼国际私法。现在广泛流传于英美法系国家。 法律适用条例;民法施行法;法例;外国法的适用;涉外私法;国际民法;国际民商法;国际民事诉讼法。 二、国际私法与国际私法学 国际私法和国际私法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 第一,国际私法是一个法律部门,一类法律规范的总称;而国际私法学是一门法律学科,一门法学的名称。 第二,国际私法调整的对象是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而国际私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国际私法规范本身。 第三,国际私法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范;而国际私法学本身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理论和学说。 第六节 国际私法的体系 a 一、国际私法立法体系 国际私法立法体系是指制定成文 国际私法法典或单行法规所采用的体系。 1、按本国民法体系仅对法律适用问题(冲突规范)作出规定 小 1898日本法例 1939泰国国际私法波兰国际私法 奥地利联邦国际司法法规 2、将冲突规范和国际民事诉讼法规范分为两大部分,合并规定在国际私法法典或单行法规中 3、将冲突规范、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和国际民事诉讼规范合并规定在国际私法法典或单行法规中 中 4、瑞士模式 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是当代国际私法立法的典范 5、美国第二次冲突法重述的体系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的体系:总则、管辖权、法律适用、司法协助、附则 二、国际私法理论体系 国际私法理论体系,是指国际私法学者基于其对国际私法的认识所建立的学说体系。 国际私法理论体系主要有如下几类: 1. “小国际私法”体系依本国民商法体系或比较民商法体系建立国际私法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仅讨 论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 2. “中国际私法”体系将国际私法分为外国人的冲突规范、国际民事诉讼及国际商事仲裁和民事法律地 位三大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私法理论体系。 3. “大国际私法”体系将国际私法分为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冲突规范、国际统一实体规范和国际民 事诉讼及国际商事仲裁四大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国际私法理论体系。 4. 英美普通法体系:将管辖权、法律适用和外国判决的承认和执行视为国际私法或冲突法的核心内容 5. 法国体系:依顺序讨论国籍、外国人的法律地位、法律冲突、国际管辖权、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执行 第二章 国际私法的渊源 一、国内法渊源(国内立法、司法判例、司法解释) 二、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第一节 国内立法 一、国内立法作为国际私法的主要渊源 国内立法可以说是国际私法最为古老的渊源之一。 早在 1756 年的巴伐利亚法典 (德国)中,就有成文的国际私法规范。影响最大的当属 1804 年法国民法典。 1988 年 11 月 12 日颁布并于 1989 年 1 月 1 日施行的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 ,堪称当代国际私法立法的代表作。1898 年德国民法施行法可成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国际私法单行法规 1918 中国北洋政府法律适用条例 1989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堪称当代国私立法代表作,迄今最详尽、完备的国际私法之一 二、各国国际私法立法的主要模式 a (一)分散立法式:将冲突规范分散规定在民法典和其他单行法的有关章节当中。 (1804 年法国民法典 ) (二)专章专篇式:在法典中专篇专章较为系统地规定冲突规范(如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等) (三)单行立法式:国际私法进入法典化阶段,标志着国际私法立法模式的进步和国际私法立法逐步走向 成熟。 (以 1896 年德国民法施行法的颁布为标志)三、当代国际私法国内立法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在立法模式上呈现出向单行法(法典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二)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不断扩大,适用范围愈加广泛 (三)弹性连结因素在立法中被广泛采用,冲突规范的灵活性得以加强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各国最新国际私法立法中得到广泛采用 (四)政策定向和结果选择的方法在法律选择中受到重视 第二节 司法判例 n 一、司法判例作为国际私法的重要渊源 所谓判例,系指法院对具体案件的裁判具有法律约束力,成为以后审理同类案件的依据。 第一,在英美普通法系国家,权威的法院判例不仅是国际私法的渊源,而且是主要渊源。 第二,在大陆法系国家,国际私法的主要渊源是成文法,不少国家在民法典或相关单行法中规定国际私法规范,有的国家颁布了国际私法单行法。但判例在这些国家的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构成国际私法的辅助渊源。 二、我国对司法判例的立场和态度:在我国现行法律体制下,判例不是法律的渊源,它只对具体案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能作为法院处理案件的法律依据。 第三节 国际条约 一、国际条约作为国际私法的主要渊源 国际条约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际法主体缔结的调整其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国际条约,是指那些含有国际私法规范的条约,其中既包括统一冲突法条约和统一实体法条约,又包括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条约和国际商事仲裁条约;既包括专门规定国际私法规范的条约,又包括部分内容涉及国际私法规范的条约;既包括双边条约,由包括多边条约。在不少国家的国际私法立法中,均明确规定了国际条约的优先适用,如土耳其、阿根廷、秘鲁、南斯拉夫、波兰、捷克、德国、匈牙利等。二、从事国际私法统一工作的国际组织 (一)联合国及其前身国际联盟 (二)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统一国际私法的常设政府间国际组织 我国已于 1987 年 7 月 3 日正式加入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成为该组织的会员国。 (三)美洲国家组织 (四)国际统一私法协会 (五)欧洲共同体与欧洲理事会 三、作为国际私法渊源的国际条约 (一)关于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国际条约 (二)关于冲突法的国际条约 (三)关于实体法的国际条约(四)关于国际民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的条约 四、我国缔结或加入的有关国际私法条约 ? 1925 年本国工人与外国工人关于事故赔偿的同等待遇公约 ;1951 年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及 1967 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1979 年关于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的公约等。 ? 在冲突法方面,我国尚未加入专门的冲突法公约,但在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中涉及冲突法条款,如 1969 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 。 ? 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较多,主要集中在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知识产权的国 际保护等方面,如 1980 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 ;1966 年国际船舶载重线条约 ;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 ;1974 年联合国班轮公会行动守则公约 ;1929 年关于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及 1955 年关于修订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的议定书 ;1883 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1886 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1891 年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1952 年世界版权公约 ;1967 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等。 ? 1986 年我国加入了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 ,1992 年加入了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 ,1997 年加入了关于从国外获取民事或商事证据公约 。 ? 第四节 国际惯例 一、国际惯例的概念 n 国际惯例实在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不成文的法律规范,它只有经过国际认可才有约束力。在国际私法上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