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亨利一世对英国封建制度的贡献篇一:英国封建社会研究英国封建社会研究的读书报告 历史 091 王玉 读完英国封建社会研究这本书,让我重认识了英国的封建社会。让我发现自己以前对他们的封建社会的认识的错误和不足,也增进了我对其更深的了解。作者以一个东方学者的认知角度来研究英国的封建社会,通过东西对比的方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首先,我觉得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英国的封建社会也不是那么民主的,以前在我的思维中西方的社会都是十分民主的,不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这点是西方社会与东方社会最大的不同点。然而我现在才认识到事实并不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许多,但最主要的是 19世纪的历史学家(主要是西欧的历史学家) ,囿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水平大都强调王权的民主性,但晚期的研究多以证明对此不能过度突出,以免使人产生误解。作者举了许多的例子来证明: 在盎格鲁萨克森时期,盎格鲁萨克森人入居不列颠后,逐渐形成一些国家,相互攻伐、兼并。各国都有自己的国王,有时丧失独立的国家还有藩王。国王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他的出现即意味着暴力统治,但初期的王权还有残留一些原始的民主平等色彩。从盎格鲁萨克森有记载时起,王权已由网族人担任,王族是嫌贵家族,非一般贵族家族所可比拟的,往往自认为乃日耳曼之神乌登的后代。王位一般父子相承,偶有兄终弟及者,有时则是父子共治。威萨克斯王伊尼之位系来自祖父,其父并未继承王位,当伊尼在位时他作为一个贵族赞助国是。至于选举产生国王之事,则无多少明确可信记载,大约只是紧急情况下才会出现的原始民主的复活,如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由贤人会议推选哈罗德为王的例子。废黜国王的例子偶尔也是有的,如 775年,威萨克斯王西吉贝尔因行为不端而被废。不过这更像是强悍的贵族纠集一些人所为,不太具有民主以意味。 在 11到 13世纪,也有事例来证明西方王权并没有民主性。例如:亨利一世后历代英国国王即位加冕时大都发表一种誓词,向贵族、臣下做出许诺,这被一些史学家列为西方民主的一种古代表现。亨利一世的誓言的主要内容是向各级贵族允诺革除鲁费斯那样征收国多的继承金,只收取合理的部分。答应对骑士也不再横征暴敛,以使他们有财力来武装自己随王出征。其实此举当时纯为收买人,亨利从不打算实行它,也并未实行它。如果过分强调,那正如那中国古代的皇帝的罪已诏等等来证明中国的古代民主是一样的。 其次,我觉得英国封建国家的政体的君主制并没有西方学者所说的那么具有特殊性。他们常常强调什么君主只是最高宗主,政令不出其领地以外,封建割据,军权微弱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一些客观情况,另一方面从封建主义原则出发分析,因而夸大了西欧封建君主的软弱性。 还有我看完这本书觉得如果从我们东方学者的角度去看,会发现许多事情会有不一样的结论。我觉得会有这种状况出现是因为 19世纪西欧的学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有意地夸大事实的真相,从而显示他们其本民族超越其他民族的优越感,和与其他民族不类似的与众不同。 如西欧的是学家都认为西欧中古时期的国家存在两种原则,即封建的原则和统一国家的原则。一般论者都以为中古西欧国家这两种原则是相互矛盾的,进行斗争,互有消长的。但是把封建原则与国家的原则对立起来的看法,主要出自 19世纪的史学家。他们是从当时西方代议制政府,主权国家这些既定概念出发去分析认识中古西欧的封建国家的,这自然会得出所谓封建的原则与国家的原则不相容的这种观念。事实上当时这些原则、因素并存于西欧中古社会中,它只是反映在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在西欧特定情况下发生的一些情况。个人效忠、原始民主、王权有限、离心倾向等等,都是原始社会晚期,氏族、部落并立、 互争雄长时必有的现象。所以,说封建的原则与国家的原则在中古的矛盾冲突,事实上也可以说就是一般古代、中古国家都存在的向心与离心倾向的斗争。在英国王权的发展过程中,明显看的出有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冲突。一方面,英国国王是全国行政、司法之源,他的法庭逐渐取代其他法庭的势力,他向全国征收税务,要求兵役,像一种主权者的方向发展。但另一方面,独立的封建主时期抗争,大宪章、牛津条例等极为明显标志。这样一种抗争,是基于保护封建主的私利,即封建主要维护其领主制下所应具有的特权。从斗争过程及结局看出,离心倾向一步步贝克服。王权逐渐加强,国家形态日趋完备。但这两种倾向在中古英国国家机器的发展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是它具有一些特点。这与西欧有些学者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 还有就是西方学者所认识的专制主义与我们所认识的专制主义是有很大的差别的。西方史学家所认识的专制主义,是从早期近代的君主政体总结出来的。那是封建贵族的特权日渐消退,割据状态日渐缓和,统一的国家机器强化,王权日隆。西方学者对比中世纪时政府机构的情况,称中古晚期。 、近代早期的一些国家政体(英、法、西)等专制主义。由于是从对比角度讲的,所以他们认为专制主义下其统治的特点为建立了常备军、常设官僚机构、全国性税收、统一的成文法以及开始建立统一的市场等。这个特点大部分是从法国的情况得出的,而与英国不相合。英国王权尤其强大的基础,征服后末日审判土地调查确立了国王对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因之较早建立了全国性的税收制度官僚机构也相当发达,在全国有郡、百户村这样的行政组织。普通法作为全国统一法律日益流行,领主司法权大为削弱。即使就常备军而言,英国随长期没有建立,但与封臣制军队并存的一直有民军及城市民兵可以依靠,也和单纯依靠封建骑士作战的封建领主不同。 还有一点就是,我以前一致觉得中世纪的西欧,是王在法之下,王低于法律,受法律的限制,而我们中国古代法律是有皇帝制定的,皇帝在法律之上,皇帝高于法律,我一直觉得这是中西封建制度很大的不同,然而,作者却告诉我,在本质上两者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英国中世纪时法律被认为具有更高的权威,国王也必须服从。盎格鲁萨克森时期的伊尼王法典,都说明是收集的前王的法律,经与贤人会议讨论增删而成,这样法似乎比王更具权威性。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当时的法律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法律,当时的法律只是远古即存在的习惯,他不是有某人指定的,而是找到客观存在的惯例,一切人均应遵守的。所以法律先于国王,高于国王。正如中国古代所说的天理一样,是至高无上的,当然皇帝、国君也不得违背的。这种法律并不是具体的实体法,而是一种抽象的永恒真理,可说是自然法,或者是由上帝的永恒法产生出的自然法。但实际上,一个社会不能只靠习惯维持,还必须有具有强制性的一些共同行为规范,所以法律本身主要还是人制定的实体法,英国中世纪早期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认为的法律也日益增多。君主及政府机关颁布的法令、条例私人收集、著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著作,以及各地的判例、习惯等,不断涌现。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更不断利用手中的权利制定法律,亨利二世颁布的许多赦令即足以证明。法先于王,法律是找到的,发大于王等等只是一种残存的观念。法律对王的限制也只是一种习惯说法。所以王和法孰大孰小的问题,在中世纪的英国,王是不是受法律的限制,在理论和实际上一直有着矛盾。 综上所诉的三大点是我看完这本书以后最大的感想,作者马克垚用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英国的封建社会。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所默认的许多的概念其实是不正确的。所以以此让我明白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能够盲目地相信书本,也许书本中也有些东西是不对的,或者片面的,夸大的,是依据作者自己的想法或带有作者自己的情感色彩的,然而这是与历史的客观事实性相悖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一本书来了解历史的真相,要读不同的作者的书以了解他们不同的见解,让后加上自己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想法。 还有就是对待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也许这样就会得到截然不 同的结果。就如同同样对待英国的封建史,用东方学者的眼光来看雨用西欧学者的眼光来看对其的出的结论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在不同的时期看问题的出结论也是不同的,就如同 19世纪的西欧史学家就过分的认为西欧封建社会有特别的民主性,然而在现在来看却并不尽然,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角度超越历史背景的来公正的对待历史。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让我对英国乃至西欧的封建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篇二:浅谈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史浅谈英国政治发展史 提纲展示 封建君主制度 一.统一国家的形成与贵族民主制(511 世纪) (一) 英吉利统一国家的形成 (二)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政治制度 二封建集权君主制(1112 世纪) (一)集权君主制的建立 (二)集权君主制的巩固 (三)亨利二世改革与集权君主制的发展 三.等级代议君主制(13-15 世纪) (一)议会的产生 (一)议会的早期发展 (三)早期议会政治的失败与等级代议君主制 四.都铎王朝专制君主制(16 世纪) (一)专制王权的建立 (二)王权与议会五.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演进 (一)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三)两党制的形成 浅谈英国政治发展史 一.统一国家的形成与贵族民主制 (一)英吉利统一国家的形成(5-11 世纪) 从公元 5世纪中叶,正处在原始社会解体阶段的 3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入侵不列颠,形成若干小国争雄称霸长达近 300年。公元 597年罗马教廷派遣奥古斯丁到不列颠的肯特王国传教, 此后,不列颠的许多居民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基督教的传播统一了大多数不列颠居民的宗教信仰,成为凝聚不列颠人思想的纽带。9 世纪中叶,不列颠人联合打击丹麦人入侵,公元 871年 5月,威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率军在爱丁顿与丹麦人展开激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丹麦人退居北英格兰。为此,阿尔弗雷德被英格兰人公认为领袖。阿尔弗雷德死后,几代继任者征伐不止,终于在 10世纪中叶赶走了丹麦人,并迫使威尔士人和苏格兰人称臣,威塞克斯国王成了整个不列颠的统治者,英吉利统一国家终于形成。 (二)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政治制度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是不列颠国家产生和统一形成时期。此前,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处在原始社会解体阶段,建国之后,人们的思想冲破氏族观念,出现了阶级,以往的氏族民众会议也不复存在。然而,由于受原始社会氏族军事首领公选制的影响,在新国家中产生了特有的中央机构,即“贤人会议” “贤人会议”的成员主要是教士、贵族和地方 官员,会议由国王主持,会期不定。 “贤人会议”职权范围广泛,他们与国王共同商讨国家税收、外交、防务和分封等重大决策问题。此外,“贤人会议”也是国家的最高法庭,有权审理各种讼案,包括涉及王室和达官显贵的要案。可见“贤人会议”作为民主性机构,它拥有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它不仅是国王的助手,又能制约国王。在地方形成了以郡、区、村 3级管理为主,城镇为辅的半自治性的管理制度。郡政府是半自治式的非常设的地方会议,每年开两次会,出席者主要是社会上层人士和大小土地所有者。郡政府职权广泛,主要负责贯彻国王命令,维持地方治安和管理地方公务,但更主要的是为国王管理税务,行使司法等职能。 由于历史的原因,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使英格兰人跨越了野蛮的奴隶制社会阶段,并很快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他们带着原始社会末期极为珍贵的民主制的遗产,适应着社会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国王与社会上层人物共同行使国家权力,并形成了以郡、区、村为主,城镇为铺的半自治性的地方行政和司法管理体系,在地方政权中也充分体现了贵族民主制的特点。 二.封建集权君主制(1112 世纪) (一)集权君主制的建立 威廉一世时期是集权君主制的奠基时期。威廉一世取消了中央政府中享有较大政治权力的贤人会议,建立了国王法庭,俗称大会议。在当时 篇三:英国历史英国历史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欧洲西北部岛国,国土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岛上的北爱尔兰 4部分和众多小岛组成。西、西北濒临大西洋,南、东和法国、荷兰、丹麦隔海相望,海岸线曲折漫长,岛上河流纵横,航运便利。面积 244108平方公里,人口万(1984),主要是英格兰人,占人口的 80以上,其次为苏格兰人,爱尔兰人,威尔士人等。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其中大部分属于英格兰教会(英国国教),一部分属于苏格兰教会,另有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通用英语,首都伦敦。 ? 1535 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 ? 1588 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树立海上霸权; ? 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 1649 年 5月 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 ? 1660年王朝复辟,1688 年发生“光荣革命” ,确定了君主立宪制; ?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1801 年又与爱尔兰合并; ? 18世纪后半叶至 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 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 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 不落帝国” ; ?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一、古代不列颠 ? 约公元前 30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 约公元前 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 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凯尔特人已经使用铁器,耕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并已使用货币。生产力发展促使凯尔特社会逐渐分化。 二、罗马时期 ? 公元前 55和前 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 公元 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罗马人以 位于泰晤士河口的伦敦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起大道,连接各地的城市,使伦敦成为罗马不列颠统治和对外联系的中心。 ? 公元 2世纪 20年代罗马皇帝哈德良在位时期,为阻止北方凯尔特人南下,罗马人在大不列颠岛北部 修建了一条横贯东西、全长 118公里的长城,史称哈德良长城。在罗马人统治的东南地区,罗马人和凯尔特人上层抢占部落的公有土地,建立起奴隶制大田庄,变凯尔特人或战俘为奴隶。罗马人强迫奴隶从事耕种、采矿,奴隶贩子还把奴隶远销到欧洲大陆。 ? 34 世纪,随着奴隶反抗斗争的加剧,罗马帝国逐渐衰落。4 世纪中叶前后,不列颠反抗罗马统治 的斗争也渐趋激化。 ? 407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三、中古时期 1. 日耳曼入侵:从 56 世纪日耳曼人入侵,到 17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英国封建生产方式 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时期。 (学术界亦有把诺曼征服视为英国中古史开端的观点) ? 盎格鲁撒克逊: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 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从 5世纪中叶起陆续侵入不列颠。入侵过程延续约 一个半世纪。入侵者洗劫城镇和乡村,不列颠人被杀戮或沦为奴隶,有的被驱赶到西部、西 北部山区,或被入侵者同化,形成后来的英格兰人,或称英吉利人。到 7世纪初,入侵者先 后建立起 7个强国:东部和东北部盎格鲁人的麦西亚、诺森伯利亚和东盎格利亚,南部撒克 逊人的威塞克斯、埃塞克斯和苏塞克斯,东南部朱特人的肯特。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 , 也成为了后来的英格兰王国的雏形。英格兰这个名字源自“盎格鲁人” (Angles) ,其原名 “Engla-lond”意为“盎格鲁人之地” ,后音译变成了 England。而古英语就是盎格鲁人的语言的 意思。至今,盎格鲁撒克逊还用来代指英国人或者英国后裔。 ? 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按地域组成 的村社代之而起。村社土地公有,归村社自由农民使用。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 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 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6 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 国。597 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590604 在位)派修士奥古斯丁到英格兰传教。到 7 世纪下半叶,英格兰全境基本上都皈依了罗马基督教。图:七国时代2. 丹麦入侵: ? 从 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为抗击丹麦人,威塞克 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约 802839 在位)于 827年统一七国,建立统一的英格兰王国。 ? 到 9世纪末,丹麦人已在大不列颠岛上建立大片居留地。879 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 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 。 ? 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 ? 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王克努特大帝成为全英之王(10161035 在位) 。克努 特之子死后,英国王位复归于英人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 在位) 。丹麦人占领期间, 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由于战争频繁,税课繁苛,特别是沉重的“丹麦金” ,使自由农民纷纷 破产,沦为依附农。国王以诏书的形式把土地册封给教俗贵族,成为封建领地。930 年,英 王下令“(自由)人必有主” ,农民为躲避战祸和捐税、求得安全,便将土地交给大地主,再 领回耕种,表示自己受地主保护。国王还给教俗地主以“特恩权” ,即对领地内的依附农民实 行政治、经济、法律等全面统治的权力。特恩权加速农民的农奴化。 3.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让位于西萨克森伯爵哈罗德。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丹麦维京人后裔)于 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 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10661087 在位) ,史称“征服者威廉” ,诺曼王朝(10661154)由此建立。诺曼征服加速完成了早已开始的封建化过程,封建生产方式基本确立。威廉征服英国后,宣称自己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他大量没收盎格鲁撒克逊贵族和自由农民的土地,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 1/6和山林面积约 1/3据为己有,其余的分给他的诺曼亲信和随从,并根据分封土地的多少,授 以贵族爵位。教会也由诺曼人接管。威廉一世的封臣再将自己的封地分成小块,分赐给自己的附庸。通过分封土地,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封建等级制度。威廉不仅要求自己的直接封臣宣誓效忠,要求封臣的封臣也对他效忠。 图:诺曼征服及诺曼王朝三、王权时期 1. 诺曼底王朝(10661154 年,共 89年):征服者威廉登基后称一世,在位 21年。王位先后传给他 的两个儿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如此历经三王之后,“绝嗣断统” ,也就是说这个家庭继绝了男性继承人。然而出自女系的继承人还有两系。先是威廉一世的外孙斯蒂芬登上王位。另一系不答应,结果爆发了一场夺位战。双方打得精疲力竭,议定斯蒂芬死后,由另一系继位。 ? 威廉一世(10281087) (英格兰国王 1066-1087在位) ? 威廉二世(1060-1100) (英格兰国王 1087-1100 在位) ? 亨利一世(1068-1135) (英格兰国王 1100-1135在位) ? 斯蒂芬(1096-1154) (英格兰国王 1135-1154在位)? 历史事件:诺曼征服,末日审判书 末日审判书:1086 年,威廉派出大臣到全国进行调查,编成土地调查书(亦称土地清丈册) ,详细记载每郡多少土地属于国王,多少属于领主,各领主又有多少附庸,每个庄园有多少土地、牧畜,多少自由农民、依附农民、奴隶,多少森林、草地、牧场、磨坊、鱼塘等,领地上有多少货币收入。编制清册的目的,是为了让国王详细掌握封臣的财产状况,从而要求他们严格履行封建义务。人们害怕这种调查,感到象是面临末日 审判一样,因此调查清册被称为末日审判书 。据这次调查,英国当时的人口约 150200 万,贵族约占 4%,自由农民占 12%,农奴及其他依附农民占 70%以上。这表明诺曼征服后,农奴制迅速发展了。在地方上,国王的权力主要通过各郡郡长贯彻。郡长由国王任命并直接管辖。为商讨国家大事,国王组织枢密院,该院当时又称元老院或国王法庭。诺曼王朝通过以上措施,建立起比法国更加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这是英国封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强大的王权得到中、小封建主、教会和富裕市民阶层的广泛支持,他们要求得到王权的保护。大封建领主反对王权过于集中,但他们封土分散,难以割据一方、同王权对抗。诺曼征服后,在分封的领地上到处都出现封建庄园。封建庄园是英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领主是庄园里握有全权的最高统治者。庄园土地通常包括领主直接领有地、农奴份地和森林、牧场、池沼等公用地 3部分。劳役地租是主要剥削形式。大部分农民沦为真正的农奴。农奴在英国叫做维兰,拥有 1530 英亩份地,为领主服劳役;此外还有边农、茅舍农和奴隶。英国社会封建化的过程是漫长、缓慢、不彻底的,保留了较多的前封建残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装饰设计合同模板
- 2025车辆买卖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广州市汽车维修与美容行业职工劳动合同
- 疝气护理记录规范与实施
- 美丽乡村建设培训体系
- 特殊用药的护理
- 2025年成本会计试题
- 护理仪器使用与管理规范
- 《电与磁》知识点总结模版
- 办公5S管理标准
- 第7课《溜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WMO五年级初级测评专项训练
- 班主任节PPT幻灯片课件
- 北师大高中英语必修一 (Celebrations)课件(第8课时)
- 中兴(ZXA10-XPON)高级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单值-移动极差X-MR控制图-模板
- 建筑水电安装施工专项方案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可打印
- 天然气输气管道
- 202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23年全国高考(重庆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 洁净风管制作安装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