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_第1页
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_第2页
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_第3页
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_第4页
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篇一: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千里迢迢来到朝思暮想,魂牵梦绕的中国革命摇篮,毛主席创建的红色根据地井冈山。今天的井冈山,正值杜鹃花节开幕,虽然天还有点冷,但火红的杜鹃花已经盛开。八百里蜿蜒起伏的山恋,八百里花团锦簇的屏障,毛主席在这里创立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毛主席在这里和朱德胜利会师,毛主席在这里点燃星星之火,燃遍祖国的四面八方。 秋收起义惨遭失败,5000 人的队伍锐减至 1000 人,出现了枪多人少的局面。毛泽东行军至罗霄山脉中段,听闻袁文才和王佐两大地头蛇的经历,便决定送给他们急需的枪支去拉拢他们。这二人对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异常赞赏,非常高兴地接纳了他们,并腾出居住的地方,让他们休养生息。在他们二人的帮助下,毛泽东在井冈山站稳了脚。 毛泽东第一次上井冈山是 1927 年,用了一个月。第二次是 1965 年,当时毛泽东已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坐汽车只用了一天。21 世纪的今天,高速公路异常发达,从南昌到井冈山只需要 7 个多小时。 我们回视着井冈山,处处是惊心动魄的战场。那泣鬼神、撼山河的一页,使我们思绪万千,心潮激荡。漫山遍野的井冈翠竹,仿佛是红军战士高高举起的刀枪。 望着波澜壮阔的大江,怎么忘记高山上的源泉。身在雄伟的井冈山,怎么能忘记毛主席率领着勇士们跨过的万水千山。1927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但时间仅有几天,8 月 7 日即被迫离开,于是朱德部队遥遥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胜利胜利会师。朱毛会师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毛泽东与贺子珍的浪漫爱情在八角楼里盛开。导游饶有兴趣地讲起了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说贺子珍是当年永新一枝花,而且文武双全,甚至连他们之间的偶尔争执也描述得颇有兴味。又和我们说起了像王左,袁文才那样的传奇故事,朱德夫人伍若兰舍身救朱德英勇就义,黄洋界上炮声响的趣事,往韶山途中运铜塑主席像是怎样热恋井冈山这片土地,江主席给铜像揭幕时为什么突出阳光千里。 篇二: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司令部李兴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的日益临近之际,为了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培养官兵的爱国主义情操,支队领导精心组织和安排了这次红色旅游党性教育活动。 当踏进井冈山区的那一天,对于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们来说,是一种震撼,不仅仅是从感觉上的,层峦跌幅,郁郁葱葱,更重要是心灵上的颤动,当年我们的党就是在这里经受不断地考验,一点点成长起来,发展壮大。踏进井冈山的那一刻,让我由心底迸发出一种神圣而又自豪的感觉。 从小就知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但从未亲身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她,了解她。1927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这里,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精神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不仅在当年是井冈山军民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者前仆后继,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历史时期,学习和发扬井冈山精神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不仅对井冈山根据地在军事上“围剿” ,而且在经济上严密封锁,妄图把红军饿 死、困死在井冈山。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当时,在红军中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这既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今天,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这仍然应该铭记在心。往事如烟,岁月如歌。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不仅为中国革命造就了朱德、彭德怀、陈毅、罗荣桓等功勋卓著的元帅和 40 多名战功赫赫的将军,而且为世世代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接下来参观了烈士陵园,走进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堂吊唁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墙上密密麻麻嵌刻着的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和正中那块庄严肃穆的无名烈士碑。凝望着烈士名录和石碑,我感慨万千,这些烈士虽然在革命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伟大的革命创举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可歌可泣,永远值得后人称颂,而他们的英灵将长眠于此,与日月同辉。 当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再次感受到对心灵的强烈冲击力,更加坚定了跟中国共产党走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和信心。 这次的学习虽然短暂,却是一堂深刻而生动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课程。优良的革命传统,密切联系群众的好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作为革命政党的先进体现,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如何保持延续到新时期适应新形势,是每一位党员都要好好思考的问题。他们将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以更高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此次井冈山红色之旅,使我接受了一次彻底、全方位的革命精神洗礼,进一步提高了思想素质,红军战士英勇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前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把革命优良传统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践行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坚定信念,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充分继承和发扬大无畏的井冈精神。 篇三: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 XX 年 7 月 21 日,单位组织了为期 4 天的红色学习之旅,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井冈山,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在它的青山绿水间,有这样一些人,带着女性特有的韧性和坚毅,把她们的笑颜永久留在了这片热土上;把她们的生命,永远融入了中国革命的风雨征程中。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我透过那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翔实的历史资料,仿佛又回到了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革命烈士们真令我肃然起敬。井冈山革命者,在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斗争的初期,在物资极其匮乏、生活极端艰苦、革命力量如此单薄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的围剿,坚定信念,殊死斗争,使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在中国大地熊熊燃烧。没有井岗山革命者和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哪有我们日益发展强大的祖国。 黄洋界,海拔 1343 米,居高临下,扼守山口,极为险要。当年红军就是在这里大摆“空城计” ,以一个连打退敌人一个团的进攻,如今这里还有一尊红军当年使用的迫击炮,站在这里,仿佛让人闻到当年战场上的硝烟,进入到“黄洋界上炮声隆”的境界。毛泽东获悉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喜讯,诗兴骤起,欣然命笔,写下了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和历史意义的史诗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黄洋界战役是井冈山斗争中的著名战役。很多游客摸着这门立下汗马功劳的迫击炮赞叹不已。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黄洋界上,再一次面对庄严的党旗,又一次重温铿锵的誓言,精神在这一刻得到新的砥砺,思想随之得到新的提升。庄严的誓言声中,我再次感受到令人激动的入党时刻,感受到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一种刻骨铭心的精神,这种永不退色的民族精神激励着先烈们,也将继续激励着现在在前进道路上的每一个我们!井冈山,这个“中国革命的摇篮” ,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记录着光辉的革命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