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战爆发后采用的货币制度篇一:思考题货币制度思考题(2) ? ? ?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经过了哪几种形式?它们各自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1)金:金币,金块,金汇兑 (2)布:A.建立 IMF B.规定以美元作为最主要国际货币储备,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 C.实行可调节的固定汇率制度(钉住汇率) ,个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D调节国际收支 E取消外汇管制 (3)牙:A.浮动汇率的合法化 B提高 SDR 的国际储备地位 C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流通 D黄金非货币化 E增加成员国在 IMF 中的基金份额 ? 一战前后的金本位制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答:(1)由金本位制变为金汇兑本位制。 (2)原因:一战爆发后,一些国家为了准备战争,扩大政府支出,而黄金流通严重不足,故大量发行银行券,造成银行券兑换黄金的难度加大,破坏了自由兑换的原则。加上欧洲各国相继为限制黄金外流,做出了禁止黄金出口的决定,以至于除美国继续保持金币本位制外,其余各国均予以放弃。 ? 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金本位制”? 中国只实行过银本位制 ? 金本位制为什么会瓦解?今后还会再恢复吗?为什么? 答:(一) (1)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遭到破坏,黄金在国际间流进流出难以实现均衡,各国的货币供应量难以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例。 (2)自由兑换的条件不满足,也就无法发挥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不能防止通胀和货币贬值 (3)自由输出输入的条件不复存在,固定汇率不能维持 ? 金本位制下、一国的通胀或(经济)危机如何通过黄金流动得到缓解?对别国有何 影响? 答:通货增加物价上涨贸易逆差本币汇率下跌黄金流出信用紧缩,通货减少物价下跌贸易顺差本币汇率上升黄金流入 ?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对国际金融有什么样的影 响?它解体的原因又是什么?给人们什么启示? ? 影响:(1)解决了国际清偿能力的短缺问题 (2)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3)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有助于国际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二)解体原因:(1)根本缺陷在于特里芬两难 (2)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调节的效率不高 (3)储备货币的供应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表明,以黄金为基础的单一储备货币体系是不稳定的:单一储备货币国需要在维持国内均衡和为世界提供流动性之间权衡,其选择的结果会带来经济的波动;以黄金这一单一商品作为全球货币体系的基础,虽然有短期稳定的优点,但在黄金产量增长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会因金价本身无法稳定而使货币体系走向混乱与崩溃。 ? “布雷顿森林体系”又称“新金汇兑本制” ,为何用一“新”字? 答:(1)不要求金汇兑国将黄金和外汇存在美国 (2)限制了兑换人身份 ? 什么是“特里芬两难”?由此给人们什么启示? ? 特里芬两难是针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问题产生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以美元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 支付货币,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 ,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 现象美元荒;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 ,造成美元泛滥 美元灾,进而导致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 ? ? 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定律”?为何用它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 特里芬两难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一) “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格雷欣法则实现要具备如下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 (二)在布中,黄金价值相对稳定,充当良币,而美元则是劣币,人们逐渐倾向于收藏黄金,流通美元,而随着流出美元的日益增加,美元同黄金的可兑换性必将受到人们的怀疑,美元的可兑换性愈受到严重削弱。因此?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是什么?又如何利用人为干预来 调节国际收支差额? 答:(一)以逆差为例: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外流增加,对外币需求增加本币贬值进口相对昂贵,出口相对便宜贸易收支 (二) 人为干预:当一国发生短期的国际收支失衡,IMF 的国际收支与逆差国提 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 ? ? ? ?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的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有何特点? 打破了布的僵化局面 实行了国际储备多元化,缓和了特里芬两难 用综合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什么关系?有何主要不同?答:(一)牙买加体系是在布之后建立的,是对其的一种补充发展 (二) (1)储备货币多元化:A.布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 B.牙美元地位弱化 (2)汇率安排多样化:A.布是固定汇率制 B牙是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 (3)A.布调节国际收支方式单一 B.牙多种渠道调节 ? 你认为,国际货币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1)储备货币多元化 (2)SDR 可能会成为有物质基础或价值保证的货币,并逐渐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3)多种货币将取代一国货币(美元)共同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 (4)建立稳定的可调整的汇率制度 ? 理想的国际货币制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又要解决哪些问题? 在这方面人们已经做了哪些尝试? 答:(一) (1)保障国际贸易 (2)保障经济稳定发展 (3)促进各国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 (1)国际货币本位问题。大致有这样几种思路: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汇兑本位制,美元本位制,SDR 本位制,多种货币本位制。 (2)汇率制度问题.牙买加协定和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承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同时又规定在条件具备时实行“稳定的可调整的平价制度” ,即固定汇率制。 ? 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前景如何?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答:不是很乐观。黄金充当本位货币能够提供稳定和自动调节的机制,但在黄金生产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国际经济发展需要。当代,恢复金本位制不具现实可能性。 ? ? 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有什么好处与不利? 一种货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有什么好处? (一)有利于提高货币的国际地位 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地位较高,作用也较大,它在一国的国际收 支、外汇储备、市场干预及其他国际事务等方面,发挥着更大或关键的作用。 (二)有利于形成多边国际结算,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三)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本发展经济 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尽管不是利用外资的先决条件,但却是一个长期性的影 响因素,特别是外国投资者的利息、利润能否汇出,是外国投资者必然要考虑的 重要因素。(四)有利于维护贸易往来和资本交易的公平性 (五)有利于获取比较优势,减少储备风险与成本 如果一国货币是可自由兑换货币,该国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就可以用本币支付,由此减少了动用外汇储备来平衡的压力;同时,也可以不需储备太多的外汇而造成投资机会与投资收益的损失,即减少储备风险和成本。 (六)有利于满足于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要求,改善国际间的各种经济关系 ? 人民币目前是否是“自由兑换货币”?为什么?人民币是不是“国际货币”?为什 么? ? 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一国货币自由兑换又是以一定高度的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国内经济相对自由为前提的。中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尚未完全开 放 ? 不是。 (1)人民币尚未实现国际化,人民币尚且缺乏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和 金融市场及可自由兑换的货币政策做后盾。 (2)中国的对外投资能力和西方国家相比还比较弱。? 一种货币要成为自由兑换的货币应具备哪些条件?要成为国际货币又要具备哪些条 件?人民币具备这些条件吗? 答:(一)自由兑换货币:(1)有充分的国际清算支付能力 (2)具有合理的汇率水平和开放的外汇市场 (3)具有完善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 (4)国民对本币有信心 (5)具有较松的外汇管制政策或取消外汇管制 (二) 国际货币:(1)可兑换性 (2)价值的相对稳定性 (3)普遍的接受性 篇二:货币银行学第一章 货币 1.货币的职能 1、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货币的原始职能,也称为流通手段。我们使用货币支付商品和劳务,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能够减少交换商品和劳务的时间成本,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效率。 货币源于交换 1、最初的物物交换的两个基本前提:需求的双重巧合;时间的双重巧合 2、启发 寻找能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东西充当交换媒介 从商品-商品 变为 商品-货币-商品 2、价值尺度(stand of value) 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价值的尺度,即交换比率。 原则上任何商品都可充当计价单位。但:交换比率太多 在没有货币的物物交换社会中,假设有 n 种商品,为了方便比较价格,我们需要知道 n(n-1)/2 个价格,为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必然导致非常高的交易成本; 在引入货币的经济体系中,同样有 n 种商品,我们仅仅需要知道 n-1 个价格;可见,货币作为价值计量单位,可以大大降低经济社会中的交易成本和簿记成本。 (来自: 小龙 文档 网:一战爆发后采用的货币制度)商品间难以相互比较 3、支付手段(stand of deferred payment) 即货币作为延期付款的手段 /表示债务的标准,如发生赊销时,商品让渡和货币支付在时间上已经分离,此时货币不再充当交易媒介职能,而是作为支付手段。 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与信用的发展密不可分,只有当卖方给予买方到期支付的承诺以信任时,货币才承担支付手段的职能。 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标准或手段,使一切长期合约或借贷合约都可以用货币来签订。因此,货币的使用,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借贷关系的发展,而信用制度和借贷关系又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 4、价值贮藏(store of value ) 当一种货币被人们广泛接受,就代表了一定的购买力;当币值稳定时,货币就会充当暂时贮藏购买力的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贮藏手段,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贮藏,它可以将我们取得收入的时间和支出时间分离开来,使我们的支出在时间上更具灵活性。 不论是货币、债券、股票、土地、房产、艺术品还是珠宝都可以用来贮藏财富,货币并不是唯一的价值贮藏手段。 5、世界货币(world currency ) 指货币跨出一国范围,在世界范围内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 贵金属货币具有世界货币职能. 目前在国际交往中执行世界货币职能的主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和特别提款权也具有一定的世界货币职能。 2.货币的演变 一、商品货币 二、铸币 三、 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比较典型的形态是可兑换银行券)四、 信用货币 五、电子货币 代用货币和可兑换银行劵属于信用货币 3.产生信用货币的原因 1、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结果 2、货币的所承担的“职能”为信用货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不足值货币) 3、金、银矿产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交易的需求 4.通货:是指流通中货币 包括:本位货币和辅币 本位币: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辅币: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份,其面值多为本位币的 1/10 或 1/100 5.有限法偿:法律规定某种货币只有有限的支付能力,若一次性支付时超出规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收。 6.无限法偿:国家在法律上赋予其强制流通能力的货币,当用它来支付或偿还债务时,不得拒收。 7.金银复本位制分为: 1)平行本位制 2)双本位制3)跛行本位制 双本位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法则)现象,且早在公元前 2 世纪,西汉贾谊:“奸钱日繁 ,正钱日亡” ,从而“法钱不立。 8.格雷欣法则:亦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指在复本位货币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良币:实际价值(或在外国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该币在国内作为货币的价值;劣币:另一种货币则是实际价值低于其在国内的货币价值。 9-金本位制三种形式:1)金币本位制 2)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10.金币本位制度崩溃的原因 1、黄金生产量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2、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各国的货币供应量难以与金保持固定比例。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逐渐禁止银行券的兑换和黄金输出,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一战爆发后。 11.金币本位制是最稳定的、最健全的货币制度,是最好的 12.信用货币产生的原因 信用本位制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货币制度,货币为信用货币,货币不和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不能兑换金银;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其流通基础是人们对于政府维持币值稳定的信心。 优点:可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调节货币供应量 缺点:不受金准备约束,有通胀倾向;国际货币的汇率剧烈波动 第二章 1.金融工具的特征:1、期限性 2、流动性 3、风险性4、收益性(它们两两之间的关系) 2.不同生产关系下利息的来源与实质 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认识,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不同制度下利息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1.高利贷利息来源于小生产者、农奴、奴隶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 2.资本主义的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体现着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比例关系 3.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利息来源于国民收入或社会纯收入;实质是国民收入根据国家和社会利益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3.基准利率是最重要的 4-再贴现率是短期利率,不一定是市场利率5.其他利率和基准利率之间的关系:同向变化 6.非基准利率和基准利率是同向变化,基准升,非基准也升;基准降,非基准也降 7.官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央行确定的利率为官定利率 8.公定利率:由非政府的民间组织,例如银行公会,确定的利率是行业公定利率 9.利率是否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名义利率 和 实际利率 设名义利率”i, 实际利率 ir.,通货膨胀率 .,那么: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ir = i- 或者说: 10.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胀率(被机利率) i = ir + 11.单利和复利(计算) 单利:对利息不再重复计算利息 FV=PV(1+r*n) 目前银行存款的计息方式是单利 复利:将上期利息和本金一并计算利息 FV=PV(1+r)n 复利计算更能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12.导致债券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财富因素(主要和所处经济周期有关) “预期”因素风险性因素流动性因素 13.影响债券供给曲线的移动的因素 各种投资机会盈利能力的预期(主要和所处经济周期有关) 预期:对未来通货膨胀率和未来利率的预期 政府活动 14.影响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 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收入 价格水平 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货币供给的决定过程十分复杂。我们现在先假定货币供给完全受央行的控制。 那么,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央行控制的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15.什么是风险溢价?什么是流动性溢价?辨析 风险溢价/风险补偿(risk premium):一般债券的利率和无风险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利率差。 流动性溢价:流动性差的债必须提供更高的收益率以吸引人购买。 16.期限结构的三个经验事实 1)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的利率随时间一起波动,波动方向多数时候一致(长短期利率之间有某种联系) 2)如果当前短期利率“低” (低于历史上的短期利率的正常水平) ,此时收益率曲线更倾向于向上倾斜,如果当前短期利率“高” ,此时收益率曲线更可能向下倾斜。 3)多数时点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第三章 1.什么是回购协议,回购协议的过程? 回购协议也称再回购协议,指的是在出售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购买者达成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预定的价格购回所卖证券。 2.金融工具分类(判断) 货币市场工具:商业票据 短期国债 银行承兑汇票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回购协议? 资本市场工具:中长期债券股票 直接金融工具:股票、债券 间接金融工具:存款、贷款等 3.本票(收票人,当事人的角色) 本票出票人就是付款人,或者说债务人,所以称为本票 4.汇票当事人的角色:汇票出票人为债权人,有时自为收款人 5.股票的分类:根据权利的不同可以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6.期货和期权 对冲:即反向交易,进行一次以期初方向相反的期货交易,以免除交割义务。也称为平仓。 7.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如何做 多头头寸的对冲:卖出期货合约 空头头寸的对冲:买入期货合约 8.期货或金融衍生品的两大职能:投机和套期保值 9.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上买进(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进)期货合约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10.卖出套期保值(空头套期保值):如果现在持有现货(现货多头) ,则在期货市场卖出期货。 买进套期保值(多头套期保值):如果计划在未来买入现货(现货空头) ,则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 11.期权实际上是一种权利的买卖 12.期权种类:按权利分类,买权或看涨期权 卖权或看跌期权 按合约是否可以提前执行,欧式期权 美式期权 欧式期权:只有在到期日那天才可以实施的期权。 美式期权:有效期内任一交易日都可以实施的期权 13.期权和期货的区别 :1. 期权只有一方在一定时间有义务执行交易,即卖方。 2. 期货有一个对称的风险/收益关系,而期权的风险/收益是不对称的。买方最大的损失是期权费,潜在收益可能无限。卖方最大的收益是期权价格,潜在亏损可能无限。3. 交纳保证金方式不同,期货双方都交保证金;而期权买方交期权费,卖方交保证金。 14.投资基金的分类 法律地位:公司型基金 契约型基金 受益凭证是否可赎回: 封闭型基金 开放型基金 15.契约式基金和公司式基金的比较 1、法律主体资格不同。2、投资者的地位不同。3、基金营运依据不同。 第四章:商业银行 逆向选择 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的形成过程 逆向选择的缓解办法 2)道德风险 信贷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缓解办法 2.商业银行组织形式:1、分支银行制 2、单一银行制3、银行控股公司制 4、连锁银行制 5、 代理银行制3.经营模式:1、分工型/分离型/功能型 2、全能型3、综合型 4.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1、表内业务: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2、 (广义)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狭义表外业务 负债业务:银行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资本业务/存款业务/借款业务 资产业务: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现金/贷款业务/投资业务 中间业务:结算业务/汇兑业务;信托业务;代理业务;租赁业务 狭义表外业务: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担保;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经营的无此业务) 5.巴塞尔协议要求各国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最低比率定为,最低应为银行风险加权资产的,以上比率也称为资本充足率。 6.货期存款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本质区别 7.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资金往来的渠道:再贷款和再贴现 贴现三种类型:转贴现,再贴现和贴现 8.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四种类型:1、库存现金 2、 (狭义)存款准备金 3、应收现金项目 4、银行同业存款 9.贷款风险大小的排序: 质押贷款 担保贷款 抵押贷款 信用贷款 10.商业银行证券投资业务目的 提高盈利性 降低风险性 补充流动性 第五章 中央银行 央行制度形式:单一中央银行制联邦中央银行制 跨国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 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 2、政府的银行 3、银行的银行 商业银行和央行的本质区别:发行的银行也是央行的最早职能 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的具体表现: 政府的银行:代理国库 代理政府金融事务 对政府融通资金:给政府贷款、透支、在一级市场上购买国债 (一般被法律禁止,只能在非常时期使用) 其他 银行的银行:集中保管法定存款准备金 为银行提供信贷,充当最终贷款人 组织全国资金清算 主持外汇抛补业务 基础货币 B=流通中的货币 C+银行准备金 R 总负债=基础货币+其他负债 资产=负债 基础货币 B=资产-其他负债 央行的资产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2)存款业务 3)自有资本 4)央行票据业务(补充) 资产业务:1)再贷款业务 2)再贴现业务 3)证券业务 4)黄金外汇储备业务 业务变化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央行票据的发行会导致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货币的减少 非存款机构存款的减少会带来经济体系中基础货币的增加 央行资产的增加或“其他负债”的减少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 篇三:1-1 一战爆发(学案)修正第一单元第 1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8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写在题后答题卡中。 ) 世纪末 20 世纪初,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纷繁复杂的最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不同 B.各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不同 C.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不同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年德国迈出了构筑同盟体系的第一步与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主要是为了 A.实现日耳曼民族统一 B.防止法国东山再起 C.共同对付俄国的威胁 D.抗衡英国的均势政策 3.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崛起中说道:“第一强国对其他国家说:这不仅是我们的利益,也是你们的利益。不摇晃梯子,不掀翻桌子,只要维持现状就好。 ”你认为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最有可能说这番话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4.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 年 6 月28 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段话对“他的子弹”事件 A.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B.表示了一定的同情 C.保持了理性的中立 D.作出了高度的赞扬 5.德国外长皮洛夫 1899 年 12 月在议会的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 而让他人分割世界。”文中的“任何人” “他人”主要是指 A英国和俄国 B英国和法国 C俄国和奥匈 D法国和俄国 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 130 艘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 4 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 ”对上述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世纪 6090 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 ”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人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足欧洲事务 8.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19 世纪末)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在几乎均已为人所知,也都或详细或简略地被绘制成地图,除了无关紧要的例外情形,探险不再是发现 ,而是一种运动挑战?”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9.俾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 ”这里的“两个大国”在最有可能是指 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 10.丘吉尔说:“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一个国家?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具有支配力的暴君。因此,我们不要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有变,我们同样可以亲德反法。 ”这一说法反映出英国奉行的外交原则是 A民族自决 B势力均衡 C绥靖主义 D严守中立 11.唐宣宗时,韦宙出任永州刺史,见当地俚民之俗:俚民婚,出财会宾客,号“破酒” ,昼夜集,多至数 百人,贫者犹数十;力不足,则不迎(娶) ,至私奔者。韦宙出示约束,使略如(汉)礼,俗遂改。可见,韦宙A反对俚民举办婚宴 B反对婚礼大肆操办 C认可俚民不迎私奔 D提倡婚俗完全汉化 12.汉代刘向说苑:“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 ” 从史料研究的角度看,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有助于研究古代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情况 B.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C.材料不可信,吴人不可能衣豹裘、狐裘 D.揭示了吴国灭亡的原因 13.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字希文)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 ,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 于是诸寺工作鼎兴。 ”范仲淹的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14. 史载,唐朝前期“从武德五年到六年,是以三省之长或兼判、遥领三省之长者为相?从贞观二十三年到乾元元年,是以中书令(中书省长官) 、侍中(门下省长官)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预朝政决策的官员,下同) 、同中书门下三品为相。 ”由此可知,唐朝前期宰相制度的最大变化是 A由独相制逐渐变为群相制 B由群相制逐渐变为独相制 C宰相数量呈日益减少趋势 D尚书省长官被排挤出相职 15. 汉书主父偃传载:“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上述材料中,主父偃的建议的巧妙之处在于 A. 以分封王国子弟的办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的关系 B以广建诸侯的办法来拱卫中央政权 C有利于刘姓政权且抚慰了异姓功臣 D以宣扬仁孝之道为由而削弱地方王国势力 16.北宋首创“钞盐法” ,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费体验体察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北京商家线下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心理主题团日活动策划方案(3篇)
- 隧道模专项施工方案(3篇)
- 专科电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心脏病科普题目及答案
- 心理讲师面试题目及答案
- 校长职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四川能投合江电力有限公司员工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湖北省圆创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 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法律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解析)
- 深圳流动摊贩管理办法
- 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评估表
- 2023年ADA糖尿病标准化诊疗指南
- 认识电影走进电影课件
- 服务器虚拟化资源调研表
- 过敏性紫癜护理PPT
- 2022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职称考试卷
- dbx266XL双通道压缩器中文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