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_第1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_第2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_第3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_第4页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一、定向导学主要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考重要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措施、特点和历史意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知识链接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的任务巩固政权:政治:颁布三个法令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和平法令 土地法令经济: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二、自学检测、主干梳理、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苛刻的_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签约退出一战,以土地换和平,符合苏俄人民的愿望;虽丧失了大量土地,但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2、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面临的形势: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 1918 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特点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略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新经济政策略恢复了经济,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21 年)列宁:到 1921 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則的尝试已经失敗了我们的新经济玫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1921 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1922 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笫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请回答:(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11 分)(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状态”的?(8 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 (6 分)四、精讲助学、点拨提高第一次试验了一条生产装配线,我相信这是安装在生产上的第一条流水线。1914 年 1 月,我们宣布并实行了一项利润分成计划:将工人工资由每天最低 234 美元提高到美元,并将每天工作由 9 小时缩短到 8 小时。我们这项计划是想把公司预期利润的一部分提前支付给在公司工作 6个月以上的工人。如果预期利润不能实现,那么工人的工资水平将回到从前我们如果支付高工资,这些钱也要被花掉,一旦商店的老板、批发商、其他行业的生产厂家和工人更加富裕,那么他们反过来又会刺激我们的销售。亨利福特我的生活和事业材料二: 1919 年 1 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决定实行一种特殊的粮食制度。以往,我国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一直称这种制度为“余粮收集制” 。近年,一些史学研究者指出,这个译名是错误的。按俄文本义,应译为“粮食摊派制” 。该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由中央粮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的需要,确定年度征粮总额后,依次摊派至产粮省、县、乡、村,直到每个农户。地方上用半军事化方式,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强制征购农民粮食。错译的“余粮收集制”与国内史学界对苏联史的误读材料三: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统计表据材料一,指出福特公司在生产方式上的创新,概括说明福特公司进行工资改革的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这一特殊粮食制度的两种译法反映出的主要差别,并说明该制度对苏俄的影响。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发展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二、自学检测、主干梳理、十月革命后,列宁与德国签订了条苛刻的_ ,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认识这一行为?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退出战争,符合苏俄人民的愿望,也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但是苏俄丧失了大量土地,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损失。2、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又面临着怎样的形势?内忧: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叛乱外患:协约国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内外勾结对苏维埃俄国发动疯狂进攻,到 1918 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失去了四分之三的领土,苏维埃政权危机重重。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政策背景目的内容效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面临国内外敌人进攻,危机重重战胜敌人,巩固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略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政权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新情况,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政权略恢复了经济,为工业化打下了基础,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正确的主要依据有哪些?: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2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3 是否有利于政权的巩固:4 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三、激情互学、合作探究(1)表现: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4 分)理解: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社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7 分)(2)不完美模式: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 分)体现: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4 分)(3)问题和启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灵活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 (6 分四、精讲助学、点拨提高【答案】创新:建成生产装配线。意图:对企业:吸引和稳定高素质工人队伍,提高工人积极性。对社会:刺激消费,促进销售。差别:粮食征集的范围不同, “粮食摊派制”更强调征收的强制性。影响:一方面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和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