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局某年工作总结_第1页
农业经济局某年工作总结_第2页
农业经济局某年工作总结_第3页
农业经济局某年工作总结_第4页
农业经济局某年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经济局 XX 年工作总结第一篇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示范点和“创先争优”示范点的关键之年。为此,全县农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发展现代精品农业这条主线,按照上级提出的农业“两区”建设和“五个一百”工程的要求,通过实施“点上抓精品、面上抓提升,整体抓平衡、重点求突破,常规重落实、亮点创特色”等工作举措,加快推进了我县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步伐,努力实现了农业发展的提速、提升、提质和提效,继续保持了全县农业经济稳定增长、良性发展的好势头,为明年“十二五”农业开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 “十一五”农业回顾和 20xx 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一)“十一五”全县农业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县始终地把农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十一五”农业规划的要求,大胆创新谋思路,真抓实干促发展,紧紧围绕“保稳强基、转型提升、生态安全、科技服务、精品增效、走在前列”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精品农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我县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客气地说,过去五年是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和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农业应对风险挑战最多和取得成效最显著的五年。具体说,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综合实力有了新增强。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引领下,全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农业发展势头十分看好,全县农业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加。全县农业总产值从“十五”末的亿元增加到20xx 年的亿元,年均递增%。农民人均收入从 8042元提高到 20xx 年的 14150 元,年均递增%。粮食生产实现了稳定恢复性增长,20xx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比“十五”末增长%。主要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蔬菜、食用菌、水果、肉类、禽蛋等产量大幅增长,20xx 年分别达到万吨、万吨、万吨、万吨和万吨,比“十五”末分别增长%、%、%、%和%。二是优势产业发展有了新提升。过去五年,我县以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扶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现代精品农业三年实施计划等为抓手,不断提升做强我县的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精品化和生态化等方向发展。蔬菜、食用菌、花卉、水果、水产、畜禽等几大主导产业已经列入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了全县四色产业带向建设五大精品农业区的转变。20xx 年全县蔬菜面积万亩(其中冬春茬大棚万亩),比“十五”期末保持了稳定增长,大棚设施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工程的推动下,大棚设施的标准和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xx 年全县食用菌 4400 万平方尺,比“十五”期末的 3350 万平方尺,年均增长%;花卉面积7500 亩,比“十五”期末的 2974 亩,年均增长%;水果投产面积万亩,比“十五”期末的万亩,年均增长%;出栏生猪 75 万头、家禽 640 万羽。比“十五”期末的万头和 604 万羽略有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来“控量、减排、转养”的现代畜牧发展思路的全面实施。过去五年,也是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农业功能不断拓宽,三次产业更加融合,农业发展更具活力。到 20xx 年全县共有休闲观光农业点 19 个,比“十五”期末的 9 个增加了 10 个,总投资达亿元,吸引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 4556 万元。三是主体培育和带动能力有了新成效。现代农业新型主体培育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组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20xx 年全县拥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 3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 6 家,市级龙头企业 15 家,比“十五”末分别增加 17 家、4 家和 7 家。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产值达亿元,比“十五”末增加亿元,年均递增%。年加工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 7 家,超 3000 万元的企业 11 家。全县拥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149 个,比“十五”末增加 107 个,其中省、市级示范标准合作社分别为 6 家和 16 家,市规范化建设标准 36家。入社农户 6560 户,带动农民万人,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 5960 户和万人。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着力打造“银”集体商标,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全县拥有著名商标 3 只、省名牌(农)产品 14 个、市级著名商标 18 个、市级名牌产品 19 个,分别比“十五”末的 2 只、4 只、7 只和 13 只,增加了 1 只、8 只、11 只和 6 只。四是科技服务支撑能力有了新提高。坚持走科技进步和强化服务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不断创新农技推广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在全县大力推行了责任农技员制度,加强农业“三位一体”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农技推广队伍的网络和配置,健全了技术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切实增强了农技推广的效力和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实施了“种子种苗工程” 、测土配方施肥、各类农业项目等,加快了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新设施等的应用,全县主要良种覆盖率达 98%以上,总结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等 60 多种高效种植模式。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民知识水平和素质得到了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机械化插秧从无到有,20xx-20xx 年全县共推广统防统治面积万亩次,水稻机插面积万亩。20xx 年全县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十五”末提高个百分点。农技 110 和农民信箱的有效运作,增强了为农服务的水平。五是农业生态安全水平有了新改善。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从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农业投入品监控、健全质量检测体系、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认证等环节入手化,全县农产品安全水平有了全面的提高。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农业标准体系,已制定各类农业标准 27 类 63 项,农产品企业标准 15 类 26 项,全县标准化生产面积38 万亩。累计拥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68 个、无公害农产品 74 个、绿色食品 10 个、有机食品 18 个,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 55 个、61 个、10 个、18个。农产品检测合格率逐年提高。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了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栽培循环、畜禽排泄物再利用、减量化保护型、生态链转换型等五种生态循环模式。近几年,先后开展了沼气利用工程建设和畜禽排泄物污染治理行动,全县共建设各类沼气池及沼气工程 1437 个,万立方米。对全县存栏 50 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全面完成了治理任务,共完成了 1727 场(户)的治理工作,新建成畜粪收集中心 8 个,引进有机肥生产加企业4 个,年收集畜禽粪便万吨,年加工生产商品有机肥吨,20xx 年顺利通过省级的摘帽验收。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六是农业政策支持有了新加强。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加强农业政策支持和农民利益保护。妥善处理好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和纠纷调解工作,按照依法有偿的原则,加快推广土地流转进程,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了农民合法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加强了涉农收费的监管,建立健全了负担源头防范等创新机制农民负担进一步下降。切实加大惠农扶持力度,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支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步伐加快,开展了打假保农业和保安全集中执法活动,加强农资企业信用管理和市场监督检查,依法保护和支持了农业的发展。(二)20xx 年全县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今年来,全县农业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发展现代精品农业为抓手,继续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促转型,认真落实农业“十件实事”助增收,全年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为 14150 元,同比增长 1399 元,增幅为 11%。其中来自于一产人均收入为 2603 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粮食生产情况:今年全县粮食生产表现为“一减一增” ,即总面积减少,效益增加。全县粮食作物总面积万亩,比上级下达指标万亩增万亩,增幅为%,但同比去年万亩减万亩,减幅为%。其中春粮面积万亩,同比增加万亩,增幅%,晚稻面积万亩,同比去年万亩减少万亩,减幅%。其他杂粮面积为万亩,同比去年万亩减少万亩,减幅为%。但是种粮效益增幅较大,除春粮生产由于天气因素单产减产外,今年晚稻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对稳定全年粮食总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加上今年粮食收购价格普遍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总产值 51686 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幅为%。2、蔬菜生产情况:据统计,全年全县各类蔬菜瓜果总面积万亩,比去年亩增加万亩,增幅%,总产值亿元,比去年的亿元增加亿元,增幅%。其中冬春大棚菜、瓜面积 51840 万亩,比去年增 2878 亩,增长%,大棚蔬菜面积位居全省首位。平均亩产量3804 公斤,平均亩产值 9790 元,亩净收入 7226元,总产值亿元,总净收入亿元,这四项分别比上年增 1099 元、768 元、亿元、亿元。增收幅度较大的作物有,甜瓜增收 2563 元/亩,增%,地蒲增收 5464 元/亩,增%,番茄增收 1608 元/亩,增%,茄子增收 2495 元/亩,增%,总体来说效益好于上年。3、食用菌生产情况:今年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 4400 万平方尺,总产值可达亿元。其中春菇面积 2150 万平方尺,与去年持平。单产千克/平方尺,单价 6 元/千克,即单产值元/平方尺,比去年单价元/千克,单产值元/平方尺,分别增加元/千克与元/平方尺,春菇总产量为 6450 吨,总产值 3870万元,比去年增加 50%以上。秋菇生产更趋向规模化发展,种植面积 2250 万平方尺,从目前销售情况看,秋菇单价平均在 7 元/千克,单产千克/平方尺,预计秋菇总产量万吨,总产值为亿元。4、林业生产情况:今年全县新增水果面积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其中优新水果新品种猕猴桃、油桃(设施)、蓝莓、枇杷占新发展面积的25%。今年投产总面积达万亩,比 20xx 年增加1100 亩,增幅为%。水果总产量万吨,比去年增万吨,增幅为%,总产值亿元,比去年增亿元,增幅为%。今年全县鲜切花产业转型明显,呈现出花卉种植设施高档化的趋势。新发展花卉亩,其中连栋大棚 288 亩,以种植百合为主,全县各类花卉预计可实现产值亿元。5、畜牧生产情况:今年以来,畜牧生产总体表现为由冷转热、扭亏为盈、控量发展的态势。第四季度全县生猪总存栏万头,其中母猪万头、仔猪万头、肉猪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其中生猪总存栏减%、母猪存栏减%、仔猪增%、肉猪减%;家禽总存栏万羽,同比减%。预计全年出栏生猪万头、同比减%;家禽出栏万羽、同比减%。据调查分析,目前出栏一头生猪效益在 250 元左右,全年平均每头利润在 180 元左右。家禽、獭兔、实验兔等养殖效益明显。预计全年全县畜牧产值亿元、同比增%,其中生猪产值亿元、同比增%;家禽产值亿元、同比增%。二、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措施(一)突出“四大”抓手,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1、突出粮食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今年我县被列为全国 20xx-2020 年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省 6 个项目县之一,又是我省全面部署粮食功能区建设的第一年,目标到2018 年建成粮食功能区 18 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1900 万公斤。为此,我局以抓紧做好粮食功能区规划编制为契机,今年着重建设粮食功能区面积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区块 7 个、面积万亩。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与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工程、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沃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据统计,全年共推广应用各类配方肥面积达万亩,落实商品有机肥 1 万亩,水稻专用配方肥5000 亩,实施秸秆还田面积 2 万亩,落实商品有机肥和配方肥等 7300 多吨。根据全县关于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切实抓好 20xx 年粮食生产的通知的要求,全面分解落实好粮食任务,以开展晚稻高产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高产示范竞赛活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安全。2、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速优势主导产业提升转型。我们把推进“两区”建设作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和主抓手。坚持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组织实施。为此我们从规划入手,认真做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对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坚持从高起点、高标准入手,突出规划优先,邀请省农科院农业区划研究所进行规划的精心编制,大云-惠民和西塘-姚庄 2 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其中“西塘-姚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已列入第一批25 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名单, “大云-惠民”现代农业综合区已通过专家评审待批中。并重点确定了 6 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 11 个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实施计划,积极抓好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审批工作,其中魏塘蔬菜产业示范区和干窑草莓精品园、姚庄食用菌精品园、天凝葡萄精品园被分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目前,正在按照建设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中。3、突出精品示范点建设,五大精品示范区初见成效。以发展精品农业为重点,一手抓巩固提高,一手抓开工建设。今年全县共申报精品农业示范点56 个,经过筛选确定了全县建设的 32 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其中花卉 2 个、蔬菜 12 个、水果 4 个、水产 6 个、食用菌 2 个、粮食 4 个、畜牧 2 个。32个示范点按实施方案的要求建设进展良好。对去年建成的 16 个点,按照精品示范点的要求,着重以“三品一标”为重点,抓好巩固提高工作,到目前,在去年 16 个示范点中申报了 3 个农产品品牌和 1个地方集体商标,今年以来对精品农业示范点的农产品抽检 1296 个批次,报送省、市定量分析 51 个批次,所检测指标全部合格。截止到今年 12 月底,全县 48 个示范点中从事产品生产的 45 个点共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其中销往 XX 市场达万元,占%,同比全县面上增效万元,增效率%。4、突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继续加快推进农业设施装备工程建设力度,着重做好了对 20xx 年度农业设施装备项目的实施与资金计划安排,计划立项 41 项,总投资1445 万元,财政计划补贴 426 万元。并督促各地抓紧完成好 20xx 度下达的 36 项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示范工程项目,在此基础上,组成验收小组进行现场测量与核实,有 35 个项目通过验收,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万元的%。经过 20xx-20xx 三年的建设,全县共建成钢管大棚设施、初级加工点、冷库、喷滴灌设施等项目 93 个,累计总投资 6433 万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二)立足“四个”重点,全面提高农业综合保障能力1、立足“助世博、保安全” ,筑牢入沪农产品安全防线。突出服务世博保安全这个中心,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领导责任、工作责任和监管责任,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为此,我们专门印发了关于建立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制的通知 、实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制度,与各镇(街道)及相关农业主体均签订了“助世博、保安全”责任承诺书,开展了一系列“助世博、保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项行动、质量安全宣传月、专项抽检等活动,着重对全县供沪农产品种养殖基地进行了一次地毯式排查,对排查认定的全县 64 家各类供沪农产品种养殖基地进行全过程、全天候的监控。今年全县共抽检农产品 3500 多批次,合格率为%。在生猪尿样检测中,共检测盐酸克伦特罗 10187 份、莱克多巴胺 8933 份,合格率达到 100%。检查“三品”企业 13 家,已抽检“三品”485 批次全部合格。今年已有东泉牌鳙等 4 只农产品通过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第一篇今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推进科学发展示范点和“创先争优”示范点的关键之年。为此,全县农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发展现代精品农业这条主线,按照上级提出的农业“两区”建设和“五个一百”工程的要求,通过实施“点上抓精品、面上抓提升,整体抓平衡、重点求突破,常规重落实、亮点创特色”等工作举措,加快推进了我县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步伐,努力实现了农业发展的提速、提升、提质和提效,继续保持了全县农业经济稳定增长、良性发展的好势头,为明年“十二五”农业开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 “十一五”农业回顾和 20xx 年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一)“十一五”全县农业工作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县始终地把农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十一五”农业规划的要求,大胆创新谋思路,真抓实干促发展,紧紧围绕“保稳强基、转型提升、生态安全、科技服务、精品增效、走在前列”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精品农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我县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不客气地说,过去五年是全县农业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和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农业应对风险挑战最多和取得成效最显著的五年。具体说,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综合实力有了新增强。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引领下,全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很高,农业发展势头十分看好,全县农业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加。全县农业总产值从“十五”末的亿元增加到20xx 年的亿元,年均递增%。农民人均收入从 8042元提高到 20xx 年的 14150 元,年均递增%。粮食生产实现了稳定恢复性增长,20xx 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比“十五”末增长%。主要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蔬菜、食用菌、水果、肉类、禽蛋等产量大幅增长,20xx 年分别达到万吨、万吨、万吨、万吨和万吨,比“十五”末分别增长%、%、%、%和%。二是优势产业发展有了新提升。过去五年,我县以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区域布局规划、扶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现代精品农业三年实施计划等为抓手,不断提升做强我县的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精品化和生态化等方向发展。蔬菜、食用菌、花卉、水果、水产、畜禽等几大主导产业已经列入省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了全县四色产业带向建设五大精品农业区的转变。20xx 年全县蔬菜面积万亩(其中冬春茬大棚万亩),比“十五”期末保持了稳定增长,大棚设施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工程的推动下,大棚设施的标准和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xx 年全县食用菌 4400 万平方尺,比“十五”期末的 3350 万平方尺,年均增长%;花卉面积7500 亩,比“十五”期末的 2974 亩,年均增长%;水果投产面积万亩,比“十五”期末的万亩,年均增长%;出栏生猪 75 万头、家禽 640 万羽。比“十五”期末的万头和 604 万羽略有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来“控量、减排、转养”的现代畜牧发展思路的全面实施。过去五年,也是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农业功能不断拓宽,三次产业更加融合,农业发展更具活力。到 20xx 年全县共有休闲观光农业点 19 个,比“十五”期末的 9 个增加了 10 个,总投资达亿元,吸引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 4556 万元。三是主体培育和带动能力有了新成效。现代农业新型主体培育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水平、组织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基本形成了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20xx 年全县拥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 3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 6 家,市级龙头企业 15 家,比“十五”末分别增加 17 家、4 家和 7 家。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产值达亿元,比“十五”末增加亿元,年均递增%。年加工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 7 家,超 3000 万元的企业 11 家。全县拥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149 个,比“十五”末增加 107 个,其中省、市级示范标准合作社分别为 6 家和 16 家,市规范化建设标准 36家。入社农户 6560 户,带动农民万人,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 5960 户和万人。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着力打造“银”集体商标,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全县拥有著名商标 3 只、省名牌(农)产品 14 个、市级著名商标 18 个、市级名牌产品 19 个,分别比“十五”末的 2 只、4 只、7 只和 13 只,增加了 1 只、8 只、11 只和 6 只。四是科技服务支撑能力有了新提高。坚持走科技进步和强化服务的道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不断创新农技推广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在全县大力推行了责任农技员制度,加强农业“三位一体”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农技推广队伍的网络和配置,健全了技术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切实增强了农技推广的效力和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推广了一批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实施了“种子种苗工程” 、测土配方施肥、各类农业项目等,加快了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新设施等的应用,全县主要良种覆盖率达 98%以上,总结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等 60 多种高效种植模式。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民知识水平和素质得到了新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机械化插秧从无到有,20xx-20xx 年全县共推广统防统治面积万亩次,水稻机插面积万亩。20xx 年全县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十五”末提高个百分点。农技 110 和农民信箱的有效运作,增强了为农服务的水平。五是农业生态安全水平有了新改善。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从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农业投入品监控、健全质量检测体系、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认证等环节入手化,全县农产品安全水平有了全面的提高。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的农业标准体系,已制定各类农业标准 27 类 63 项,农产品企业标准 15 类 26 项,全县标准化生产面积38 万亩。累计拥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68 个、无公害农产品 74 个、绿色食品 10 个、有机食品 18 个,分别比“十五”末增加了 55 个、61 个、10 个、18个。农产品检测合格率逐年提高。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了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栽培循环、畜禽排泄物再利用、减量化保护型、生态链转换型等五种生态循环模式。近几年,先后开展了沼气利用工程建设和畜禽排泄物污染治理行动,全县共建设各类沼气池及沼气工程 1437 个,万立方米。对全县存栏 50 头以上的养殖场(户)全面完成了治理任务,共完成了 1727 场(户)的治理工作,新建成畜粪收集中心 8 个,引进有机肥生产加企业4 个,年收集畜禽粪便万吨,年加工生产商品有机肥吨,20xx 年顺利通过省级的摘帽验收。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六是农业政策支持有了新加强。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加强农业政策支持和农民利益保护。妥善处理好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和纠纷调解工作,按照依法有偿的原则,加快推广土地流转进程,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障了农民合法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加强了涉农收费的监管,建立健全了负担源头防范等创新机制农民负担进一步下降。切实加大惠农扶持力度,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支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执法体系规范化建设步伐加快,开展了打假保农业和保安全集中执法活动,加强农资企业信用管理和市场监督检查,依法保护和支持了农业的发展。(二)20xx 年全县农业经济形势分析今年来,全县农业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发展现代精品农业为抓手,继续深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促转型,认真落实农业“十件实事”助增收,全年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据统计,今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为 14150 元,同比增长 1399 元,增幅为 11%。其中来自于一产人均收入为 2603 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粮食生产情况:今年全县粮食生产表现为“一减一增” ,即总面积减少,效益增加。全县粮食作物总面积万亩,比上级下达指标万亩增万亩,增幅为%,但同比去年万亩减万亩,减幅为%。其中春粮面积万亩,同比增加万亩,增幅%,晚稻面积万亩,同比去年万亩减少万亩,减幅%。其他杂粮面积为万亩,同比去年万亩减少万亩,减幅为%。但是种粮效益增幅较大,除春粮生产由于天气因素单产减产外,今年晚稻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对稳定全年粮食总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加上今年粮食收购价格普遍提高,全年粮食作物总产值 51686 万元,同比增加万元,增幅为%。2、蔬菜生产情况:据统计,全年全县各类蔬菜瓜果总面积万亩,比去年亩增加万亩,增幅%,总产值亿元,比去年的亿元增加亿元,增幅%。其中冬春大棚菜、瓜面积 51840 万亩,比去年增 2878 亩,增长%,大棚蔬菜面积位居全省首位。平均亩产量3804 公斤,平均亩产值 9790 元,亩净收入 7226元,总产值亿元,总净收入亿元,这四项分别比上年增 1099 元、768 元、亿元、亿元。增收幅度较大的作物有,甜瓜增收 2563 元/亩,增%,地蒲增收 5464 元/亩,增%,番茄增收 1608 元/亩,增%,茄子增收 2495 元/亩,增%,总体来说效益好于上年。3、食用菌生产情况:今年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 4400 万平方尺,总产值可达亿元。其中春菇面积 2150 万平方尺,与去年持平。单产千克/平方尺,单价 6 元/千克,即单产值元/平方尺,比去年单价元/千克,单产值元/平方尺,分别增加元/千克与元/平方尺,春菇总产量为 6450 吨,总产值 3870万元,比去年增加 50%以上。秋菇生产更趋向规模化发展,种植面积 2250 万平方尺,从目前销售情况看,秋菇单价平均在 7 元/千克,单产千克/平方尺,预计秋菇总产量万吨,总产值为亿元。4、林业生产情况:今年全县新增水果面积亩,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其中优新水果新品种猕猴桃、油桃(设施)、蓝莓、枇杷占新发展面积的25%。今年投产总面积达万亩,比 20xx 年增加1100 亩,增幅为%。水果总产量万吨,比去年增万吨,增幅为%,总产值亿元,比去年增亿元,增幅为%。今年全县鲜切花产业转型明显,呈现出花卉种植设施高档化的趋势。新发展花卉亩,其中连栋大棚 288 亩,以种植百合为主,全县各类花卉预计可实现产值亿元。5、畜牧生产情况:今年以来,畜牧生产总体表现为由冷转热、扭亏为盈、控量发展的态势。第四季度全县生猪总存栏万头,其中母猪万头、仔猪万头、肉猪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其中生猪总存栏减%、母猪存栏减%、仔猪增%、肉猪减%;家禽总存栏万羽,同比减%。预计全年出栏生猪万头、同比减%;家禽出栏万羽、同比减%。据调查分析,目前出栏一头生猪效益在 250 元左右,全年平均每头利润在 180 元左右。家禽、獭兔、实验兔等养殖效益明显。预计全年全县畜牧产值亿元、同比增%,其中生猪产值亿元、同比增%;家禽产值亿元、同比增%。二、今年以来的主要工作措施(一)突出“四大”抓手,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1、突出粮食功能区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今年我县被列为全国 20xx-2020 年新增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省 6 个项目县之一,又是我省全面部署粮食功能区建设的第一年,目标到2018 年建成粮食功能区 18 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 1900 万公斤。为此,我局以抓紧做好粮食功能区规划编制为契机,今年着重建设粮食功能区面积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区块 7 个、面积万亩。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与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工程、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沃土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据统计,全年共推广应用各类配方肥面积达万亩,落实商品有机肥 1 万亩,水稻专用配方肥5000 亩,实施秸秆还田面积 2 万亩,落实商品有机肥和配方肥等 7300 多吨。根据全县关于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切实抓好 20xx 年粮食生产的通知的要求,全面分解落实好粮食任务,以开展晚稻高产创建为抓手,扎实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和高产示范竞赛活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安全。2、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速优势主导产业提升转型。我们把推进“两区”建设作为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和主抓手。坚持一手抓规划编制、一手抓组织实施。为此我们从规划入手,认真做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对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坚持从高起点、高标准入手,突出规划优先,邀请省农科院农业区划研究所进行规划的精心编制,大云-惠民和西塘-姚庄 2 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总体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其中“西塘-姚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已列入第一批25 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创建点名单, “大云-惠民”现代农业综合区已通过专家评审待批中。并重点确定了 6 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 11 个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实施计划,积极抓好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审批工作,其中魏塘蔬菜产业示范区和干窑草莓精品园、姚庄食用菌精品园、天凝葡萄精品园被分确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目前,正在按照建设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中。3、突出精品示范点建设,五大精品示范区初见成效。以发展精品农业为重点,一手抓巩固提高,一手抓开工建设。今年全县共申报精品农业示范点56 个,经过筛选确定了全县建设的 32 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其中花卉 2 个、蔬菜 12 个、水果 4 个、水产 6 个、食用菌 2 个、粮食 4 个、畜牧 2 个。32个示范点按实施方案的要求建设进展良好。对去年建成的 16 个点,按照精品示范点的要求,着重以“三品一标”为重点,抓好巩固提高工作,到目前,在去年 16 个示范点中申报了 3 个农产品品牌和 1个地方集体商标,今年以来对精品农业示范点的农产品抽检 1296 个批次,报送省、市定量分析 51 个批次,所检测指标全部合格。截止到今年 12 月底,全县 48 个示范点中从事产品生产的 45 个点共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其中销往 XX 市场达万元,占%,同比全县面上增效万元,增效率%。4、突出农业设施装备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继续加快推进农业设施装备工程建设力度,着重做好了对 20xx 年度农业设施装备项目的实施与资金计划安排,计划立项 41 项,总投资1445 万元,财政计划补贴 426 万元。并督促各地抓紧完成好 20xx 度下达的 36 项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示范工程项目,在此基础上,组成验收小组进行现场测量与核实,有 35 个项目通过验收,完成年度计划总投资万元的%。经过 20xx-20xx 三年的建设,全县共建成钢管大棚设施、初级加工点、冷库、喷滴灌设施等项目 93 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