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1_第1页
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1_第2页
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1_第3页
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1_第4页
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正值县委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部署我县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家都还记得,再过 27 天,就是小河“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发生一周年的日子。小河“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 19 人死亡,26 人失踪,43 人受伤,经济损失达亿元,惊动了中央、省、市党委政府。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我就抓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讲三点意见:一、巧家地质灾害的特点(一)地理位置特殊。我县地处小江断裂带和莲峰大断裂带,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地质结构脆弱,加之地处乌蒙山地,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在强降雨、持续阴雨、下雪、梅雨期和不合理人工切坡时极易引发较大地质灾害。(二)隐患涉及面广。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6 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需重点监测的乡镇除蒙姑乡、炉房乡以外,有 14 个乡镇,40 多个行政村;一般隐患监测点各个乡镇都有,多的乡镇有10 余个隐患点,少的乡镇有一两个隐患点,覆盖了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行政村。(三)地质灾害点多。全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170 个,其中重点监测点有 41 个,占24%,接近四分之一;一般监测隐患点 129 个。在41 个重点隐患监测点中(包括白鹤滩镇 10 处,茂租乡 4 处,小河 3 处,新店 3 处,包谷垴 3 处,大寨 3 处,红山 2 处,东坪 2 处,药山镇 2 处,马树镇 2 处,中寨乡 2 处,金塘乡 2 处,崇溪乡 2 处,老店镇 1 处) ,滑坡点有 32 个,占 80%;其余灾害点有泥石流、山体开裂、地基沉陷等占 20%。(四)受威胁人口和财产多。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受威胁人口有 4926 人,财产近 5000 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二、存在问题(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担心:一是少数乡镇、部门、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警惕性不够高,主动性不够强,认识不够到位。二是组织领导、预防、应急、治理等各个环节还有问题,组织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三是人力、物力、资金、装备等准备不充分,还需加强。(二)防治难度大。从地质灾害发生地区的情况来看,地质灾害发生地区经济、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环境复杂,自救能力较弱。加之巧家是地质灾害大县,却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工程和生物治理、避让、搬迁等防治难度较大。三、下步工作要求(一)提高一个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每个干部职工的得失及政治前程。因此,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确保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我县主汛期已经来临,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要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大目标来抓。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重点隐患,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明确撤离和疏散路线,确定临时安置点等,一旦发生险情,确保能安全转移财产、妥善安置群众。二是确保地质灾害能防能治。各乡镇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防治资金、监测手段和防治措施,确保每一个隐患点有责任人、有监测人、有督查人,确保地质灾害点始终处于可防可控状态。(三)坚持三个为主。一是坚持以监测预报为主。各乡镇要切实做好地质灾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工作,把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技术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变事后处置为事先预防。二是以防治滑坡泥石流为主。主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由于降雨量多,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做好雨情、水情等预测工作,为启动防灾预案、作出避险决策提供尽可能及时、可靠的依据,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三是以灾前避让为主。俗话说“惹不起,但躲得起”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县直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普及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帮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掌握地质灾害监测和撤离避灾的基本常识,做好灾前避让。(四)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把握规划环节。县国土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依据县乡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会同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编制出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各乡镇要编制好乡镇的年度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结合辖区内的地质地貌、灾害隐患、工程建设等特点,将防灾应急预案落实到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二是把握预防环节。首先是宣传要到位,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巡查、排处工作。县国土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审批阶段,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三是把握应急环节。从现在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对现有的防灾应急装备进行专项检查,该补充的要补充,该修善的要修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确保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防范措施。四是治理环节。各有关部门要严把企业环评准入关,从源头上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各项治理任务,尤其是老店镇田坝的工程性地质灾害,应由企业负责治理。县国土局要抓紧同相关部门联系和与上级部门的汇报,开展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前期治理工作,尽快争取上级支持。(五)盯住五个区域。一是城镇、村组。各乡镇要加强居民点建设管理,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选址、建设,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实减轻灾害损失。二是重点水利、电力工程。住建、水务、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巡查、调查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三是重要企业、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各乡镇要加强辖区内重要企业、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地质隐患点的监控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和掌握信息,准确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治理可能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灾害隐患点。四是滑坡、泥石流重点监测区域。全县滑坡、泥石流隐患很大。各乡镇要确定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汛前全面排查、汛中监测巡查、汛后及时复查”的“三查”制度,分析泥石流、滑坡等成因,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意见。五是昭巧路、通乡油路等交通沿线。县国土、建设、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要编制防灾预案,重点巡查治理影响交通安全的潜在隐患点,开展填发“明白卡”等工作。(六)落实六项具体措施。一是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各乡镇要加强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从职能职责,目标任务、信息报送、综合处置等方面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确保各个环节不脱节。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做到有机构负责、有人员监测、有经费治理,有方法防治。二是健全专群结合监测体系。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以专为主、群测群防、专群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设置专业网络,更新监测仪器,建立隐患排查数据库,完善县、乡、村三级监测预防体系,切实做到地质灾害排查、监测、预防、治理工作措施到位。三是立项争取上级支持。县国土局要对我县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规模、危害程度等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工程治理方案,切实开展好前期工作,尤其是堂琅鑫苑、大沙坝等区域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尽快争取立项治理。会后 15 日内向我汇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四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会后,各乡镇要抓紧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联系制度,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层层负责制度,落实好简易观测、灾前报警、紧急避让等措施,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五是开展好一次演练。于今年 7 月份组织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由国土局负责筹备,拟定活动方案后提交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讨论实施。六是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我县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为 6 月是旬至 10 月下旬,从现在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务必严格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时间要坚持到 8 月 31 日,要明确监测员和联络员。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相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扎实工作,我县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正值县委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部署我县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家都还记得,再过 27 天,就是小河“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发生一周年的日子。小河“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 19 人死亡,26 人失踪,43 人受伤,经济损失达亿元,惊动了中央、省、市党委政府。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我就抓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讲三点意见:一、巧家地质灾害的特点(一)地理位置特殊。我县地处小江断裂带和莲峰大断裂带,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地质结构脆弱,加之地处乌蒙山地,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在强降雨、持续阴雨、下雪、梅雨期和不合理人工切坡时极易引发较大地质灾害。(二)隐患涉及面广。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6 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需重点监测的乡镇除蒙姑乡、炉房乡以外,有 14 个乡镇,40 多个行政村;一般隐患监测点各个乡镇都有,多的乡镇有10 余个隐患点,少的乡镇有一两个隐患点,覆盖了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行政村。(三)地质灾害点多。全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170 个,其中重点监测点有 41 个,占24%,接近四分之一;一般监测隐患点 129 个。在41 个重点隐患监测点中(包括白鹤滩镇 10 处,茂租乡 4 处,小河 3 处,新店 3 处,包谷垴 3 处,大寨 3 处,红山 2 处,东坪 2 处,药山镇 2 处,马树镇 2 处,中寨乡 2 处,金塘乡 2 处,崇溪乡 2 处,老店镇 1 处) ,滑坡点有 32 个,占 80%;其余灾害点有泥石流、山体开裂、地基沉陷等占 20%。(四)受威胁人口和财产多。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受威胁人口有 4926 人,财产近 5000 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二、存在问题(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担心:一是少数乡镇、部门、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警惕性不够高,主动性不够强,认识不够到位。二是组织领导、预防、应急、治理等各个环节还有问题,组织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三是人力、物力、资金、装备等准备不充分,还需加强。(二)防治难度大。从地质灾害发生地区的情况来看,地质灾害发生地区经济、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环境复杂,自救能力较弱。加之巧家是地质灾害大县,却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工程和生物治理、避让、搬迁等防治难度较大。三、下步工作要求(一)提高一个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每个干部职工的得失及政治前程。因此,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确保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我县主汛期已经来临,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要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大目标来抓。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重点隐患,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明确撤离和疏散路线,确定临时安置点等,一旦发生险情,确保能安全转移财产、妥善安置群众。二是确保地质灾害能防能治。各乡镇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防治资金、监测手段和防治措施,确保每一个隐患点有责任人、有监测人、有督查人,确保地质灾害点始终处于可防可控状态。(三)坚持三个为主。一是坚持以监测预报为主。各乡镇要切实做好地质灾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工作,把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技术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变事后处置为事先预防。二是以防治滑坡泥石流为主。主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由于降雨量多,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做好雨情、水情等预测工作,为启动防灾预案、作出避险决策提供尽可能及时、可靠的依据,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三是以灾前避让为主。俗话说“惹不起,但躲得起”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县直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普及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帮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掌握地质灾害监测和撤离避灾的基本常识,做好灾前避让。(四)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把握规划环节。县国土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依据县乡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会同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编制出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各乡镇要编制好乡镇的年度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结合辖区内的地质地貌、灾害隐患、工程建设等特点,将防灾应急预案落实到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二是把握预防环节。首先是宣传要到位,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巡查、排处工作。县国土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审批阶段,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三是把握应急环节。从现在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对现有的防灾应急装备进行专项检查,该补充的要补充,该修善的要修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确保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防范措施。四是治理环节。各有关部门要严把企业环评准入关,从源头上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各项治理任务,尤其是老店镇田坝的工程性地质灾害,应由企业负责治理。县国土局要抓紧同相关部门联系和与上级部门的汇报,开展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前期治理工作,尽快争取上级支持。(五)盯住五个区域。一是城镇、村组。各乡镇要加强居民点建设管理,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选址、建设,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实减轻灾害损失。二是重点水利、电力工程。住建、水务、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巡查、调查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三是重要企业、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各乡镇要加强辖区内重要企业、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地质隐患点的监控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和掌握信息,准确评估地质灾害发生的区域,治理可能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灾害隐患点。四是滑坡、泥石流重点监测区域。全县滑坡、泥石流隐患很大。各乡镇要确定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严格落实“汛前全面排查、汛中监测巡查、汛后及时复查”的“三查”制度,分析泥石流、滑坡等成因,并提出可行的防治意见。五是昭巧路、通乡油路等交通沿线。县国土、建设、水务、交通运输等部门要编制防灾预案,重点巡查治理影响交通安全的潜在隐患点,开展填发“明白卡”等工作。(六)落实六项具体措施。一是健全机构,明确职责。各乡镇要加强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健全组织机构,从职能职责,目标任务、信息报送、综合处置等方面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确保各个环节不脱节。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做到有机构负责、有人员监测、有经费治理,有方法防治。二是健全专群结合监测体系。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以专为主、群测群防、专群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体系,设置专业网络,更新监测仪器,建立隐患排查数据库,完善县、乡、村三级监测预防体系,切实做到地质灾害排查、监测、预防、治理工作措施到位。三是立项争取上级支持。县国土局要对我县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规模、危害程度等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工程治理方案,切实开展好前期工作,尤其是堂琅鑫苑、大沙坝等区域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尽快争取立项治理。会后 15 日内向我汇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四是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会后,各乡镇要抓紧成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联系制度,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层层负责制度,落实好简易观测、灾前报警、紧急避让等措施,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五是开展好一次演练。于今年 7 月份组织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由国土局负责筹备,拟定活动方案后提交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讨论实施。六是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我县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为 6 月是旬至 10 月下旬,从现在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务必严格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时间要坚持到 8 月 31 日,要明确监测员和联络员。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相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扎实工作,我县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副县长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正值县委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县人民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部署我县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大家都还记得,再过 27 天,就是小河“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发生一周年的日子。小河“713”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造成 19 人死亡,26 人失踪,43 人受伤,经济损失达亿元,惊动了中央、省、市党委政府。为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面,我就抓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讲三点意见:一、巧家地质灾害的特点(一)地理位置特殊。我县地处小江断裂带和莲峰大断裂带,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地质结构脆弱,加之地处乌蒙山地,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在强降雨、持续阴雨、下雪、梅雨期和不合理人工切坡时极易引发较大地质灾害。(二)隐患涉及面广。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16 个乡镇均有分布。其中,需重点监测的乡镇除蒙姑乡、炉房乡以外,有 14 个乡镇,40 多个行政村;一般隐患监测点各个乡镇都有,多的乡镇有10 余个隐患点,少的乡镇有一两个隐患点,覆盖了全县三分之二以上的行政村。(三)地质灾害点多。全县境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170 个,其中重点监测点有 41 个,占24%,接近四分之一;一般监测隐患点 129 个。在41 个重点隐患监测点中(包括白鹤滩镇 10 处,茂租乡 4 处,小河 3 处,新店 3 处,包谷垴 3 处,大寨 3 处,红山 2 处,东坪 2 处,药山镇 2 处,马树镇 2 处,中寨乡 2 处,金塘乡 2 处,崇溪乡 2 处,老店镇 1 处) ,滑坡点有 32 个,占 80%;其余灾害点有泥石流、山体开裂、地基沉陷等占 20%。(四)受威胁人口和财产多。一些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县受威胁人口有 4926 人,财产近 5000 万元,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二、存在问题(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有许多薄弱环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担心:一是少数乡镇、部门、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警惕性不够高,主动性不够强,认识不够到位。二是组织领导、预防、应急、治理等各个环节还有问题,组织管理能力需进一步提高。三是人力、物力、资金、装备等准备不充分,还需加强。(二)防治难度大。从地质灾害发生地区的情况来看,地质灾害发生地区经济、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环境复杂,自救能力较弱。加之巧家是地质灾害大县,却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工程和生物治理、避让、搬迁等防治难度较大。三、下步工作要求(一)提高一个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每个干部职工的得失及政治前程。因此,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加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部署,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二)实现两个目标。一是确保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我县主汛期已经来临,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要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地质灾害防治的一大目标来抓。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重点隐患,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监测预警机制,明确撤离和疏散路线,确定临时安置点等,一旦发生险情,确保能安全转移财产、妥善安置群众。二是确保地质灾害能防能治。各乡镇要切实落实领导责任、防治资金、监测手段和防治措施,确保每一个隐患点有责任人、有监测人、有督查人,确保地质灾害点始终处于可防可控状态。(三)坚持三个为主。一是坚持以监测预报为主。各乡镇要切实做好地质灾隐患点的监测预报工作,把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技术来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变事后处置为事先预防。二是以防治滑坡泥石流为主。主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由于降雨量多,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做好雨情、水情等预测工作,为启动防灾预案、作出避险决策提供尽可能及时、可靠的依据,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三是以灾前避让为主。俗话说“惹不起,但躲得起”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各乡镇、县直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普及预防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帮助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掌握地质灾害监测和撤离避灾的基本常识,做好灾前避让。(四)把握四个关键环节。一是把握规划环节。县国土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依据县乡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会同建设、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编制出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各乡镇要编制好乡镇的年度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结合辖区内的地质地貌、灾害隐患、工程建设等特点,将防灾应急预案落实到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二是把握预防环节。首先是宣传要到位,各乡镇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地质灾害防治评估、巡查、排处工作。县国土局要进一步完善预警预报系统,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审批阶段,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三是把握应急环节。从现在起,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对现有的防灾应急装备进行专项检查,该补充的要补充,该修善的要修善,一旦发生地质灾害,确保能在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防范措施。四是治理环节。各有关部门要严把企业环评准入关,从源头上遏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落实各项治理任务,尤其是老店镇田坝的工程性地质灾害,应由企业负责治理。县国土局要抓紧同相关部门联系和与上级部门的汇报,开展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前期治理工作,尽快争取上级支持。(五)盯住五个区域。一是城镇、村组。各乡镇要加强居民点建设管理,引导农村居民合理选址、建设,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实减轻灾害损失。二是重点水利、电力工程。住建、水务、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工程诱发地质灾害的巡查、调查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