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_第1页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_第2页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_第3页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_第4页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篇一:中国土地制度史梳理中国土地制度史梳理(一) 注:1、从中国与古罗马的土地制度发展史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土地兼并并不是由土地私有制引起的,相反,如下文所述,土地私有产权明晰的条件下会阻碍大地产的形成。 2 、原来学历史总不喜欢弱宋,后来这种思想从读钱穆的系列书时慢慢改观,今日从土地制度这个角度,同样可以得出结论,宋朝是中国的一个巅峰,而人口过剩这一因素阻碍了这个天水一朝,阻碍了整个中国向更牛逼的境界发展,遗憾啊?文后转载陈寅恪谈“天水一朝” ,虽然从土地制度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与该文迥然不同。 3 、不知为什么,从赵刚的中国土地制度史等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土地问题的观点比起来,总觉得从法律角度看问题其实挺肤浅腠理的?不及人家那么一针见血。 一、土地所有权制 1 、上古的井田制 中国古代实行过井田式的土地公有制,公有土地授田额随着农民耕作能力而逐渐提高。在古代助法的井田制度下,每井有八家共耕的百亩公田,另有一些专为祭祀之用的公田称为籍田。后技术上的困难使政府放弃了死板的助法井田制,到周宣王时期改采灵活的公田配授办法即彻法,彻是征收田赋之义,此种土地规划就是阡陌之制。助与彻是两种不同的公有土地配授办法,前者有公田,后者无公田,助法以八家农户为单位,集体配授农地;彻法以每个农户为单元,个别配授农地。彻法很接近私产制度。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改革土地制度,不过是承认既定的事实,使土地私有之倾向得以合法化,从此土地可以公开买卖,他所废除的不是助法,而是彻法。 2 、秦以后的土地私有制 自秦以后,私有土地是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土地所有权制。各朝代也有各种形式的公有土地,但是数量都远不及私有土地多。只有在 485-780 年近三百年间发生例外变化,这一时期实行的均田法,使私有土地范围大为缩小,到了唐朝中叶,这种制度败坏,全国范围又恢复了以私有土地为主流的制度。从均田法恢复到土地私有制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即庄园。唐宋的庄园不是封建制度下领主的领地,而是近似英国十三四世纪的圈地运动,即公有农地私有化的一种进程。 土地私有制的产权原则上应该包括自由使用权(出佃或自营) 、自由买卖及遗赠之权,不过有的朝代的法律对上述产权之行使曾多少设有些限制。土地买卖自秦汉开始已是公开而合法的。土地买卖或转移时,双方立有契券,以证明产权之转让与归属,这是自汉以来既有之惯例,当时对于土地所有权的内容已有相当统一的定义与解释。隋唐开始从笨重的地券与碑石演变成在纸简上书写的土地买卖之地契。此外还有政府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中国很早就开始实行一种土地所有权的登记制度。到了唐代实行文牒制度,到了南宋推行鱼鳞册的土地登记制度。 与土地买卖密切相关的是土地的典押。这种以土地为对象的交易在土地自由买卖合法化以后不久就发生并逐渐制度化,大体分为土地抵押与土地典当两种方式。 3 、限田与均田 建立土地私有制以来,一直存在土地分配不均的问题。历朝因客观条件不同,土地分配不均的程度有很大差异,某些限田与均田的措施,也未必纯粹是为了解决土地分配的问题。 西汉是进入土地私有制的初期,对地权分配不均之事较其他朝代更为敏感,因此西汉的限田与恢复国有土地的呼声也最多。汉哀帝曾局部试行过限田的方法,但并不成功。王莽改制的重点之一是恢复土地国有制,然后平均给农民耕种即均田,但失败。 西晋订立课田制度加上占田之法,即肯定土地私有制下进行限田,占田是人民拥有土地私产的最高限额,课田是在占田限度内应缴纳田赋的田亩数。西晋与两汉相比,农业资源的条件上有巨大的变化,长期战乱使人口大幅减少土地大量荒芜,人口密度大为降低。西晋面 临的严重问题不是地权分配不均,而是人力不足。所以达成利用现有人力从事农耕的方法之一就是拟定具有激励性的田赋制度。汉时的田赋原则上是按实际生产量课征固定的税率,即以产量为税基的比例税制;曹魏时期田赋改按实际耕种的亩数,每亩征收定额谷物,田赋负担与实际产量没有直接关系;而西晋田赋的征收不是按实际耕种的亩数为计算基础,而是依假定的田地面积征收田赋,其要点是依一个人的生产能力来定税,而不是依其实际生产量或所得来定税,以刺激生产发挥人力。于是西晋的赋税法将户调与课田分开,前者按户征收,后者按丁征收。因为地多人少,占有大量土地而找不到足够劳动力同样是资源浪费,所以合理方法是限制人们占有的农地数量,使之与实际的劳动力相配合,所以政府颁发占田法令作为课田法的补充,只是这种占田用意不是防止兼并,而是防止农田闲置。但相比较课田制度,占田法不是西晋政府的土地政策中心而是一个辅助法规,所以未曾严格实行。 北魏倡行的均田法是晋以后最重要的土地制度改革,是自秦废井田以后两千年内最重要的一次土地制度变革。改革原因有三:一,战争导致大量无主荒田,二,许多农民流落城市成为不事生产的游民,三,很多巨室士族自成生产单位导致许多乡民投靠构成荫护制度,每单位耕地上的人口密度极高资源配合极不合理,而且导致政府税源枯竭。总之,当时最严重的问题是生产资源的配合极端不合理,人力与地力两者均不能充分利用。孝文帝实行均田法,加强“三长制” ,彻底清查户口,将境内土地收归国有,按劳动力多寡分配给农民耕种,即扩大早年的计口授田办法。1,均田制的首要目的是企图达到耕地与人口的合理配置而非限制兼并;2,均田制的基础是土地国有化,但并未放弃土地私有制,将土地分为露田、桑田、麻田及宅地四类,依土地利用的性质决定其所有权,桑田与宅地实质上是使用人的私有土地,不过在数量上设有限制。 从北魏太和九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依杨炎之议创两税法,近三百年实行均田制。均田制的实施地区,因朝代不同而有变动。促使均田制崩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全部耕地面积追不上人口的增长;另一大弊病是长期实施以后,因不断地授田与还田,农田被分割成零星小块,每家田产零散坐落四方,耕作者终日奔走距离颇远的田块之间,造成人力重大浪费;均田制破产的第三个主因是私有土地的扩大;最后战乱与人口播迁是导致均田制破坏的一项因素。到了唐德宗时,均田制彻底破产,完全承认土地私有制,并依两税法课税,从此以后,土地私有制的主导地位确立无疑。偶尔有限田与均田立法,或未贯彻执行,或局部实行而历时不久。 4 、政府及皇室直接经营的公地 政府实际掌握的公田数量常常变动,一般大乱之后或开国之初公田数量均大幅增加。西汉沿袭秦制,公田归大司农掌管,另有一小部分属少府掌管,其收入归于皇室,这种制度就是后世皇庄与清代内务府庄园之起源。汉武帝特别重视官田,一方面没收商人田产,一方面政府大力推动垦荒,倡屯田之制,因屯垦人身份不同分为军屯、民屯和犯屯。历朝或多或少都有屯田之举,屯田区主要分布在北方边疆地区,三国时屯田制度达到最高潮。隋时增设公廨田,属政府直接掌管的公田的一部分,收入以供公用。唐代设立许多属于中央政府或皇室的官庄。五代时政府官田的面积降至最低程度,北宋建国后官田的比重再度上升,明朝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官田的面积。清朝的土地政策似乎很矛盾,一方面在关内把官田面积减缩到最小程度,同时清朝皇庄的规模远较明时为大,另一方面在关外留置了大量的国有荒地即官荒,不拓展为官田熟地,也不许人民去开垦。 5 、禄田、勋田及赐田 汉以后历朝皇帝以公田拨给在职官吏,以田中产物作为官吏任官的薪俸,称禄田或职田,官吏去职时将田地退还给政府;有时皇帝将公田赏赐给官吏作为私产,是勋田或赐田。 汉代王侯封君之封地,并不是皇帝所赏赐的土地所有权,而是一种世袭的课税权,作为王侯的经常收入谓之食邑。在北朝,禄田制度与均田制结合起来,到了唐初分为勋授永业田、 官人永业田、诸官职分田、公廨田,前两者是世袭的私产,诸官职分田按规定是随职授收,但往往变成私产,公廨田不归官吏私人使用。官吏给田逐渐侵蚀了均田制的基础。五代及宋初无职田的设置,到宋真宗恢复了职田的规定以代替官吏之俸给。明洪武政府决定以禄米制取代禄田制,各归旧赐田于官,但此后历朝还是有赐田之特例。入清以来另一种形式的赐地即旗地,至光绪旗地可以完全自由转移所有权。 历朝除了将公田以各种理由赏赐给有特殊身份的私人或家族供其使用,也屡将公田颁赐给寺院等宗教机构或非盈利组合,作为经费来源之事,在迷信最盛行的几个朝代中尤其常见,数量也最可观。 中国土地制度史梳理(二) 二、耕地的分配 1 、人口与耕地 从秦汉到南北朝这一长时期,平均农场面积,也就是每家农户所得之耕地与播种面积大体上是由农民劳动力所能负担的合理面积所决定,土地尚未形成制约性的生产要素,由于技术的改良,每家农户可以负担的播种面积有上升的趋势。这种局面维持到隋唐以后发生转变。从隋唐以后的中国农业生产,从人力地力的配置关系而言,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人口增长超过了耕地面积增加的速度,土地逐渐变成制约的生产要素,每户农民可得之耕地面积,主要受耕地有无所决定。从北魏到唐中叶,均田制实行的结果可以很明显的反映出从人力制约到土地制约的过度情形。北齐、隋唐的均田法规则都反映了逐渐加强的人口压力。到唐时为止,每人平均耕地数量未曾下降,但因农民生产力提高,唐时乃发生了土地相对不足的现象,唐以后,每人平均耕地开始下降,形成了绝对性的耕地不足现象。从唐中叶开始,中国国内每人平均耕地面积的变化总趋势是下降的。虽然细观之随着动乱和改朝换代使得其中又有许多循环。 2 、影响耕地分配的因素 (1)租税制度的影响 中国私有土地制度一开始就产生一个矛盾的现象,一方面许多人非议新制度导致土地分配极端不均,另一方面国内又有大量可供使用的荒地无人开垦耕种。对这个矛盾现象的答案在于租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租税结构是促成土地高度集中的主因。农业生产者的税负一向偏重,工商业者只负担一些杂税。 农业生产者的租税大体归纳为两大系统,第一个系统是田赋,两汉采取农业收益税的形式,但依当时政府行政效率及技术水平很难度量农民实际产量,到了东晋改为土地税,以后历朝大体沿袭此制。另一个系统是人头税,或是按劳动力单位,即所谓的丁者征课,或按法定的标准户来课征。在西晋限田之前,这两个系统的租税表面是独立的,但在实际征收时是互相关联的。田赋理论上是比例税,人头税是定额税,这两种税都因土地所有权之存在而发生,它们的总税负便变成了急骤累退的税率,每单位产量或收入所负担的总税额因土地拥有量之上升而递减。这两种税制比较之下,田赋的负担远较人头税为轻,其法定税率各朝代都能维持在总收获量的 10%以下。在这种税负重而又高度累退的租税结构下,农民如果在很小的一块田地上生产,每年的净得将不足以缴纳租税,土地不是资产而是一种负债,所以许多小土地所有者在无法扩大其土地拥有量的情形下只好放弃土地全家逃亡以避免纳税,更多的小农将他们的田地献给富豪以求荫庇,是为“带产投靠” 。这样富豪在扩充田产的同时获得必要的劳动力,在许多朝代许多富豪因政治地位或官职而享有免除赋役的特权或非法这么做,劳动力与土地同时向大户集中。于是累退租税结构的后果,造成一个恶性循环。人民弃 产逃亡或带产依托富豪,政府课税的基础便日形缩小,因而不得不提高税率,结果迫使更多农民弃产投靠,残留在编户内的纳税人数更少,最后全面崩溃。 针对这种趋势,政府早晚要谋求改制。西晋的限田制,便含有租税改革的意味,企图以对每户私有土地数量的限制来避免租税负担的累退现象。这一理想后来进一步发展成北朝的均田制。即使在均田制,土地的分配也不是完全平均的,因为允许蓄养奴婢,奴婢可分得若干田,结果导致多蓄奴婢从事耕作。 唐朝两税法是中国税租史上的一大改革,这种综合财产税可以改变历来的累退性租税结构,也可以免除豪强荫庇客户的弊病,不幸实施的方法不善,也没有良好的客观条件支持,结果弊端丛生。 宋朝的租税制度对土地分配和利用的影响较以往复杂,基本上还是以田产的有无来决定住户有无纳税之义务,也就是将农民分为主客两类,主户要纳税,又称税户,客户无纳税之义务。主户又依财产总额分为五等,第五等免服徭役。这种制度导致两种不同的逃避方式,第一如往昔,放弃土地以取得免赋役的客户资格,第二是将家庭拆散,以达到分散财产成为第五等户的标准。这两种逃役的方式对于土地分配可以产生两种相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内相互抵消,北宋初期土地集中的情形较以往缓和。 明朝田赋与力役均按田产数量比例征课,基本上符合“赋役合一”的精神,后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是这种赋役合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租税制度若严格施行的话,应该可以避免以往的租税负担急骤累退的现象,不幸法令废弛、富户逃税、官员免税等现象更为突出。因投靠及投献而造成土地集中的现象到了清朝才逐渐缓和下来。清朝是比例税率,到了雍正二年将地丁合一统一征收,基本消除了献产投靠的客观条件。 (2)商业资金流向农村 中国历来重农思想,农村吸引过多资金,商人买地非常普遍。历来学者称之为商人兼并农民,认为是造成土地集中的原因之一,但是总体效果并非如此,商人投资买地,会增加地主的人数,但却使变成头号大地主的机会减少,而且经商收益率高,为贫苦无地的农户提供了新的出路,于是无地之人变成业主的机会增大。 重农传统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资源分配与资源利用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土地始终是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农业吸收了过量的人力与(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资金,土地投资的报酬率迅速下降;农业生产被视为惟一可以创造财富的生产活动,课税也较其他生产部门为重,农业投资的净收益率相比较就更形偏低,但因为这种传统,资金并没有从收益率低的部门流向高的部门,而是相反。商人积累财富后便将资金投向农业购买土地,资金和人力最后还是朝农村集中。买地之风大盛,土地投资的收益率更形下降,而且土地所有权易手频繁,以致妨碍耕种。 (3)人口增加 人口增加是促使土地分配趋向平均的另一主因。在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的制度下,人口增加造成的强烈的竞买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力量,使土地所有权日趋分散。每个人都想买得一些土地,一旦买到便尽力保持,所以南宋典押土地之风盛行,反映了所有主要尽量保持其土地所有权的意图。 北宋是人口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北宋以前人口环绕一条水平趋势线上下波动,几次人口高峰都未超过六千万,从北宋开始,从北宋开始,人口沿着一条上升的趋势线循环前进。从宋朝开始,中国的生产制度有了重大改变,使用奴隶越来越少,因为奴隶的生产效率不如自由劳动者,使用奴隶从事生产只会发生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一旦人口过剩,工资降到接近最低维生水平时,没人愿意再去购买奴隶进行生产。宋朝开始经营地主没落转为租佃地主,推动力之一在于佃农与自耕农相同,都是使用家庭成员的劳动力来从事生产,没有工资成本,因此在使用劳动力方面有很大弹性。当社会上的人口发生过剩现象时,大家自然采用家庭生产制度加强这种再分配的机能以容纳最大量的过剩人口,换句话说,当人口过剩许多人找不 到工作,这些过剩人口的家庭便负起赡养他们的责任,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观念起了重要影响。推动力之二在于地主雇工经营的净收入低于出租土地的净收入,因为经营地主的工资成本的最低限度不可能低过工人的最低消费额,而如前所述,家庭生产不受此限,可以多用劳动力直到家中成员劳动力的边际产量趋近于零为止。 这种人口过剩也影响到人民对于生产技术的选择,到宋朝为止,农业技术发明的主要方向是节省劳力型的,从南宋开始技术改进几乎完全属于使用劳力型。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发展到了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可是工业革命却不在宋明时期发生,因为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大量节省人力的机器生产,而人口过剩的中国缺乏这种需求。 (4)其他因素 大规模的战乱并没有延缓土地集中的趋势导致土地再分配,而是驱使小农户依附大户富室寻求保护,以大户为核心形成了民间自卫组织,相当于独立的政治经济单元。从东汉末年开始盛行这种部曲制度,在魏晋形成坞壁制度。所以战争实际上使富豪之家更容易地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促使小片耕地集聚成大面积的私产。当然许多农民战争能够使土地所有权的分配平均化,但其结果也是暂时的。改朝换代和开荒也有益于地权的平均化。中国的多子继承制具有减缓耕地集中的作用,但无法改善土地分配的相对状态,因为大田财要被分割,小田财同样如此。 3 、历代耕地分配实况 从整个中国历史来看,租税的累退结构从唐以后逐渐改进,使得土地分配改善。唐朝以后商业发达,人口也有上升的总趋势,这两项因素将增加土地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程度,结果使耕地日趋分散于中小业主手中。 秦以前是土地公有,土地分配不均之事不严重。秦汉以后,大部分土地变为私产,私人可以合法买卖及享有产权,于是发生土地集中的现象。秦汉以后的地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份性地主如高官大吏,另一类是非身份性地主,变动性很大。到了两晋南朝,品第门阀已经制度化了,基于这种地主资格的高度稳定性与制度化,土地集中的程度日益加深。但北朝和隋唐实行均田制,土地分配不均不形成严重问题。 唐中叶开始均田法日趋败坏,能合法取得额外土地之人都是特权人士,非法占有土地之人也是有权的豪门,所以新出现的私有土地所有者都不是小农户,而是大地主。在均田法破坏的过程中,公田逐渐被转移到大地主手中,唐中叶以后出现许多大规模的庄田,到了唐德宗采用两税法正式宣布土地私有制度合法。在 8 世纪唐德宗前后这段时期,土地所有权分配之不平均大概是到达顶点,没有土地的农民占全人口比例大概达到最高峰。从此以后,私有土地制度完全合法化,没有权势的人也可以合法购置土地,享有产权之保障,小土地所有者出现,使得土地分配状况逐渐改善。 北宋初年以后土地分配状况缓慢的不断地改善中。演变的结果是中小业主的人数愈来愈多,大地主寥若晨星。在这种土地所有权逐渐分散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现象,就是同一业主的田地零星四散,散落四方。明清时期佃耕制度已很普遍,自耕的农田占农田总面积的比率往往不足一半,出佃的田地数量虽多,但是田地产权并不是高度集中,而是相当分散的,即也是大地主绝少,而中小地主众多。大地主难以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多地少,农村积累资金不易,买地也困难,少有大笔大面积的土地交易,绝大多数是零星小片的转让,农民们十分重视土地田产,轻易不肯放弃与出卖。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到了 20 世纪,大地主已经是寥若晨星,所谓的地主泰半是中小地主,严格的说他们应该算是自耕农,自己耕种一些土地,而将余田出租给佃户。20 世纪初期中国大多数农民生活贫困形成的主因是地少人多,人地比率迅速恶化,这种贫穷是普遍性的,佃农如此,自耕农也是如此。 篇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是我国古代生产关系的基础与核心。历代统治者都不断调整土地制度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其中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包括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个部分。 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在原始社会前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们只有联合起来,集体劳动,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求得生存和繁衍的机会。集体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于是,土地便由氏族成员共同占有和使用,这便是人类最早的土地制度。其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开发管理,共享土地收益。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土地逐渐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共耕地,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收获用于祭祖、聚餐等公共开支;另一部分是分给各户的“份地” ,由各户自己耕作和收获。土地开始由公有向私有过渡。 二、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井田制出现于商代(一说夏代) ,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一般由九块百亩的方田组成。当时,长、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 ,一田的面积为百亩(约合今三十一点二亩) ,作为一“夫” ,即一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因为九块方田摆在一起,恰好是一个“井”字形,故名“井田” 。井田名义上归国王(国家)所有,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各级贵族,受封者(奴隶主)可以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和买卖,并要交一定的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井田,无偿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因此,井田制的实质不是土地国有制,而是一种名为国有,实为奴隶主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出现,使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各诸侯国的改革(如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初税亩”等)都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私有,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到了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此后,各国在改革中也先后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土地私有,标志着井田制彻底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1.国家土地所有制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在建立之初,中央政府都会竭力控制一定数量的土地,以保证维护强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财政收入。为了利用好这部分国有土地,统治者曾采取过多种土地经营制度。主要有:王莽时的“王田制” ;曹魏、明、清的屯田制;西晋的占田制;北魏、隋、唐的均田制等。但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封建国家不可能从根本上抑制土地兼并,甚至听任地主、官僚、贵族兼并土地。于是,土地占有状况不断变化,基本趋势是: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 手段不断兼并农民和国家的土地,最终导致“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同时,封建国家控制的土地数量急剧减少,中央政府统治力量严重削弱。2.地主土地所有制 这是封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其对土地的占有和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他们。为了榨取更多地租,地主不断兼并农民乃至国家的土地,致使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 3.农民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社会里,大量存在着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一家一户的分散劳动,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就是这种小农经济的写照。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农民只承担国家的租赋徭役,不向地主交纳租税,劳动积极性较高。但他们是地主兼并的主要对象,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在演变过程中还有一些非主流的所有制形式。除了原始社会早期,私有制产生之前,几乎每一历史阶段都不是单纯实行某一种土地制度,而是以一种土地制度为主,几种土地制度并行。 篇三:中国土地制度史教案中国土地制度史教案 从目前考古发现的成果来推断,我国农业生产开始于母系氏族公社的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时期。那时的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由全体氏族成员共同耕种,共同收获劳动产品,平均分配劳动所得。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晚期,伴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人类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人个体的劳动开始替代农业生产中的集体耕作。氏族公社开始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各个家族或家庭使用,但土地仍属于公社全体成员所有,每年收获后,土地 由公社收回,来年耕种时再重新分配。 启用王位世袭制替代了部落联盟时的禅让制,建立了夏王朝,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历史时期,土地制度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奴隶制下的土地制度,到西周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完善。那时土地属于周天子所有,周天子将土地连同居住于那里的奴隶分配给他的子孙和大臣,让他们世代享用,但是不可转让和买卖。因为土地上阡陌纵横,象“井”字形,故称之为井田制。我国的土地制 度,从原始的土地公有制,转化成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又一次巨大的变化。春秋后期,伴随着铁工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使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使社会劳动力出现了剩余,奴隶主驱使大量的奴隶开垦公田以外的荒地,称之为私田。因为私田不用向周天子和诸侯国国君交纳贡赋,所以各诸侯国一方面大量开垦私田,一方面想方设法将原有的公田转化为私田。其结果导致周天子和诸侯国国君收入减少,不能不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鲁国首先实行了初税亩,规定无论公田和私田,奴隶主都得按照占有土地的实际数量交纳赋税。实际上是承认了土地的私人拥有。自此以后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承认了土地私人占有,可以自由转让和买卖。随着土地的私有化,以及奴隶通过怠工和破坏劳动工具的方式和奴隶主进行斗争,以期改变自身的生活现状。迫使奴隶主改变以往对奴隶的剥削方式,将传统的强迫奴隶集体耕作的方式,改变成将土地划分为小块,分配给奴隶个体耕种,收取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这样奴隶主就转化成为封建地主阶级,而奴隶和平民则转化为拥有私有财产的自耕农。在这种土地私人占有的土地制度下,地主 阶级往往依靠其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不断的兼并农民的土地,使农民变成因失去土地而不得不依附于大地主的佃农。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土地制度实际上就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受着封建国家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双重 剥削。这种土地制度,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以后,在我国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中央政权对于土地的管理和分配方式略有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是土地的私有制。除去地主、官僚、贵族的私有土地之外,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其分配给农民使用,收取地租。其数量的多少和管理方式,不同的朝代因其不同的社会状况是 不一样的。 西汉时期,这种土地被称为“公田” ,直接归皇帝所有,租给农民耕种。到了东汉时期,伴随着土地兼并的日趋激烈, “公田”被豪强地主大量的吞 并,形成了豪强地主的庄园式经济。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农民大量的流亡,出现了大量荒芜的土地,封建国家将这些土地据为国家所有,通过各种方式分配给农民耕种。曹魏时期,实行的是屯田制;西晋推行占田和课田制;北魏到唐中期以前 实行均田制等等。 唐朝中期以后,伴随着土地兼并的激烈,土地再次大量集中到豪强地主手中,直到两宋时期,没有进行重大的土地制度的变革,庄园制经济再次达到高 峰。 明朝初年,封建国家为了整顿田赋,派官吏到各州县丈量土地,分别详列面积、地形、四至、土质及田主姓名,编绘成图册四份,分存各级政府管理机构。这种图册因形象象鱼鳞,故名鱼鳞图册 。它既确定了土地的所有权, 也是封建国家收取赋税的依据。 总之,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土地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社会的土 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的地主土地私有制。专题一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制形式: 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 、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2)兴衰: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