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沪教版)1 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g,常用单位:tg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 80g 一个苹果约 1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 2g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测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G/g 计算出物体质量。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横梁平衡。具体如下:A“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D“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E“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F 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质量方法 B、特殊测量:液体质量方法、微小质量方法。2 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它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3 压强公式:P=F/s,式中 p 单位是:帕斯卡,1 帕=1N/2,表示是物理意义是 12 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1N。4F=Ps;增大压强方法:S 不变,F 增大;F 不变,S 减小;同时把 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6 应用: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是为了增大压强,书包的背带要用而宽是为了减小压强铁路的钢轨不是直接铺在路基上而是铺在在枕木上是为了减小压强,钢丝钳的钳口有螺纹是为了增大摩擦。7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且液体具有流动性。8 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密度有关系。9 液体压强计算:P= 液 gh10 液体压强公式:P=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11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12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3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金属盒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气压计改装成的。1 标准大气压=101310 帕=76 水银柱高。14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理知识课件
- 灯笼课件教学目标及要求
- 创意美术课件暑期教学
- 2025年家居卫生保洁合同书
- 2025存量房屋买卖合同
- 精馏塔异常现象的处理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化工单元操作-分析检验技术-生物与化工大类
- 《小小采购员》(教案)-六年级上册劳动苏科版
- 物流装车知识培训课件
- 五色饭团教学课件
- 段落设置课件
- 避光药品汇总
- 一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大全
- 中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制度
- 中国建设银行专用PPT模板
- 套管预留预埋技术交底
- 全国一等奖 宁夏教研工作平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
- YS/T 677-2016锰酸锂
- 第20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金融学》课件)
-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课件
-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1课件
-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